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探析*
2022-04-08陈心林伍永辉
陈心林,伍永辉
(湖北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一、引 言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当前,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渐深入人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是其必要条件。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民族团结的根基,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和智慧去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良机,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正面回应的重大命题。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对我党民族工作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事务关乎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集中阐释了其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性指导,着重强调:“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此以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日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提出
“中国梦”是习近平执政理念的基本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中国梦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从三个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在国家层面,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民族层面,要振兴中华民族;在人民层面,要让人民幸福安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变化和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要在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制定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从本质而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繁荣发展,它的实现应惠及每一个民族,它的实现也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这意味着“中国梦”既是共享的,也是共建的,只有在共建中才能实现共享。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将各民族自觉地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汇聚共识、勠力同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能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使各民族始终保持思想一致、步调统一,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面临的机遇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利用好这些条件,把握好这些机遇,将会十分有利于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仅用40 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道路,中国已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将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开出一张张脱贫的“药方”:在湘西十八洞村,他首次提出“精准脱贫”;在延边州光东村,他指出,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农村倾斜;在重庆华溪村,他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五年间累计减贫两千多万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国家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全面进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柱
自秦汉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就已经形成,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发展壮大。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已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得到不断巩固和持续发展。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多元一体格局。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威胁和挑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逐渐“强起来”,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已经形成,汇集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三)抗疫胜利为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了制度自信
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抗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疗、卫生、防疫设备和各种生活物资从全国各省市源源不断地运往湖北,为湖北人民筑起了抗疫的坚强后盾。在阖家团圆的春节假期,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各地医务人员星夜驰援武汉,驰援湖北,极大缓解了湖北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困境。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以“中国速度”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和11 家方舱医院,从根本上解决了医院床位不足的问题,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现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转变。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意味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防疫攻坚战、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现如今,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肆虐,我国在统筹推进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积极帮助世界各国共同抗疫,向有需要的国家分享抗疫经验,捐赠抗疫物资,派遣抗疫人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中国在抗疫中所取得的傲人成绩,彰显了我们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民抗疫更是突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必然会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心。
(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时代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上,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由建国初期的食不果腹发展到现在的全面小康,幸福感逐步增强。科技上,北斗、神州、嫦娥等高精尖产品相继问世,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军事上,洲际导弹、航母、核潜艇等先进装备相继服役,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人民解放军已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实现了从巩固独立到主动融入,进而影响世界的转变,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出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各民族的国家自豪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不断增强,这就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备了极其有利的时代条件。
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均面临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本国谋求更大利益等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越来越严峻,某些西方霸权国家必然会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来遏制“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直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断提升应对能力。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
一般而言,我国民族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多为高山林地,遐陬绝漠,生活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地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也处于边缘地位,所获得的发展资源相当有限。这就使得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被动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中央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政策力度大的发展战略,比如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持续存在,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使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在一定时期甚至还可能拉大。同时,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不同民族适应现代化的能力客观上存在差异,部分少数民族群体会因为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的剧烈转型也无所适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在全国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仍有11 个在民族地区”[6],这表明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还比较突出,十分紧迫。
“民族利益是在多民族国家中产生的、由于民族间发展差异而表现出来的正向价值需要。”[7]发展正是民族利益的核心所在。不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必然会影响民族团结,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根基。
(二)“三股势力”的侵蚀和破坏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同民族的发展变迁并不完全一致。一个民族可能分布于多个国家之中,一个国家内也可能分布着多个民族。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往往利用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人为制造民族矛盾,挑起民族冲突,使本民族的部分民众排斥、抵触甚至仇恨国家、政府和其他民族。同时,身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民族往往以宗教信仰等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一些宗教极端势力就利用宗教的情感维系作用,将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们聚集起来,散布各种煽动性的言论。
近年来,在我国边疆某些地区,民族分裂势力不择手段地策动分裂活动。特别是受“三股势力”影响,“东突”组织中的暴力恐怖因素不断增加,逐渐变成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恐怖主义为一体的国际恐怖组织。他们以宗教为幌子,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恶毒地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不断制造民族分裂,有时甚至有预谋地在某些人流密集场所制造血腥的暴力恐怖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某些民族群体被“污名化”。一小部分民众对此产生了误解,片面地将这些民族的群众与“三股势力”联系起来,在某些场合对他们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伤害了相关民族群众的感情,削弱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澄清事实,将民族问题与暴恐问题区别开来,将民族群体与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区分开来,孤立、打击极少数“三股势力”分子,团结、爱护绝大多数各民族同胞。
(三)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显著上升,中国这头和平的狮子已经醒了。中国的崛起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到恐慌,他们在各种国际场合鼓吹“中国威胁论”,企图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给中国制造不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媒介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输出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资本主义文化,传播错误思潮和虚假信息。在这种文化渗透下,部分民众开始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力。例如,近年来被国内一些学者视为提升民族凝聚力之灵丹妙药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是与西方公民化的个人主义权利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在西方个人主义政治观与移民国家现实的背景下产生的”[8],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相悖,不仅不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反而会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始终不甘心失败,不断地以所谓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分化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网络时代的挑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在网络中传播和获取信息,对于年轻一代尤其如此,而他们既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坚力量,也是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从建设性的反思立场考量,网络时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成了某种挑战。
一方面,网络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可以迅捷传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传播主体不管是有意识的散布,还是无意识的猎奇,都可能制作、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的内容,经由网络的聚焦、放大效应,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直接和深远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之下,网络平台可能成为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的工具。如果监管不力,网络沟通的便利性使得各种社会力量可以高效地聚集,引起社会动荡。比如,乌鲁木齐“7·5”事件就是由一起普通的治安事件引发,经由网络发酵,在不法分子的蛊惑、煽动与策划之下,逐步发展成为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
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更加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同心,久久为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就笔者拙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构成了其最为根本的五个维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政治维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作出的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上的共识。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是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扛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设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就失去了凝聚核心,民族复兴必然会流于空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使广大共产党员成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中坚力量,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服务各族人民,带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赢得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关键在人”就是要建立一支对党忠诚、清正廉洁、政治可靠、勇于担当的民族工作队伍,就是要做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使各族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相一致,使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开创者,是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的设计者,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践行者。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就没有人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一定会坚如磐石。
(二)经济维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利益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之一,如果忽视各族人民的利益诉求,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会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利益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制约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0]。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其自身应转变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独特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诉求,发展不足是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也是如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都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政策取向,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历届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现阶段,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发展不充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故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11]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经济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文化维度: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谐之魂。”[12]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结果。当今时代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每个民族都只认同本民族的文化而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受到侵蚀,各族人民就会失去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心,国家就难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难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难以发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独特优势,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不是为某一民族所专有,而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融汇、升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中尊重差异、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汲取各民族文化之精髓,充分挖掘、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元素或象征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从文化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重视,不仅在战略上作出了明确部署,还以之指导实际的民族工作,“文化润疆”方略即是其中的一个典范。2020 年9 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在会议讲话中正式提出了“文化润疆”[13]的方略。“文化润疆”方略就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凝聚新疆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从根本上激发、培育、巩固新疆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将民族文化认同升华为中华文化认同,把区域性的民族团结拓展到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文化润疆”方略既是对我国历史上“人文化成”传统的赓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卓尔不凡的时代品格,是新时期民族事务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宝贵实践。
(四)社会维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民族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其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关系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应尊重个性,强调共性,挖掘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讲好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故事,推动“形成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格局”[14]。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要强调民族间的共性,也不能忽视各民族的个性。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是要消除民族间的差异,而是为了使各民族相互了解、尊重,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都在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吸引力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脱离传统的生活场域进入城市,在城市学习、工作、生活,不同民族间接触、交流的频率远超以往。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域,而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在社区。因此,我们要推动建立各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文化交流、民族和谐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五)制度维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民族一体化”“民族大熔炉”等民族政策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根植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既强调国家统一,又强调区域自治,既强调民族因素,又强调区域因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发展,是实现民族事务善治、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创新性政策。
拉萨“3·14”事件及乌鲁木齐“7·5”事件后,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借机攻击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一部分学者也鼓吹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搬用西方的民族政策。这些论调背离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脱离我国民族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历史与现实均已雄辩地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维护了民族团结,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既发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最可靠的制度保障,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本质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的某些具体情况与建国初期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某些具体政策已不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其能动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汇集各民族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六、结 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共识,汇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可以孤立于中华民族之外,各民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当今时代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必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路径,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