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的分析

2022-04-08宋莎莎刘小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内分泌胰腺

宋莎莎,刘小琴

(1. 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 烟台 265500 ;2. 威海市立医院病理科,山东 威海 264200)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是一类起源于胰腺细胞的罕见肿瘤,具有恶性倾向[1]。据统计,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占胰腺肿瘤患者总数的1% ~2%[2]。此病患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且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罹患此病。根据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此病分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胰岛素瘤、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等[3]。此类患者可因体内某种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不会出现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因此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患病人数较少,因此有出现误诊的可能。研究指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经对症治疗预后较好,即使是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也有较高的生存率[4-5]。本文主要是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等得到确诊;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11 例,女性29 例;其年龄为18 ~78 岁,平均年龄为(65.35±4.32)岁。

1.2 方法

观察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比较40 例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与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比较40 例患者中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方法是:依据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期、分类、分级、分型标准[6]及2011 年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7]、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8]的相关诊断标准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分期和分级。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程度及转移情况等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4 期(Ⅰ期~Ⅳ期)。通过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突触素(Syn)和嗜铬粒蛋白A(CgA)的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确定肿瘤是否具有神经内分泌性质,然后根据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 指数确定肿瘤的病理分级(详见表1)。对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的方法是:将所有标本浸泡于10% 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固定,之后对标本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HE 染色(包括染色机染色、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素对比染色)等处理。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采用阳性组织切片,观察染色结果。

表1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级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在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有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9 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1 例。在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血糖水平降低等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多数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

2.2 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对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CT 检查、超声检查、MRI 检查等发现其中多数患者的肿瘤均为圆形的类实性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边界较清晰,未见肿瘤向周围组织明显浸润,肿瘤可发生于胰腺各部位,其中位于胰腺头部的肿瘤最为常见。

2.3 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

在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有神经内分泌瘤患者36 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4 例。在36 例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有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8 例(其中肿瘤病理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分别有6 例、2 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8 例(其中肿瘤病理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分别有23 例、5 例)。在4 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有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 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 例。在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有29 例,为Ⅱ期的患者有7 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3 例。对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肿瘤标本进行常规HE 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浸润性生长,并出现弥漫实性巢团,坏死明显,核分裂多见;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呈实性、小梁状,不侵及周围组织,核分裂少见。9 例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中的CgA 和Syn 在细胞质中均呈阳性表达,ki67 在细胞核中呈阳性表达。

2.4 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对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体的手术方式有胰体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肿瘤剜除术等。对于存在肿瘤细胞远处转移或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对其实施姑息性手术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

2.5 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与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在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与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性别、CgA 的阳性表达率及Synb 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肿瘤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或Ⅱ期,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肿瘤的临床分期均为Ⅲ期或Ⅳ期。详见表2。

表2 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与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例(%)]

2.6 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

在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 例(%)]

2.7 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对40 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至今)的结果显示,其中有2 例患者出现肿瘤细胞转移的现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肿瘤细胞转移的现象。

3 讨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升高[9]。此病可分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发现,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是由于特异性内源性分泌紊乱所致,例如卓- 艾综合征是由于胃泌素分泌过多所致[10]。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诊断其病情较为困难。进行CT 检查、超声检查和MRI 检查是术前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方法,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是术后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目前临床上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少数患者同时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其病情。临床上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内分泌胰腺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胰腺损伤CT诊断及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胰腺超声检查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