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研究

2022-04-10谢敏玲

民族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整合策略

谢敏玲

摘 要:思政教育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高中思政教育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性教学,忽视了思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促进高中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本文将探讨高中思政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校本课程;整合;策略

一、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的原则

所谓整体性指的是高中思政课与校本课程之间需要保持顺畅衔接,两者之间需要具备相互联系的基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令整合工作发挥出较高的综合效力[1]。第一,整合工作需要保障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确保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创编的目标相一致,在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第二,需要确保教育效果具有整体性,明确整合目标,共同致力于高中生思政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二)教育性的原则

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需要能够突出思政教学实效,能够满足当代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整合工作需要遵循思政教育的三维目标,在丰富学生思政知識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向生活回归,注重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与高中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高中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政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让整合后的内容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

(三)有效性的原则

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的整合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不仅要通过整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还要便于教育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可以在整合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校本课程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节省教育者备课时间,缩短高中生“学”的时间,从而提高高中思政教学的整体效率,扩大高中生单位时间中的学习收益。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加强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创新性

1.教材使用方面的创新

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需要体现出创新性。以往的思政教学中,教育者通常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虽然突出了思政教材的权威性,却让思政教学过程缺少了灵活性和创新性[2]。思政课与校本课程整合中需要改变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融入时代元素,自主地对思政课程加以创编和设计,将学生熟知的生活片段引入到整合后的思政课程之中,从而让整合后的思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满足高中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2.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

不同的高中学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教育优势,在高中思政课与校本课程整合中,教师需要对校园优势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开发和利用。比如:许多高中学校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教师可以围绕学校图书馆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有的高中学校具有独立的活动室,教师可以将活动室作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实践基地,通过各类思政活动的开展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由此可见,教师在思政课程整合中要拓宽自身视野,放开思路,努力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创新。

(二)提高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情境性

1.贴近学生的生活

高中生对思政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影响,教师在整合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时,需要突出思政课程的情境性。第一,思政课程内容的难度需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动机;第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需要在情境上做到“真实可信”,课程中的思政理论需要以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作为推断的基础,这样才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思政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2.尊重学生的选择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政课与校本课程整合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创编中要尊重高中生的多样化选择,充分尊重和参考学生的意见,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关于课程整合的反馈信息,做好利弊的权衡,利用新的思政教学情境影响学生的认知,完善高中生思政方面的知识体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3]。

3.有效利用现实场景

校本课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殊和校园特色,它所选用的课程资源通常丰富多彩,更加符合当地的民生和民情。教师在思政课程整合中,需要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尽量运用高中生生活汇总鲜活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体悟,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学情境的刻意设计,提升思政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将思政理论与生活建立联系,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优化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的评价方式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增强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知识性思政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的实质性效果,影响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与校本课程整合过程中,需要注重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让教学体系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新型的教学评价需要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之中,不仅要对学生思政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考量,还要关注学生思政品质的变化过程,从而提高思政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结束语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和课程已经很难适应当代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无法突出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课程整合已经势在必行。教师充分了解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大胆创新,突出校本课程的特色,促进高中思政教育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红. 思想政治课与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进行有效整合[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10):2.

[2]冯媛媛.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3]王金传.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校本课程的整合[J]. 新课程学习:中, 2010(5):2.

[课题基金]:本文系2020年度佛山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研究一般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编号:2020FSSZK48。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整合策略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