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2-04-09余欣榕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以综合素养为本,以优化知识结构为途径,以打造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在职业院校和各大高效开展起来。以实践为取向,成为各个专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改革目标。本文主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入手分析,结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契合的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实践取向  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类课程  课堂教学改革

课题:幼儿照护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编号:HZZYJY2021087)。

引  言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很难适应幼儿园的实践工作。虽然受过专业的理论教育,但是其工作效能往往不如专科毕业的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幼儿教师。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未能以实践为导向,真正发展学生的实践意识,落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

实践取向概述

所谓实践,就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客观活动来认识与改造世界。所谓取向,就是在面临选择时具备的态度。实践取向就是一种以具体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客观活动为主导的一种观念。从学前教育专业来分析,所谓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能力,强化实践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导向。具体来说,实践取向的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是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习得、实现知识构建的过程,不仅能掌握基本知识,还能掌握知识背后的内涵,掌握运用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知识构建与运用的能力,发展多维素养,包括幼儿管理、活动组织、沟通交流、保教保育等相关能力素养。但是,所谓实践取向,并不仅仅是单纯去理论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从实践中深化理论;另一方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除了要结合理论,也要注重实践的反思性,不能仅仅只是开展实践而不注重实践反思和技能优化。注重实践反思,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教学更加理性的整体表现。

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价值

一方面,传统的培养方式往往重视对于学生教育理论体系的培养,认为完整的、高度概括的、实践提取的理论体系才是教育的最大宗旨。这一目标设定,往往会忽略理论的拆解过程,试图用储藏式的教学理论以求放之四海而皆准,忽略了对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久而久之,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中,也就趋于遗忘了。而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能够打破这一矛盾,能让学生了解到知识体系是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自主地完成理论体系的架构。

另一方面,实践取向的课程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用拓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内容,发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课程中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中构建主观逻辑,扩展个人视野和知识厚度,迸发出创新的观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更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经验。这种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性,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体现出“以生为本”理念的先进性。在强参与性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在实践案例中提升反思意识。实际参与反思的过程也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进一步丰富实践经验。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对实践能力的忽视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过分重视知识理论体系的完整,相对忽略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不同理论指导的变通性。在设定这种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学往往更加关注“幼儿园教育理论”,例如在《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仅仅关注到对于幼儿的教育要落实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目标上,仅仅认识到四育的内涵,对于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四育目标则并没有了解,教学中也不会有相关对策和实施措施的讲解。可见,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偏重理论、缺失实践的严重性。而正确的教育目标设定必须要有三层内涵,第一是教学理论,第二是以案例模拟的教学过程,第三是工作能力的培养。显然,学前教育专业仅仅关注到了第一层内涵,忽略了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意义。

2.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存在脱节

一方面,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存在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现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具备学术性的专业特征,倘若仅使用教材作为唯一教学资源,并不能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无法充分塑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应把教材和其他教学素材一起结合使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都是围绕一本书来设计教学,形成“一本书大学”的局面。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用一整节课的实践来阐述课本上的某一个基本概念,尽管教师讲得很细致,但是并没有结合实际案例,与实际的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学起来并没有课本之外的收获。教材是一个学术性的集合,仅提供一种教学参考作用,需要教师依据本专业实情,结合实际案例来尽量扩展教学内容,将课本上的理论和概念扩充为具体可实操的内容,使教学变成一个融合情境、质疑、提问、探索、互动、交流、总结、反思的动态过程,把“死”的课本讲“活”,才算是正确使用教材的一种方式。教材的编写有其科学性,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使用层面也要尽量科学,倘若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教学自然也是趋于无效的,甚至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排斥上课,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但是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却容易忽略其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往往将实践部分寄托于未来的实习和工作当中,仅仅关注理论部分,也不注重学生的反思和吸收,整个课堂都只是喋喋不休地讲述。即便有时候能举一些实例,分析也不够透彻,且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空间。整个课堂像是在追赶进度,毫无艺术性可言。可见,忽略了实践的教学有多么糟糕。更糟糕的是,现任教师的这种教學模式和习惯,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准教师”同样以这种“教师中心、理论中心”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延续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不会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反思。

3.教学方法单一低效

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仅仅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获得不了参与感,思维活动也会减弱,对于教师的讲解或许当时能够理解,但是并没有历经知识构建的过程,因此之后也很容易忘记,并且不利于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讲得很多很细,但是让学生运用知识做练习的时候,就像完全没有听过讲解一样,无从下手,也不能运用得全面。假如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工作当中,这些理论也是发挥不出任何指导意义的。教师之所以容易忽略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教学内容很多,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并没有以实践为主,教师也就逐渐丧失了教学反思的意识,单纯认为只要讲解到位,学生就一定可以理解,完全忽略了知识构建的过程。

4.教学评价不完善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不能形成“学习—评价—反思—再学习”的循环过程,使教学评价不够完整。其次,教学十分重视结果,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有所忽视。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中提升实践取向的对策

1.教学目标以实践为导向

要发展实践取向,首先,要立足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工作实情和特点,确定具备专业导向性的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工作规程、教师工作的全面性和幼儿园活动设计的适应性等,规划好每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次,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跳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能力培养者的角色转变。能够意识到学生的差异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设计实践性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在进行目标设定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动态教学分层。

2.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既然是实践取向的教学,那么自然脱离不了幼儿教育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在课程中创设情境,模拟幼儿园的相关场景,帮助学生分析场景,分析幼儿心理和行为,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了解幼儿的想法,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让学生从幼儿的角度分析,幼儿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每次都在幼儿园门口与父母难分难舍,发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基于这一角度,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相关课程的理论性内容,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还能让学生养成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意识。在未来的工作实习中,也能养成以生为本、实践取向的教学意识和教学习惯。其次,实践取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合理应用教材,不过分依赖教材,不照本宣科,而是将教材作为参考性工具来使用。在教学的时候,也要适量引入参考资料和优秀教学案例作为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认识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实践能力,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性经验。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实践取向的课程要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教法,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课程体验,提升理论认知,获得实践契机。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幼儿教师角色,组成小组来研究幼儿行为、幼儿管理、师幼关系、家园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关主题,进行主题性答疑,让学生依据某一学前教育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引导全班学生和教师一起就问题进行讨论答疑。此外,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析总结法等来开展教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主动性的培养。学生要能够独立实践,愿意开展实践,主动开展实践,实践取向的教学才算足够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质疑,不断提升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评价体系注重过程结果

实践取向的教学也要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性,能够在明晰的实践性目标下确定评价的方向,注重专业情感、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评价指标,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限定评价的主题,实现全方位的评价参考。

5.注重教师素养与能力的发展

实践取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水平,因此,也要不断发展教师的素养,要能够深入幼儿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取真实的教学案例,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也需要以身作则,以实践为取向,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影响学生、做好学生的榜样。

总之,要充分认识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价值,分析教学中的弊端,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熊彩云,李欢欢.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六步一体”教学模式——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指导类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21(14):7-9.

[2]郑启云.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江建华.基于《教师教育标准》的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教育專业课程《教学论》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40-141.

(余欣榕: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