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导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的效果研究

2022-04-08莫少锋汪天龙周子景梁天坚巫俊航叶锦艺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亚健康穴位疗法

莫少锋,汪天龙,周子景,梁天坚,巫俊航,叶锦艺

(1.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 医院,广西南宁 530020)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较多,在学业竞争、网络游戏、情感纠纷、就业择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时常不能获得良好的睡眠,导致其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并对其学习、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患者的主诉症状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其中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失眠是指由各种精神压力、社会心理因素等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西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关。失眠属于中医学中“不寐”的范畴,其最早记载于马王堆汉墓医书中。历代医家对“不寐”均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多数医家均认为“不寐”是由于阴阳失调、神失所主、气血失和所致,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不理想,或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及障碍,从而可导致其出现失眠症状。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失眠的发病率高达22.5% ~28.9%[2]。本课题以我院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导疗法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的防治工作提供临床研究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2017 ~2019 级本科生中筛选出的120 例亚健康失眠患者。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西医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病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内科学》中关于“不寐”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存在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日间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不满,并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或社会功能受损;各项临床资料完整、真实、有效;知晓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近1 周内服用过治疗失眠的药物;存在由精神障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可能会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中途退出本研究。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1 例,女29 例;其年龄为18 ~24 岁,平均年龄为(21.5±1.1)岁;其病程为1 ~5 年,平均病程为(2.3±0.6)年。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30 例;其年龄为18 ~24 岁,平均年龄为(20.9±1.5)岁;其病程为0.5 ~5 年,平均病程为(2.1±0.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我院的2017 ~2019 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一般信息、睡眠状况、心理情绪及中医辨证分型四部分。其中睡眠状况部分的制定主要是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的诊断主要是参考中文版雅典失眠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Athens Insomnia Scale 1-8,CAIS1-8)。通过对问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参与对象的睡眠状况。针对出现失眠症状的调查对象,拟定《失眠症中医证型调查表》,并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内科学》“不寐”章节中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患者的失眠症进行辨证分型。

1.2.2 治疗方法 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导疗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是:取其神门穴、内关穴、安眠穴作为治疗的主穴,取其行间穴、太冲穴、风池穴作为治疗的配穴。取等量的黄连、莲子心、肉桂、磁石、白芥子、甘遂。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粉,用蜂蜜或姜汁调和成稠泥糊状。对患者上述穴位所在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将药糊均匀涂抹于空白穴位贴上,每晚于睡前将药贴贴敷在患者的神门穴、内关穴、安眠穴、行间穴、太冲穴和风池穴上。每次贴敷的时间为6 ~12 h,隔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7 次为1 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是:由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导师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况予以其心理指导、心灵陶冶、心理激励、心理训练等心理辅导。积极引导患者分享、总结对生命意义的体会和成长感悟,使其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并珍惜生命。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或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运用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引导患者正确看待心理危机,提升其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为其营造健康向上、自强不息的校园心理氛围。每次辅导的时间为1 h,每周辅导1 次。除了对患者进行上述心理辅导外,我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还通过开展“鼓圈音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学会恰当地表达、宣泄情绪,进而降低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情绪的控制力。“鼓圈音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活动方案见表1。按照以下步骤开展“鼓圈音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让参与者有节奏地拍击手掌,或用简单口令引导参与者使用乐器发出声音。2)引导师通过肢体语言控制、调整整体鼓圈声量的大小。3)引导师通过脚步引导参与者发出和谐一致的节奏。4)进行音区划分,使每位参与者均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5)区分参与者的性别或个人特征,使每位参与者均能明显感到自己被注意和被照顾。6)引导参与者共奏一段和谐简单的即兴节奏作为收尾。用安慰贴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导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用安慰贴穴位贴敷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将安慰贴贴在其神门穴、内关穴、安眠穴、行间穴、太冲穴和风池穴上,每次贴敷的时间为6 ~12 h,隔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7 次为1 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表1 “鼓圈音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活动方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PSQI 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分、中医症状证候量表评分及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的结果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PSQI 评分、ISI 评分和中医症状证候量表的评分均明显下降,对其进行PSG 监测的结果显示其睡眠质量良好。有效:治疗后患者的PSQI 评分、ISI 评分和中医症状证候量表的评分均有所下降,对其进行PSG 监测的结果显示其睡眠质量较好。无效:治疗后患者的PSQI 评分、ISI 评分和中医症状证候量表的评分均未下降,对其进行PSG 监测的结果显示其睡眠质量较差。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 数据库录入本研究中的数据和资料,用SPSS 17.0 软件对录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8 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2 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0 例,其治疗的显效率为30.00%(18/6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40/60)。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6 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0 例,为无效的患者有44 例,其治疗的显效率为10.00%(6/6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6.67%(16/6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卡方检验结果

3 讨论

3.1 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失眠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其中西医疗法又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临床上治疗失眠常用的西药主要有镇静催眠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等。研究指出,失眠患者经常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易出现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且长期用药还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其病情易复发。非药物疗法主要以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为主[3]。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较多,包括中药内服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导引按跷疗法等。其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

3.2 心理辅导治疗失眠

心理辅导对亚健康失眠有一定的疗效。进行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进而促进其睡眠。中医认为不寐病位主要在心。《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宁,引起不寐。不寐的发生是一种神伤及形、形损及神的过程。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心灵陶冶、心理激励及心理训练等心理辅导可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其情绪的宣泄,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情绪的控制力。针对大学生群体,应告知其在平时的学习中尽量不要太过劳累,并在心情不佳时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和朋友聊天或多听音乐,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3.3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烙、熨、外敷、药浴等中医外治法。清代徐大椿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穴位贴敷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通过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深入表里,贯通经络,联络脏腑,沟通表里[4]。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证广泛,可与内治法并用,能补内治法之不足。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穴位贴敷疗法亦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经络、穴位,再将中药制成的药糊贴敷其上,激发自身正气,以起到养生、保健、治病、防病、康复的作用。本研究中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用的药物有黄连、莲子心、肉桂、磁石、白芥子、甘遂。其中黄连味苦,性寒,可清心火;肉桂味辛,性热,可温肾阴。二药配伍可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阴阳调和,泰然相安。莲子心味苦,性凉,可清心火、止汗、养神。清代食医王孟英有云:“莲子心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止血固精。”磁石味辛、咸,性寒,可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肝经、脾经、肺经、胃经、心经,可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甘遂味苦、甘,性寒,可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宁心安神之效。

综上所述,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辅导疗法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亚健康穴位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夏季穴位养心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跟踪导练(一)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