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证赛岗融通”的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022-04-09崔晓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兰州730060
崔晓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60)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建筑业对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本科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相关标准,提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0年7月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2],意见指出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群课程模块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对接;鼓励推广模块化教学以推动职业院校课堂变革。综上,国家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倡导“课证岗融通”人才培养理念、鼓励推广模块化教学。
国外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及实践比较成熟,美国社区学院的“工读课程计划”将工作和学习融合在一起;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倡导“核心阶梯式”的课程结构。我国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区域经济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理念。曾天山[3]提出基于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证课融通对接行业标准。林禄苑[4]研究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三融通发展。王大为[5]紧密结合建筑室内设计企业岗位的需要,融合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发展的特色,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提升职业岗位综合素质。沙鑫美[6]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工程逻辑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依据,构建“模块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国内外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研究较少,尤其是如何实现高效的“课证赛岗融通”,培养理论知识丰富、技术技能娴熟的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研究欠缺。在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缺乏研究基础,无可参考的课程体系构建成果。本文提出的基于“课证赛岗融通”的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前瞻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1 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1 “课证岗融通”方面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工程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毕业即上岗”。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系中虽然有实践教学内容,但都是局限在对工程案例的讲解上,极少涉及真正的岗位操作内容,从整体来看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专业课程与岗位要求脱节[7]。大部分学校的岗位实践教学内容浮于表面,并未有效对接技能证书标准及岗位需求。
1.2 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方面
当前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办学定位趋同化现象严重,办学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训基地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8]。
升格后的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模糊不清。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向普通本科高校看齐,过于追求学术研究,忽略了实训技能及技术的培养;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升格后,仅仅是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仍然沿用普通高职模式,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1.3 学生学习现状方面
(1)课程学习盲目。大多数教师采用“漫灌式”教学,学生跟随教师教学步骤盲目接受知识,但不知学习课堂技能点的具体用处,缺乏学习的目标性。出现“学完一门课,却不知该课程能解决什么工程问题”的现象。
(2)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岗位技能培养的同一课程体系的数门课程由不同团队教师在不同学期教授,课程间缺乏连贯性,导致学生学习丢三落四,课程衔接名存实亡。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只局限于一门课程上,缺少不同课程知识点体系化的梳理,不利于系统地培养专项岗位技能。
2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1 课程体系构建基础
研究院校已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已获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已制订完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完善了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标准制定。已按照本文的改革思路,修改部分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为教学实施落地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学校注重大赛技能的培养,培养人才紧贴岗位技能需求,深入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已成功申报“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考点,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完成取证工作,已完成模块内课程的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课件制作,并成功申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及教材编写的申报立项工作,为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保障支持。
2.2 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课证赛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化建筑工程专业本科职业教育高技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教学层面进行“课证赛岗”的一体化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课证赛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采用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设计,将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大赛技能及岗位需求相融合,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以课评课”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证”是课程学习的阶段检验,融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将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融入证书,拓展学生就业本领。
“赛”是课程及证书技能的高端展示,是评价教学效果,提炼岗位技能的最有效手段,以大赛技能的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体系,对接证书及岗位标准。
“岗”是课程学习的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跟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工作过程,及时增加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专业课程教材要对接前沿主流生产技术,突出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要求教师团队探索“团队包干、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及课程体系设置。
2.3 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划分为: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岗位能力平台课程以及工程能力平台课程,课程设置缺乏模块化。本课题以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项技能大赛所需技能划分课程主模块,突出职业本科办学特色。主要涵盖工程测量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构件制作工艺技能大赛、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以及装配式建筑技能大赛。人才培养目标不只局限于以上大赛技能。
将主干课程划分为工程测量模块、建筑工程识图模块、建筑信息模型模块、建筑工程构件制作工艺模块、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模块以及装配式建筑模块六个主模块,见表1。每个课程主模块中对应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岗位能力平台课程以及工程能力平台课程,以工程能力平台课程划分各专项实训课程子模块,各专项实训课程子模块内设置相关职业基础及岗位能力平台课程,形成技能实训及理论学习的三级模块化课程体系,见表2。
2.4 以建筑工程识图大赛为例,构建“课证赛岗融通”的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在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通过各项技能大赛所需技能划分课程主模块,以建筑工程识图大赛技能需求划分出建筑工程识图模块。将大赛技能需求与岗位需求,及“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互通,根据岗赛证需求,合理设置以工程能力实训课程为子模块的“双模块”课程体系整体构架,子模块内设置相关职业基础及岗位能力平台课程,见表2。
表2 课程子模块体系—以建筑工程识图模块为例
教师授课采用相应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以“团队包干、分工协作”模式组织教学,团队承包主模块的教学任务及考核要求,各成员分别完成单一子模块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且相互配合。团队每名教师一学期完成一个课程子模块相关课程的讲授指导,课程子模块间衔接紧密,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强化学习目标性。教学设计中,对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识图大赛技能要求以及工程岗位技能标准,细化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技能知识点,高效培养课程子模块工程能力实训课程的技能。
3 课程体系构建特色及实施关键
3.1 课程体系构建特色
以技能大赛技能点为核心划分课程主模块,以专项实训技能划分课程子模块,课程子模块内设置相关职业基础及岗位能力平台课程,形成技能实训及理论学习的三级模块化课程体系。
教师授课采用“团队包干、分工协作”组织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强化学习目标性。
课程教授过程中,详细划分知识点,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识图大赛技能要求以及工程岗位技能标准,实现“课证赛岗”的互融互通。
3.2 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关键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将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大赛技能及岗位需求相融合,合理设计融合证书、大赛及岗位需求的教学过程是关键。
课程模块相关课程开设时间是否集中,课程各子模块是否连续衔接,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关键性影响。
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学场景的选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数字化教材的编写、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等是取得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
4 结语
本文在高职本科建筑工程专业中,以技能大赛技能需求划分专业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岗位及标准要求融入模块内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赛岗融通”。课程体系中突出职业院校特色,以工程能力实训课程为引领,辐射相关岗位能力理论课程,培养技能的同时夯实理论基础,满足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采用“双模块”模式,即以技能大赛技能需求划分专业课程模块,在该模块中又包含多个工程能力专项实训课程模块,专项实训课程模块辐射相关理论课程,教师授课采用“团队包干式”,团队每名教师分别承担一项专项实训课程模块,并在专项实训期间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教授,构建专项实训课程整体知识体系,增强学习目标性。对建筑业高技能工程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价值,满足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