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护理方案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2022-04-08叶珊珊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血气通气方案

叶珊珊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主要有双肺浸润、肺顺应性下降、伴随低氧血症以及急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接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救治疗[1]。临床ICU在治疗ARDS时虽有一定疗效,但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一般ARDS在临床死亡率中可高达40-50%[2]。目前临床对于ARDS患者气管插管治疗,在治疗同时加以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对患者改善氧合状态,维持其呼吸道通畅,降低患者病死率有着积极影响。但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无自我护理能力,导致在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时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对此,在对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优化相应的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20.1-2021.6我院收治的30例ARDS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参考组男女各8、7例,年龄40-80周,平均(66.12±1.14)岁;试验组男女各9、6例,年龄40-80岁,平均(66.15±1.1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符合ARDS征诊断标准[3];(2)存在呼吸困难、四肢肌力下降、面色青紫等症状;。

剔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或传染病者;(2)遗传性疾病患者;(3)代谢障碍者;(4)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予以参考组传统护理,包监测生命体征、优化病房环境、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同时予以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

予以试验组优化护理方案,内容涵盖:(1)密切观察患者口唇、面色、神志,以及大小便情况,定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2)加强镇静,减少自主呼吸作功机械通气予以充分的镇静,必要时应用肌松剂,促使护着自主呼吸减弱或完全消失,遵医嘱调节镇静药物剂量。(3)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管理;吸痰时,尽量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采用工字型3M胶布,外加绳带双套结固定,防止气管导管移位;加强叩背或振动机械排痰,促进肺泡扩张;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听诊呼吸音,避免出现胸廓的顺应性下降,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观察与记录呼吸机参数;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脱落漏气,及时倾倒冷凝水。(2)适当予以患者静脉营养液予以营养支持,使用静脉营养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漏。(3)室内保持26℃左右,湿度55%-60%;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遵循无菌要求集中进行各项护理。(4)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指导学习疾病知识、发病原因与机制,告知所运用的治疗护理措施的意义,鼓励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学习基础的日常护理技巧,并叮嘱其可在出院后坚持为患者进行按摩拍背。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气指数变化,其中包括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颅内出血、胃肠功能障碍、肝部感染、肺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指数变化

两组血气指数变化对比中,试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血气指数变化(±s)

表1 比较两组血气指数变化(±s)

?

2.2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试验组(13.33%)显著低于参照组(46.67%),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15,(%)]

3 讨论

ARDS是指患者因休克、创伤或严重感染等因素损伤至肺泡毛细血管的一系列综合征。ARDS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异常增加、X线存在弥漫性肺泡侵袭。鉴于此,在患者发生上述临床表现时,其肺部已遭到一定损伤,无法自主进行正常呼吸,需在通气治疗帮助下进行被动呼吸。据临床相关资料表明[4],在患者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加以应用优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疾病恢复提供帮助。

传统护理操作存在一定局限性,过于重视对患者呼吸机以及体位的调节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无法全面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气指数变化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优化护理方案通过将传统护理加以优化,通过全面优化护理系统,明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制定有目的性、有计划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与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每项护理环节的一致性,以此提高整体临床护理质量。其环境护理中保持适当温度适度,有助于降低呼吸道分泌,促进通气换气功能,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护理方案,根据呼吸道情况予以合适补液;遵循无菌原则,加强按摩与拍背,提升患者机体耐受力的同时降低并发症风险;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全方位提供精细护理,强化家属护理能力,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延续性护理,对促进病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ARDS患者在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额外应用优化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气指数变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气通气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