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理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4-08叶秀珍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补阳功能障碍肢体

叶秀珍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急性脑梗死主要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供不足现象,缺血缺氧时间过长可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1]。本病初期症状不显著,患者送医时脑神经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脑神经支配的各项机体功能发生障碍。临床将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出现的单侧肢体功能障碍称为偏瘫,其属于脑梗死常见后遗症,既往临床开展常规西医疗法主要通过药物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水平等,以达到疏通血管、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但对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一般。针灸理疗属于中医特色技术,其主要借助针具对患者穴位、经络或痛点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我院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理疗,分析针药联合方案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此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组年龄45~65岁,均值(55.07±3.82)岁,男17例、女13例;试验组年龄46~64岁,均值(55.03±3.87)岁,男16例、女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3]:突然发病,有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障碍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存在脑梗死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经脑CT/MRI发现梗死灶或排除脑出血、炎症性疾病。

纳入标准:均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均处于恢复期且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针灸不耐受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对补阳还五汤相关中药成分过敏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神经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等对症治疗,治疗持续开展4周为1疗程,共2疗程。

试验组:患者接受中医联合治疗方案:(1)针灸理疗:采用针刺透穴方式,选取患者内关、天泉、丘墟、大椎、肱中、曲泽、少海、孔最、尺泽、商丘、列缺、通里、血海、合谷、后溪、伏兔、绝骨、梁丘、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及阴陵泉等穴,沿皮使用无菌针灸针快速刺进穴位展开透穴深刺,再连接电针治疗仪(华佗牌),波形选择连续波,频率设置在100Hz,逐渐调节电刺激强度,通电30min,每日1次,5日为1疗程,1疗程后暂停2日后进行下1疗程,治疗共开展6疗程。(2)补阳还五汤:①药方:生黄芪50g、当归尾15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②随证加减:气虚者加党参,语言不利者加远志,口眼喎斜者加僵蚕、白附子,痰阻者加法半夏,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肝气郁滞者加香附。③用法:每日1剂,加水煎煮获取400mL药液,分早晚温服。治疗持续开展4周为1疗程,共2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予以评价,得分越低患者恢复情况越佳;借助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治疗前后肢体功能,得分越高肢体功能越好;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其他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其他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有所改善,生活部分自理;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3)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积分测评标准对患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少语或不语及神志不清等证候予以评估,采用四级计分法(0、2、4、6分),分别对应证候的无、轻度、中度及重度,积分越高患者证候越严重[5]。

1.4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其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n=30)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n=30)

组别 NIHSS FMA 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15.64±1.98 13.21±1.08 26.36±2.47 58.72±3.11 39.34±2.48 51.31±4.32试验组 15.59±1.86 10.07±1.15 26.35±2.51 69.84±4.63 39.49±2.51 63.28±2.76 t 0.101 10.902 0.016 10.920 0.233 12.789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 疗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少语或不语及神志不清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比较(±s,n=30)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比较(±s,n=30)

?

3.讨论

中医将脑梗死归属于“中风”范畴,痰浊瘀血内蕴为标、脾肾亏虚为本;其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痰浊瘀血内阻后导致机体瘀血及浊痰加剧,未及时清理使得毒邪内生,从而损伤脉络,造成脉络壁产生不稳定瘀血或斑块,若斑块发生破裂、出血脱落,则形成血栓,壅塞脉络、血流阻滞[6]。恢复期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气虚血瘀,故中医主张治疗以祛瘀通络、活血益气为原则。

郑会芬[7]等学者报道中发现,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运动功能障碍,促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针灸疗法可发挥舒经通络、平衡阴阳的功效,例如针刺气海穴具有温经通络、益气补血的作用;针刺大椎穴可发挥行血通络、益气温阳的效果;针灸足三里主要功效为益肝补肾、祛瘀通络、调和气血。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针灸用于中风患者治疗中可促进脑部气血运行,使瘀滞脉络得到疏通,从而有效改善其脑部微循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此外,选择电针理疗方式,通过电针强度适宜的电流刺激对患者机体周围神经肌肉组织起到兴奋作用,从而加强神经传导功能,促使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产生联系,有效疏通经络,使肢体功能障碍部位气血通顺、筋脉得养,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补阳还五汤”最早出自《医林改错》一书中,此书作者为清代著名中医王清任,其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提示脑梗死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故该药方主要治疗目标为补气、次要目标为活血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补阳还五汤使用的黄芪可有效延缓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避免脑部血管持续损伤;赤芍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桃仁能够促使机体血液黏度降低并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在针灸理疗的基础上应用具有益补元气、通经疏络、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的补阳还五汤可发挥协同作用,促使疗效进一步提升。本研究还指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少语或不语及神志不清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针药联合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论治”理念,在临床应用后能够快速缓解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理疗在临床开展后获得满意疗效,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并快速缓解其各项中医证候,促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补阳功能障碍肢体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
可调型矫形器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