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运用赋值法,快速求解抽象函数问题

2022-04-09潘林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奇函数赋值增函数

潘林

抽象函數是没有明确的函数表达式的一类函数.赋值法是解答抽象函数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赋值时,往往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令 x =0, ±1, ±2, …等特殊值,将其代入题设中求出抽象函数的值;②令 x =x2,y =x1或 y =  ,且 x1<x2,可根据这些值判定抽象函数的单调性;③令y =-x ,可由此判定抽象函数的奇偶性;④将 x 替换为x+ T ,可由此确定抽象函数的周期性;⑤利用x = x+ x 或将x 替换为,可解答有关抽象函数的一些函数式变换问题.

一、求抽象函数的值

赋值法是解抽象函数求值问题的常用技巧.一般通过观察已知关系式与所求目标,巧妙地进行赋值,以便把已知条件与所求目标相互关联起来,从而求得函数值.在求抽象函数的值时,通常要给一些变量赋予适当的值,从而使变量“消失”,再通过整体代换求得函数值.

例1.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函数 f(x),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 f(2)=1,f(6)=  ;② f(xy)=f(x)+f(y),则 f(3)=______,f(9)=______.

解:分别取 x =2,y =3 可得 f(6)=f(2)+f(3). 又因为 f(2)=1,f(6)= ,所以  =1 +f(3),解得 f(3)=- .再取 x =y =3,得 f(9)=f(3)+f(3)=2 ×(-)=- .

我们分别令 x =2,y =3 ,便可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整体代换求得 f(3)的值.求 f(9)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充分利用抽象函数所满足的条件以及xy之间的关系,得到含有 f(3)、f(9)的式子,通过整体代换求得x =9的函数值.

二、判断抽象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在讨论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时,常用赋值法,通过选取合适的特殊值,建立关于变量的关系式,从而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一般地,需令x =-x,或 y =-x ,以便建立关于 f(x)、f(-x)的关系式,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出函数的奇偶性,若 f(x)=  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 f(x)=- f(-x),则函数为奇

函数.令 x =x2,y =x1或 y =  ,且 x1<x2,来判定抽象函数的奇偶性.若 fx1<fx2,则函数单调递增;若fx1>fx2,则函数单调递减.

例2.设函数 f(x)对任意x,y∈ R 都有 f(x +y)=f(x)+f(y),且当 x >0时,f(x)<0.

(1)证明 f(x)为奇函数;

(2)证明 f(x)在 R 上是减函数;

(3)若 f(1)=-4,求 f(x)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1)证明:由于函数 y =f(x)对任意x,y∈ R 都有f(x +y)=f(x)+f(y),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R,

令 x =y =0,可得 f(0)=0.

再令 y =-x,可得 f(x -x)=f(x)+f(-x),

即0 =f(x)+f(-x),

所以 f(-x)=-f(x),

因此,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可知函数 y =f(x)为奇函数.

(2)证明:设 x1>x2,则 x1-x2>0,

因为当 x >0时,f(x)<0,

所以 f(x1)-f(x2)=f(x1)+f(-x2)=f(x1-x2)<0,

可得 f(x1)<f(x2),

因此,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知函数 y =f(x)在R 上是减函数.

(3)解:由(2)知函数 y =f(x)在 R 上是减函数,

所以函数 y =f(x)在[-3,3]上也是减函数,

所以函数 y =f(x)在 [-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f(-3)和 f(3).

因为 f(1)=-4,

所以 f(3)=f(2)+f(1)=3f(1)=3 ×(-4)=-12,

由(1)可得 f(-3)=-f(3)=12.

故所求函数 y =f(x)在 [-3,3]上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12.

若将已知条件“当 x >0时,f(x)<0”修改为“当x >0时,f(x)>0”,则按照上述思路判断函数 y =f(x)在 R 上是增函数.解答本题的第三个问题,需在第一、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来确定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最值.

例3.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则(  ).

猜你喜欢

奇函数赋值增函数
我为高考设计题目(2)
浅谈如何运用奇函数研究对称中心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换一些新思路去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换一些新思路去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学生为什么“懂而不会”
一道题目的解法辩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