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干预研究

2022-04-08黄雅静李新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

黄雅静 李新庄

(1.江苏警官学院 学科部 江苏 南京 210031;2.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江苏 南京 210042)

网络欺凌行为是伴随着网络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社会问题,被喻为“看不见的拳头”[1]。在网络上用恶意语言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发送诽谤羞辱的文字或者比较隐私的图片等诸如此类的网络欺凌现象在大学生身边屡屡发生,导致被欺凌大学生心理受到伤害、陷入抑郁甚至自杀。目前对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比较性研究、网络欺凌现状调查研究、网络欺凌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价值感、意义感、存在感、内在需要及自我实现等较深层面的精神内核,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相比,其研究视角较为独特,对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本研究借助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力求在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从更为根本的层面上探讨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的干预路径,期望能为减少甚至杜绝大学生网络欺凌事件提供一些借鉴。

一 大学生网络欺凌及其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内涵

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又称为网上欺凌、网络霸凌或网络欺负,是网络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下的新产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2]。较早关注网络欺凌问题的加拿大专家比尔·贝尔塞(Bill Belsey)在其建立的网络欺凌预防网站中表示,网络欺凌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使用通讯技术有意地、反复地针对个体或团体而发起的敌意行为[3]。大学生作为互联网迅猛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人群,其上网更普遍、时间更长,受到网络欺凌影响的比例较高。有人对来自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较广泛地区的781 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调查,结果显示,17.32%的人实施过网络欺凌行为,36.27%的人受到过网络欺凌,46.41%的人既欺凌过他人也受过他人欺凌[4]。大学生常见的网络欺凌实施手段有:利用恶意语言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向被欺凌者发送诽谤羞辱的文字;利用社交软件和媒体散布谣言,损害他人的声誉和尊严;将他人秘密或者比较隐私的图片等信息公开发布到互联网;故意在网上散布他人的负面信息等。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网络欺凌和传统欺凌基本是相同的,但同时它又表现出和传统欺凌不同的一些方面:其一,使用通讯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其二,旁观者数量的增速非常快,而且难以控制;其三,旁观者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其四,一般发生在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施暴者不会直接观察到被害者的反应;其五,并非为获得更高地位而进行欺凌;其六,被欺凌的人很难逃离网络欺凌的环境。

在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危害方面,网络欺凌对大学生的危害比传统欺凌更大。有学者认为,网络欺凌对大学生的身心会造成严重且持久的伤害[2]。

从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最终后果来看,其危害程度往往比传统欺凌更加严重。首先,由于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使得最初发动网络欺凌行为的大学生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其最终发展的后果,受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后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其次,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网络欺凌的实施者借助匿名带来的隐蔽感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往往造成危害后果的加深。再次,网络交往隔绝了网络欺凌实施者与受欺凌者面对面的接触,实施者无法及时感知受欺凌者的行为和情绪,从而降低了由于共情产生而停止伤害的可能性[5],而且增加了欺凌行为的受害者应对和解决的难度,使欺凌行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容易带来比传统欺凌更加严重的后果。

从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持续时间来看,其危害时间往往比传统欺凌更加持久。首先,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只要有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浏览和下载借助于网络方式进行传播的欺凌信息,很难从根本上清理掉这些信息,从而延长了侵害的持续时间。其次,信息产业的超速发展同时也使网络欺凌行为的管理很难及时跟上,导致网络上欺凌信息很容易发布和扩散,但若想查实网络欺凌的真正实施者则如同大海捞针,困难重重,这样的情况使大学生网络欺凌不断蔓延发展。再次,受害者对欺凌事实的隐瞒致使对欺凌行为的干预更为困难[6]。很多遭受网络欺凌的大学生,考虑到面子、隐私、可能的报复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会对被欺凌的事实守口如瓶,这样的情况在客观上也促使了网络欺凌持续恶化和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就开展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此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芬兰和日本等国的研究者和政府机构也陆续对本国青少年网络欺凌状况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和心理学临床研究[1]。国外对网络欺凌的研究多聚焦于类别比较分析、危害后果、年龄性别分布、法律规制、社会应对等方面。

国内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关注较少。在中国知网文章题目中搜索“大学生网络欺凌”,截止到2022年3 月份,只有26 篇相关期刊文章,有关此主题的硕博学位论文也只有7 篇。这些文章多聚焦于大学生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比较性研究、网络欺凌与自尊、人际压力等心理变量的相互关系研究以及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研究、对策研究等。在大学生网络欺凌动机方面,以往研究并不多。有研究表明,一些传统欺凌的受害者可能将网络欺凌作为报复传统欺凌中欺凌者的方式[7],网络欺凌者也可能是先前遭受了网络欺凌,还有一些人进行网络欺凌单纯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电脑水平、取乐或获取力量感[1]等。

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一些具体方面,如应对方式、相关性、人口学变量分布等,相对缺少对大学生网络欺凌心理动机与形成机理、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数量看,关于大学生网络欺凌的研究成果整体偏少;从研究程度看,主要以对现状、相关性的实证调查和一般对策研究为主,从某一特定角度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进行针对性研究还较为少见。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视角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第一大流派,其主张个体的内在心理是主观的,无法进行科学测量和研究,所以心理学不要研究个体的内在心理,而是要研究客观且可测量的人的外在行为。其研究多关注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等方面,强调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可量化性。研究对象主要是小白鼠、狗等实验动物。精神分析心理学是心理学里面的第二大流派,其主要观点是要研究个体的潜意识等精神深处无法进行量化的内容,主要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临床经验而提出的,侧重于对病态心理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的来访者。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区别于上述两大流派之外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是崛起的第三势力,重要的知名学者有马斯洛、罗杰斯等,其研究观点、视角都明显区别于心理学中其他的心理学理论,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一)更注重对人类个体独特性的研究

心理学已有的两大理论流派的研究对象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不能够对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性、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进行真正的深度考察。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中的来访者和求助者进行研究,研究人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人群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健康人,具有与动物不同的人的独特本质,具有与有心理问题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必须对健康的、正常的甚至优秀的人类个体进行研究,才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更深层的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在对多名优秀人士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实现这一说法,并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人区别于动物、区别于其他物体的独有的需要,是一种超越了生存需要的更高精神层面的需要。

(二)更注重对人类个体内在动力的理解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个体在低层次需要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并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主要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8]。需要层次理论透过行为表现、表面动机等表面外壳,看到并重视隐藏较深的深层需要和内在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这种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种研究视角更加注重对人类个体内在动力的理解,可以为人类个体心理的深度研究带来新的方向。

(三)更注重对人类个体深层次精神世界的剖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作为一种非常独特之存在的人类个体,精神世界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所以对人类个体心理世界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在行为的水平或者是心理世界表层,而是要研究尊重、价值、意义、存在、自我实现等在人的精神领域中处于更为深层的内容,这些内容才是每个个体精神世界的核心和根本。人的存在绝对不能等同于普通无生命物质的存在,也不能等同于动物的存在,人作为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人类个体普遍具有追寻生命的意义、追求价值的实现等深层次精神需求。对人进行物化,把人看成与物或动物一样的存在,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多心理问题的深层根源。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深度审视

网络欺凌相比传统欺凌来说,其涉及的人数更多,群体构成主要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跟随者、围观者等。对大学生网络欺凌中不同群体的心理进行深度分析,可以从更深的层次对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欺凌者的心理动机和深层需要是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根源

在大学生网络欺凌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欺凌者,因为欺凌者是欺凌行为的发动者,正是有欺凌者的存在,才有了欺凌行为的产生。欺凌者发动欺凌行为只是一个外在表现,那么对这个外在表现进行深层剖析的话,其心理动机和深层需要又是什么呢? 欺凌者的常见心理动机包括:一是通过对他人的欺凌来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青年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对自身抱有较高期望,然而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常常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9],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能实现满足感和成就感的途径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网络的开放、自由、虚拟等特点可以大大降低这个难度,使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上的语言攻击、诽谤羞辱等方式快速获得超越他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真实差距。二是情绪宣泄。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就业及各种高强度竞争等种种压力远超以往,造成他们情绪压抑,郁闷、焦虑等大学生中的流行语也表明了这一点。网络的虚拟及开放,使其可以成为大学生情绪宣泄的非常方便的最佳选择,通过在网络上用语言进行谩骂等方式发动或参与攻击欺凌他人,部分大学生成功地把自己因压力带来的情绪能量发泄了出来,转移到了被欺凌者的身上,从而使自己获得了情绪上的平稳和心理上的轻松,这种良好感觉会促使其更多次地选择这种方式来宣泄情绪,甚至在有的大学生身上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网络上的“习惯性欺凌者、攻击者”,导致网络欺凌现象的多发。三是报复心理。挫折-攻击理论告诉我们,人在受到挫折时会本能地想要去攻击使人受挫的对象,大学生在受到现实的各种挫折时,也会产生攻击的冲动,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他们可能会考虑到现实中实施攻击的种种不利后果而选择放弃现实中的攻击行为,同时,作为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者,他们会很容易想到网络上的报复和攻击比较隐蔽且缺少管理,带来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从而在现实报复和网络报复两种选择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即通过网络去实施造谣、谩骂等针对所报复对象的行为,从而产生对对方的网络欺凌。

欺凌者发动欺凌行为的这些直接动机背后可能隐藏着其迷茫与孤独等更为隐蔽的深层精神需求。网络社会的匿名化、信息爆炸等特点会给人带来迷茫与孤独,对本就处在人生选择的重要阶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其名著《逃避自由》里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人们一方面渴望自由,但当拥有了自由尤其是完全自由之后,却又往往会陷入迷茫。网络上的匿名及目前管理的不完善,营造了一个高度自由的环境,也给本身还不够成熟、缺少定力的大学生带来了选择的迷茫。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只有两条路能够选择,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比较,然后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但当能够选择的路径达到无数条时,选择就会非常艰难。现在网络社会提供的选择可以说就是这种情况,无数个选择反而让人无所适从,陷入迷茫,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同时,由于大学生远离家庭,自我调控能力仍不健全,生活经验欠缺,在处理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时常产生更多的内在矛盾和心理冲突,更易受到孤独感的困扰[5]。具有较高孤独感的大学生往往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寻求和依靠社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不仅在传统欺凌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网络欺凌中同样有着重要影响[5]。

(二)被欺凌者的心理特点和应对方式是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激励因素

被欺凌者是欺凌事件中被动的一方,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伤害,往往会产生许多类似抑郁、焦虑等心理上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产生自杀冲动。传统的欺凌事件中,被欺凌者往往具有软弱、退缩等一些共性的心理特点,而网络欺凌中被欺凌者的这些共性特点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明显,但很多被欺凌者会考虑到网络欺凌的隐蔽性、难以认定、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等方面而选择默默忍受,不进行求助。在分析大学生遇到网络欺凌选择不求助的原因时,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求助是无用的”[10]。这样的应对方式对欺凌者及跟随者、围观者等主体来说,会产生潜在的激励和强化作用,使欺凌行为不断升级、变本加厉。在这样的互动之下,最后网络欺凌的危害后果和社会影响很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三)跟随者、围观者的动机和态度是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助推因素

跟随者、围观者的心理动机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个人独特性,但比较共性的心理动机是从众。跟随者的从众多体现在起哄、恶搞、添油加醋、多方传播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欺凌事件向不良的方向发展起到了事实上的助推作用,其从众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需求往往自己也不甚清楚,可能是空虚、无聊、寻求存在感等。网络欺凌事件的围观者往往是网上所称的“吃瓜群众”,也就是所谓的看客,其从众主要表现为放任和不作为。作为旁观者即使内心并不认同甚至反感欺凌者的做法,但为了自己不被孤立嘲笑,很多人保持了看客身份,不参与也不抵制,放任网络欺凌后果的蔓延扩大[9]。网络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危害没有其他群体大,但实际上旁观者的存在对网络欺凌事件的发展影响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其人群数量往往过于庞大,提供了对网络传播来说很重要的高流量和高关注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前文分析的欺凌者和跟随者的深层精神需求,使他们感受到极大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网络欺凌带给被欺凌者的伤害主要就是通过关注度和传播度达成的,试想一下,如果存在无人围观和关注的网络欺凌事件,那么这个网络欺凌事件对受害人的伤害几乎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根基。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干预路径

(一)价值实现的积极导向

要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正面引导。注意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用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最新的多元化方式宣传鼓励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自己的理想,树立积极正向的人生目标,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教育,通过组织主题活动、辩论赛、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启发其内在觉悟,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社会责任的分量,提升其社会责任意识。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政相关课程的教学,使道德教育的很多基本内容落地落实,真正地深入大学生内心,得到他们的认同。对大学生的这些教育和引导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引导层面上,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公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帮扶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在实践中加深对相关问题的领悟,把外在的引导转化为自己内心真正的感悟,变成自己主动的追求。

(二)关怀接纳的社会支持

从多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接纳、社会支持。首先,从各年级同学主要心理需要的共同之处出发,对各年级同学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进行及时温暖的关怀和支持。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注重其初入大学后适应中的困难疏导,及时进行安慰和支持。对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注意通过宣传往届学长的成功案例、提供开放式的丰富信息,通过组织参观交流活动、开阔其视野等诸如此类的方式,引导其主动思考并选择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对毕业年级的学生,注意缓解其现实的就业压力和焦虑,并对就业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真正实际的帮扶,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支持和被爱。通过全方位的关怀接纳和社会支持,使可能成为网络欺凌产生动力的负面能量被消融,转变成为具有积极价值的正能量。其次,充分发挥高校心理服务机构的力量。大力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工作,提升高校心理服务的水平,提供温暖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进行丰富多彩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等,使大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获得其想要的支持和帮助。再次,注意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重点关怀,比如贫困学生、特殊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有重大创伤经历的学生等特殊群体,通过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使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真正感到被关爱、被支持。比如有些高校依据动态而精准的大数据,通过食堂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筛选出那些真正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直接把钱打到这些学生的卡上,不需申请,更不会公示公告,在保护这些经济困难同学自尊心的同时,及时对这些同学进行了真正急需的帮助,这种温暖实在的关爱和支持可以从根本上使网络欺凌产生的深层根基得以消融。

(三)尊重理解的和谐环境

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有观点的争议是非常正常的。要在保障大学生思想自由的前提下,通过推荐公众号精彩文章、组织专题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建立校园网络文明公约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大学生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别人的存在和观点。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是大家共同进步的根本保障。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对他人的存在和不同观点进行非理性的攻击和批判,只能带来相互的伤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很多时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很难理解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要跳出狭隘的自我,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到每个人不同的处境和想法,用温暖有爱、包容之心对待每一个人。

(四)动态科学的人本管理

学校也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对大学生切实履行教育管理的职责。首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综合素质高、学习吸收能力强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制度化的普法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欺凌行为的重大危害,使他们在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坚守自己行为的法律底线。同时,学校可用大数据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动态的人本管理,通过对学校的局域网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对校园局域网络上的敏感词汇,进行及时的规律研判和重点跟进,并运用技术手段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处理,使网络欺凌失去进一步发展和恶化的可能。对通过规律研判和重点跟进产生的相关人员名单,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根据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其所需要的心理干预、困难帮助、心理关怀等相应的实际支持,尽量减少欺凌事件对其的负面影响。

五 结语

人本主义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价值感、意义感、存在感等较为深层的精神领域,从其这一独特视角看,大学生网络欺凌者可能因为其自身的一些深层心理需要等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因而通过网络欺凌这种隐匿的、不易管束的行为来寻求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满足。所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审视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可以透过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各种表象,看到其深层所蕴含的心理动机、内在需要及形成机理、发展规律等,从心理学理论层面深化对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的认识。同时,在干预路径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要看到并重视大学生网络欺凌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深层需要,并运用多种方式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引导或转化。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