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效果的改进策略探究

2022-04-09蔡啸林

格言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规则体育

蔡啸林

小学中年级体育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可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促使中年级小学生全面发展,丰富体育课堂管理研究。本文以中年级学生的角度,对影响体育课堂管理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学校、教师、家庭三方面探讨解决对策,希望以此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影响中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效果的原因

学校因素

首先,课堂管理跨度大。一个班级中的人数对体育课堂管理有重要影响,若班级人数适合,则有利于教师管理。若班级人数过多,使师生互动交流减少,这样即使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教师也难以了解并记住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其次,体育设施不足。完善的体育设施对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有一定影响,教学资源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与行为。据调查,部分学校由于缺少完整的运动环境、体育器材,体育教学只局限于几个项目,無法开展趣味性项目教学,这会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加班级管理难度。最后,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现在还有很多小学以学生成绩为考核标准,大大限制了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对体育学科来说,学生与教师更加注重的是测试成绩,所以教师教学也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对于课中出现妨碍教学的行为,教师如果只运用简单压制的形式,可能导致课堂管理活动产生问题。

教师因素

首先,教师缺乏相应管理观念。部分学校与教师的管理观念落后,实践中也不能积累教育管理观念,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经验各成一派,缺乏有效指导,多数是前辈传授与自己摸索,获取途径单一,所以相关管理理念落后,对课堂管理形成障碍。其次,年轻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强。很多年轻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弱,在控制课堂与处理突发事件上还不能灵活处理,不能科学处理课堂活动进程,不能有效预防问题行为,导致教学失败。最后,教师管理课堂方法不当。只有认真负责、尊重学生的体育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如果教师管理学生的行为粗鲁,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增加问题行为的产生。体育课堂中的管理效果,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才能更好维护课堂秩序。

家庭因素

一直以来,家长都对学校期望很高,很多家长将教育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另外,部分家长还对教师十分严格,学生出了问题就将责任推给教师。学生生病了责怪学校关心不足,学生逃课则谴责教师上课吸引力不足,将原因归咎于学校与教师。

改进中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效果的策略

学校方面

首先,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学校在安排体育课程时,应尽量安排一位体育教师带同一年级,最好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班,直至毕业。这样不但为教师备课提供方便,还有利于培养师生情感。另外,学校应尽量提供充足的运动场地与设备器材,满足学生运动需求;若场地不能改变,可适当创新与丰富运动器材,引进更多中年级学生习惯的运动器材,再结合教师多样化教学方法,弥补场地不足的问题。其次,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管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培训。在校园“三级管理”的推行下,学校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因此学校也要承担对应的义务,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方面的专题培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与问题合理制订培训方案。例如,定期进行课堂管理理论讲座,引进课堂管理有关参考资料,对新入职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共享经验,交流心得。最后,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学校对体育教师上课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有发展性的,此不但要借助体质测试与期末测试,还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因为一名学生的体育知识与能力发展与自身条件有关,有的学生即使上课很努力,也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体育学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终身教育,因此学校要以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综合素质,并从体能、技能、运动参与度、课堂表现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更多学生提升运动的信心。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对于体育课堂的管理,教师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中年级学生发展规律,激发其学习潜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对待学生的管理要坚持“民主平等”。如果教师使用专制管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度,使师生互动降低,这样教师就意识不到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再努力也不能有效带动学生发展。只有采取民主管理、高校沟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实施课堂管理。教师将管理与教育结合,实现“管理即教育”,转变以往体育教育实践时管理和教育分开的问题,多花精力研究班级管理知识。借此即使产生突发事件,体育教师可以巧妙解决、化解,不会再诱发新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此之上才能高效管理。

其次,提升管理能力。此是关键,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讨论。系统的管理理论学习对体育教师管理课堂来说十分重要,同时还需教师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实践和学习,加深并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课堂管理能力。但是教师学习机会有限,要想快速提升管理水平,还需建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具体有下面几种形式:反思管理经验,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与同学科教师沟通,借鉴他人经验、投身教学科研,在实践中端正自己。

最后,丰富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管理是教师实施课堂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即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要防微杜渐,做好预防;事情产生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散;事情发生后在进行责罚,防止再犯。在此预防是上策、制止次之、责罚是下策。有时中年级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无意为之,但是一旦出现就可能再犯,所以体育课堂中有效的管理行为是预防,即将问题扼杀在产生以前。可以制定“课堂规则”,以此对学生期望行为进行表达,即详细告知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始时先了解本班学生,然后向其解释制定规则的意义,以此规避并纠正一些问题行为。教师在制定规则时候要注意:第一,规则要及早制定,因为新学期开始时新鲜事物可获得学生的积极确定。第二,规则的建立可由师生一同讨论制定。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教师指导下制定规则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认同与内化,进而自觉遵守、乐于承担责任,执行的时候也更加顺利。第三,课堂规则的制定要更具体、清晰、有较强的操作性,使其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运用;且规则的制定不能模棱两可,如“上课认真”这样的话要尽量摒弃,使用“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不要随便插话”代替。当学生心中有完整的课堂规则后,就会慢慢提升其规则意识,与自律能力。

家庭方面

家庭因素不能忽视,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事实上体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很少,往往是学生犯错或受伤后,体育教师才会与家长沟通。前者,教师要客观说出学生的表现,并阐述该生体育方面的闪光点,让家长体会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重视。家长在此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教师,理解其行为,并一同讨论解决办法。若是学生受伤后的沟通,体育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其真实情况,尽量助学生、家长将损失降到最低,教师的态度要诚恳,家长要平和,尽量快速解决问题。

总之,课堂管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可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推动其全面发展。本文经过对教师课堂管理的分析,为提升教师管理方法提供灵感,进而改善课堂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规则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我们的“体育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