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教育对解决亲子沟通不良的有效性
2022-04-10赖俊山
赖俊山
摘 要:生命教育伴隨着学生成长,是立足于学生本性,关注学生价值观树立,能够从本源上带领学生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最后阶段,是迈向成熟心理、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由于高中阶段的外部压力加上内部的心理的防御机制,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会有一定的阻碍,而采用生命教育解决亲子沟通不良的问题能够为两者的沟通提供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生命教育;亲子沟通;促进措施
1、引言
随着高中阶段的学生处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大幅度提升,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增强,对父母的依赖逐步减少,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淡化,因而出现了亲子沟通不良的现象。
从家长层面来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应当是良性发展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在亲子之间的交流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以不平等的姿态强硬的干涉学生的情感世界,强硬的压制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助长学生负面情绪的滋生。总而言之父母对于学生的沟通仍然停留在基础的表层,这严重阻碍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
而生命教育事实上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和家长双方以尊重为前提、以生命价值为基石,促进亲子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达到双方共同欣赏生命之美、理解生命真谛、珍惜生命并尊重他人生命的目标,进而有效缓解亲子沟通不良的现状。
2、生命教育的背景
生命教育并非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1960年,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出现并兴起了一股新的学校教育分支学科“生死教育”,随后的十年之中,生命教育课程在全美基本普及。截止到目前为止,英国,德国,日本在学校教育之中建立起一套专业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情绪教育。我国的校园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的现象,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学生自身的生命意识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同时由于这些现象造成的问题,因为教育带来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关怀人,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实现的存在,教育一直以来是作为一种推动生命发展的助力,而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双方面来看,学生自身的精神迷茫和心理危机与家长的忽视,以及缺乏生命教育有着高度的关联度。所以本篇文章主要从生命教育方面来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树立。
3、目前亲子沟通的问题
3.1 学生自身的心理危机
如上文所说,高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从依赖父母迈向独立自主的过渡阶段,相较于之前阶段高中学生的心理更加封闭,内心世界的活动较为丰富,往往会出现很多冲突性的想法。这一阶段的学生更愿意将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是另一方面又害怕由于出丑而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再者,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想法,属于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也慢慢建立完善起来。学生对于整体世界观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一些事情没有足够的经验,学生的一些做法缺乏成熟的考虑,学生在这一阶段,事实上还处于一种依赖父母的阶段,希望家长能够提供一些精神上的帮助。但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学生本身给予家长的信息与家长想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的信息之间是不对称的状态。学生更想要通过自己给予父母的这些信息去得到父母一部分的建议,但是父母却更偏向于事无巨细的了解学生的全部。这样就会造成亲子沟通之间阻碍,家长无法通过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灌输入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内在的挫败感,同时又因为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容易造成生命意识的缺失,从而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后果。
3.2家长沟通的方式不恰当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学生从童年时期逐步迈入青春期,再逐步迈入成年阶段,家长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准备程度不足,所以在亲子沟通方面往往会形成沟通障碍。在早期阶段父母作为子女的抚养者以及规则制定实施者,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并没有反抗能力,因此亲子之间的沟通似乎并没有存在着什么问题。随着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的增强,学生在对父母的暴力沟通中逐渐出现防御、反抗的姿态,绝大多数学生在对父母交流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又以消极回避为主,在与同龄人交流中指责父母的沟通方式失当。父母也由于认知的不足和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陷入到强硬的指责或者放任自由的困境,结果导致双方的鸿沟更深。
4、从生命教育角度探寻解决途径
4.1 层次性明显的生命教育
以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展开,不同阶段学生的层次教育明显。而高中阶段则是更加偏向于对学生生命认识的连续性和偶然性,主要是通过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和自然生命之间和解,同时家长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让学生和父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生命中的一切,同时学校方面需要针对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育目标。一般而言,相同的生命教育主体看起来好像只是简单的重复,事实上,这种教育过程随着学生的不同阶段呈现螺旋式上升特点,而学校与学生家长相联合共同打造的生命教育的模式能够更加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4.2 重视生命教育中的体验教育
学生和家长之间亲子沟通出现障碍问题,往往是由于双方之间的交流环境逐渐的差异化。学生接触到的群体以及面对的环境往往是与同龄人相关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压力,而家长接触的信息面往往是社会层面的,同时两者在看待事物,由于年龄的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双方的沟通问题,可以在生命教育中加入适量的体验教育。我国现阶段倡导的双减政策,与日本曾经推行“余裕教育”,在让学生拥有更加充足时间去体验课堂外的世界具有同样的目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参与一些活动,可以增加现阶段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为双方之间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进一步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校背景为前提下的教育过程中,仅仅存在类似于家长会、誓师大会这种团体性的活动之中,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局限非常大。而且这种交流的频率较少,效果堪忧。所以应当适当的放大生命教育中的体验教育来丰富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方式,增进亲子沟通效率,缓解亲子沟通不良的现状。
5、结束语
我国的生命教育目前来说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且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目前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学校是一些灌输性的教育,缺乏体验性的活动。而构建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之路仍然有着较长的距离。但是现阶段从生命教育之中解决当下的亲子沟通问题是打破教育僵局、关怀学生成长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4.
[2]梁皓. 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