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的应然选择

2022-04-11于冬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特色活动学习资源评价方式

于冬梅

【摘 要】立足学科特质,遵循素養导向,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尝试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借助学习资源的整合、特色活动的开展及评价方式的创新等策略,促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真实生活相联结,使之成为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催化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学习资源 特色活动 评价方式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立足学生个体生活经验而生发的教学方式,指向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链接。依据杜威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乃至学科教学应关联学生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提升素养。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学科,课程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立足生活经验、深化学习过程、增强实践体验、丰富情感认知,以达成提升学习效度、落实学科育人的目标。笔者现结合课例及实践活动的设计,浅析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整合学习资源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教师借助生活题材的挖掘、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具身感知生活、体验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选编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三年级下册的《我们的公共生活》,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五年级下册的《公共生活靠大家》,六年级下册的《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等。教师可在原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广泛拓展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综合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以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为例。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场景,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每一处角落,回忆曾经留下的足迹。教师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访学校的教师、同学,了解学校的校训、学校的景点特色,以及学校共有几间办公室、几个部门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学校,从而更加热爱学校。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和成长,不能局限于对班级的了解,而应该关心整个学校的构成,关心自己总体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调查寻访、实地探究”这样一种立足实践、关联生活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对学校建立整体的认识,活化课本知识,形成深刻的情感和体验。

除了校内学习之外,我们还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搬到”校外,延伸至社会和生活中。学校毗邻苏北农贸市场,该市场是苏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农贸产品交易中心。结合苏北农贸市场这一区域优势,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两个章节时,我们将课程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设计农贸市场公共设施调研活动、市场商品买卖规则调查活动、商品购买秩序演习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整合优化、拓展互通,又唤起了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恩之心,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社会生活相联结,达成“体”与“悟”的有机结合。

二、创设特色活动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途径

小学生刚入校园,其思想道德与行为表现正处在初步成型的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课程,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还应该注重活动的设计,注重课程的生活性和开放性,为实现学生未来的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基于此,我们立足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实际,设计了系列实践活动。

(一)特色农贸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关注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结合小学生自身阅历尚浅、知识面比较窄的特点,灵活适时地调整策略,将教材上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关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以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和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两个章节的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中的知识后,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农贸市场调查小分队,走进农贸市场。依据所学内容,我们在市场设立诚信交易监督台,让学生经历农贸交易的全过程;选出市场中的“诚信模范”“规则之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市场小广播进行宣传,以此来带动市场文明风气的形成,铸造诚信品格、提升规则意识。再以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为例。本单元提及了“农药污染瓜果蔬菜”这一话题。我们将教学设计延展到农贸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参与农贸市场的安全检测工作,学习瓜果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真正让学生明白“农药污染瓜果蔬菜”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特色农贸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特色书信活动

新时代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强调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地与实践运用。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淡化知识传授、关注学生生活、强化品格铸造,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已成为当前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父母之爱”为例,教材中多次出现与此相关的主题内容,比如,三年级上册的《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四年级上册的《为父母分担》,等等。针对这一题材,教师就要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最初学情,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特色书信活动,引导父母和孩子把平时不好意思表达的问题和情感以书信的方式互相倾诉。如可设计感恩式书信,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可设计告白式书信,父母和孩子互相抒发心中的爱,使家庭生活充满温情与美好;还可设计劝说式书信,父母和孩子互相提出建议或意见,吐露心声,期待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书信的内容是孩子和父母内心沉淀后的表达,沟通的效果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传递书信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会更加深厚。一方面,孩子会更理解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父母也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思其所思,包容孩子的情绪、缺点,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和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实现与提升。

(三)特色研学活动

革命传统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在学习这一类主题课程时,学生经常因无法代入情境而学得不够深入。鉴于此,教师可设计特色研学活动,借助“前置性的课程学习—鲜活生动的研学体验—形成深刻的感悟与体会”这一学习过程,达成学习目标,彰显学科价值。比如,开展“重走长征路 党史记心间”特色研学活动,设计“共讲长征事”“共绘长征图”“共做红军饭”等环节,带领学生重温红色革命史,获得真实的代入感,在红色情境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制作学习报告,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润心润德”“锤炼品格”的价值所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着眼于“生活化”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树立教育与生活相统一的思想和科学的教育观念;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发展需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巧妙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操作、体验、感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新评价方式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关键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立足于儿童视角,彰显学科特质,融合育人理念,指向儿童完整人格的塑造和美好生活的奠基。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评价和个体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考查学生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思维发展水平等,以达到适应未来社会核心素养模型的育人目标要求。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

秉承发展性评价理念,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而“因材施评”“分层诊断”,实现质性评价和弹性评价,有助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潜能的本真意义,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价值。

如在开展特色农贸活动之后,我们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践内容联系起来,设立“守纪之星”“诚信之星”“规则之星”“质检之星”等奖项。结合学校的特色文化,我们设计“禾”争章评选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內容相对应,设立“金禾、银禾、绿禾、黄禾、红禾”五色徽章,分别对应相应的品德,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奖章。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内化教材内容,达成知行合一。

(二)开展过程性评价

教师要落实过程性评价,强调知识学习与建构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和指导性,对学生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及各环节因素进行全面评价。

仍以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为例。学习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种情境,编排简单的剧本,并尝试演一演。在整个编排、表演的过程中,组内每个学生各有分工,各自发挥其作用。在评价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表现,将目标、过程、结果三者融合起来,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的点评和指导,以达成有针对性的、高效的评价。

(三)倡导表现型评价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公开展示和表现,促使学生将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地外化展示出来,体现分层诊断功能、发挥思维导向功能、彰显情感激励功能。

比如,在开展“重走长征路 党史记心间”特色研学活动后,我们设计了“红色文化宣讲小达人”评选活动,学生自主设计个性化的宣讲方式,先在班级内开讲,接着进行跨班级、跨年级的展示与巡讲。依据学生的公开展示和表现,我们采取由教师、本班学生、外班学生三方投票的方式,评选出班级、校级两个层级的“宣讲小达人”,以此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将学科教学与落实立德树人建立实质性关联,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实现育人目标中的独特功能,促使学生在以“发展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学科学习中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教师还要观照儿童的心理,重视学习与生活的融合、重视行动与经验的统一,借助课程的教学与实施,促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确社会规则、提升道德修养,铸就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继艳.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J].新教师, 2019(7).

[2]游春美.聚焦儿童生活 助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1).

[3]唐隽菁.为儿童构筑成人之路[J].中小学德育,2017(8).

猜你喜欢

特色活动学习资源评价方式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新时期研究生会对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研究
研究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新模式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优化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