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帛医籍头颈类复音词汇研究

2022-04-09郭力铭

现代语文 2022年3期

摘  要:以头颈类复音词汇为核心,对目前公布的10种主要简帛医籍进行穷尽性梳理和重新释读,并与《黄帝内经》中的复音词汇进行比较。爬梳出“项尼”等头颈类术语三类共计43例,建构起简帛医籍时代早期医家的头颈类复音词汇系统。其中,31例为首现,12例与《黄帝内经》重叠共现。通过对简帛医籍头颈类复音词语的整理,可以对中医词汇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身体观念进行溯源和分析。

关键词:简帛医籍;头颈类;复音词汇;首见;共现;身体观

本文所讨论的“简帛医书”,是指书写在竹简、木简和帛上的出土古代医药类文献。简帛医籍的成书年代主要为战国至西汉,这一时期正处于复音词的形成阶段,其丰富的身体词汇反映出早期医家对于身体结构和人体解剖的认识与理解。对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部位复音词汇的深入挖掘,将有助于构拟中医词汇的最初面貌,研讨中医学理论的起源和内涵。我们拟运用训诂学、语义语法学、中医文献学等多学科方法,对目前公布的10种主要简帛医籍(包括关沮秦汉墓简牍、马王堆汉墓帛书、张家山汉墓竹简、武威汉代医简、望山楚简、包山楚筒、天水放马滩秦简、里耶秦筒、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中的头颈类复音词语,进行穷尽性梳理和重新释读,并与《黄帝内经》中的复音词进行比较,以期描述出头颈类复音词汇的演进轨迹。

总的来看,简帛医籍中的头颈部复音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体表类、五官九窍类、体表附属物三类。下面,我们就对这三类中的复音词语进行具体分析。

一、简帛医籍中的体表类复音词语

在简帛医书中,体表类复音词语共有16个,出现总频次为19次。其中,头颅类有“中颠”“首”

“距脑”“头角”“头上”“右颤”;两颊类有“左颊”“右颊”;下颌类有“颐下”“左辑”“右辑”;脖颈类有“领乡”“項尼”“柎项”“颈脊”“颈项”。“头角”“头上”亦见于《黄帝内经》。

1.首(1次)

(1)鼻沃以利首。(《引书》99简)[1](P117)、[2](P184)

按:《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以下简称《引书研究》):“,从車,从吊。吊,古文豕字。为之或体。,同轴……轴,病。”[2](P164)《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陆,硕人之轴。”郑玄笺:“轴,病也。”[3](P507)又,整理小组注:“似即五一简‘字”,“‘,疑为軵字之讹,意为推。”[4](P73)结合具体语境来看,“闭息以利交筋,堂落以利恒脉,蛇甄以利距脑,鼻沃以利首”中的“交筋”“恒脉”“距脑”“首”,应均为人体部位,因此,将“”释为“病”或“推”,是值得商榷的。《袁氏痘疹丛书》卷四云:

“右眼浮冈,形若孤……首轴篐。”[5](P254)《简帛医药词典》(以下简称《简帛》):“首:头部。”[6](P52)因此,“”同“轴”;“首”同“首轴”,即头部。

2.距脑(1次)

(2)蛇甄以利距脑。(《引书》99简)[1](P117)、[2](P184)

按:《淮南子·汜论训》:“蹠距者举远。”高诱注:“距,

大也。”[7](P329-330)《汉语大字典》:“距,通‘巨。

大。”[8](P3933)《引书研究》:“距脑,即钜脑,大脑。”[2](P164)

脑,整理小组注:“简文作。”[4](P73)可见,“距脑”

即“巨脑”。

3.中颠(2次)

(3)取枲垢,以艾裹,以久(灸)頽(?)者中颠,令阑(烂)而已。(《五十二病方》222行)[9](P25、P168)

按:“颠”,本义为头顶。《说文解字·页部》:“颠,顶也。”[10](P1662)《素问·脉解》:“故狂颠疾也。”王冰注:“顶上曰颠。”[11](P182)中颠,《简帛》:“头顶正中部。”[6](P38)《马王堆古医书考释》:“头顶部正中。”[12](P483)《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即中巅,头顶正中,即百会穴所在。”[13](P98)结合各家解说,并据上下文语境,这里的“中颠”当指头顶正中部位,而非穴位所在。

4.头角(3次),头上(1次)

(4)上头角,下(颜),夹(挟)(頞),毄(系)目内廉。(《脉书》17简)[1](P76)、[4](P119)

(5)浴之道头上始,下尽身,四支(肢)毋濡。(《五十二病方》49行)[9](P16、P148)

按:《说文解字·页部》:“头,首也。”[10](P1660)《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诸侯王厥角稽首。”胡三省注:“角,额角也。”[14](P1319)《灵枢·经脉》:“上抵头角,下耳后。”[15](P34)《素问·三部九候论》:“天以候头

角之气。”[11](P90)高士宗直解:“两额之动脉,故天以候头角之气。”[16](P147)《内经词典》:“头角,额之两侧。”[17](P564)头上,头部之上。《简帛》:“头上:头顶。”

“头角:额头角。”[6](P58)可见,这里“头角”的意思是额头两侧部位;“头上”的意思是头顶。

5.右颤(1次)

(6)左手据右颤之发。(《引书》81简)[1](P115)、[4](P182)

按:学界对“颤”的释义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颤”读为。整理小组注:“颤,读为。”[4](P182)

《简帛》:“颤读为……右颤,头部右侧。”[6](P41)《说文解字·页部》:“,颠顶也。从页声。”段玉裁注:“读若傿,鱼怨切。”[10](P1662)第二种观点认为,“颤”为头侧。《引书研究》:“本与头有关,此处据原文当指头侧部位。”[2](P153)在上古音中,“”为疑纽元部,“颤”为从纽元部,同韵部,“读为”,此说似可通。但《说文解字·页部》:“颤,头不正也。”段玉裁注:“不定,各本作不正。今正。”[10](P1683)《引书》90简:“左手指无(抚)颤而力引之。”[4](P183)97简:“掌安(按)颤,指据发。”[4](P184)据文义,“颤”当由头不定转喻相应部位,即头侧。

6.左辑(1次),右辑(1次)

(7)巳,力张口,力张左辑,有(又)力张右辑,乇(咤)而勿发。(《引书》85简)[1](P116)、[4](P183)

按:《引书研究》:“力张左辑:读为?。”[2](P156)《说文解字·口部》:“?,噍也。从口集声。读若集。”[10](P218)《说文解字·口部》:“噍,啮也。从口焦声。噍,或从爵。”[10](P218)《汉字源流字典》:“噍,隶变后分别写作噍与嚼。”[18](P1807)又,整理小组注:“左辑、右

辑:左颌、右颌。”[4](P156)《说文解字·页部》:“颌,也。”[10](P165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实与同字,长言曰,短言曰颌。耳下曲骨,所谓輔车也。”[19](P108)《简帛》:“左辑(颌):左边口腔上下部的肌肉和组

织。”[6](P41)有些学者认为,“辑”“?”同为从母缉部,音近义通,且以动作“?(噍/嚼)”转喻相应部位。还有些学者认为,“颌”见纽缉部,与“辑”同韵部,疑相通,因此,整理小组将“左、右辑”释为“左、右颌”。综合各家说法并结合文义,这里的“左辑”“右辑”即左颌、右颌,分别指下颌左侧、右侧。

7.左颊(1次),右颊(1次)

(8)引辟,在【左】颊……在右颊,引之如左。(《引书》81简)[1](P115)、[4](P182)

按:《说文解字·页部》:“颊,面旁也。”[10](P1664)《急就篇》卷三:“颊颐颈项肩臂肘。”颜师古注:“面两旁曰颊。”[20](P38)《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11](P129)《素问·刺

热》:“色荣颊前。”王冰注:“颊前,即颧骨下近鼻两傍也。”[11](P132)《引书研究》:“面颊,在耳前方,颧骨外方的部份。”[2](P153)《简帛》:“左颊:左脸从眼睛到下巴部位。”[6](P41)由此可知,“颊”即面部颧骨附近位置,左、右则指示方位。

8.颐下(1次)

(9)在颐下,为瘿。(《脉书》3简)[1](P75)、[4](P115)

按:《集韵·哈韵》:“颐,颌也。”[21](P115)《内经词典》:“颐,面颊,腮。”[17](P564)《急就篇》卷三:“颊颐颈项肩臂肘。”颜师古注:“下颌曰颐。”[20](P38)《素问·刺热》:“肾热病者,颐先赤。”张志聪注:“腮下谓之颐。”[22](P115)可见,“颐”当为“颌”。《脉书校释》:“颐,下颚,下颌。颐下,即颚下,颈脖子。”[23](P8)下文出现“瘿”字,《说文解字·疒部》:“瘿,颈瘤也。”[10](P1394)由此亦可推知,这里的“颐下”当指颈部,即颚下至脖子部位。

9.柎项(1次)

(10)启口以卬(仰)以利鼻,秏(咤)而发以利口,抚心举颐以利?(喉)胭(咽),臬栗以利柎项,虎雇(顾)以利项尼,信(伸)倍以利肩?(锦),支落以利夜(腋)下。(《引书》100简)[1](P117)、[4](P184)

按:关于“柎”,有两种解释。一是“侧骨”。《周礼·考工记·弓人》:“于挺臂中有柎焉。”郑玄注:

“柎,侧骨。”[24](P775)二是“保护”。《引书研究》:“柎,通拊,保护。”似乎皆有其可取之处。《说文解字·页部》:“项,头后也。”[10](P1666)《释名·释形体》:“项,确也。坚确受枕之处也。”[25](P27)《广韵·讲韵》:

“项,颈项。”[26](P240)《玉篇·页部》:“项,头后也。”[27](P76)

《素问·刺热》:“热争则项痛而强。”[11](P128)《内经词典》:“项,脖子的后面。”[17](P562)可见,“项”是指脖子后面。引文由数个并列分句构成,其中的“鼻”“口”“喉咽”等都是名词,所以“柎项”也应是名词。如果将“柎”释为“保护”,则与语境不符。因此,这里的“柎”与“项”或构成并列语义关系,或构成偏正语义关系。《简帛》:“柎项:颈项底端。”[6](P47)

我们认为,“柎”的意思是“侧骨”,“柎项”的意思是“颈项侧骨”。

10.项尼(1次)

(11)虎雇(顾)以利项尼。(《引书》100简)[1](P117)、[4](P184)

按:整理小组注:“尼,或说读为‘?,臀部。”[4](P185)《引书研究》:“尼,通‘?。”[4](P164)《说文解字·尸部》:“?,尻也。”[10](P1598)《广雅》:“?,臀也。”[28](P450)

在上古音中,“尼”属于娘纽脂部,“?”属于溪纽至部,二者音韵相距较远。但是两字字形相似,“尼”疑为“?”,即“臀部”;双音词“项尼”似乎可释为“颈项与臀部”。不过,就前文“虎顾(像老虎一样回头看)”而言,其语义重心在“顾”,与之相关的身体部位亦集中在头颈。因此,“项尼”更宜理解为偏义复词。换言之,“项尼”意在“项”,它的意思是脖子后部,而非二者并列的“项部与臀部”义。

11.领乡(1次)

(12)握手,出腕阳,循肘旁,抵腋旁,上灶纲,抵领乡,循拯匡,后周环。(《合阴阳》2简)[9](P101、P155)

按:学界对“领乡”的解释有所不同。《马王堆医书考注》认为是“颈项部与衣领相接部位”[29](P399)。《马王堆古医书考释》则认为是囟会穴:“领字疑假为囟(顖)……头顶前部的囟会穴之两旁。”[12](P979)这段引文从腕阳始,至拯匡(即承光穴)终,因此,“领乡”不大可能是相隔不远且位于承光穴之上的囟会穴。《说文解字·页部》:“领,项也。”[10](P1665)《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毛传:“领,颈也。”[3](P511)在上古音中,乡为晓纽阳部,项为匣纽东部,晓匣相近,东阳旁转,“乡”可能是“项”的通假字。我们认为,“领乡”的意思是领项,即颈项部。

12.颈脊(1次),颈项(1次)

(13)闲(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复(腹)大。(《五十二病方》50行)[9](P16、P148)

(14)殹苍皙色善病颈项。(《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211简)[30](P38、P97)

按:《说文解字·部》:“脊,背吕也。”[10](P2443)《释名·释形体》:“脊,积也,积续骨节,终上下也。”[25](P30)

《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凥背如重状。”[11](P155)《内经词典》:“脊,脊椎骨。”[17](P435)

再看“颈”和“项”的解释。《说文解字·页部》:“颈,头茎也。”[10](P1665)《释名·释形体》:“颈,径也,径挺而长也。”[25](P27)《广韵·清韵》:“颈在前,项在后。”[26](P1665)《内经词典》:“指项,脖子后面的部分。”[17](P565)《素问·腹中论》:“颈痛胸满腹胀。”王冰注:“颈,项前也。”[11](P154)可见,“颈”“项”“脊”分属不同的部位,“颈”“项”分指脖子前后,“脊”则为脊柱。《简帛》:“颈脊:颈部和脊部。”[6](P58)《〈五十二病方〉集注》:“颈脊,颈部和脊部。”[31](P98)《简帛》:“颈项:脖项后部。”[6](P58)再据上下文义,两个复音词的内部应皆为并列关系。因此,“颈脊”的意思是颈部和脊部;“颈项”的意思是颈部和项部,俗称“脖子”。

二、简帛医籍中的五官九窍类复音词语

在简帛医书中,五官九窍类复音词语共有26个,出现总频次为41次。其中,目类有“大渍(眥)”“大资(眥)”“外渍(眥)”“外(眥)”“目内廉”“目外廉”

“目际”“目外际”“内脉”“目(繲)”“左目”“两目”

“童(瞳)子”;口类有“口中”“口唇”;牙齿类有“下齿”“上齿”“齿龈”;耳类有“耳前”“耳中”“耳目”;鼻类有“鼻空(孔)”“鼻柱”“鼻中”;咽喉类有“?胭(喉咽)”“?(喉)中”。曾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有“喉咽”“外眦”“目系”“瞳子”“鼻空(孔)”

“口唇”“耳中”“鼻柱”。

1.?胭(喉咽)(1次),?(喉)中(1次)

(15)抚心举颐以利?(喉)胭(咽)。[1](P117)、[4](P184 )

(16)在?(喉)中,痛,踝<(痹)>殹也。[1]、[4]

按:《说文解字·口部》:“?,咽也。”[10](P214)“?”为“喉”本字。《玉篇·肉部》:“胭,喉也。”[27](P144)《说文解字·口部》:“咽,嗌也。”“胭”通“咽”。“咽喉”“喉咽”在《黄帝内经》中均有出现。《素问·阴阳类论》:“喉咽干燥,病在土脾。”[11](P381)《素问·骨空论》:“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11](P217)《內经词典》:“咽喉,口腔后部,食道与气管的上口。”[17](P112)“喉咽”“咽喉”互为逆序词,乃上古时期双音词尚不成熟之表现。在《黄帝内经》中,“咽喉”虽然有单指“咽”、单指“喉”和“咽”“喉”并指之别,但在引文中,则未见细致区分,疑为泛指。因此,“?胭”的意思是口腔后部;“?中”的意思是咽喉中部。

2.大渍(眥)(1次),大资(眥)(1次)

(17)触少腹,大渍(眥)旁。(《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25行)[9](P8、P127)

(18)(触)少腹,大资(眥)旁。(《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15行)[9](P45、P206)

按:《说文解字·目部》:“眥,目匡也。从目此声。”[10](P517)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眥,又为渍。”[19](P586)张介宾注:“眥音资。”[32](P186)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眥者,睛外之眼角也。”[33](P1085)在上古音中,“渍”为从纽支韵,“眥”为从纽寘韵,“资”为脂韵,寘脂对转,渍眥通转,音近义同,故“渍”“资”通“眥”。《汉字源流字典》:“隶变后楷书写作眥。异体作眦。”[18](P1232)《内经词典》:“眦,包括内眼角,外眼角及上下眼睑。”[17](P377)整理小组注:“大眥,内眼角。”[9](P102)该词虽未见于《黄帝内经》,但在后世医书时有出现。如《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一:“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34](P138)“大渍(眥)”“大资(眦)”的意思均是内眼角。

3.外渍(眥)(4次),外(眥)(1次)

(19)出目外渍(眥)。(《阴阳》甲17行)[9](P8、P127)

(20)目外(眥)甬(痛)。(《阴阳》乙8行)[9](P45、P205)

按:整理小组将“”释为“眥”。《灵枢·癫狂》: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15](P55)《简帛》:“外眥:外眼角。”[6](P42)“外渍(眥)”、“外(眥)”的意思均是外眼角。

4.目内廉(2次),目外廉(2次)

(21)下(颜),夹(挟)(齃),毄(击)目内廉。(《阴阳》乙1行)[9](P45、P205)

(22)上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脉书》23简)[1](P76)、[4](P120)

按:《说文解字·广部》:“廉,仄也。”段玉裁注:

“堂之边曰廉。”[10](P1776)《素问·刺腰痛》:“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10](P155)“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11](P156)《内经词典》:“内廉,内侧面。”[17](P63)可见,廉即侧面,内廉即内侧面。《诊脉三十二辨》:“目内廉深处为目系。”[35](P14)因此,“目内廉”的意思是眼睛内侧;“目外廉”的意思是眼睛外侧。

5.目际(1次),目外际(1次)

(23)在目际,糜,为赧。(《脉书》2简)[1](P75)、[4](P115)

(24)目外际痛,颊痛,耳聋,为三病。(《脉书》30简)[1](P77)、[4](P121)

按:《说文解字·部》:“际,壁会也。”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10](P2942)《楚辞·天问》:“九天之际。”洪兴祖补注:“际,边也。”[36](P108)“际”由“墙缝”义而引申为边缘。《简帛》:“目际:眼睛边缘。”[6](P42)因此,“目际”的意思是眼睛边缘;“目外际”的意思是眼睛外部边缘。

6.内脉(2次)

(25)引目痛,左目痛,右手指(擪)内脉,左手指无(抚)颤而力引之,三而巳(已);右如左。一曰:两手之指(摩)两目内脉而上循(揗)之,至项,十而已。(《引书》90简)[1](P116)、[4](P183)

按:从这段引文来看,当“目痛”时,先“(擪)内脉”,随后“无(抚)颤”,最后“力引”,这里的“内脉”当指眼睛周边部位。《引书研究》:“内脉,即内眦,又名大眦,即内眼角。”[2](P158)因此,“内脉”的意思是内眦,即内眼角。

7.目(繲)(1次),左目(1次),两目(1次)

(26)婴儿瘛(瘈)者,目(繲)然。(《五十二病方》51行)[9](P16、P148)

按:关于“”字,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假借为系。整理小组注:“目,疑即目系。”[9](P148)《马王堆医书考释》将它释作,假借为系[12](P375)。《〈五十二病方〉集注》也认为,“目即目系,眼系”[31](P87)。第二种观点认为,它是“奊”的借字。孟蓬生将其释为“繲”,“繲从解声,古音解声与奚声、圭声相通,往往有邪义,又与耕部之巠声、顷声相通……傒与繲可以看成是奊的借字……奊和顷、倾为同源词”[37](P276)。第二种观点实际上是将“(繲)”视为一词,为邪义。《灵枢·经脉》:“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15](P34)张介宾注:“目内深处为目系。”[32](P191)《内经词典》:“目系,眼内系连于脑的脉络。”[17](P373)《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则随眼系以入于脑……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15](P143)因此,“”为邪,“”依文义及《内经》“目系”的复现,假借为“系”的说法较为合理。“系”属于支韵,“繲”属于锡韵,两字为对转。我们认为,这里的“”,为“系”之假借;“目”是指眼内与脑相连接的脉络组织,又称“目系”“眼系”。

8.童(瞳)子(1次)

(27)在目,泣出为(浸),脉蔽童(瞳)子为脉(浸)。(《脉书》2简)[1](P75)、[4](P115)

按:《方言》卷二:“黸瞳之子謂之。”戴震《方言疏证》:“瞳童古通用。”[38](P37-38)《玉篇·目部》:

“瞳子,目珠子也。”[27](P85)《灵枢·大惑论》:“骨之精为瞳子。”[15](P143)张介宾注:“瞳子,眸子也……故瞳子内明而色正黑。瞳,音同。”[32](P543)《简帛》:“瞳子,瞳仁。”[6](P55)《脉书校释》:“瞳子,瞳孔。”《内经词典》则有三种释义:“瞳孔”“眼珠”“穴名,属足少阳胆经”。整理小组注:“脉浸,言瞳孔被挡住。”[4](P116)

《释名·释疾病》:“目生肤入眸子曰浸。”[25](P118)再据上文“泣出”和“脉蔽”,此处的“童(瞳)子”当为“瞳孔”。

9.鼻空(孔)(1次),鼻柱(1次),鼻中(1次)

(28)节(即)用,取大如掌,窜鼻空(孔)。(《养生方》49行)[9](P58、P219)

(29)鼻柱鼻中当(腐)血出。(《武威》69简)[39]

按:《说文解字·鼻部》:“鼻,所以引气自畀

也。”[10](P547)《集韵·韵》:“空,通作孔。”[21](P302)二字同为溪纽东韵,“孔”通“空”。《简帛》:“鼻空(孔):鼻腔与外面相通的孔道。”“鼻柱:鼻梁。”[6](P56)此处的“鼻空”即“鼻孔”,“鼻柱”即“鼻梁”。

10.口中(3次),口唇(1次)

(30)使人面不焦,口唇不干。(《杂疗方》46行)[9]

(31)在唇,为囗。在口中,靡(糜),为篡。(《脉书》7简)[1](P75)、[4](P115)

按:《说文解字·肉部》:“脣,口耑也。”[10](P668)《释名·释形体》:“唇,缘也,口之缘也。”[25](P26)“脣”“唇”为异体字。此处的“口脣”即“嘴唇”;“口中”即“口腔内部”。

11.下齿(1次),上齿(1次),齿龈(1次)

(32)令下齿包上齿,力卬(仰)。(《引书》83

简)[1](P115)、[4](P182)

(33)虫所啮穿者囗,其所发毋(无)恒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齿龈。(《五十二病方》134行)[9](P20、P159)

按:《说文解字·齿部》:“齿,口龂骨也。”[10](P311)《急就篇》卷三:“鼻口唇舌龂牙齿。”颜师古注:“齿者,总谓口中之骨,主齰啮者也。”[20](P38)齿为有咀嚼功能的器官。此处的“上齿”“下齿”,分别指口腔中的上、下排牙齿;“齿龈”即“牙龈”。

12.耳前(1次),耳中(1次),耳目(8次)

(34)耳前痛,目外渍(眥)痛。(《足臂》8行)[9]

(35)六十而耳目不聪明。(《天下至道谈》26简)[9]

(36)【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引书》17简)[1](P110)、[4](P173)

按:《说文解字·耳部》:“耳,主听也。”[10](P2361)它的本义是耳朵。《说文解字·目部》:“目,人眼。”[10](P516)

此处的“耳前”是指耳朵的前部;“耳中”是指耳朵内部;“耳目”则是并指耳部、眼部。

三、简帛医籍中的体表附属物类复音词语

在简帛医书中,体表附属物类复音词语很少,仅有“鬚麋(须眉”)1个,出现频次为2次。

(37)六十日鬚(须)麋(眉)生。(《武威》68简)[39]

按:《玉篇·髟部》:“鬚,髭须也。本作须。”[27](P113)

《说文解字·须部》:“须,颐下毛也。”段玉裁注:“故眉解目上毛,须解颐下毛。”[10](P1693)须、鬚为古今字。在上古音中,“麋”为明纽歌韵,“眉”为明纽脂韵,歌脂旁转,“眉”应为“糜”的借字。这里的“鬚麋(须眉)”是指胡须和眉毛。

四、简帛医籍与《黄帝内经》

头颈类复音词语的比较

通过对10种主要简帛医籍中头颈类复音词语的统计,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些词语并不见于《黄帝内经》[40](P204-207)。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将共现的词语以下划线予以标识。具体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本文从简帛医籍中爬梳出“项尼”等头颈类复音词语共43例,其中,体表类16例,五官九窍类26例,体表附属物类1例,从而建构起早期医家头颈类术语的完整系统。在这43例头颈类复音词语中,31例为首现,其余12例与《黄帝内经》重叠共现①。同时,《黄帝内经》中的头颈类复音词语超过简帛医书一倍,这显示出身体类词语已在《黄帝内经》这里得到充分发展,也体现出从简帛医籍到《黄帝内经》对于身体结构认识的演进轨迹。通过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以及两者首现、共现的考察,可以进一步挖掘早期医家对人体结构和解剖知识的认识,从而深入探讨从先秦至《黄帝内经》成书这一时期中医词汇及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41](P43)。

参考文献:

[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1995.

[3][清]阮元校刻.阮刻毛诗注疏[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二十七号墓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眀]袁颢.袁氏痘疹丛书[M].明万历双峰堂刻本.

[6]方成慧,周祖亮.简帛医药词典[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7][汉]刘安.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9]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2]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3]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壹)[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14][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5]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6][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17]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8]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19][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

[20][汉]史游.急就篇[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3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

[21][宋]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2][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23]高大伦.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2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

[25][汉]刘熙.释名[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26][宋]陈彭年.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2.

[27][南朝梁]顾野王.原本玉篇殘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8][三国魏]张揖.广雅[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1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

[29]周一谋,萧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秦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1]张雷.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集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

[32][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

[33][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4][唐]王焘.外台秘要方[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6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

[35][清]管玉衡.诊脉三十二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6][汉]刘向辑,[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7]孟蓬生.《五十二病方》词语拾零[J]中国语文,2003,(3).

[38][清]戴震.方言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39]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0]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0.

[41]熊益亮.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A Study on Head and Neck Polysyllabic Vocabulary of Bamboo Slips and Silk Medicine Books

Guo Lim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ollege of Art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head and neck polysyllabic words as the core, this paper makes an exhaustive combing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ten main medical books of bamboo slips and silk by using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such as exegesis, semantic linguistic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ilology,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polysyllabic words in HuangDiNeiJing(《黄帝内经》). A total of 43 cases of head and neck terms,such as “Xiang ni(项尼)”,were combed, and a complete system of head and neck polysyllabic vocabulary of doctors in the early era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 was constructed. Among them, 31 cases appear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12 cases overlapped in Huang HuangDiNeiJing(《黃帝内经》). By sorting out the vocabulary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 and observing the first occurrence and co occurrence, this paper traces and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CM vocabulary and body conception.

Key words:bamboo slips and silk medical books;head and neck;polysyllabic words;firstly appear;coexist;body conception

作者简介:郭力铭,女,辽宁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