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圣归来》后的中国动画电影崛起之路*

2022-04-08陈继光罗建光

大众文艺 2022年6期

梁 莉 陈继光 罗建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随着《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电影爆红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迎来大发展时期。关于孙悟空、哪吒、姜子牙、济公、白蛇、青蛇、杨戬的动画电影人物相继被搬上银幕,观众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信心重新被点燃,这证明了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的高水准,但是动画故事不佳等问题却仍然被批评和诟病。要使中国动画电影实现真正崛起,让中国动画电影散发巨大魅力,仍在路上。

一、《大圣归来》吹响中国动画电影崛起号角

《大圣归来》无疑是成功的,它扫除了中国动画弱势的阴霾,树立起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其画面、情节、配乐等都堪称经典,已然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新起点,让动漫粉丝和动漫创作者均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崛起的希望,也为后续中国动画创作者指出了努力方向。

1.主题和角色设计契合大众诉求

影片讲述了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在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一个典型的英雄故事。影片主题弘扬真善美和传播正能量,所有人世间的真善都是最美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影片生活气息十足,因此被大众所认同。另外,影片互帮互助的主题设计也贴合了现实中一个人离不开朋友知己的帮助、鼓励和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父母带子女观看影片的诉求;在角色设计方面,大圣是英雄,救人以危难。英雄永远被人民所铭记,因此,这样的设计永远会被观众所接纳。观众从悟空的身上,不光能看到他忠信礼义的高尚,同时也能看到他的坚韧、顽强和不屈的精神意志,还能看到他狂野、泼辣和调皮的人性化一面。悟空拥有人一般的意志,却有神一般的手段,他能上天入地,腾云驾雾,无所不能。这样的设计契合了观众成为超级英雄的无限向往和诉求,也是一种“接地气”的设计。

2.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成为一种带动

纵观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已逐渐摆脱“非日既美”动画模仿,细微之中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种元素。《大圣归来》影片中的京剧鼓点、唢呐配乐、皮影和戏剧的融入,河边混战群妖时的配乐《筝锋》以及《回将令》的应用,老生和小生混唱的《祭天化颜歌》等都带着浓厚的中华文化印记。虽然在中华文化元素挖掘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成功的中华文化元素的运用无疑给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来说看到了一丝曙光,也明白了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有着巨大的魅力,为创造出成功的中国动画电影树立了信心。

3.人物场景设定和技术表现方面崭露头角

人物设定上,各个主角性格鲜明。大圣开场落寞形象和回归自信后的超级英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创新处理恰到好处,唐僧形象设计成一个小孩子,造型方面超出以往大众认知,一改观众印象中古板、呆滞、迂腐的形象,新颖而独特。天宫场景以及后来妖王居住的中式楼宇建筑、花果山及其他自然风光场景画面处理都很精细和精美,色泽华丽而充满中华民族文化韵味。打斗场面设计紧凑连贯,细节处理得十分精细到位。不管是从该片技术层面还是画面表现水平而言绝对是国内超一流水平,其美国动画电影所能感受到的视觉震撼也同样在该片得以呈现。

4.善于借鉴也是一种成功

该影片成功吸纳了迪士尼真人版动画电影掀起的情怀风暴,对于70后、80后、90后看着86版《西游记》电视剧长大的一代,都有着对齐天大圣独特回忆,让人有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代入感很强。同时,该影片诙谐幽默,老少皆宜。在紧张激烈以及悲伤的氛围中穿插搞笑幽默的情节,整个影片以轻松活泼为主。不得不承认借鉴“美片”较为成功,观众定位准确,也成功走出中国长期以来动画乃儿童动画的禁锢。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预示国漫的崛起

影片于2019年7月在中国上映,2019年8月31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达46.55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动画电影和中国影视产业的一个奇迹。

其故事讲述从小被当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独与误解中成长,并逆天命而行的反叛型传奇英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既熟悉又新鲜、既热血又感人的中国故事。该片对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进行了颠覆式的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很有创新精神也充满温暖的作品,其精彩的打斗戏和精美视觉特效使其观众视听体验酷炫和热血。该动画电影有感动、有搞笑、有深入内心的思考,而且故事也讲述完整,画面表现极为精美,其影片完成度和可观性极强。此外,主角哪吒的心路历程也有着非常细腻的刻画,也有在误会氛围中力排众议保护他人的人情化设计处理。哪吒不屈服、不妥协、不信命的精神内核“点燃”了观众的内心,观众为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付出努力以及不放弃产生了共鸣并被感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各个方面设计堪称完美,其创作方面更加成熟和完善,不得不承认是国漫的崛起力作。

三、中国动画电影在崛起之路上真正需要什么

从《大圣归来》之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姜子牙》《哪吒重生》《青蛇劫起》等各种中国古典神话故事被不断地改编拍摄。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完善产业体系、人才培养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国产动画电影制作技术也实现了超越,制作特效也不再被吐槽。大家突然间发出另外的一个疑问,我们与国外动画电影差距还有多远,我们的动画电影还缺什么。

1.需要对影片不断探索和创新

从目前上映的系列动画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影片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和搞笑、老少皆宜、特效宏大而炫酷均有借鉴别国的做法,借鉴也取得了成效,但是借鉴只能顾一时之需,不是长远之计。《大圣归来》后几年中国的动画电影进行了一些突破,却被无数的观众诟病只知道拿西游、封神演义等素材来回翻炒。近三年,我们创作者也在创新之路上做出了一些创新尝试,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无限生机。《大鱼海棠》在原创上面勇敢尝试被大众所肯定,其对中国文化的致敬和对中国美学意境的打造成为标杆;《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跳脱出原著的限制和禁锢,将故事放置于一个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俑之城》将视角对准了地下墓葬世界,从新发掘的文物中挖掘出新的故事,在旧的神话体系下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有浩瀚的历史文化可以挖掘,有无数像《西游记》这样人人皆知的经典名著可以取材。种种创新,使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越发蓬勃和充满魅力,国漫再次崛起成为一种共识。也再次证明,创新才是出路,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

2.需要对中华文化的不断挖掘

从目前上映的动画影片来看,各种中国元素一一展现出来。《大圣归来》中京剧、皮影、脸谱、古筝、唢呐、中国传统曲目等元素的使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双丸子头造型,太乙真人的四川方言应用,负责看守哪吒的活宝结界兽形象则来自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殷商时期文物;《俑之城》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九尾大师、百戏俑、青铜兽、山海经的上古生物“地孔”、秦阳城古城巷陌的秦砖汉瓦、大秦锐士和蒙面侠客、甲骨文和秦小纂、舞火龙和孔明灯等极其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不得不说,众多动画电影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当今流行元素,让所要展现的文化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其创作出来的中国风令人耳目一新,不仅丰富了影片内容,更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传递出正确的审美理念。这增强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亮点。

回首中国动漫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当今中国动漫的崛起与70-80年代中国动漫繁荣有多么相似,这无疑说明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成功,需要对中华文化的不断挖掘,也告诉我们要更加坚定走中华文化为依托的中国动画电影探索之路。

3.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传递共同的正确的价值理念是主旋律

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层面上得以不断进步,《俑之城》《姜子牙》等票房不景气告诉我们,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一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旋律,没有精雕细琢的故事难以真正打动观众和感动观众。《大圣归来》一个弘扬真善美和传播正能量的定位,成为该电影的定海神针;《济公之降龙降世》在济公拯救苍生使命的故事中巧妙地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现代社会重点关注话题和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有效融入,使其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白蛇缘起》和《青蛇劫起》中对亲情的重视以及直面困难勇气的体现,是全人类共有的良好精神品质和价值理念;《哪吒之魔童降世》遵循其原版封神榜中最有反叛精神的英雄,在哪吒身上,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年轻人的身影。也印证在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去突破出身和环境的限制,不断勇敢蜕变。也传递出命运不应该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

不得不说,近年来众多作品传递出来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正贴合处于社会中下层大多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所看,也更加贴合当代青少年的三观,得到绝大多数青少年认可。

4.注重动漫原创人才培养是根本

应该肯定我国动画电影蓬勃发展的良好局势,同时,也不难发现崛起之路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需要用一种全球化发展视角去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国际化的制作模式,并结合中国本土的动画电影发展的环境、基础和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国动画电影的原创力。原创力是动画电影向前发展进步的一种动力,而获取这种原创力就是专业人才培养,而专业人才培养我们早已经从主要依靠美术电影制片厂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过渡到以艺术高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们发现《姜子牙》等好多优秀作品来自高等院校创作团队,一个个优秀动画电影创作团队成员均来自我们近20年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培养出的高端人才。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动漫教育与动漫企业之间缺乏互动,使我国的动漫教育无法教育出来动漫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动画专业需要改造提升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奔腾而至,应对目前这一些新的变化,需跨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整合,要求专业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推动专业的融合发展。动画从诞生之初就明显带有交叉融合学科的特征,它是集合了美术、影视、音乐、文学、工学等众多学科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界、业界、教育界一直对动画专业界限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的学科归属。早期高校开设动画专业比较混乱,有的划归在美术学,有的划归在艺术设计,有的划归在计算机类,有的划归在戏剧影视大类,其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培养的人才也是五花八门。虽然2012年教育部新版专业目录中,将动画专业由美术学划归戏剧影视学类,其认识还是不足,仍然没有结束目前在不同学科设置专业的混乱局面。不得不说,动画专业究竟归属于哪个学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和商榷。

因此,中国动画专业教育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对动画专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动画专业深入融合,推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促进动画与理工农医等的深度交叉融合,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出动画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有效路径。科学确定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满足新时代所需专业人才。

(2)实施以美育人与立德树人结合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让我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当今,我国教育界均在大力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课程思政成为热门话题。以上之所以成为重点关注话题,其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缺乏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和切实的美育工作,加之国外不良文化在互联网冲击下大量侵入使其大量青少年价值观审美观产生扭曲,使其进入动漫行业的专业人才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既没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审美迷惘和审美趣味低下,跳槽乱象等均是当今社会从业人员的通病,也是最为典型的社会诚信缺失问题,这也在一定角度表现出我国高校的立德树人和美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对于承担动画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找到解决问题的内在根源,并找到解决这一些问题的相应途径和办法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者们主要的研究课题。

因此,就当下艺术高校来说,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外还应该坚持“以德信人”的教育与引导,增设美学与美育教学课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将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更好地传播中华美学,增强大学生审美自信和品德自信。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文化传统,增强中国当代大学生参与国际美学对话的能力,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新模式。促使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的转换,从而解决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宗旨问题,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结论

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动画电影均植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秉持坚定的文化自信,立足当下,坚持原创,在动画电影作品中积极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观;高校应该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和做好美学美育,着力培养原创人才,挖掘中国故事,让传统故事焕发出时代生机,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因而,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之路上,提升动画制作技术不是难点所在,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传递正确的深层次的共同价值理念和表达中国美学意境,才是国漫创作人员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是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改革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注释:

①猫眼电影-观众热评:http://www.maoyan.com/.

②猫眼电影-观众热评:http://www.maoyan.com/.

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