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关系初探*

2022-04-08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顾问团孙中山苏联

李 洋

孙中山研究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显学”,从1949年以来有诸多学者涉足这一领域。①中国大陆学界有关孙中山研究的概况参见王杰:《50 年来的孙中山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 年第5 期;台湾学界有关孙中山的研究参见周兴樑:《我国台湾50 多年来的孙中山研究鸟瞰》,《历史教学》2007 年第4 期。欧美和日本学界有关孙中山的研究参见Sidney H.Chang,Leonard H.D.Gordon,Bibliography of Sun Yat-sen in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1885-1925,(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孙文纪念馆编:《日本的孙中山研究目录:1895—2006》,孙中山纪念会2008 年版。时至今日,相关的新论著和新观点仍不断呈现,这大概是历史人物研究的魅力所在。②最近出版的孙中山研究著作有〔澳〕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年版;〔日〕武上真理子著,袁广泉译:《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孙中山在经历早年革命生涯的挫折后,逐渐认识到“枪杆子”和寻找国际盟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积极寻求苏联和共产国际方面的援助,并由此开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但在学界早期有关孙中山的研究中,受限于当时史料的缺乏,很难看到对这一问题的重视。③例如1980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年谱》对其晚年寻求苏联援助的史实就编纂不详,而且关于苏联顾问的记录更是少之又少。随着近年来中国与苏联、共产国际关系档案的公布以及苏联当事人回忆录、传记的公布和出版,孙中山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如何转变的,成为孙中山晚年生平研究的重要内容。外国学者较早注意到这一点,韦慕庭和郭恒钰是最早研究孙中山苏联顾问的学者④〔美〕韦慕庭著,杨慎之译:《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德〕郭恒钰著,李逵六译:《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1924—1927 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统一战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年版。,但他们的论著更多涉及孙中山与其政治顾问鲍罗廷的关系,却对1923年到1924年间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着墨不多。国内李云汉、杨奎松、李玉贞、邱捷、敖光旭等学者利用解密的中国与苏联、共产国际关系档案出版了一些研究论著。①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共》,台北中国学术奖助委员会1966 年版;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李玉贞:《国民党与共产国际》,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邱捷:《孙中山的对俄观》,《历史教学》1997 年第11 期;敖光旭:《失衡的外交——国民党与中俄交涉(1922—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 年总第58 期。当然也有一些专门的论文涉及这一时期的苏联顾问问题②代表性论文有徐有威:《中国大革命期间苏联的军事援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白少辉:《国民革命时期广州革命政府聘用苏联军事顾问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09 年第3 期;等等。,但这些论著对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的交往关注并不多。

从1923年到1924年间,先后有三个较大规模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来到广州,帮助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政府在军事方面开展工作,1924年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曾制定《华南政治军事顾问团条例》,因而学界也将苏联军事顾问团称为“华南军事顾问团”。③〔俄〕卡尔图诺娃编,张丽译:《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30~438 页。华南军事顾问团在推动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孙中山在这一时期与苏联军事顾问的交往较多,因此结合已出版和公开的中苏关系史料,对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进行梳理,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从细节角度梳理孙中山与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的关系,以弥补以往学界研究的不足。

一、1923年1月孙文、越飞会谈与苏联军事顾问来华

早在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就曾致信孙中山,感谢他对苏维埃俄国的支持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版,第48~49 页。,而最早提出要和孙中山开展军事合作的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1921年9月马林与孙中山在桂林举行了会谈。⑤中国国民党党史会编印:《革命文献》第9 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55 年版,第203~207 页;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译:《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1919—1927)》第1辑,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年版,第25 页。随后孙中山提出一项西北军事计划,并打算派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寻求合作。⑥杨奎松:《孙中山的西北军事计划及其夭折》,《历史研究》1996 年第3 期。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驻中国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举行了多次会谈。1月23日,越飞宴请孙中山,在席间孙中山提出派出一个军事代表团到苏维埃俄国去学习,主要考察苏联党和政府机关的组织和功能,并就帮助中国革命一事进行谈判。孙中山还表示“如果莫斯科派给他一些军事和政治问题的顾问,那将是十分有益的”⑦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1561 页。。这是孙中山首次请求苏联派遣军事顾问来华。随后按照约定,蒋介石于1923年8月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⑧关于蒋介石的访苏经过,详见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85~126 页。与此同时,共产国际顾问马林回国后,苏联派遣特使鲍罗廷来华。

1923年10月6日,鲍罗廷和苏联第一批驻华军事人员之一的波尔亚克(Польяк,即波利亚克,笔者注)乘船抵达广州,住在亚洲旅馆,后移住东山。⑨〔美〕雅各布斯著,殷罡译:《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113页。在此之前,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另一成员格尔曼(Герман,即古尔曼,笔者注)已先期来到广州。⑩向青、石志夫、刘德喜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01 页。当天,鲍罗廷和孙中山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孙中山询问鲍罗廷有关苏联的情况,主要关心苏联的军事和工业情况。鲍罗廷回答了孙中山的问题,并且讲了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寻求苏联军事援助的渴望。10月9日,孙中山设宴招待鲍罗廷,在欢迎词中称“苏俄不愧为中国革命之榜样”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鲍罗廷在中国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292 页。。鲍罗廷在描述这次会见时说:“孙中山非常热情地迎接了我,让我坐在他的身边,他注视着我,几秒钟之后才把目光移开。”孙中山为他的“拉法叶”从8000英里之外前来帮助他拯救中国而喜气洋洋。这是他心满意足的时刻,这一时刻很可能是他实现梦想的开端。②〔美〕雅各布斯著,殷罡译:《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年版,第113 页。又据鲍罗廷回忆,“在宴会上,孙中山对我们很关切,在吃饭时孙博士详细了解我们的军队及军事工业的情况,询问我们工厂生产的步枪的数量、在战场上缴获步枪的数量、我们的武器生产总量以及我们能否自己生产坦克及其他技术装备,显然,他对我国军事工业的增长感到惊奇”③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1702 页。。《广州民国日报》也分析了鲍罗廷此次出使广东的任务,即“为考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④《俄代表来粤之任务》,《广州民国日报》1923 年10 月17 日。。

10月18日,孙中山委任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开始改组国民党。⑤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1708 页。此时与鲍罗廷同行的还有苏联专门派来的协助鲍罗廷开展军事工作的顾问4人,分别是雅科夫·古尔曼(Яков Гурман )、尼克莱·捷列沙托夫(Николь Терешатов )、弗拉基米尔·波里亚克(Владимир Поляк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列潘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Черепанов ),其中最著名的顾问是切列潘诺夫。⑥〔美〕韦慕庭著,杨慎之译:《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第260 页。切列潘诺夫来中国前曾参加苏俄保卫政权的国内战争,历任团长、旅参谋长和旅长。1923年跟随鲍罗廷被派往中国,切列潘诺夫有一本关于苏联军事顾问团在广州的完整回忆录,1981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取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⑦〔苏〕亚·伊·切列潘诺夫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此时广东革命政府正面临陈炯明叛军的威胁,叛军逼近广州,而孙中山所能领导的军队仍然是旧式的军阀武装。⑧关于广州的军事情况,参见丁文江:《民国军事近纪 广东军事纪》,中华书局2007 年版,第171~191 页。在此情况下,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讨论创办军校的问题,通过了一个“建立陆军讲武堂”的提案,拟定孙中山为校长,明确让苏联顾问鲍罗廷和廖仲恺等人负责筹办及选定教职人员。这一建议也来自苏联顾问鲍罗廷。⑨〔美〕雅各布斯著,殷罡译:《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年版,第113 页。11月19日,鲍罗廷出席孙中山召开的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深入讨论了“组织国民党志愿师和创建军官学校”等问题,初步定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1924年1月,孙中山命名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随后苏联方面委任切列潘诺夫作为陆军军官学校的首席顾问,率领苏联军事顾问团筹划建立军校工作。1924年1月上旬,孙中山接见军事顾问小组的全体成员,谈及驱逐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并组建苏式军队的问题⑩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1—1924.8),中华书局2017 年版,第5084 页。,他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北伐的根据地。”他殷切希望苏联顾问把“在反对帝国主义者武装干涉、并把他们赶出本国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学生——革命军队的未来军官们”。⑪〔苏〕亚·伊·切列潘诺夫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91 页;孙中山著,黄彦编注:《论军事及对军人演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2~303 页。

这一时期苏联军事顾问的办公地点主要在广州东山的恤孤院路附近的春园,孙中山曾经带领卫兵亲自到此处探望苏联顾问。此后,随着革命工作的开展,孙中山曾多次到春园与苏联顾问进行商谈,介绍广东的政治军事形势和国民党情况。①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孙中山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113页。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很短时间内相继完成了国民党改组的准备工作和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

二、孙中山与苏联华南首席军事顾问巴甫洛夫、加伦的交往

苏联总顾问鲍罗廷鉴于黄埔军校缺乏大批有政治觉悟和丰富经验的军事干部,受孙中山的嘱托于1924年4月和加拉罕联名向莫斯科求援,请求派遣得力的军事顾问到中国任职。此时孙中山所面临广东政局的危机,也让他加快联合苏联的脚步。②〔美〕韦慕庭著,杨慎之译:《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第224~230 页。6月15日,鲍罗廷从上海乘船启程前往广州,22日抵达广州。23日,孙中山宴请鲍罗廷,《广州民国日报》对此有如下记录:“苏俄代表鲍罗廷,于本月廿二日抵粤,廿三日上午九时,赴省长公署会见廖省长,话别后,即赴大本营谒见大元帅,交谈两点多钟,始告辞出府。是夜帅座在府设宴,为鲍罗廷氏及其夫人洗尘,约有俄美两国男女十余人,并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廖仲恺及汪胡廖诸君夫人作陪。由七时半起,至十时止,宾主尽欢而散。查是夜系以中菜用西餐每人一份之法,宴会场中之别开生面也。”③《大元帅设宴款鲍罗廷》,《广州民国日报》1924 年6 月25 日。

26日,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驻校党代表廖仲恺呈文孙中山,“拟聘请俄人铁里沙夫、波拉克、赤列巴罗夫、哈罗们四君为职校顾问,现均已到校,呈请给予委任”④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1—1924.8),中华书局2017 年版,第5486 页。。这里提到的四人中,有三人分别是前文提到的捷列沙托夫、波里亚克和切列潘诺夫,只有“哈罗们”不知为哪位。6月30日,孙中山任命陆军军官学校顾问及教官。

1924年5月,苏联红军将领帕威尔·安德耶维奇·巴甫洛夫(Павел Андреевич Павлов )到达广州,他在中国使用的名字是高和罗夫,随后他受聘为孙中山首席军事顾问、黄埔军校军事总顾问兼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甫洛夫原是苏联红军军团长,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卫国战争,屡建战功,荣获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级红旗勋章。⑤余齐昭:《英灵不昧,默启后人——孙中山公祭巴甫洛夫将军的经过》,《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巴富罗夫将军之略传》,《广州民国日报》1924 年7 月28 日。巴甫洛夫在动身前受到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伏龙芝(Фрунзе )的接见,当面领受了重要指示。⑥〔苏〕贝科夫:《巴甫洛夫军长》,转引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年版,第398 页。

在来到广州的初期,巴甫洛夫主要通过与国民党高层政要的交谈,了解广州的军事情况,《邵元冲日记》1924年6月25日记载,“一时半偕俄国军团长科尔罗夫(即巴甫洛夫,笔者注)至总部,讨论军情,二时半去,仍归总部办事”。7月7日、8日的《邵元冲日记》也有类似的记载。⑦王仰清、许映湖整理:《邵元冲日记》(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8、33 页。经历一个月的访问和调查,在了解到当时广州的军队情况后,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并于7月8日给苏联政府发电报,要求立即援助孙中山政府,运送急需的武器装备。次日,苏联领导人就对巴甫洛夫的急电做了安排。同时,巴甫洛夫还建议孙中山成立国防委员会,将广州地区分散的地方军阀部队改编为革命军队,以便集中指挥。7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接纳巴甫洛夫的建议,成立军事委员会,并聘请巴甫洛夫为该委员会的军事顾问。①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1—1924.8),中华书局2017 年版,第5516~5517 页。15日,巴甫洛夫在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六项建议:一是在“联军”中设立政治机关,在军、师一级单位中派驻党的负责代表,并在军队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军队思想素质;二是对“联军”的指挥人员实施统一训练,每期训练三个月;三是在广州建立设防区,查明并动员广州现有的一切物力,用于防御;四是建立装甲兵;五是在敌后组织广泛的农民运动;六是设立军事检察机关。他的建议得到孙中山的赞赏。②余齐昭:《英灵不昧,默启后人——孙中山公祭巴甫洛夫将军的经过》,《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4 期。

在巴甫洛夫的积极建议和指导下,改组军队的工作进展很快,孙中山决定北伐。巴甫洛夫认为,当时中国南方的军事政治形势非常复杂,矛盾重重,要马上进行北伐,条件尚不具备,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认清形势,需要进行调查研究。③杨牧、王宗虞等主编:《黄埔军校名人传略》第1 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259 页。随后巴甫洛夫向孙中山提出到惠州和东江前线去巡视部队④《俄军官拟巡视东江》,《广州民国日报》1924 年7 月15 日。,因而孙中山于7月14日指示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局长陈友仁“预拨飞机为俄国各军官凌空巡视惠州、东江各处”,“陈奉令后备机于7月15日出发”。⑤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1947 页。

随后,一场始料未及的意外发生了,根据以往的说法,7月18日,巴甫洛夫偕同其他苏联军事顾问及航空局飞机师数人乘坐广九列车,赴增城考察前线情况。当晚,在石龙河面电船上勘察时,巴甫洛夫不慎失足落水,不幸溺亡。⑥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1—1924.8),中华书局2017 年版,第5549 页。根据最新公布的苏联方面的档案记载,巴甫洛夫是因为意外掉入水中后,水下情况过于复杂,在湍急的水流中吸入大量水和泥沙,溺水窒息而亡。⑦李岚:《巴甫洛夫死因及公祭情形考释——新发现的〈华南顾问团军事部日志〉解读》,《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2017 年第7、8 期。

巴甫洛夫意外去世后,19日黄昏,孙中山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的陪同下,前往会见政治总顾问鲍罗廷,对巴甫洛夫的去世表示哀悼。他说:“巴甫洛夫将军是一位无畏和高尚的人,是参加过多次战斗的一名英雄。他作为一名士兵和学者前来帮助中国。他制定了很多显露出他的才干的计划。在所有的人都期待着他能将自己的杰出工作进行到底之际,他以身殉职,这是一大悲剧。”⑧杨牧、王宗虞等主编:《黄埔军校名人传略》第1 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259 页。随后孙中山发布将于23日上午10时在广州市东较场召开巴甫洛夫追悼会的布告。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0 卷,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441 页。根据切列潘诺夫的回忆,孙中山同日致电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巴甫洛夫将军是俄国为中国自由而捐躯的第一位先烈。今殉职,本人不胜悲痛!他是邻邦的英勇、高尚的儿子,死得其所。他增进了俄中两国间的联系,使国民党愈加坚定其决心——不将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斗争进行到最后时刻,誓不罢休。”⑩〔苏〕亚·伊·切列潘诺夫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一个驻华军事顾问的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25 页。

7月23日,巴甫洛夫的葬礼开始。追悼会于11时开始,孙中山主祭,鲍罗廷作为苏联顾问代表随侍在侧。据《广州民国日报》记载:“是日上午9时余,赴会者已齐集,大元帅等在较场无线电台休息。11时开祭,大元帅主祭,俄代表鲍罗廷随立,军政各界均在后依序排列,祁督祭长赞礼。追悼次序:(1)齐集,(2)奏乐,(3)祭奠,文官脱帽行三鞠躬礼,士兵举枪,官长撇刀,(4)宣读祭文,由伍部长宣读大元帅祭文,(5)奏乐,(6)礼毕出殡(分节拍照)。”⑪《追悼俄高将军之详情》,《广州民国日报》1924 年7 月24 日。孙中山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孙文,致祭于高等顾问巴甫洛夫将军之灵前曰:维天生材,辅佐斯民,郁郁巴君,百战奇英。来佐我华,羽扇纶巾,运谋设策,颇见经纶。方冀辅弼,克缵乃勋,何期无命,中途殂殒。渺渺水天,绵绵长恨,英灵不昧,默启后人。呜呼哀哉,尚飨!”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0 卷,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441 页。

巴甫洛夫逝世后,苏联顾问团迅即作出反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由巴甫洛夫的副手艾蒂金(Зттикин )接替华南军事顾问团团长职务。19日,孙中山为巴甫洛夫逝世一事前往会见鲍罗廷时,鲍罗廷就将艾蒂金介绍给孙中山。26日,顾问团内部召开军事顾问会议,回顾和总结巴甫洛夫在华南工作的成绩以及确定今后工作的方针。会议讨论后得出结论:“高和罗夫同志确有成绩,而且成绩巨大。我们毕竟渐次深入军队,其标志是梅利尼科夫(Мелиников )和列米(Реми )同志已受邀进入军队,我们对黄埔军校产生了影响,孙中山通过高和罗夫的葬礼强调他要与新俄联盟。”②李岚:《巴甫洛夫死因及公祭情形考释——新发现的〈华南顾问团军事部日志〉解读》,《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2017 年第7、8 期。8月4日,黄埔军校师生开会追悼巴甫洛夫将军,孙中山亲临主祭,大书“遗恨何如”四字,以留纪念。③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年版,第224 页。

巴甫洛夫将军去世初期,艾蒂金继续其工作,《邵元冲日记》记载,1924年7月30日,“十时顷偕俄人麦德〈金〉(即艾蒂金,笔者注)至总司令部,商广州防御计划”④王仰清、许映湖整理:《邵元冲日记》(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40 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巴甫洛夫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仍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艾蒂金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威望难以服众,顾问团内部开始出现争执,艾蒂金的命令无法得到有效执行。8月6日,斯莫连采夫(Смоленцев )、列密(即列米,笔者注)因城防计划与艾蒂金产生严重冲突。艾蒂金随即赌气向鲍罗廷提出辞职,说“他与其他同志的关系和其他状况,他认为已无法工作”,鲍罗廷只能暂时让列密(即列米,笔者注)担任军事部的政委。⑤李岚:《巴甫洛夫死因及公祭情形考释——新发现的〈华南顾问团军事部日志〉解读》,《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2017 年第7、8 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和共产国际考虑派遣另外一名高级军事顾问来华,代替巴甫洛夫担任首席军事顾问。1924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派巡洋舰“波罗夫斯基”(Половский )号,运载苏联援助广州国民政府之顾问人员及大批军械,包括野炮、山炮、轻重机枪和各种长短枪8000多支,驶抵香港,拟即来广州。孙中山为此手令大本营秘书处,让省署准备以礼欢迎,谓:“现有俄国巡舰到港,港政府尽礼欢迎,升炮二十一响。不日来省,我亦当尽礼举旗升炮。惟升炮之地当在长洲或南石头,或两处行礼炮,当以七生半粉包炮为宜,并要先通知人民,免致惊恐为要。并先派员往港与舰长约定时日可也。”⑥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2021 页。3日,孙中山手谕蒋介石起卸俄械地点,选在黄埔。⑦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年版,第241 页。

根据广州海关档案记载,1924年10月5日苏联国旗正式在位于广州东山的苏联领事馆上空升起,是时举行大型集会,出席者包括外交部长伍朝枢和新任省长胡汉民。政府各部门奉命临时升旗。⑧广东省档案馆编译:《孙中山与广东——广东省档案馆库藏海关档案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647 页。10月7日,苏联援助广州政府的第一批军火(军械计山炮、野炮,长短枪支约8000支,轻重机枪,以及子弹400万发)由俄舰“波罗夫斯基”号巡洋舰抵达黄埔,随船抵穗的还有一批苏联顾问。⑨罗刚编著:《中华民国国父实录》第6 册,台北正中书局1988 年版,第4794、4802 页。俄舰长到黄埔军校拜访,蒋介石前往接待。孙中山手谕询问军械之种类、数量及用途。⑩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年版,第241 页。11月11日,该舰由广州启碇返国,军校学生及军乐队站码头欢送。①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9—1924.12),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5916页;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年版,第263 页。

10月8日,孙中山在韶关获悉苏联巡洋舰“波罗夫斯基”号安全抵达广州黄埔的消息,特意写了欢迎词,并派军校总教官何应钦代为宣读。祝词谓:“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关系最为密切:且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以推翻强暴帝国主义、解除弱小民族压迫为使命。本大元帅夙持三民主义,亦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而奋斗。现在贵司令率舰远来,定使两国邦交愈加亲睦。彼此互相提携,力排障碍,共跻大同,岂惟两国之福,亦世界之幸也。敬祝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万岁!”②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2024 页。

跟随苏联巡洋舰而来的还有苏联新任命的首席军事顾问加伦。加伦是苏联将军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柳)赫尔(Васил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брюхль )在中国的化名,他是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政治活动家,曾任赤卫队参谋长、集团军副司令、远东共和国陆军部长和军委会主席、远东军总司令等要职。③冷静:《苏军元帅布留赫尔的军事生涯》,《军事历史》2008 年第2 期。他从1921年起,连续当选全苏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他于1918年获得一枚红旗勋章,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将军。莫斯科应孙中山的要求,派遣布柳赫尔来华,但由于苏联政府不愿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发生正面冲突,便让布柳赫尔等人以“流亡白俄”的身份来广州。为隐匿行踪,布柳赫尔借用妻子的姓氏,化名为“加伦”。④〔苏〕瓦·瓦·布柳赫尔著,高瓦译:《黄埔军校首席顾问——布柳赫尔元帅》,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181 页。

1924年8月2日,苏联决定派遣加伦前往中国。9月末加伦抵达北京,10月末抵达广州。⑤〔俄〕卡尔图诺娃编,张丽译:《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此次随加伦来华的还有一大批苏联顾问,具体有别斯恰斯特诺夫(Бесчастанов )、雅科夫列夫(Яковлев )、基列夫(Кирев )、马采伊利克(Мазерик )、罗加乔夫(Рогачев )。⑥〔苏〕维什尼亚科娃·阿基莫娃著,王驰译,李玉贞校:《中国大革命见闻(1925—1927)——苏联驻华顾问团译员的回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123 页。几天后,加伦与孙中山会面,他们的第一次谈话持续了几个小时。在此之前,加伦对广州和广东的局势做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他特意准备了一份《近期工作展望综合报告》,从总体上分析了政治经济局势,孙中山友军及敌军的状况,居民的情绪,工人和农民运动的力量及其积极性,国民党军队阵地及其分布,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广州军队和工会当中的作用,北方军阀军队的状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华南革命基地等问题。⑦〔苏〕卡尔图诺娃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211~224 页。在首次会谈中,孙中山不仅谈到顾问团的来华使命和当前主要任务,还主动了解苏联的形势、苏联红军的人数、组织编制和政治教育等情况。孙中山对加伦的渊博学识和言谈举止深表满意,表示今后愿与加伦再次会晤。⑧炜漪编著:《孙中山总军事顾问——加伦将军》,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2006 年版,第6 页。他说:“请留在这里,用您的经验来帮助我们的事业。我相信您,对您深信不疑。”⑨〔俄〕卡尔图诺娃编,张丽译:《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一个月之后,加伦和鲍罗廷再次与孙中山举行会谈。孙中山主动询问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准备过程、共产党在军队和工农中开展秘密工作的情况。他怀着极大兴趣向加伦详细询问了关于建立红军及组织红军的情况,关于国内战争时期粉碎干涉者和白匪的情况。他还一再表示,他十分敬佩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这次与加伦将军会谈的重点问题是组建黄埔军校问题。此时孙中山已任命加伦为黄埔军校校长顾问,想通过加伦详细了解黄埔军校筹建、师资配备、教学大纲等全面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①炜漪编著:《孙中山总军事顾问——加伦将军》,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2006 年版,第6 页。随后加伦率刚来华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将工作的重点放到建立一支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目标上去,并协助廖仲恺完成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

三、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前后的苏联华南军事顾问团

1924 年10 月23 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并通电邀请孙中山北上。就在北上之前的11月3 日,孙中山到黄埔军校发表演讲,赞扬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他们之所以有这种美满成绩的原因,就是由于俄国出了一个革命圣人,这个圣人便是大家所知道的列宁。他组织了一个革命党,主张要革命党有自由,不要革命党员有自由。各位党员都赞成他的主张,便把各位的个人的自由都贡献到党内,绝对服从革命党的命令。革命党因为集合许多党员的力量,能够全体一致,自由行动,所以发生的效力便极大,俄国革命的成功便极快。俄国的这种革命方法,就是我们的好模范。”②孙中山著、黄彦编注:《论军事及对军人演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76~377 页。11 月13 日,孙中山偕宋庆龄等人乘“永丰”舰启程北上,视察黄埔军校后前往香港,在舰上说明北上之真意。③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2061 页。苏联顾问鲍罗廷随孙中山一同前往上海。④〔美〕韦慕庭:《孙中山的苏联顾问,1920—19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7 年总第16 期。

在孙中山北上前后,广东政局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平定商团叛乱;一是孙中山宣布再次北伐,北伐之前先进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行动。苏联军事顾问团在这两件事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苏联首席军事顾问加伦来到广州后,即着手建立完善的军事顾问制度,制定《华南政治军事顾问团条例》,规定顾问团的组织和任务,明确各专门性顾问和部门顾问的职责,对规范数量众多的苏联军事顾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⑤〔俄〕卡尔图诺娃编,张丽译:《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30~438 页。此阶段的苏联军事顾问团设有军务处,加伦、罗加乔夫(Рогачев )先后任处长,成员包括捷列沙托夫(Терешатов,副处长)、马马耶夫(Мамаев,工兵主管)、萨赫诺夫斯卡亚(Сахновская,通信调查主管)、乌格尔(即列密,空军和装甲兵顾问)、艾蒂金;另设政务处,帕纽科夫(Панюков )任处长。

黄埔军校作为苏联军事援助孙中山的主要体现,成为这一时期苏联军事顾问团身影出现最多的地方。黄埔军校早期的苏联顾问大多数是军事教官,有名可查的苏联顾问多达40余人,分布在政治、炮兵、步兵、工兵、军需、交通、通信、卫生等教学岗位上。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鲍罗廷在中国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256~258 页。

在许崇智的粤军中苏联军事顾问有布留赫尔(总顾问,即加伦,笔者注)、斯米尔诺夫(Смирнов,海军顾问)、萨利姆(Салим,枪械保养顾问)、德拉特文(Драт,通信顾问)、雅科夫列夫(Яковлев,工程兵顾问)等人。在吴铁城的广州警卫军中苏联军事顾问有齐利别尔特(Зильберт )、莫伊谢耶夫(Моишеев,炮兵顾问)、格米拉(Гамира,工程兵顾问)、尼库林(Николин,骑兵顾问)、鲁达科夫(Рудаков,铁甲车顾问)等人。⑦白少辉:《国民革命时期广州革命政府聘用苏联军事顾问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09 年第3 期。《邵元冲日记》对苏联军事顾问当时所起的作用,留下了宝贵的记录。⑧王仰清、许映湖整理:《邵元冲日记》(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82 页。

就在孙中山北上之时,加伦明确提出:“务必以广东的战绩,而首先是以肃清东线之敌,来为孙中山北上的政治使命助威。”①〔苏〕卡尔图诺娃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114 页。他强调了东征的政治意义。为了统一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人和军事将领的意见,加伦于1924年12月17日和18日,分别与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央执委会常委廖仲恺,广州政府大本营代帅胡汉民,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进行会谈。在会谈中,加伦建议必须尽快举行东征,反复说明“东线迟迟不发动攻势是会贻误大事的”,提议“为促成东线攻势,应建立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所属的军事委员会”。②〔苏〕卡尔图诺娃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90 页。此时,孙中山同意先东征后北伐。③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1924.9—1924.12),中华书局2017 年版,第6152 页。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加伦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提出了向长江流域进军的北伐军事规划。1925年9月,加伦因病返苏疗养途中滞留张家口时,写下了《今后南方工作展望或曰1926年国民党军事规划》的重要军事文献。这个规划,加伦在第一次东征结束后就多次提出过。在该篇规划中,加伦分析当时广东地区的政局和战局,论证北伐的可能性,说明北伐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北伐方针,为随后的北伐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指导。④〔苏〕卡尔图诺娃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221~224 页。1926年5月末,回国养病的加伦再次来到广州,准备直接参加此时开展的北伐战争,而这时距离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⑤〔俄〕卡尔图诺娃编,张丽译:《来到东方:加伦与中国革命史料新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四、结语

孙中山和苏联的军事合作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产生的影响正如当时蒋介石的评价“我们今天能够消灭叛逆,达到这个□□,可以说是苏俄同志,本其民族精神,国际的实力,与其革命的使命,赴来与本党合作,帮助我们中国革命的努力”⑥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年版,第472 页。。孙中山在逝世前写下《致苏联遗书》,希望苏联“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1 卷,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641 页。,可见他对与苏联合作的重视。

从1923年10月到1924年11月,孙中山在中国华南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先后与三个规模比较大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有着比较密切的合作,其中以巴甫洛夫、加伦二人与孙中山的交往较多。大批苏联军事顾问来华,帮助孙中山建立起一支由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协助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为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据统计,1923年底,在广州只有5名军事顾问;1924年6月,俄国人的数目增至25人,包括军事、文职顾问以及辅助人员;1926年1月达到47人,同年春季为58人,有些是在赴北方的使命失败后转到南方来的。⑧〔美〕雅各布斯著,殷罡译:《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年版,第147 页。苏联军事顾问在苏联援助孙中山和国民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大多数苏联顾问例如加伦等人,回国后遭受了苦难的人生经历,很多人被历史所湮没,但他们为中国国民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值得被中国人民所铭记。⑨〔美〕韦慕庭:《孙中山的苏联顾问,1920—19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7 年总第16 期。

猜你喜欢

顾问团孙中山苏联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专家顾问团
专家顾问团
专家顾问团
专家顾问团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