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大接经针法治疗脑梗死后PVS的效果观察

2022-04-08伍华兵池响峰吴佩娟张金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酯针法血浆

伍华兵,池响峰,吴佩娟,张金波,李 聪,罗 超

(1.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 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卫生院,广东 潮阳 515100)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是指由脑部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易导致其神经活动受到抑制。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脑梗死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对脑梗死后PVS 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其残疾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脑梗死后PVS 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接经针法是中医治疗中风偏枯常用的针法之一。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1]。本文主要是探讨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大接经针法对脑梗死后PVS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9 年7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30 例脑梗死后PV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 检查或MRI 检查得到确诊;病情符合“南京标准2001”[2]中关于PVS 的诊断标准;年龄为20 ~60 岁;住院的时间>3 个月,病程<1 年;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在发病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沟通障碍;合并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其剔除和脱落标准是:未坚持到研究最后;未按照原定方案进行治疗;无法评估治疗效果;无任何检测记录。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联合组(n=15)。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8 例,女7 例;其平均年龄为(45.41±14.37)岁,平均病程为(4.81±2.24)个月。在联合组患者中,有男9 例,女6 例;其平均年龄为(47.55±12.49)岁,平均病程为(4.77±2.21)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血压和血糖、营养支持、抑酸护胃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3]。在此基础上,用大接经针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参照《经络腧穴学》[4]选取其十二井穴、承浆穴、水沟穴、百会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对其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0.3 mm×40 mm 的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环球牌)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对十二井穴进行针刺时,以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快速刺入毫针,从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开始进行针刺,至足厥阴肝经的大敦穴结束,针刺的原则为“从阴引阳”。对女性患者进行针刺时从左上肢开始进针,对男性患者进行针刺时从右上肢开始进针。采用斜刺法对承浆穴和百会穴进行针刺,进针的深度均为10 mm,并快速捻转毫针。采用雀啄手法对水沟穴进行针刺,以患者眼内充满泪水为佳。不留针,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12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大接经针法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大接经针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120024)的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用药25 mg(用250 mL 的生理盐水稀释),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12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PVS 量表(由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评分[3]。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12 分,表示其意识基本恢复正常;评分为10 ~11 分,表示其脱离植物生存状态;评分为8 ~9 分,表示其处于过渡性植物生存状态;评分为4 ~7 分,表示其处于不完全性植物生存状态;评分≤3 分,表示其处于完全性植物生存状态。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FIB 的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置于抗凝试管中。以3000 r/min的转速对血液标本进行10 min 的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浆。采用特康TEK8520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血浆中FIB 的水平。CRP 的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置于无抗凝剂的管中。以3000 r/min 的转速对血液标本进行10 min 的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清中CRP 的水平,检测所用的试剂盒由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5]。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12 分。显效:治疗后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6 ~11 分,但仍<12 分。有效:治疗后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 ~5 分,但仍<12 分。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无变化。(临床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V10.1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用χ²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VS 量表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PVS量表的平均评分分别为(2.26±1.04) 分与(2.55±1.16)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PVS 量表的平均评分分别为(9.53±2.41)分与(7.58±2.7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VS 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VS 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PVS 量表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15)2.55±1.167.58±2.71联合组(n=15)2.26±1.049.53±2.41 t 值0.7212.083 P 值0.4770.047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 水平的比较(ng/mL,±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FIB、血清CRP 水平的比较(ng/mL,± s )

组别血浆FIB血清CR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15)103.28±17.9595.38±13.3295.33±12.4475.43±7.54联合组(n=15)102.57±18.4374.63±12.6494.74±12.6965.43±5.44 t 值0.1074.3770.1294.166 P 值0.916<0.0010.899<0.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病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PVS 是脑梗死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脑梗死患者发生PVS 的原因主要是其脑梗死的面积较大或脑部重要的血管发生堵塞,致使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损。临床上治疗脑梗死后PVS 患者的关键在于及时促进其意识的恢复。目前西医对此类患者主要是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支持治疗。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脑为元神之府,中风可损伤脑络,致脑窍瘀阻,进而可引起PVS。大接经针法是中医治疗中风偏枯常用的针法之一。古代医家认为,人体经络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因此流向也不同。进行针刺治疗时的配穴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即“从阳引阴”与“从阴引阳”。大接经针法即以十二经络流注之顺序取井穴进行针刺。十二井穴均位于手足末端,该处血管和神经丰富,对十二井穴进行针刺可起到驱邪外出的作用。此外,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刺时选取穴位还有承浆穴、水沟穴和百会穴。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连通体表与体内,针刺该穴位有“病在阳,取其阴”之意,可治疗口眼歪斜、流涎、口舌生疮、消渴嗜饮、小便不禁诸症。百会穴和水沟穴同属于督脉上的穴位,针刺这两个穴位可起到开窍启闭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百会穴可刺激脑部的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6-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均提取自银杏叶),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扩张脑血管,减小血流阻力,清除氧自由基,进而可缩小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病灶,保护其脑组织,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8]。FIB 是一种凝血因子,主要分布于人体的血浆中。脑梗死患者血浆FIB 的水平可显著升高。CRP 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它是临床上用来评估炎症损伤、感染的重要指标。脑梗死患者血清CRP 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VS 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浆FIB 和血清CRP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对脑梗死后PVS 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大接经针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血浆FIB 和血清CRP 的水平,改善其意识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但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小、研究时间短、观察指标相对单薄等不足之处,后期应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并增加相应的观察指标,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内酯针法血浆
不同类型桃果实内酯芳香物质构成与重要性评价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肠胃舒胶囊中的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细胞自噬对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