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作业改革,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2022-04-08伍祝金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能作业小学生

伍祝金

为了稳定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在落实教学工作的同时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创新作业形式,推动作业改革。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遵循“以量取胜”的原则,教师通过增加作业量、重新提出作业要求等方式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并不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业的设计与“双减”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加快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应该从作业形式、作业目的、作业要求等角度入手,全面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作业。

调整作业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自“双减”理念顺利落实之后,低量高效便成为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改变传统以量取胜的教育思想,借由现代教育理论重新调整作业设计方案,加快语文作业的改革,尽早实现语文作业的创新应用。综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来看,语文作业大多以写、记、读三大模块为主要的互动方式,有关作业的设计完全以教材为核心,虽然在对学生的作业技能、语文技能进行训练,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业的有效性与整体教育价值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设计了新的作业目标,但表达任务与作业要求背离,导致作业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加快语文作业改革,可以将文化讨论、课后探究、趣味活动等模块加入语文作业,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语文作业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吸引学生兴趣,改变作业定位 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从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两个角度进行考虑,除了为学习者讲解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更要多层次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应用语文知识、理解语文知识的机会。在针对语文作业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灵活调整语文作业的教学功能:除了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教学方案之后,更要尝试通过作业设计加强对小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以人文思想、民族文化、文学故事引导小学生,改变语文作业定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落实作业改革,教师可以尝试以“情感”为出发点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在锻炼学习者的语文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热情的语文素材组织互动,提高小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效率。在作业改革的全新要求下,趣味化元素进入语文作业,小学语文作业不再是一种限制学生思维的单一工具,而是一种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知识的可用素材。

发起专业训练,提高学生水平 尽早落实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改革,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并应用语文知识。在作业改革的新环境下,语文作业有了新的功能: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之外,教师还可配合“双减”、素质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指导理念对学生开展专业训练,在积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借由作业设计、课堂互动、教学交流等板块训练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语言表达能力。在作业改革的全新格局下,教师可以设计单一类型的作业,围绕着小学生的特定语文技能发起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文学习能力。

作业形式单一,难以发挥作用 语文作业承担着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锻炼学生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的重要任务,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素材、人文故事、趣味互动等板块在作业中的综合应用,全面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路,加快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但部分教师所设计的语文作业完全以读、写、记三大内容为核心,以教材内容为参照的作业设计方案极为常见。固有的作业设计思路得不到优化,小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认识更为单一:其认为,语文作业仅仅是一种帮助自己记忆字词知识、书写文化故事的材料,并不会考虑对自身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的训练,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经验来看,作文、抄写、默写、背诵等作业的出现频率较高,文化鉴赏、文化探究等活动难以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价值,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认识越来越单一,语文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保障。

作业要求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小学语文作业应该从内外两个角度同步发挥出育人功能。对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情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积累量,促使学习者形成主动学习、主动表达的基本素质,确保小学生能够适应基本的语文教学要求,创新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方法。对外,要重视文化技能与审美鑒赏能力的外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小学生语文技能在课堂上的表现,确保学生具备应用语文技能进行互动的基本能力。但以写、读为核心的语文作业占据了主要的教学板块,学生可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语文作业难以在课堂上发挥出作用。

引入多元作业,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要在“双减”的全新要求下加快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在保留作业的教学功能的同时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必须尝试灵活调整小学语文作业的定位:以轻量化、综合化为基本原则设计语文作业方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语文作业当中加入互动化元素,更要重视对小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以人文思想、语文故事、趣味素材同步引导小学生。加快小学生的专业发展。教师要尝试设计多元化作业模块,带动小学生全面进步。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综合读写、听说、审美鉴赏等具体要求设计作业方案,借由多元作业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为例,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演绎相关故事,学生以两人为小组,在互动的过程中交流语文知识,在分享语文学习经验的同时提出学习问题: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你们产生了哪些感想?从红头蟋蟀的冒险经历入手,感悟青头蟋蟀不离不弃的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鉴赏青头蟋蟀的语言对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良好品质。在设计多元作业的过程中,要组织全新的互动交流模块,加深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从课文阅读入手,导入情感鉴赏、故事演绎等多元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素材。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借由学生之间的一对一交流组织生字词测试、故事讲解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的同时完成作业任务,带动小学生全面发展。尽可能地丰富作业形式,从情感上、文化上同步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可以进一步加快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速度。

专项技能作业,定向提升学生素养 小学语文作业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发起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重新认识并总结语文知识。作为教师,必须要灵活调整小学语文作业的定位,保障语文作业能夠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语文技能发展服务,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技能。教师可尝试针对小学生的专项技能发起训练,从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多角度入手,定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展现出语文作业的针对性特点。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为例,文章从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当中取材,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学习者落实思想教育为目标,注重小学生思维、文化技能的全面发展。教师可组织以写作为主题的专项小学语文作业,加强对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初始阶段,提出写作教学要求,围绕着课文展开批注式阅读活动,通过批注、随笔的方式布置写作作业。教师要求学生鉴赏文章中的细节,围绕着故事中的相关形象、动作描写的有关技巧展开书面表达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与修辞技能,加强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在随后的写作教学中,则可以借由读后感、想象作文等形式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分别以“阅读《盘古开天地》所想到的”“如果我是盘古”为主题,书写读后感与想象作文,锻炼小学生的语言技能。针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活动,教师不能单纯以“掌握作业内容”为目标,更要重视对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随后的教学中,可分别设计以阅读、默写、背诵为关键模块的作业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作业要求,如古诗词默写作业、课文朗读作业等,有目的地提升小学生的专项技能,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问题,如写作技能不足、表达能力不够出色等,也可以设计专项训练作业,加强对小学生语文技能的管理与引导,多角度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

设计趣味作业,锻炼学生文化意识 保障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互动性特点,才能使小学生主动接受并完成语文作业,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思想的干预下,教师以严肃、科学、高效为基本目标设计作业,对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的完成方式进行多角度干预,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完成语文作业。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以“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为第一要求,命令学生进行大篇幅的书写、长时间的背诵,导致学生更加抵触语文作业。增加作业中的趣味性元素,用带有娱乐化特点的教学资源设计作业,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教师要在设计语文作业的同时合理应用趣味化教学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语文作业,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为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描写了白鹅的神态与生活习性,从全新的角度展开故事。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以趣味化教学为切入点,锻炼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设计以“描写事物”为主题的作业任务,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吸引学生学习,如“捕捉一只昆虫,记录下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描写家里的动物,用你的文字书写一篇写物作文”。

开发互动作业,交流语文学习经验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管理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提出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基本要求。这一教学任务的出现虽然能够发挥出管理学生的基本价值,但一旦遇到难度较高、无法解决的语文难题,学生很难对语文教学活动做出有效回应。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无法形成独立完成语文作业的基本能力,对于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依赖心理越来越明显。配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任务开发全新的互动模块,鼓励学生以互动交流的新方式积累语文学习经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借助互动模块来实施授课,在交流、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为小学生创造全新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学习,共同交流,打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学为例,文章属于科普文,写作要求较为复杂,为帮助学生掌握科普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可尝试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布置写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写作任务,要求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教师以“举例子”“列数字”“作对比”等基本科普文写作技巧为主题,要求学生选定一种科普文写作方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围绕着对应的科普文写作技巧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课外延伸作业,拓展语文教学范围 语文作业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素材,其不仅能够发挥出帮助学生认识语文知识的基本价值,更能够对学习者的语文思维与文化创造力进行开发、训练,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在结合语文作业的定位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灵活归纳并搜集课外元素,打破教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限制。重新认识作业内容,优化作业模块,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进一步萌芽。教师可基于课外知识设计趣味探究作业,拓展语文教学范围,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知识。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的教学为例,便可以围绕着“《西游记》的故事”设计思维导图。教师以《西游记》为背景,围绕着“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整理故事情节、梳理关键角色与故事思路,在尝试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以“故事—角色—感悟”为主要框架,加深小学生对于阅读文本和教学素材的认识,帮助学习者重新理解并应用语文知识。在围绕《西游记》构建思维导图时,要配合语文作业设计角色分析、故事演绎、阅读感性等多元化交流模块,帮助学生总结并应用语文知识,调整语文作业的定位。针对《猴王出世》的定位,还可以设计以角色为核心的全新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在课堂上重新认识语文知识,如“有勇有谋孙悟空”“勤恳踏实沙悟净”等,分析人物身上的优点与不足,调动学生的表达灵感与写作灵感。

在“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全新要求下落实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创造力,教师必须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进行合理调整,在帮助学生认识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出作业任务,借由多元语文作业加强对小学生文化技能和语文创造力的训练。以读写说为基础,以互动、探究、延伸为板块,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技能作业小学生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快来写作业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拼技能,享丰收
作业
我是小学生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