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师生关系的构建
2022-04-08张蕊
张蕊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中学校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人际关系,高中班级的管理与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通常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的工作开展、学生的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核心素养下,高中阶段需注重师生的和谐关系构建,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素养的同时,主动和教师沟通与交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师生关系的和谐及高中阶段的师生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师生关系 构建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5.039
高中教育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知识讲解时,更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就与新课改的需求相悖。因此,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需注重其班级管理与教育思想的转变,注重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明确学生在班级学习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构建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环境下,促进师生的和谐关系构建,这不仅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深入挖掘,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相应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师生和谐关系概述及其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一)高中师生的和谐关系概述
高中师生的和谐关系主要是在民主氛围当中,教师和学生两主体经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交往的过程形成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促使教师和学生通过彼此差异尊重的前提下,实现互相包容与平等交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教师需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促进教育与管理理念的优化,不仅需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而且还需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双方的和谐努力中,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同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校园生活,并成为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核心素养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常能够使教师在该工作环境当中得到良好的工作体验,促进人民教师教育价值的发挥,顺利开展相关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二)高中师生和谐关系构建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教学属于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通常需以和谐师生的关系构建为支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常需注重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同时,教师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关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群体。一般来说,历来研究通常关注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這种状况下,就忽略了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中,不仅需注重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落实,而且还需培养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如对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素养、仁爱之心、创新精神进行探究。对于教学相长而言,其更注重教和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需明确只有核心素养较高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核心素养的人才。
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发现与研究问题,并进行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切实提高。教育的效果也会受被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而且还能实现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有效处理,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由此可知,核心素养培养通常对师生的和谐关系构建具有直接影响。
二、高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与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所构成的一种相互关系,通常包含了彼此的作用、地位及对待彼此的态度。但是,当前教师过于注重升学率,注重分数,构成了教师严管以及学生服从的一种师生关系,这就导致出现师生对立冲突的状况。部分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过于关注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单一,再加上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师生之间由于缺乏沟通交流而出现淡漠。同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在相关情况下,就会忽视学生的情感与心理教育。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定型,且面临着生活、学习、高考各方面的压力,这种状况下,只有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实现健康发展,通过性格塑造以及知识积累,为其后期学习夯实基础。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就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另外,有些教师会事事关心,这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使学生在学习中备受压抑,甚至出现厌师厌学的情况。
首先,师生关系染上经济气息,存在严重的功利性色彩。商品经济时代,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原先平和安静的内心使人们在利益面前变得更加浮躁。而师生关系通常是极其淳朴的一种关系,但不可避免地带有些经济气息。相关媒体报道,有些教师会在节假日明确规定学生要送礼,以及教师私设补习班,从而从当中获取利益。这虽然只是个例,但也需引起人们的深思。这种状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染上商品交换的气息,并使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发生了转变,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必将更加冷漠。除此之外,教师的功利性色彩太过浓重,过分注重每次考试时的学生的班级排名,将升学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却将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情感需求等都置之度外。另外,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无法承受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又不擅长和身边其他人沟通与交流,这就使学生会出现孤独、冷漠、抑郁等不良心理,从而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身心的良好发展。
其次,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欠缺,造成矛盾加剧。对于高中生而言,其社会意识、自主意识也得到相应增强,对事物有了独特理解且自尊心较强。因为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这就无法获取大多数学生的认同,而学生对于教师的不认同,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再加上教师运用的教育艺术不恰当,表扬与批评把握不好,这就使教师在无意中伤害到学生敏感、脆弱的内心,再加上教师受传统权威价值观的影响,虽然学生知道师命难违,但却无法从内心深处获取教师的建议与批评,导致师生双方的矛盾与隔阂。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素养,无法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甚至会冷落学生,这必然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教师层面
1.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核心素养下,高中的师生关系构建中,教师需注重摆脱“应试教育”,这就表明,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只是讲解理论知识,即师生关系不能被异化成“手段”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就学生来说,高中师生的新型关系通常表明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创造性解放以及个性释放。就教师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通常表明教学不仅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实施枯燥讲解,也不是教师自己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共同思考,以碰撞出思想火花,形成情感体验。在高中的师生关系构建中,不能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还必须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及其内在需求,属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在该过程中,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平等与民主、理解和宽容、关爱与亲情、信任与尊重,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鞭策与激励、指导与建议、感化与鼓舞,从而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以及情感体验。
2.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
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过硬,则能促进个人魅力的提升,获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属于学生最可信赖、最尊敬的“榜样”,教师自身的言行是最有说服力的。同时,教师的个人行为以及语言细节都会对学生造成相应的影响,教师自身的品行、对教育热爱的程度、学生观等也会对师生关系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自己个人魅力的提升,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促进其自身素养的提高。首先,教师需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这通常是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条件,教师自身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广阔的视野,才可以更自如地应用知识,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且教师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对于专业的理解越精、越深,才能立足于全新的高度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需要关注教学艺术的应用,如批评学生的时候,需注重语言艺术,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以此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保护。
3.高中班级管理理念的优化
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健全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优化班级管理体系、原则与流程,并通过学生轮流管理的机制,细化班级管理的岗位职责,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促使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综合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通过学分的形式,对班级实施细化管理,并将学业完成状况当作综合性评价指标,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融入班级考核体系。在开展综合评估的时候,可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依据学生在班级的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或者惩罚,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4.开展赏识教育
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以及父母的宠溺,这不仅使其形成了鲜明个性,而且还形成相应的是非观与强烈的自尊心。基于此,高中教师需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积极进行赏识教育,尤其是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采取相应的赏识教育方法与技巧,注重学生闪光点的挖掘,给予其相应的鼓励与表扬,以缩短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若教师没有开展赏识教育,学困生就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并随波逐流,而通过赏识教育的开展,就能缩短师生的距离,实现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开阔视野,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科素养的提高,并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5.给予学生爱与宽容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也瞬息万变,高中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更善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因此,教师需紧随时代潮流,对学生自身的内心发展与情感需求进行及时了解,并通过微空间,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心灵交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疏导,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如使用微信、微博等相关社交软件,不仅能增进师生彼此的了解,而且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以活动的形式,拉近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增强师生彼此的信任,从而使师生形成良好互动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层面
1.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高中师生关系构建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关键的举措。教师可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举办与学科相符的活动等,调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学习交流,在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促使师生实现共同发展。
2.培养学生正确的教师观
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师观,通常能够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倾诉其心声,促使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促使师生实现互补互惠,双向受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通常对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大意义。
3.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部分高中生都远离了父母,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学校就是家,教师如同其父母,因此,排解学生的忧难,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学校也需依据学生心理常见的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加以提高,以確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师生的和谐关系通常对高中班级的有效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在班级的管理中,避免两极分化的状况出现,帮助学生找回学习自信的同时,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与潜力,经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促使学生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方军、于子芳《核心素养语境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中华少年》2019年第1期。
[2] 蔡清辉《中学班级管理建立公务型师生关系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
[3] 李昱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构》,《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第12期。
[4] 高红林《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5期。
[5] 胡忠锋、邹兴花《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新课程》2019年第2期。
[6] 赵志高《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12期。
(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和谐师生关系培育探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GS[2019]GHB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