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22-04-08陈泽文
陈泽文
410600宁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湖南宁乡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椎间盘各部分退行性改变导致的疾患[1]。同时,也由于患者腰椎间盘出现程度不一退行性变化,并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导致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导致髓核压迫患者脊椎神经根,引发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以及麻木。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治疗方法众多,但实际临床疗效以及远期预后质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应当积极选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国传统中医多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但单用一种疗法治疗起效缓慢、疗程较长、患者耐受情况较差、疼痛改善情况不佳[2]。因此,本研究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 例进行研究,与单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进行对照,分析中药与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评估疼痛的改善情况。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宁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中医正骨手法组,另一组是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中医正骨手法组37 例,男20 例,女17 例;年龄22~69 岁,平均(52.56±5.24)岁。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23~68 岁,平均(52.18±5.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②伴随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③无中药、中医正骨手法药物治疗禁忌证;④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①有手法部位、腰椎部位手术治疗史者;②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重要器官严重衰竭、癌症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中药药物过敏史者。
方法:中医正骨手法组患者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临床治疗师协助患者坐于腰椎定位旋转复位仪上,指导患者双脚置于固定器上,以左侧体位作为示范。将患者左手放在右腹部位置,右手放在左侧肩部位置,患者身体保持前屈状态,尽可能保持最大角度。临床治疗师采用右手拇指按在患者腰椎病变部位偏歪的棘突结构处,采用左右扶住患者的右侧肘部,然后向左轻微推动患者的身体,患者同时向左旋转自己的身体,达到最大角度后,临床治疗师采用右手拇指用力将偏歪的棘突结构推动,在听到咔嚓声音后,表明复位效果满意。3次/周,连续治疗2周。
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患者接受中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①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方案:同中医正骨手法组。②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方案:防风20 g,伸筋草20 g,羌活20 g,川乌20 g,生大黄20 g,独活20 g,细辛20 g,威灵仙20 g,徐长卿20 g,红花、木瓜各15 g。将以上方剂正确配比后,加水1 000 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 min后,取汤汁,将毛巾浸入汤汁后,轻微拧干,置于疼痛部位,热敷30 min/次,2 次/d,3次/周,连续治疗2 周。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直腿抬高角度水平值。(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周后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 评分。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 最高分为42 分,评分越低,代表疼痛感越轻[4]。(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症状改善优良率。①优: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80%;②良: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有所改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50%且<80%;③无效:患者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未改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分<50%[5]。症状改善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4)统计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直腿抬高角度水平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水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直腿抬高角度水平值高于中医正骨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直腿抬高角度水平值比较
两组患者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低于中医正骨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正骨手法组3729.13±3.1614.33±2.08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3729.23±3.287.18±1.06 t 0.133 618.629 8 P 0.894 10.000 0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比较:治疗2 周后,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中医正骨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比较[n(%)]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及治疗3 个月中医正骨手法组评分低于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中医正骨手法组3714.55±3.3216.56±1.3218.55±1.3220.23±1.62中药+中医正骨手法组3714.51±3.5118.56±2.3222.36±1.6626.32±3.22 t 0.050 44.557 710.927 410.277 0 P 0.960 00.000 00.000 00.000 0
讨论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腿痛”范畴。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自身肝、肾亏虚有密切关系。由于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而患者自身肾脏禀赋不足以及日常生活中劳累过度、房事不节以及身体空虚等,易引起患者出现肾精亏虚,引发患者出现腰痛。此外,患者自身存在经脉闭阻以及气血运行不畅等症状时,也易引发腰痛。中医正骨手法、中药外敷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正骨采用推、拽、按等手法,使畸形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纵轴对抗牵引,按正骨步骤改变肢体方向,持续牵引,直到恢复腰椎结构的平衡性。同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时,应当及时对复位方向以及力度有所掌握。同时,在实施中医正骨治疗前,应通过CT 检查干预,确定准确手法复位位置以及复位力度,保障中医正骨疗效。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中医正骨治疗后,为保障治疗后自身腰椎生理曲度正常,应当在痊愈后加强腰肌锻炼,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中医正骨手法复位与传统有创手术治疗相效,可保障患者机体避免受损以及改善患者气血运行通畅状态,同时具备疏通经络、缓解腰痛临床症状,使得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较佳。中药外敷方剂含有的中药成分,可发挥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治疗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