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建”下职业院校网络安全专业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研究

2022-04-09杨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新基建职业教育

杨华

摘要:自2018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新基建”后,与“新基建”相关的5G、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热度有增无减。“新基建”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推进“新基建”必然会引发新一轮信息革命,与之相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洪波涌起。网络安全作为“新基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后盾,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应网络安全岗位大幅增加,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形成巨大缺口。基于此,文章指出,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规划目标,优化网络安全专业设置,加大对与信息安全实践密切关联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的投入和技术建设,与企业合作,发挥联动优势,以实用性人才和技术产出助力国家“新基建”的推进,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形势下加快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转变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基建”;网络安全;职业教育;实验室;校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6-017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基于新一代科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其中,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是重点发展方向,具体内容涵盖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1]。“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与传统基建的内容迥然不同,“新基建”更侧重从科技出发,针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层面技术的建设,是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内涵,强调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结合,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的科技内涵。

1 “新基建”背景下,网络安全迎来发展新机遇

“新基建”改变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布局,必然会引发新的产业经济结构、人才需求结构、教育发展方向等多重变革。从“新基建”的重点发展内容来看,其在信息化方向发力更多,例如: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这些领域除了需要考虑自身架构的安全外,也应兼顾多重变革下应用场景的安全。新形勢下,人们对网络整体系统及安全架构的重视程度显著升级,现实安全的对决其实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而不是独立相关技术的竞争。“新基建”加快了新的技术难点和技术攻关点需求的出现,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安全等。在当今世界,单纯的物理网络安全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物联网安全需求了。自2018年以来,国际国内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无论是美国东部的物联网DDOS攻击断网事件,还是委内瑞拉电“战”、沙特炼油厂被代码“引爆”未遂,都表明了网络空间攻击者对新型基础设施所造成的破坏威力日益显著[2],加快配套网络安全的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会产生不同的安全需求,因此,“新基建”对信息安全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与日俱增。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基建”刺激了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未来网络安全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网络安全必须抓住“新基建”这一机遇,从多角度展开变革,以便助力科技产业研发,赋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我国发展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强有力的后盾。

2 网络安全需求增加,技术人才短缺

过去由于信息行业发展程度不充分,社会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因而相应的岗位不多,相应的教育培训明显滞后。随着近几年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信息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细分和融合,例如5G涵盖了通信和网络,人工智能被应用于通信、交通、生产、安全等多个领域,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纷繁多样。数量繁多的网络应用场景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需求进一步细分,各类型的网络安全需求呈现量级增加态势,而对应的高校安全专业无法完美契合实践需求,且对应的人才数量不足,网络安全人才供不应求。

据新华社报道,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超过140万,然而目前每年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足1.5万,随着“新基建”的推进,这一缺口还将持续扩大。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数字鸿沟将越来越大。由此可见,网络安全产业的人才缺口十分巨大,在行业红利的背景下,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光明就业前景不言而喻[3]。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企业、高校等对网络安全专业越来越重视,政府政策角度为网络安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和支持项目,企业也从薪资、技术参股、开发重点项目等着手吸引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高校则从扩招安全网络安全专业学生数量、优化实践课程比例、引进优质师资力量、与企业搭建人-岗供需平台的角度来吸引学生报考安全网络专业、增加应用型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数量、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后续发展能力。多重合力,共同助力国家“新基建”的推进。

3 职业院校网络安全专业的设置

“新基建”在引领行业发展模式变革之外,对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用人模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应抓住这一机遇,着力推进安全网络专业的开设、改进和相应师资力量的引进、优化和关乎实践的实验室建设。

专注于网络教育的山西新华电脑学校在2018年12月与360公司强强联手,建立了“新华·360网络信息安全学院”,依托该学院共同开设了“360网络安全精英”与“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两大专业。学院从长远考虑,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和360公司创建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以及教学上的无缝对接,共同培养市场紧缺专业技术过硬、职业素质优良的合格的复合型网络安全精英人才[4]。二者在“新基建”的发展红利下,紧抓机遇,必将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强势新锐力量。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面临如此巨大的发展机遇,及时跟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明智之举。

3.1 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培养

网络安全隐患一方面来自技术漏洞,更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目前出现的诸多网络安全问题,背后的原因除了政府机密、商业利益驱动外,更多是人为恶意攻击心理。职业院校在进行网络安全专业设置时,职业道德培养和网络安全意识是首先需要纳入课程设置范围的。只有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网络安全意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在排查网络安全漏洞时产生敏感性和忧患意识,及时排查、反映、清除网络安全隐患,制定网络安全战略,避免重大损失。

3.2 明确网络安全课程方向,有的放矢

职业院校在设置网络安全专业时,应明确设置目的是为了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因而,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向应有所考虑,主要可针对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等方向设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院校的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应包含以上内容,只有明确以上技术的应用机理,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准确抓住漏洞,有的放矢。

3.3 加大实践课程比例,设立应用型实践平台

网络安全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基础到的多为基础知识。尽管基础理论很重要,但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對现实而言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职业学校在设置这类专业时,应考虑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与政府。企业合作搭建应用型实践平台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3.4 增强网络安全专业师资力量

网络安全专业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当前的人才缺口巨大。想要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安全人才,相应的师资投入必不可少。高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高技术人才作为特聘教师,开设行业解析讲座和课程,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可通过吸引企业投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培养网络安全定制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人才的对口培养,减少企业人才流失成本。

4 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

网络安全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实践的本质要求职业院校除了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外,还应提供相应的实践基地,即网络安全实验室。“新基建”背景下,职业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建设问题。

4.1 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

网络安全行业关乎国家“新基建”的推进成果,因此在人才培养中相应的实训必不可少。然而,职业院校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主体中虽然也占据了一定比例,但是与本科高校、研究生院校以及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首先,由于级别较低,理论水平上不及本科、研究生院校,在招生和招聘优秀教师方面吸引力不足;其次,职业院校数量虽然多,但是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可提供的项目实践和获得的资金投入较少,阻碍了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项目的落地效果。

4.2 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策略

尽管职业院校在网络安全专业建设方面困难重重,但在“新基建”这一巨大机遇下也能提出新的破冰策略,突出重围。

4.2.1 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学科

在“新基建”背景下,网络安全专业课程进一步细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都对网络安全产生了差异性要求。职业院校虽然无法全面强化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一个或几个优势课程。不同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交流,分别蓄力聚焦某一优势,多个职业院校形成合力,也能在新形势下分一杯羹。

4.2.2 与行业联动,构建定制型网络安全项目实验室

企业虽然具有资本优势,但是想要集中人才、资本和实验场地相对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提出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实验场地是明智之举。具体而言,可结合企业具体的一个或多个项目展开合作,构建定制型网络安全项目实验室。高校人员构成简单、实验环境相对安全,有助于企业机密项目的开展。企业提供资本的同时获得了安全的实验环境和低廉的维护成本;职业院校获得了项目实践经验和资本的加持:二者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实现共赢,可谓一举多得。

5 结束语

“新基建”的提出,加大了社会、企业对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和岗位的需求,同时也刺激了职业院校改变传统的网络专业设置思维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机遇到来之时,职业院校唯有优化课程设置,形成优势科目,携手共建;与企业合作,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实践平台,加紧突出优势,稳中求变,方能抓住信息化产业抛出的橄榄枝,实现专业建设的突破,为未来发展谋求出路。

参考文献:

[1] 墨者安全科技.2018年DDOS攻击事件更为严峻 网络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EB/OL].[2018-10-30](2021-06-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735637509282086&wfr=spider&for=pc.

[2] 迅动物联.“新基建”视野下网络安全新趋势[2020-07-10](2021-06-06).https://www.sohu.com/a/406813909_120697690.

[3] 王甜.谁是未来安全官[N].新华日报,2020-08-26.

[4] 山西新华电脑教育.“新基建”保障重要基石——网络安全,人才缺口百余万[2020-10-26](2021-06-06).https://www.sohu.com/a/427339412_120400911.

【通联编辑:光文玲】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新基建职业教育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