APP下载

将学生从“前置概念”中解脱出来

2022-04-11高娟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教学策略

高娟萍

【摘 要】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反思,会根据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形成一些独特的见解,当大量相似的现象汇聚到一起,原先的观念就会更加根深蒂固。久而久之,随着学生的心理不断发育,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式而难以改变。

【关键词】认知结构 前置概念 教学策略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将学生正式接触某种概念之前,根据零碎的记忆和片段化的感知连缀起来的印象定义为“前概念”。显然,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浅薄而片面的。而建立在这些前概念之上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大都是扭曲的,而且这种扭曲会带有一些标志性的错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前置概念”或“偷换概念”。

“前置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当正确概念出现时,学生会发现与原有设想格格不入,甚至大相径庭。此时,由于前置概念的先入为主和排异反应,学生对新知极可能消极回避甚至正面抵触,在心里筑起一道自卫的屏障,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知的接纳与认同。为此,教师在教学正确概念前,必先破除学生对前置概念的迷信,从根基上打开突破口,让真知进入学生的意识内核。下面,笔者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一些尝试性做法。

一、经历操作活动,对错误认知釜底抽薪

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操作活动,从知识源头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真知、求取真经。通过实践活动中自然生成的公理性结论,可以让学生看清自己前置概念之下的错误,以及与真实概念之间的差异,在实践结果的铁证对质下,学生“错误概念”的根基被彻底击溃和瓦解,原有认知结构也被彻底摧毁,学生开始重新构建认知体系,以便适应当前对新概念的接受和收纳。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负迁移,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天然排斥性影响,学生会将新概念进行同化和收服,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邻边长”的前置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拖拉变形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在网格线中勾画出前后轮廓。学生通过操作就会发现,平行四边形变形成对应边长和周长不变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仍是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宽则是另一条邻边,用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相乘得出的就是变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但是通过网格线上对比反映出的形变经过,可以直观发现,变形后原图的面积扩大了(如图1),也就是说,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于现在的图形。所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运用“底×邻边”的算法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平行四边形旁边画出等面积的长方形(如图2),新建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共底,画图时根据方格数的累加合并,来不断调节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距直至完全相等,通过一番直观对比,学生会发现当两图面积相等时,长方形的宽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推断,长方形面积=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宽(高),由于两图面积相等,于是推知,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这样一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被操作导出并确立,先前关于其面积算法的“前置概念”被彻底攻破,学生从零开始重新建立起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图1               图2

二、变式训练,让认知变得更加全面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很低,于是很多的“前置概念”也就乘虚而入,疯狂滋长。教师应该举出一些反差鲜明的反例和特例,让学生“长长见识”,让学生强烈意识到,概念原来不止这一种面目,也不止这一种形式,还可能以其他非常规的形式出现,从而冲破经验藩篱的束缚,修补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其不再有“漏洞和破绽”。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时,许多学生想当然地望文生义,“错把冯京当马凉”,认为只是“底下的边”才是底,竖直方向的垂线段才是高。为了扭转这种片面的观点,教学时,教师利用课件对三角形进行动态旋转,让学生观察到三角形的底和高在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它们在画面中呈现的角度却发生着任意角度的旋转(如图3)。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不能单靠视觉上的竖直来判断是否属于“高线”,只要和底构成垂直关系,且经过底边对应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高。同理,也不能单凭水平方向就认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三条边均可构成三角形几何学上的底,而不能遵循视觉效果上的“底下”;高也是如此,只要是从顶点出发向对边引出的垂线段,就构成几何意义上的高,而不能遵循视觉效果上的直立高度。通过变式,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真实概念就会有深刻的认识。

图3

三、利用亲和因子,让缺陷变优势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符号化的新知按照学习者的编码规则进入学习者的头脑中,并与原有认知结构融为一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经验就是承载新知的容器,新知介入前的前置概念也可以作为容器的入口。此时,教师应努力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寻找与新知能对接的亲和因子,让原有经验产生正迁移作用,加速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内化。

例如,在教学“倒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如果询问学生“何为倒数”,学生第一反应一定是“倒数就是颠倒过来的数”,这是因为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是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看问题只在乎表面的直观现象,不会去关注内在的深层含义,所以一看到倒数,则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从颠倒这个词来理解数字的意义。这样的“前置概念”虽然是想当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无意间说明了倒数数学本质之外的非显著特征。教师不妨沿着学生的这一直觉猜想,将其作为“前置概念”中的可转化分子,顺势而为,出示2 —5的倒数是5 —2,6 —7的倒数是7 —6,接着追问:“0.6与1.6的倒数各是什么数?”“6和16的倒数又是什么数?”通过前面的诱导,学生可能会设法进行转化,将这些小数和整数化成分数形式,再按照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来求出倒数,但是这样做带来的麻烦,也会促使學生去寻找它们内在的普遍数学规律,尝试直接通过这种规律来推导倒数,从而产生探求倒数概念本质的强烈动机,加深其对倒数概念的理解。

四、完善知识结构,让零散变系统

学生的“前置概念”虽然会阻挠其对新知的接受,但是并不可怕,因为学生的认知观尚未彻底定型,前置概念也是发展变化的,里面隐含着学生的许多低层次的思考。如果教师能辩证统一地看待前置概念,找到其中的突破口,经过诱导和转化,也可以将其变成积极的有正向意义的元认知,甚至是构建新知不可缺少的一环,把它和新知融合起来,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全面。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师生一起探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圆锥,思考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

生1:是三角形!

生2:我也赞同,说得更具体些,展开后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是吗?这是什么道理?

生3:(迫不及待地证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边上的所有连线段等长,因此对应着三角形顶点到底边两端等距。所以,圆锥的侧面铺开后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的解释虽很牵强,却振振有词,而且似乎有理有据,虽然只是一种肤浅的直觉,却也是经过理性思考的。起码,他们发现圆锥的母线长度恒等。

师(继续追问):等腰三角形只有顶点到底边两端点等距,顶点和底边的连线是不是处处相等呢?

学生马上动手验证,发现长短不一。

师:找到破绽了?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生4:那就要寻求一种顶点到底边连线处处等长的图形,这样才符合要求。

生4的回答让所有人茅塞顿开,大家纷纷开始着手画图,寻找目标……经过画图操作,最后一致确定是扇形。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善思也善于发现,只是没有抓住平面图形的全部特征,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完善和修补原有认知,形成统一的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前置概念,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智慧得体的举措,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断完善和纠正学生的认知,启迪学生的智慧。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巧用纠错,提升英语教学实效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