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

2022-04-10宁赞伟

民族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应用初中地理

宁赞伟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大大减轻,如何在学生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和实践,我发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轻松突破地理教学重难点,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实际,以信息技术作为研究背景,对该技术在双减背景下突破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双减政策的实施内容,其次对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希望论述后能够给初中地理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所以在具体地理教学环节,需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达到地理教学的目标需要。

一、雙减政策的实施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后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为双减。该政策在发布之后,在全社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家长、教师、学生对于“双减”政策都有较高的关注度。在发布了双减的政策之后,学校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而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不关停或者调整经营的方向,也使得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校外培训机构,全身心投入到校园的学习中,同时,学校更好的突出其教学的作用,并且能够充分的减轻家长与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经济负担,也会减轻精神方面的压力。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全国开始进行课后服务延时,延迟放学的时间;小学低年级不允许组织参与考试;初中一、二年级不组织月考、期中考试,只组织期末考试;每个学段的学生都要控制放学后作业的完成时间;在每次考试后,不会单独公布学习成绩。从这些方面出发,家长的压力陡然下降,同时也不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学生和家长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和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中,都获得了一定的收益[1]。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信息技术实践要点解析

(一)动态模拟法

初中地理学科包含的内容较多,有地球公转、自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等宏观理论,同时也有大气降水等微观现象。有些地理事件的发生通常要经过几个地质周期才会实现,比如矿产资源的形成、地壳运动等。有些也是突然性发生的事件,比如火山喷发、地震等。这些我们不容易观察到的事件,都能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显现出来,学生能够直接的观察和感受。虽然,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图片,或者使用多张图片表示出不同阶段的地理现象,但是连续性和表现性还是以信息技术模拟显示最为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板块构造来讲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通过使用3D动画模拟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相互挤压后形成的青藏高原抬升等。还有些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处理,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与形象。这种知识的传授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幅提升,对于地理学科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真正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交互显示法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成微课、动画、网页、PPT、希沃白板5等课件形式,这属于交互式课件的类型,对于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保证可以有效的应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的深刻。这一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学习的重难点,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也会在脑海中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区时等相关知识,都会通过经线、纬线的相关知识,编织出回顾、解释说明的微课,让学生系统化的学习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在比如讲解“青藏地区”的特点时,要从“高、寒”两个字出发进行,对于青藏地区的景观、畜牧业、河谷农业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文字,罗列出醒目的提纲,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逐一进行阐述。从整体到局部,从个体到总体,将复杂的内容逐步的简单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会更加的深刻。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挂图的方式,标记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行政中心,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教学模式学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学习效果很差。但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一些省级行政区简称的历史由来,轮廓形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播放视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被带入到优美的音、画中,从而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也会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三)演示控制法

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将地理学科的知识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编制出有较强控制性的模拟演示方案,教师可以在可见内设计出各种数据表,让学生对于环境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意识到环境恶化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并且了解环境和人口的关系;利用flash等小插件直接显示出发展演化的情况,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地震等过程,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对于课文中的内容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教师讲解铁路干线与交通枢纽时,教师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交通枢纽的各个名称,教师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点击铁路干线,就会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和了解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有相应的标注,能够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保证知识的了解程度更加深刻,教学实践中也会更有生动性[2-3]。

(四)影视演播法

在地理课本中的景观、古代地理学家、世界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讲解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播放声像资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地理所带来的魅力。通过多媒体设备,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影视演播法的方式播放相关的知识,学生可以多角度、全面化的学习知识,促进知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比如,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风景、民居特点、饮食习惯,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对比,找出异同之处,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五)练习设计法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反复的设计练习,并将练习游戏化,其应用的效果与传统的练习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的优势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采取娱乐性的练习方式,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更加深刻的记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复练习和使用,从而达到“双减”的效果。比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编制出各种选择题、填图题、判断题等形式,通过砸金蛋、抢红包、PK比赛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练习设计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完全达到知识应用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有着独特的特点,与其他的学科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地理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并且以目前的“双减”政策为出发点,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出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这些方面出发,地理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全面的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制作符合地理教学的课件,达到减负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满足地理教学的需要,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丹丹.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方法[J]. 考试周刊, 2017(38):1.

[2]刘嫣然.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策略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1.

[3]刘小刚,杨金霞.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应用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0):185-186.

猜你喜欢

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应用初中地理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丰盈“经历”,生长“经验”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质疑 再疑 释疑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