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面向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设计

2022-04-09张宇孙广明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监控系统

张宇 孙广明

摘要:对于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面临的生产信息不透明,缺乏集中监控和管理平台,管理者不能实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无法及时检查和处理现场等问题,通过构建集成车间生产数字化系统,解决离散集成车间多元数据难以协同带来的生产效率不高、产品不合格率高等问题。通过对车间生产物料、设备、过程的实时监控,达到精准生产与控制,提升生产效率与降低不合格产品率。将设备监控系统与生产设备控制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可视化的车间管理,促进提升效益。通过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原料、生产计划、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精准生产。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确保产线生产安全和效率,达到降低不合格产品率,提质增效及提升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关键词:数字车间;离散制造业;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492 f 2022)02-0082-03

0 引言

“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出,制造企业智能化是目前首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车间作为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核心,其工作效率与组织生产的形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2]。因此,为了提升离散制造企北的生产水平,促进其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数字化改造十分必要[3]。

离散制造业多种制造系统并行,以适应批次多、品种多、单件小批量等生产特点。离散制造车间存在数据繁多,实时监控困难,管理不透明等问题[4],制约其生产效率的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5-6]。

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在组织生产时具备以下问题。

(1)订单和预测式驱动生产。集成车间的生产计划的驱动是订单式或基于对市场的预测。由于订单和对市场的预测变化频繁,因此生产排单变化频繁,难以精确。

(2)依据生产产品的特点,工序简单或复杂并存。产品的构成零部件种类众多,且不同产品的生产工序存在较大差别。普遍存在小批量试制等产品未定型情况,且生产周期、工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于关键生产资源争夺现象严重。

(3)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的技术熟练水平。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意外情况(如紧急订货、物料短缺、设备异常、人员变动、元件质量波动等),对生产作业的正常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离散车间由不同的零件加工/装备子过程组成生产活动,本身具有生产多变和不确定性[8]。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部分离散制造企业在车间组织生产环节,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改善生产效率,即部署多种信息化软件,如PLM、MES、SCADA等。由于在不同系统中,应用软件和设备的联合应用,使得工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各个车间生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形态各异,尚未形成统一建设定式和标准,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

(2)生产信息化和生产白动化过程脱节,互不连接,缺乏有效统一的分析和管理平台。

生产车间信息不透明,缺乏集中的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平台,管理者不能实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无法及时检查和处理,这也造成了车间管理的困境。车间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计划、材料、生产过程”。由于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计划和执行层存在缺口。生产材料需求的计划是建立在理想稳定的基础上的,但在单位生产计划时间内,资源、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如设备的突然故障与维修、需求的变化等导致产品不合格率的上升、生产周期的延长,以至于影响参与生产的各班组的协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将计划、资源、生产串联起来,做到实时化、智能化、集成化地更新[9-14]。

为了更好地管控车间现场,需要对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进行监控管理。构建面向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提高工厂对生产现场的管控能力,优化生产。

1 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

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核心功能如图1所示。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在整个生产组织、产品加工、资源处理和其他行业的技能培训、生产计划和调度方面统一协同,提供生产资源的合理的部署与配置、提高生产能力。实现业务流程的可视化,促进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面向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的数字化系统设计以柔性、敏捷制造为目标,传感器网络、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結合,实现对离散制造车间的生产资源的负荷跟踪,提升流转效率和利用率,提升生产应变能力。通过采样生产过程数据,结合统计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充足依据,打造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

1.1 计划管理

根据订单和生产计划建立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资源分配的生产活动)。订单优先顺序、供应、库存、库存、操作产品、功能、操作加工、资源等条件、资源限制、用户变更计划、按顺序分配日间操作计划、按次序调整至最优。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需求。

(1)手动排产:该功能模块将总的计划进行分解,车间生产人员根据现场设备负荷、生产周期等情况在系统中进行手动计划排定、派工等操作,可具体到人员、设备等。

(2)跟踪生产速度:实时对车间生产现场订单执行情况的跟踪。

1.2 工艺管理

工艺过程管理与控制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具,是提产品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确保生产安全和按期生产的重要方法。

工艺文件管理和图纸管理:系统可以统一管理生产技术文本和相关文件。

工艺流程管理:可以确定系统中的技术路线等。

工艺版本管理:可以管理技术路线版本等。

工艺审批管理:当系统中的技术过程或技术发生变更时,需要批准,方可执行。

1.3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对车间生产设备、生产规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监测、故障诊断、技术维护、统计等模块。综合了生产设施、操作规程和控制系统、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维护、电流统计等模块的总管理,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调整、更新、使用、维护、状态等信息全方位记录,有利于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与正常运行。

1.4 生产看板

生产看板是部署在集成车间的显示工具,直接影响到产线的产能。动态汇集显示生产状态信息,如产量汇总、报警提示、生产效率等,帮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状态监控与预警。

1.5 异常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如设备故障、材料短缺、生产异常等情形,系统在出现异常时会进行异常监测、异常监测、异常報告调整,以及定期报告和报告。快速传递信息、调用应用程序、实时显示、统计分析、报表等,实时传递信息和过程控制、设备状态、质量问题、物料供应等,支持整个生产过程。

当质量、技术、设备、设备、设备参数是不正常的警报信号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人员、处理时间和提醒,如果未及时处理,则按步骤发出警报。当出现生产异常时,异常信息实时快速上报、显示、统计分析、报告生成等,提供和管理实时过程跟踪,覆盖工作顺序、设备状况、质量问题、材料供应等范畴,实现异常快速定位。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前进行维护,根据不同的异常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6 质量管理

控制车间产品质量管理、降低生产不合格率,提高产出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针对关键业务设置指,包含检查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参数控制,大大降低生产工序的质量问题。通过现场人员填报和产线跟踪提交当前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如自检、报废、返修等数据。在关键工序生产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工序质检,并根据任务进行质检数据提交,并提交产品不合格时的处理方式,如返修、报废等。质量管理主要是为了控制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针对关键工序设置检验指导内容、质检项及参数供质检人员对比确认,大大降低了因上道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继续加工生产而带来的损失。

2 结束语

通过加工原材料、生产计划信息、加工过程的透明度、实时性、配送的准确性,控制生产设施的运行,保证生产配送的及时进行,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产品生命周期可视化、过程瓶颈分析、有效促进生产协调、减少生产故障、提高部门合作效率。为避免通过人为干预造成数据传输延迟,降低存储成本,通过对异常信息的可视化和信息的实时存储,建立了一个透明、实时、现代化的智能车间。通过对离散制造业集成车间生产数字化系统的构建,更好地管理车间内的生产设备、优化生产,需要适合车间本身的数字化系统,将设备监控系统与生产设备控制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可视化的车间管理,促进提升效益。通过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原料、生产计划、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进行实时、精准生产。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确保产线生产安全和效率,达到降低不合格产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涂凡,黄海松,姚立国.面向离散车间制造信息本体建模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2):263-266.

[2]黎文飞,郭顺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车间布局设计与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7,36(10):17-19.

[3]董云江.离散制造业数字车间建设方案浅谈[J].仪器仪表用户,2017,24(6):104-106.

[4]吴鹏兴,郭宇,黄少华,等,基于数字孪生的离散制造车间可视化实时监控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1(6):139-140.

[5]姚锡凡,于淼,陈勇,等.制造物联网的内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1):1-10.

[6]张泽群,唐敦兵,金永乔.信息物联驱动下的离散车间自组织生产调度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18.54(16):34-44.

[7]张亮星,王少华,杜嘉玮.离散型车间的人机实时数据采集与管理[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30(11):109-111.

[8]黄少华,郭宇,查珊珊,等.离散车间制造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2):284-302.

[9]王琦峰,刘飞,黄海龙,面向服务的离散车间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4):737-743.

[10] YANG Zhixin.ZHANG Pengbo, CHEN Lei. RFID-enabled in-door positioning method for a real-time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using OS-ELM [J].Neurocomputing,2016(174):121-133,

[11] ZHANG Yingfeng,H UANG G,SUN Shudong,et al. Multiagentbased realtime production scheduling method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nabled ubiquitous shop-floor environment[J].Comput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4(76): 89-97.

[13] ZHONG Runyang ,H UANG George ,LAN Shulin .et aI.A two-level advanced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model forRFID-enabled ubiquitous manufacturing[J].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15,29(4):799-812.

[14] QU Ting,T H URER M.WANG Junhao.et aI.System dy-namicsanalysis for an Internet-of-T hingsenabled production logisticssystem[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7,55(9):2622-2649.

猜你喜欢

监控系统
基于Ganglia和Nagios的云计算平台智能监控系统
KJJ58型井下移动目标监控系统在麦垛山煤矿的应用
无线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的技术分析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通风机监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