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径提升社区中老年钢琴教育中的听觉审美素养

2022-04-08

大众文艺 2022年6期

任 萌

(虹口区社区学院,上海 200080)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在实现了物质追求之后,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和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和演奏时的丰富表演形式,在众多乐器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学习钢琴能够打开人们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对于艺术鉴赏力、手眼协调力的培养都有着极强的帮助。在教育普及化的趋势下,钢琴教育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学院走向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钢琴,喜欢钢琴,这里面有少年儿童,有青年大学生,也有成年人、老年人。目前,大多培训机构的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考级,或者举办音乐会,这无法满足兴趣导向的成年人、老年人的需求。

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钢琴教育,为成年人、老年人的钢琴学习提供了新思路,社区的钢琴学习出发点是服务社区居民,让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以更便利的条件接受到钢琴教育。社区钢琴教育在降低技巧性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和音乐性,相当程度上增加了成年人、老年人对钢琴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促进了社区文化交流,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建设提供助力。

一、听觉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社区钢琴教育的主要学生群体是中老年人,学习钢琴课程的初衷多是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提升个人艺术修养,而不是为了考级,或者举办音乐会。因此,社区钢琴教育需要以提升社区居民的音乐审美素养为目标,多形式多途径地为中老年的钢琴音乐学习搭建平台。在钢琴教育中,审美素养主要为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的表达,包含聆听感受、演奏体验、情感表达的多方面结合。

社区钢琴教育主要是以音乐为内容,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钢琴课程进行表达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系统的钢琴课程学习过程中,提高了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果仅仅只是满足于传统的钢琴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只注重手指技术训练,无法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足够的美学历练。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听觉审美素养的提高途径

人们常常认为钢琴是手指的艺术,这种观点是片面且狭隘的,钢琴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听觉的艺术。耳朵在聆听钢琴音乐时,会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建立起自己的主观判断,这种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就是所谓的“音乐听觉”,包括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可以将帮助演奏者感受到钢琴演奏中的综合情感内涵。

外在听觉指的是耳朵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内在听觉指的是脑海中想象出音乐应该的样子,是内心的音乐旋律通过演奏形式进行的传递,因此每个听众所感受到的旋律都具有独特性。外在听觉是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都能感知到的;而内在听觉是深层次的,是需要经过引导和训练才能够具备的。而想要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演奏者就必须培养自身的内在听觉,从而表达出钢琴音乐的意境,使得听众产生共鸣。

在社区中老年钢琴音乐学习的教学和推广中,想要提升社区中老年人的音乐审美素养,就必须要培养居民的音乐听觉,特别是增强中老年人内在听觉的敏感度,多途径地建立以听觉为核心的聆听感受。

1.举办公益音乐会,丰富听觉感受

音乐会是音乐的一种表达和展现的形式,其兼具了一份高雅的仪式感和一种商业的运作模式。钢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不断打破历史的禁锢,跟随古典音乐的发展,不断与时代碰撞与交流,逐渐从欧洲教会走向王公贵族,最后走入普通大众,走向世界。钢琴音乐是欧洲音乐历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承载和体现,记载了欧洲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文风貌。听音乐会,不仅是对个人修养和音乐审美的提升,还是一种隔空的对话,是一场文化艺术之旅。

社区中老年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和普及中的重要一环,需要遵循人们的听觉感知规律,尊重和满足听众的听觉需要。笔者针对公益音乐会的需求和开展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35-75岁的中老年人,有效调研样本人数为1263人。在“2021年虹口区社区学院公益音乐会需求调查”中发现:社区居民对于古典音乐的了解程度是十分缺乏的(如表1所示),居民对古典音乐的了解程度中“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占了97.94%,而“非常了解”仅占到2.06%。

表1 社区居民了解古典音乐程度调查表

在音乐会参与度调查中发现中老年人聆听音乐会的频率是很低的(如表2所示),只有8.63%的居民经常去听音乐会,79.02%的居民偶尔去,还有12.35%的居民从未去听过音乐会。在上海这样一座文化艺术发展程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城市,居民对于音乐会的参与度仅限于此,很显然音乐会的普及和推广还是有所欠缺的。

表2 社区居民参与音乐会程度调查表

在音乐会对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重要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如表3所示),69.28%的居民认为公益音乐会的普及非常重要,22.77%的居民认为公益音乐会的普及一般重要,仅0.95%的居民认为公益音乐会的开展不重要。也就是说,近乎100%的居民认为公益音乐会对于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社区音乐教育的建设是有利且重要的。由此可见居民对于公益音乐会的举办是十分期待和认可的。

表3 公益音乐会重要程度调查表

在社区居民对于音乐会参与方式(如表4所示)和聆听社区公益音乐会的方式(如表5所示)的调查中发现,80.29%的居民希望欣赏和聆听音乐会,而同时,愿意演出体验和互动参与的人数,也有超过三成,这意味着公益音乐会对于中老年居民有相当高的欢迎程度,中老年人十分愿意参与到音乐会中。从社区居民希望参与音乐会的方式中可以看出,近九成居民更愿意参与到传统的线下音乐会中,线上音乐会的参与度有三成。由此可见,我们在举行传统线下公益音乐会的同时,还要将线上和线下方式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等途径加强音乐会的宣传和推广,切实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和聆听钢琴音乐的机会。

表4 参与音乐会方式调查表

表5 聆听社区公益音乐会方式调查表

因此,社区音乐教育中,我们需要着眼于中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多形式地组织和举办公益音乐会,培养居民的音乐听觉感受能力,提升居民的音乐审美能力,举办音乐会更是为社区钢琴音乐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补充。有效地提升音乐会对中老年居民听觉审美素养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丰富音乐会的音乐形式和种类,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增加中国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作品;演奏形式上以钢琴独奏为主,增加钢琴四手联弹、弦乐、管乐和民乐演奏等形式。(2)立足于中老年人群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居民的钢琴音乐学习提供渠道。学生除了可以在音乐会中聆听欣赏外,老师还可以选拔优秀的钢琴学员参与演出,增强舞台体验感,提升钢琴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3)扩大公益音乐会的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在聆听方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居民除了现场聆听外,还可以线上进行直播观看欣赏;在推广形式上,要做好公益音乐会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各街道社区学校信息发布以及网络平台宣传等途径,切实地为社区教育的中老年学生和居民提供钢琴音乐学习的渠道。

社区钢琴音乐教育建设需要以听觉培养为核心,公益音乐会的举办和组织为社区中老年人钢琴音乐教学的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补充,中老年人可以更直观地聆听和欣赏高雅音乐,丰富内心的情感需求和外在的情绪表达,提升个人的音乐审美素养。

2.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提升听觉品味

人们对于音乐的听觉感知是与生俱来的,人耳聆听到音乐并传递到大脑会产生一种共情。比如,在听到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点头;在听到某段优美深情或感伤的旋律时,回忆或某种情绪就会层层涌现。音乐欣赏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节奏、力度、旋律和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这种共情产生的原因,从而不断加强个人的内在听觉感受。同时,通过了解钢琴作品的背景、作曲家所表现的音乐思想和刻画的音乐形象,以及感受音乐中旋律的走向和节奏的韵律,形成准确且丰富的想象,为社区钢琴课程的学习和钢琴演奏的提升做一个良好的补充。

在社区钢琴音乐教育中,建立人们以听觉为核心的聆听感受的第二个渠道是开设音乐欣赏类的课程。通过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不断地训练和提升音乐听觉的敏感度,有效地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在音乐欣赏课程前,教师应当有选择地备课,选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在音乐的选择上涵盖度要广、针对性要强,既包含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欧洲古典钢琴音乐作品,又包含中国代表性的民族钢琴作品;同时,选择的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要极具其音乐风格和代表性。在赏析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在教室的引导下,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的灵感、作品的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等,学生通过音乐聆听与内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在课程中要采用比较聆听的方式,学生对不同的演奏版本进行赏析,比较学习,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形成自己的审美风格。在完成钢琴名曲赏析之后,社区音乐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基于所欣赏钢琴曲谱片段内容来进行哼唱和弹奏,教师要注意强调弹奏技巧是为了音乐性服务的,不同的音乐情绪要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以传递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因此,在社区钢琴教育过程中,想要提升中老年学生的审美素养,开设钢琴音乐欣赏类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聆听以感受音乐的内涵,传递音乐的艺术美感,帮助学生建立起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钢琴能力和水平。

3.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听觉建立

在社区中老年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弹,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听。音乐听觉感知是钢琴演奏的向导,音乐听觉的建立要贯穿于社区钢琴课堂的全部过程中。首先,在学生弹奏之前,学生要先完整地聆听作品,对钢琴作品有个预先的了解,包括对音乐的整体速度和力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作品中的主题、动机、情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等,这样才能给钢琴乐曲的课堂和课后的技术练习提供支撑,不会偏离练习轨道。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自己弹奏的内容,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聆听和小组比较聆听的方式,进行自评和他评,老师予以指导,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弹奏中建立自我的听觉感受。另外,在课堂外的练习中,由于中老年学生在练习技巧时会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手指练习上从而忽略掉耳朵的部分,因此学生可以把自己所练习的内容录制后,在之后通过反复播放发现问题,实现提高。

在社区中老年钢琴教学中,钢琴老师对于建立学生演奏的听觉感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钢琴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专业性运用到教学中,通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敏感的听觉能力对学生弹奏的音乐旋律和节奏进行指导和评价,并指出学生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加以示范,帮助学生解决和改正。教师在倾听和帮助学生之外,还可以通过示范讲解、情感融入、肢体演奏等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提高内在听觉能力,提高演奏质量和效果,并在弹奏中融入自己对作品的音乐感受和理解,提升审美素养。

社区教师在钢琴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演奏听觉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弹奏听觉习惯,在长期钢琴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听觉感知能力。社区钢琴教师要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并养成演奏听觉的音乐感知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取得进步和成长。

4.观摩音乐沙龙,加强听觉审美素养

在社区中老年钢琴课程教学中,仅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辅助教学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审美素养,比如:组织一月一次的观摩学习或一学期一次的音乐沙龙等。从社区中老年钢琴课程的整体授课情况来看,集体授课是主流的教学形式。钢琴课程作为最受社区中老年人欢迎的课程之一,这种教学形式以尽可能地满足居民学员的学习需求为目的,但同时也会忽略掉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达成个性化音乐教学目标。因此音乐沙龙和观摩学习等活动能够给每位学生展示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沟通和交流中学会聆听和比较。

观摩学习或音乐沙龙立足于听觉感受,是对学生定期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钢琴老师可以在每月的最后一节课组织一次小型的月观摩演奏会或者音乐沙龙研讨,学生们可以演奏本月中所学习的作品或片段,全班进行观摩欣赏并相互评价。其中,弹奏方式可以是多样的,除了独奏以外,还可以采用四手联弹、边弹边唱等多种形式。学生在聆听和欣赏中通过比较学习,鉴赏和分析他人演奏来巩固和丰富所学内容。在观摩学习或音乐沙龙中,学生不再受到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的传授法学习方式的禁锢,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直观地听觉感受来进行客观的听觉审美分析。同时,教师采用了“观摩”与“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现场演奏以及欣赏演奏视频音频等,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钢琴这种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学生单方面地接受学习的心态,提高了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观摩学习或音乐沙龙更立足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从听觉出发,以欣赏美的角度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演奏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结论

社区钢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艺术课程之一,除了满足社区居民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外,更应该以培养和提升居民的音乐审美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加强终身教育的建设内涵。社区中老年钢琴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将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变为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学模式。社区中老年钢琴教育要以中老年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通过对钢琴的学习,不断地丰富内在听觉感受,提升自身的气质与修养。多途径的社区钢琴教育方式能够极大地培养和提升居民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丰富终身教育的建设内涵,提升社会文化艺术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