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2022-04-09刘文良张午言

大学教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协同发展文化传承

刘文良 张午言

摘要: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确保正确育人导向的关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就是要在尊重非遗演变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实现针对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程中可以大有作为。高校可以以“文化传承”为旨归,以“专业渗透”为依托,以“馆室传习”为抓手,以“产学协同”为平台,为危机中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精准赋能,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赋能,同时也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特色办学的活力赋能,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协同、高效发展。

关键词:非遗传承;高校育人;协同发展;文化传承;专业渗透;馆室传习;产学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2)02-0075-08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而确保正确的育人导向,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政部门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根”和“魂”的高度。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淘洗流传下来的精华,“具有深厚的价值内涵,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载体,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滋养剂”。将“非遗教育”纳入地方高校育人工程,对于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对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传统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被时间淘洗出局的危机和困境。如何保护并发展非遗,成为现代文明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非遗保护,将其封在仓库里、锁在箱子里是行不通的,而必须融入生活,让生活赋予其时代活力,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2016年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倡导“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2017年,他进一步提出“要争取传统工艺的新门类、新品种、新工艺、新功能的‘四新’突破,支持地方带动自身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非遗保护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宏伟工程,政府与民间,社会与学校,都可以在这项宏伟工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传承”有“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明确了“教育”是非遗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机制。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保证非遗传承后继有人的有效途径。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对于将优秀非遗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宏伟工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和研发优势,完全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大作为,而借力非遗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也将在高校立德树人时代使命中得到更好地落实,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协同发展。

一、以“文化传承”为旨归,突出价值引领,提升育人新高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创造力、想象力的展现,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载体。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经达到1 557项。随着“太极拳”“送王船”申遗成功,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达到了惊人的42项,位居全球第一。“这些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技巧、为人处事的哲理、治国理政的智慧,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根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的不只是传统技艺,还有那蕴藏于非遗技艺中点点滴滴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重新点亮那一抹抹珍贵的民族记忆。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除了续写“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的辉煌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境界方面发挥坚实作用。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依然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特别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他们从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中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力拼搏的信心、意志和干劲。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文化就是灵魂,就是根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彼此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而文化自信则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持续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唯有始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引领,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對中华文化的先进性深信不疑,才能毅然挺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胸膛。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主要指对民族文化的觉悟和觉醒,而这必须以对民族文化有深入了解为前提,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河,怎么样才能让青年大学生愿意且乐意去探源寻真?道路千万条,方法万千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引入高校育人环节中,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非遗、认知非遗的窗口,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学习和参与,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继而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瞬时效应的结果,而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结晶。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接续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依靠劳动和创造,积淀了大量能够体现民族创造性且能够被民族认同的历史精华和传统符号,保存并“遗传”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基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与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闻听到乡音、体味到乡情,从而强化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学生通过非遗知识的学习和非遗传承的参与,可以更加切身地体味到民族優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到先辈们勤劳、勇敢、智慧特别是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学生可以更加深切地领悟到,中华民族向来就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中国能够自主研发原子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中华民族优秀基因传承与发展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意识。当今中华文明的兴盛以及中国之崛起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世界文明的交融互鉴。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文明互鉴也促动着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持续攀升,正是我们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最终“强起来”的跨越。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盛,虽然离不开对外来文明成果的引进和利用,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引进以后的中国化利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全球性思维和海纳百川的世界胸怀,更要具备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同呼吸的本土情怀。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历经千年淘洗,饱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蕴、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顽强的意志力和勃发的生命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有利于使大学生受到‘根的教育’,实现育人过程中‘世界胸怀与民族情怀’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体味认同‘中国元素’中逐步积淀形成一种将外来文明成果进行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非遗传承,传承的实质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找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核心是中国智慧的精髓,聚焦主脉是传承弘扬的重要方法,依托非遗建构核心价值体系更是我们传承弘扬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重要任务。”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传承的是非遗,自信的是文化,提升的是学生,伟大复兴的是中华民族。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精神和文化“富矿”,融入高校育人的特殊环境中,将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二、以“专业渗透”为依托,彰显办学特色,拓展育人新领域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比较严重的传承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承人青黄不接,传统技艺失去了传承的环境。地方高校的发展,靠的往往是鲜明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的形成,往往与地方的文化和经济环境关联密切,地域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强化高校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价值。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专业设置有机结合起来,精准地承担起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任务,不失为一种共赢之举。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与发展是与特定的环境和土壤分不开的。这也就要求高校“以校内课程设置与校外实践基地为两个并重的教学载体,以专业教师与校外导师为理论与实践指导,使‘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成为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束缚、承载历史、面向世界的大讲堂”。

高校育人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专业渗透”,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专业教学实现有机对接。具体而言,既可以针对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专门的非遗专业,进行系统化专业学习,比如湖南的高校开办湘绣专业、江苏的高校开办苏绣专业;也可以只是在相关艺术专业开设非遗相关课程,让更多学生在了解特定非遗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扩大非遗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非遗创新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教育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甚至要合理地编入教材。而在系统性学习非遗知识方面,高等教育自然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设置非遗专业,培养专门的非遗研究和传承人才。如果说特色专业的设置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也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彰显,那么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则既是非遗传承队伍建设的保障、也是地方高校办学活力办学效益的进一步强化。

非遗在高校专业中进行渗透,成功的案例很多,这主要得益于非遗与高校在合作过程中既增进对方又各取所需,而且还收获了1+1>2的效益。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特色办学”正是地方高校的立校之基和兴校之本,将非遗特色凝练为专业特色,有利于形成和夯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其次,地方政府对本地非遗的重视程度往往非常高,迫切地希望构架校地合作的桥梁,以非遗产业为抓手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相关政策及相应资源的支持上往往会给予较多考虑,从而为高校非遗特色专业的开办奠定更好的物质基础。再次,在合作过程中,校方可以更加方便地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非遗知识和技艺讲授,从而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非遗感受和最便捷的技艺学习,获得宝贵的第一手“真传”,特别是进一步养成坚定的文化自信。高校是人才和智慧的高地,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方面具有双重优势,将非遗传承与高校专业建设相融合,不仅可以实现地方特色文化的推介与传承,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教育资源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在教学中实现与非遗相关的音乐、美术、设计等专业的互补,改变我国艺术教育内容过分追求欧洲艺术教育的模式,从而加强与我国地方文化、民间艺术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实属一举多得之举。

开办非遗专业,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制定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体系,依据特定非遗的特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并科学规划和编撰专业教材。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精心选择、有机整理,与专业教学内容实现科学融会,形成系列化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学更加生动和活跃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也可以考虑将其开发为多种形式的特色课程。比如,南通大学围绕“蓝印花布”这样一个本土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续2个学期开设总学分5分、理论课时40加实践课时80的系统化学习,就是值得推广的成功尝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请非遗国家级传承人开设南京剪纸艺术选修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每学期都“人满为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开设采风写生、艺术调研、艺术考察等实践课程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深入非遗一线,现场调研和收集非遗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当地群众、非遗传承人、非遗管理部门共同探讨非遗保护的策略、措施和方法;还可以发挥师生的群体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民间非遗实物、非遗工艺制作场景以及其他各种非遗文化活动进行全面拍摄和记录,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保存,构建非遗资源数据库。另外,可以发挥高校教师编撰出版物的专业优势,组织专家、民间艺术工作者,将高等教育教学特点和非遗传承特色进行有机结合,编撰科学性、独特性、可操作性强的非遗专业教材。

以专业渗透为依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让高校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成为特定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壮大非遗传承人的队伍,更可以保证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扩大非遗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通过高等教育专业渗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以“专业”的态度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宏伟工程中来,在全面、深入学习非遗知识,研磨、传习非遗大师精湛技艺的同时,更加深刻地培养和沉淀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挖掘、传承和保护历史,汲取优良传统品质,抵制外来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更加“接地气”的非遗专业,更多活生生的文化场景,更多正能量满满的非遗传承人故事,将造就更多愿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学子。

三、以“馆室传习”为抓手,优化教学资源,汇聚育人新合力

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普遍比较大,同时,原本属于传统技艺学习黄金时段的中小学孩子们也普遍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无论是辛勤工作的成年劳动力还是对于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来说,过去那种有“空闲”时间专心学习和训练传统技艺的机会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挤压。而相比于中小学,大学生的学习选择性更大,而且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更多,这也就为非遗技艺学习和传承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宜的时空环境。另外,地方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往往比较高,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对本地非遗有着比较特殊的认同感,上大学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富余时间接触和学习身边的非遗而只能是一知半解,而大学相对自由的专业选择和广阔的兴趣空间为激发他们非遗传承热情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大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创新精神更为突出,更容易实现创造性传承。馆室传习,因其鲜明的场景性和实践性,而成为高校介入非遗保护和传承事业甚为合适的一种形式。高校与非遗传承相关的馆室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博馆、工作坊、实验室等,利用得好,可以充分发挥其文化和技术学习、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图书馆和文博馆,具备知识采集、保存和展示的优势,能够很好地发挥其非遗知识传播的功能。工作坊和实验室,则既可以为非遗保护进行针对性研究,又可以通过创新设计为非遗传承谋求出路,同时还将因为特色独具的非遗文化介入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相比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重要的是融入生产生活的“活态传承”,而即使是“封存式”保护,也必须是一种“有序”保护。高校图书馆在文献分类、编目、索引、古籍整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一整套规范严谨的流程方案和相对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库保存和日常管理的有序化提供了保障。而且,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5G通讯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数字图书馆的形成更成为非遗又一道保护屏障和传承优势。通过图文摄录、立体扫描、全息拍摄、运动捕捉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将众多实物非遗或相关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化非遗,利用3DMAX等技术构建可以永久保存且方便查阅的非遗多媒体数据库,实现方便快捷、完整有序的存储、展示、管理和宣介,便于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共享学习。通过在图书馆建立数字非遗专题网站,既可以对地方非遗进行静态图片或文字展示,也可以进行动态视频讲解,甚至还可以对特殊的非遗细节进行高清演示,并借助VR/AR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与读者受众的巧妙互动。

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博物馆(文博馆),这对于非遗传承来说,更是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目前全国拥有校内博物馆的高校就有200多所,很多都是特色鲜明且具有唯一性的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陈列了上千件远古时代的自然地质标本;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记录了自传媒事业起步以来的各类重大事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保留了全国56个民族各自的代表性文物;苏州大学博物馆,保存了别具苏州当地特色的吴门碑刻与吴地的蓝印花布,展现了吴文化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坐落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内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是展示中国书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专题博物馆;具有浓郁西南文化的四川大学博物馆,设有考古学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古代瓷器厅、古代服饰艺术厅等七个基本展馆。再如四川旅游学院的饮食文化博物馆、长春财经学院的钱币博物馆、贵州财经大学的票据博物馆、江西服装学院的中华服饰博物馆、东北师范大学的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上海体育学院的中国武术博物馆、云南大学的人类学博物馆、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等等,都与非遗保护与传承息息相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这些博物馆中获得了适宜的保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也有一些高校在博物馆中开辟专门区域,打造地方非遗传习馆,这是充分利用展馆优势、拓展展馆功能、提升馆室资源利用效率的好方式,更是地方非遗走出乡村旮旯、迈向广阔天地的桥梁。江南大学2008年建成的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代中晚期以来的汉族民间传世服饰收藏陈列为主,主要包含旗袍、长袍、马甲、马褂、袄、眉勒、套裤、马面裙、鞋、鞋垫、袜、帽、蓑衣、云肩、披风、荷包、耳套等品种的上千件藏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展示传世服饰只是江南大学传习馆的一个基本功能,更重要的还在于传习馆会定期展示师生关于服饰文化的创意设计、时尚设计,让师生智慧既对话传统服饰,也对接时尚文化,为传统民间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创意路径。同时,传习馆还丰富了教学形式,拓展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直接培养了服饰非遗的传承人,真正实现了传习馆“教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

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文博馆,作为高校知识、文物和艺术品的资源宝库,对于很多师生或社会人士来说都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利用图书馆、文博馆的场地和影响力,可以不定期地举办非遗专题讲座,邀请民间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文化,进行现场演讲或演示,传授非遗知识和非遗技艺;可以举办非遗专题研究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非遗保护政府部门人士开展更深入更全面和更有理论价值的学术讲座,探讨非遗保护的途径、举措和方法;也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或者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非遗周”、非遗专题和文化创意产品展,让师生从直观的层面感受和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进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之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我国著名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柳冠中先生说过:“不要把‘设计’当作‘职业’,也不要仅把‘设计’当作‘事业’,应把‘设计’当作‘使命’或‘信仰’,从而担当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大任。”以非遗传习为桥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乡村振兴意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

四、以“产学协同”为平台,强化社会服务,激发育人新动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忌讳的就是“僵尸型”保护。封存起来,看似是最靠得住的保护措施,而实际上,这种“铜墙铁壁”只能是暂时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躯壳而已。对于非遗来说,冷冰冰的封存绝对不是科学的保护,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其保护和传承实际上更重要的还在于促其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促其融会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事中,而并不是非遗本身的保存或复制。要尽可能让非遗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经常交流的话题,成为我们共同研讨的课题。非遗的生成特性决定了实践是其存在的主要方式,这也决定了非遗传承具有非常鲜明的产业性,加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也是促进非遗传承的上佳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激发学术研究的新活力,将高校的学术智慧、创新意识与社会上的非遗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在高校形成“在传承中研究,在研究中传承”的良好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继而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同于普通事物着重于“形”的继承,非遗传承更为根本的是“神”的传承。非遗传承目标的实现,可以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来进行。实,一般是指保护或创造物品本身;虚,则往往是挖掘、弘扬和传播非遗的精神因子。当然,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是非遗传承的更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的是“深入研究+创新设计+匠心制造”,而以产学研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协同发展正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打破封闭或半封闭的保护模式,是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式传承,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产学协同具有较为鲜明的优势。大学生拥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比较专业的知识,更是将学识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而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的生力军。非遗传承人或承业者,对非遗本身的了解和技艺传承能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正是他们的劣势。今天的非遗传承,已不再是简单的技艺娴熟就能“吃遍天下”了,“秉承技艺+创新设计”才是最好的传承方式。如果能让高校、民间、企业乃至政府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将各自的优长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打造非遗传承和教书育人的一体化优势平臺,将可以在强化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激发高校育人的新动能。

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根本任务,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完全可以也应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智库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学科交叉、专业交叉优势明显,老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思维碰撞频繁,对于非遗创造性新产品研发能形成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高新尖技术融入非遗方面更具有特别价值。非遗传承,最有效的办法是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需求的新产品开发,而新产品的开发,必然离不开技术或技艺的合作。“技的合作,要求的是摈除专业之间固有的观念,打破某单一工艺的局限,通过新科技的介入、新媒介的引进、新手段的运用,开掘传统工艺再造与活化的强力外援。”尽管高校具有非常突出的学科和专业交叉融会优势,但如果仅仅只是学校内部的合作,仍然难以实现优势效应最大化。在高校,传统学术研究的理论化、实验化性质比较明显,而与产业结合实现市场转化还存在不小的短板,对于非遗产业来说尤其如此。非遗传承人所具备的专职技艺往往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娴熟技艺与高校师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力量的水乳交融,正是非遗创新发展的坚强保证,同时也是高校培养能够真正对接市场、融入社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坚实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都很难取得卓越的成效,而如果实现高校、民间、政府、企业的联姻,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起来,则可以开创出一条更多机会、更高质量的非遗传承和高校育才之路。

产学协同助推非遗传承,非遗传承助力以文化人,湖南湘西“绣色十八洞”苗绣传承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为中心,湖南工业大学、花垣县政府、中国中车集团、农民合作社在花垣县联合建立了“苗绣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把苗绣作为振兴乡村的主要产业,提出了“专业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以苗绣保护、传承与开发为着力点,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金田苗绣公司等一批苗绣生产性保护企业,成立了“绣色十八洞”苗绣研究与设计创新基地,形成了由湖南工业大学承担苗绣产品设计,苗绣合作社负责绣制,中国中车集团负责苗绣产品采购和销售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了苗绣设计、绣制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借助高校和设计公司的力量,该基地成功开发了服装、荷包、抱枕、丝帕、围巾、布鞋、壁挂、沙发套、被套、家用电器套以及苗绣艺术装饰品等系列产品。苗绣工坊结合中车集团目前研发的主流车型,如复兴号、南非22E型电力机车、伊兹米尔轻轨列车、奥地利储能现代无轨电车等,出品了近百款以高铁为主题的苗绣产品,“绣高铁”系列产品被当成“国礼”,通过“一带一路”送往世界各地。工坊的成立,产业链的形成,让更多常年外出打工的“阿妈”回乡就业兴业、照顾家庭,也让苗绣走出了大山,甚至迈出了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及东欧多个国家。正是产学研联合打造的产业链,让非遗苗绣形成了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了湘西地区由“脱贫致富”迈向“乡村振兴”。也正是得益于高校的直接和深度参与,处于严重传承危机的湘西苗绣重新获得了发展生机。而与此同时,高校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绣色十八洞”已经成为湖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标志性品牌,在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绣色十八洞”项目获得了国家级银奖,一批又一批学生通过“接力”的方式延续着对苗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热爱和执着,积淀着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还是宝贵的产业资源。将非遗文化引入高等教育,让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承担非遗传承的职责,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传承困境,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的达成。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7年4月19日,他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非遗进高校、进课堂,实际上就是让文物、历史和文化更好地“说话”,让“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好地落到实处。新的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更需要科学和创意的引领。高等院校作为智力主力军和人才生力军的重要阵地,完全可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协同发展。一方面,高校教师在理论研究与教书育人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优势,民间艺人在非遗技艺和实践操作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长,而大学生则在敢于创新和敏于探索方面具有先天的禀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三方优势,“将民间师徒式传授与高校课堂传承方式对接,形成良性互补的‘传帮带’型传承机制”,通过文化传承、专业渗透、馆室传习、产学协同等途径,将可以为危机中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带来重大转机。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对于拓展高校办学思路、强化高校办学特色、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升学生学业兴趣,特别是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同样能够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当然,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绝不可以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办学的噱头,而应该把握这样一种定位高度——“既要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又要推广普及大众;既要理论的创新研究,又要实践的传承推广;既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又能服务于社会”,既能实实在在地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能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振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成为高校特色办学、专业拓展、文化育人的重要推手和坚实平台,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协同、高效发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参考文献

[1]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67-75.

[3] 项兆伦.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EB/OL].(2018-01-02)[2022-02-15].https://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7488.html.

[4] 郑娜.“太极拳”“送王船”申遗成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12-18(02).

[5] 赵书军.非遗之美蕴育文化自信[N].中国文化报,2020-06-23(04).

[6] 牢记初心使命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N].人民日报,2019-07-17(01).

[7] 计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02):38-40.

[8] 王福州.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文化使命[N].光明日报,2017-12-06(09).

[9] 朱润,冯晓娟.“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11):270-273.

[10] 王剑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融合[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2):87-91.

[11] 杨帅.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探究[J].美术大观,2018(07):150-151.

[12] 梁惠娥,李佳敏.依托学科优势与特色,发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3(04):50-54.

[13] 柳冠中.设计是“中国方案”的实践[J].工业工程设计,2019(01):1-8.

[14]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5] 刘筱湄.高校美术专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与对策[J].美术大观,2019(05):150-152.

[16] 许婷婷.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5(06):105-106+120.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LIU Wen-liang   ZHANG Wu-yan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re the key to ensure correct education orien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facing a severe crisis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Scientific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o realize targeted protection and innovative inheritance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the evolution law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re of high-leve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mportant posi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unique resources and advantages and they can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projec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take "cultural inheritance" as the aim, take "specialty infiltration" as the basis, take "library-room study" as the grasp, tak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as the platform, and carry out precise empowermen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risis. It can enabl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stimulates the vitality of running schools with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Key words: intangible heritage inheritance; university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pecialty infiltration; library-room study;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責任编辑  李震声)

收稿日期:2021-11-07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一流本科课程‘设计概论’教材改革研究与实践”(HNJG-

2020-058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互联网+’的湖湘工艺美术类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19ZDB012)。

作者简介:刘文良(1971-),男,湖南湘潭人,文艺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张午言,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株洲,412007。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协同发展文化传承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