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射辛止咳贴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研究

2022-04-08刘晓侠程良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阻塞性步行常规

刘晓侠,王 静,杨 梅,程良伟

(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40006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等,其病程分期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1-2]。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此病为本虚标实之证[3]。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主要是采用祛风散寒法、温肺化饮法、清热化痰法对其进行治疗[4-5]。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主要是采用补肺健脾法、补肺益肾法、益气滋肾法、祛痰活血法对其进行治疗[6-8]。有研究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起到化痰降气、宣肺平喘、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作用,从而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9]。本文对我院接诊的19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评价用射辛止咳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射辛止咳贴组和常规治疗组。射辛止咳贴组100 例患者中有女56例,男44 例。常规治疗组90 例患者中有女48 例,男42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的比较[ 例(%)]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等症状;2)病情符合《GOL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2017年版)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并经肺功能检查得到确诊;3)年龄在40 岁至75 岁之间;4)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体温在38.5℃以上;2)局部皮肤不完整,例如存在疖、疮、皮炎、瘢痕、皮肤破溃等;3)对本研究中所用敷料及药物过敏;4)患有其他肺系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5)患有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甲状腺疾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等;6)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7)不能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

1.4 治疗方案

1.4.1 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案 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所用的药物和用法是:1)注射用头孢米诺钠,静脉滴注,2 g/ 次,1 次/12 h;2)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g/ 次,1 次/d;3)注射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0.3 g/ 次,1 次/d。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连续治疗2 周。

1.4.2 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为射辛止咳贴组患者使用射辛止咳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射辛止咳贴的药物组成和制用法是:将适量的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薤白、莱菔子、瓜蒌、肉桂、射干、麻黄、天南星、白附子、透骨草、柴胡研成粉末(过120 目筛)。使用姜汁蜜将上述药粉调制成2 cm×2 cm 的药饼,置于医用敷贴上,然后将敷贴贴于特定穴位(包括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天突穴等)处。隔日贴敷1 次,每次贴敷30 min。连续治疗2 周。治疗期间,患者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水疱、破溃等情况,需分析是否是由使用药物引起的,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3 年版)中的相关标准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及体征的分级量化积分表(详见表2),并使用此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和气短)、体征(肺部啰音)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价,根据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总积分的减少率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总积分的减少率>70%;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总积分的减少率为30% ~70% ;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总积分的减少率<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及体征的分级量化积分表

1.5.2 6 分钟步行距离 采用6 分钟步行试验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束后,统计患者的步行距离,精确到米(四舍五入)。

1.5.3 睡眠质量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由18 个条目组成的7 个评价维度。每个评价维度的分值为0 ~3 分,总分为0 ~2l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PSQI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显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64.0%,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53.3%。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

治疗前,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为(408±104.38)m,常规治疗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为(402±121.5)m;两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为(438±101.31)m,常规治疗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为(423±129.8)m ;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m,± 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m,±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Z 值 P 值射辛止咳贴组 408±104.38 438±101.31 -4.231 0.001(n=100)常规治疗组 402±121.5 423±129.8 -2.842 0.003(n=9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分钟步行距离差值的比较

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前后6 分钟步行距离的差值为(30±30.28)m,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6 分钟步行距离的差值为(21±33.6)m。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前后6 分钟步行距离的差值大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差值的比较(m,± s)

表5 两组患者6 分钟步行距离差值的比较(m,± s)

组别 治疗前后6 分钟 Z 值 P 值步行距离的差值射辛止咳贴组(n=100) 30±30.28常规治疗组(n=90) 21±33.6 -1.103 0.027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PSQI 评分为(14.29±2.01)分,常规治疗组患者的PSQI 评分为(14.97±2.19)分;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PSQI 评分为(6.98±2.38)分,常规治疗组患者的PSQI 评分为(11.58±1.97)分;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PSQI 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 评分的比较(分,± s )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射辛止咳贴组 14.29±2.01 6.98±2.38 5.121 <0.01(n=100)常规治疗组 14.97±2.19 11.58±1.97 2.247 <0.05(n=90)t 值 0.557 3.625 P 值 >0.05 <0.01

3 讨论

射辛止咳贴是以《金匮要略》中的射干麻黄汤为基础改进、制成的一种中药贴。此中药贴的药物组成包括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薤白、莱菔子、瓜蒌、肉桂、射干、麻黄、天南星、白附子、透骨草、柴胡等。其中射干、麻黄、细辛、甘遂可温肺化饮、下气祛痰,白芥子、薤白、莱菔子、瓜蒌、天南星、白附子可化痰理气,肉桂可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延胡索可理气止痛,透骨草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理气开郁之功。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0%)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辛止咳贴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64.0%)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PSQI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射辛止咳贴组患者的6 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其PSQI 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为射辛止咳贴组患者采用射辛止咳贴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阻塞性步行常规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魔方小区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常规之外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