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body-2训练方案对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2-04-08全茹任文君张芝琳
全茹 任文君 张芝琳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础生存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对子女的身体健康发展的培养。2015年时,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至76.34岁,婴儿死亡率为8.1‰,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7‰,总体上已经优于中高级收入国家水平,但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环境变化、生活方式变化等问题的出现,也为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为我国国民健康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2030年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健康的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共计5项近期指标,其中对于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要求更是作为健康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婴幼儿时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孩子今后取得各项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婴幼儿身体素质发展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研究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是针对0-6岁幼儿运动发育水平评估的测量工具,在评估幼儿运动技能水平、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状况、运动技能发展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幼儿运动发展干预目标制定的依据。当前该量表已经在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运动技能测试及恢复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显示配套量表的使用对于婴幼儿运动技能提升具有显著效果。Peabody-2配套训练方案对于身体发育正常的婴幼儿来说是否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对0-3岁婴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如何,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主题确定后搜索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以及特定的运动训练干预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分析Peabody运动量表的优势及配套方案的应用研究。
(2)实验法。
本次研究以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时间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结束;研究对象是西安市两家育婴机构中符合条件的60名婴幼儿,每个机构各30人,均随机分配15名实验组婴幼儿和对照组婴幼儿。研究过程中,实验组的婴幼儿接受Peabody运动训练方案干预,而对照组的婴幼儿则进行机构的常规训练,研究者每月进行一次Peabody运动量表测试,记录婴幼儿体重、身长及反射/实物操作、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五个项目得分,共进行6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对测试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常规统计描述、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资料的描述采用均值±标准差,以探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发展状况上是否存在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流程
本次研究开展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为西安市两家育婴机构中符合条件的60名婴幼儿,其中对照组30人,实验30人。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研究者均随机从两家育婴机构中分配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实际选择下对照组男生32人,实验组女生28人。
实验研究共进行6次测试,每次测试间隔时间为一个月。测试流程为:依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反射/实物操作、姿势、移动、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7个方面,后5项测试依据Peabody-2量表进行打分,并将测试数据进行记录。测量结束后,实验组婴幼儿需要由接受培训的育婴师从业人员依据测量记录开展配套训练方案干预,进行有针对性的动作改善训练,而对照组婴幼儿只进行育婴机构的常规训练。实验数据共收集六次,所有实验测量结果依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附录测试表进行记录,记录结束后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常规统计描述、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
3.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分析
在训练开始前期,研究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Peabody运动量表测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对照组首次测试结果T检验
表1显示,在首次测试中,实验组的身长、体重的平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反射/实物操作、姿势、抓握平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移动、视觉—运动整合测试的平均值都高于实验组,测试数据的p值>0.05,显著性结果均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实验组后测与前测配对分析
实验组七项测试结果与首次测试数据分析如下:
表2、表3数据显示:实验组的6次体重、身长测试中,第二、三、四、五、六次测试结果与第一次测试结果的配对结果p值为0.00,检验表明后续五次测试中实验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呈现极为显著的差异。
表2 实验组 体重(kg)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表3 实验组 身长(cm)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从表4反射/实物操作标准分的均值来看,实验组婴幼儿在反射/实物操作的得分不断增加,五次后测与首次测试结果配对分析P值<0.05,第三、四、五、六次测试的结果几近为0,差异显著,这表明Peabody-2训练方案对提升婴幼儿的反射/实物操作能力有显著效果。
表4 实验组 反射/实物操作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由表5可知,姿势项目前四次对比,标准分的均值都呈增长趋势,而第六次测试时标准分均值较第5次下降了0.06。从第四、五、六次测试与首次测试配对结果呈显著差异,最后两次测试p值<0.01,说明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第二、三次测试的配对结果虽然不呈现显著差异,但p值逐渐降低,直至在第四次测试时P值<0.05,这说明实验组的姿势得分在Peabody训练方案干预后不断增长,且训练方案应用效果显著。
表5 实验组 姿势项目后侧与首测比较(N=30)
表6数据显示,6次测试标准分均值来看,实验组婴幼儿的移动项目标准分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增长。第三、四、五、六次测试数据与第一次测试的配对结果显示p≤0.001,配对数据呈现显著差异,仅有第二次测试的数据结果显示显著性为0.184,这说明随着测试次数和训练方案应用的增加,实验组婴幼儿的运动标准分也在不断增加,且应用效果显著性不断增强。
表6 实验组 移动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在抓握项目测试上,实验组婴幼儿首次测试数据与后5次的测试数据进行配对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除第二次测试的p值为0.110>0.05以外,后续四次的测试数据P值<0.05。从整体来看,后续测试数据的p值不断降低,在后4组配对结果中呈现显著差异。
表7 实验组 抓握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实验组婴幼儿人的第一次测试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均值为9.50±1.22,最后一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为11.50±1.11,表8显示实验组的6次视觉—运动整合测试标准分均值在不断上升,婴幼儿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表8 实验组 视觉-运动整合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在该项测试上,实验组婴幼儿的首次测试标准分与后续5次标准分进行的配对分析如表8所示,后续5次的测试配对结果中p值均小于等于0.010,表明实验组婴幼儿在接受Peabody-2运动训练后,视觉—运动整合运动项目能力有显著提升。
3.3、对照组后测与前测配对分析
由表9、表10对照组的6次体重、身长测试均值表明对照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在不断增加,由第二、三、四、五、六次测试结果与第一次测试结果的配对结果p值均为0.000,表明后续5次测试中对照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与首次测试数据呈现极为显著的差异。
表9 对照组 体重(kg)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表10 对照组 身长(cm)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对照组婴幼儿的第1次测试反射/实物操作项目标准分均值为8.97±1.25,第6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为9.53±1.04,第2次、第3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在不断增加,而第4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较第3次却有所下降,第5、6次的标准分均值开始有所回升。
在反射/实物操作测试方面,对照组婴幼儿的首次与最后一次测试配对结果(表11)显示p值为0.007,表明训练前后测试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6次测试数据的p值逐渐降低,显著性不断增强,第2次和第4次的测试数据表现出无显著差异,且第4次测试数据较第3次而言得分更低。后测分析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常规训练对促进0-3岁婴幼儿反射/实物操作能力提升的效果不显著。
表11 对照组 反射/实物操作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表12的姿势项目标准分均值结果显示,6次测试中第二、三、四次的测试结果均值高于首次测试标准分均值,而第五、六次测试的均值不断下降,等于或小于首次测试值。对照组婴幼儿在姿势测试方面的6次测试数据配对结果也表明,后续测量数据与首测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在第二、三、四次测试结果中逐渐缩小,而后呈现迅速上升的波浪型趋势,这表明对照组婴幼儿在接受常规训练后姿势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表12 对照组 姿势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对照组婴幼儿的首次测试结果与第六次测试配对结果显示p值为0.002,前测与后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表13中实验组婴幼儿后测与前测数据的p值在前4次测试中不断降低至0.048,低于0.05的显著性临界值,初步呈现显著差异结果,而第五次测试的p值超出了0.05,差异的显著性降低,后续第六次测试时差异显著性才开始回归。
表13 对照组 移动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对照组婴幼儿的第一次测试抓握标准分均值为9.2±0.89,第六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为9.233,据表14的数据显示,第二、三、四、 五次测试的标准分均值为 9.13±0.86、9.27±0.91、9.10±0.96、9.20±0.89、9.23±0.94,此 6 次测量数据均值或低于、或高于首次测量数据,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表14 对照组 抓握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在抓握测试方面,对照组婴幼儿的后测数据与前测数据配对结果如表14所示,5项配对组的p值均大于0.05,前后测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常规训练对婴幼儿抓握测试得分的影响不显著。
在视觉—运动整合测试方面,对照组婴幼儿的后测与前测数据配对结果如表15所示,仅有第五次测试数据的p值为0.03,表明前后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5项配对结果的p值均超过0.05的临界值,这说明婴幼儿接受常规训练对视觉—运动整合能力的提升不存在显著效果。
表15 对照组 视觉-运动整合项目后测与首测比较(N=30)
4、研究结论
经过为期一年的Peabody-2训练方案干预,依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从促进婴幼儿体重、身长发展的方面,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训练方案干预可以促进0-3岁婴幼儿体重、身长的增长,但在无干预的情况下,此两项的身体发展情况依旧会显著增长;
(2)较常规训练而言,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训练方案干预会促进0-3岁婴幼儿在反射/实物操作、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能力的提升,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5、建议
这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在婴幼儿运动训练方法中多进行一些相应的运动干预可以提升婴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力,增强婴儿身体机能、以便婴幼儿更好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