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安顺某中学为例
2022-04-07徐湘玉
徐湘玉 徐 忠
(1.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一、强化中学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完善自我。加强中学学风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强化学风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强化学风建设能提高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中学学风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学风建设能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学风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前提条件,强化学风建设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素养、文化知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强化学风建设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学风建设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的能力,以此深化其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加强学风建设能增强学生的探知欲,自觉主动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高其解决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学人才培养质量
1.强化学风建设是提高中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中学学风建设的成效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学校能否在学风建设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在良好学风影响下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强化学风建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中学学风建设,能形成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积极思考,乐学、好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3.强化学风建设能为良好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风影响着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加强中学学风建设,不仅能提升校园文化的魅力,也是形成良好校园风气的重要条件,通过强化学风建设能够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形成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校园氛围。
(三)强化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强化学风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学风建设工作的有力开展,学校不断引导青少年积极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后能不断积累人生经验,丰富人生阅历,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
2.强化学风建设能够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能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立德树人对推动当前的中学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德树人是加强中学学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不断改善学风和校风,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作为学风建设工作的导向,加强对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具备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敢于担负重任的勇气及本领,要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为新时期能担重任的骨干人才。
3.强化学风建设能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良好学风的建设与发展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建设性人才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学风建设成为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直接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中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今后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学学风建设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一)学风的概念
学风即学校的治学之风、求学之风和做人之风,是学校的气质和灵魂的体现。从广义上来说,学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也是凝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反映;学风是依照不同学校办学特点的差异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中全体成员的行为表现,逐步地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传统教学理念和风格,这些理念和风格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2]学校将发展重心放在人才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素养,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高质量人才。
(二)学风建设相关理论
中学学风建设应有效运用木桶原理的理论架构,努力修补学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短板”。加强中学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加快中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当努力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尊重差异,以学生身上的优点为着力点,在充分发展其长处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综合发展,要善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去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综合发展。
通过对态度理论的运用来促进中学的学风建设,凯尔曼曾表明态度的形成和变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顺从,是指在社会的影响下, 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种态度是表面上的、外控的、暂时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事, 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虽然比较主动, 但易反复;第三阶段是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进行理智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3]利用态度理论来加强学风建设,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和理解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不断巩固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加强中学良好学风的建设。
三、xx中学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调查分析的基本情况
为真实了解中学学风建设的现状,本文以xx中学为认识对象展开调查研究。调查数据主要以对xx中学215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数据支撑,其中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所占比例较大(37.21%),其次是九年级学生占比33.95%;由此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学习态度的原因、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对创建优良学风的建议以及课余时间的安排进行调查分析,反映该中学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此次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学生个人在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方法不够合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现实路径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和端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大成才的几率。
(二)xx中学学风建设的问题
通过对xx中学的调查,发现在学风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主动性较低。通过调查分析,64.19%的同学学习纪律意识差,50.7%的同学会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的活动,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46.51%的同学不会认真听讲,以此了解到xx中学的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也有部分同学对于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存在厌学情绪。由此可知,xx中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的学风状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坚定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
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合理,学习效率不高。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有效学习的必然要求。通过调查,对学生“是否自觉进行课本知识的预习和课后知识的巩固”的问题上,27.44%的同学表示“很少进行预习”,60.47%的同学表示“只是偶尔会做”,仅有12.09%的同学表示“会进行预习和巩固”。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学习规划不合理、学习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并且学习带有突进性,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的纪律意识差,学习氛围不够好。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对纪律的管理。通过对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调查结果显示,61.86%的同学只是“偶尔主动举手发言参与知识讨论”,12.56%的学生则“不会主动举手发言参与知识讨论”。学生对于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的课程,46.51%对其“不会认真听讲”。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秩序,没有与教育者进行有效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4.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不仅能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且可以将学习活动作用到学习目标中,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调查结果显示,42.33%的同学是为考取高中做准备,但仍有11.16%的同学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18.6%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调查中,有25.58%的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导致其不能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学习规划,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xx中学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成效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待加强。思想工作是一个学校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进行良好学风建设的前提。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努力实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战胜自我的能力。二是班级的纪律管理规则有待完善。班级的纪律管理规则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要不断推动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朝着有序化开展。加强班级的管理规则建设,是改善学风的基本要求。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需要对其进行量化管理,使其能够在良好的管理规则下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自我管理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和网络化社会环境的发展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化社会环境的发展,会增加学风建设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新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已影响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中学的学风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学教育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平台,为其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新媒体主体的大众化、内容的庞杂性和表达的隐蔽性,会产生一些新的道德问题并对主旋律教育造成负面影响,以至于新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中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这就使中学学风建设过程中出现信息处理困难的情况,不利于良好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时代的发展进步使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要求,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3.中学生可塑性强、学习心理不断变化,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同辈群体对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程度较深。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爱好、特点和性格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同辈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具有自由性和互感性;同辈群体所体现出的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对身边的成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学生个体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积极引导中学生的思想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行人际交往。二是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变化,使其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会对其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学生以积极上进、追求理想目标的态度进行理论学习,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学生能够不断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加强良好学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中学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学生要做到认真听讲,并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体验和收获,用微笑感染学生,用语言温暖学生,使学生能够由“苦学”转为“乐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就有更多对求知的渴望。
2.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制订学习计划。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具备一定的广泛性、层次性和可塑性的特点,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的发展方向也有好坏之分,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专心致志;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明确可行的学习规划,并付诸实际行动,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规划能力和执行力。
3.积极学习新思想,提高学习意识。知识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学习的自律性;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关注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习要具有针对性,并能够做到坚持不懈地学习;通过努力学习,完成独立进行思考的目标,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内化,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需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使学生能够理解并配合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管理的方向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作用。坚持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良好学风的建设奠定基础;完善学校的奖惩措施,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加强基本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下功夫,还要注重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学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基地,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加强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学习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学校师生对于学习方面的需求,为学校的学习环境增添色彩,为良好学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不仅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也要担负着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良好学风的建设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要积极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中学的良好学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三)教师要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1.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观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以及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教育工作者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2.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培养教师良好的道德风尚;要树立积极的教师学风,鼓励教师努力践行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使教师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学生,促进中学的学风建设。
3.有效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树立民主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坚持与教育对象平等对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四)社会要有效实施教育公平,加强网络治理和监督
1.努力营造社会诚信教育氛围。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诚信氛围,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不断对诚信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完善,全面提高社会诚信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努力去探索在社会中进行诚信教育的途径,完善社会诚信教育的基本制度,营造积极的社会诚信教育氛围。
2.加强社会网络空间治理。新媒体作为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兴媒体,通过互联网的多种终端形式,使信息的传递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会导致虚假信息在社会中传播,误导人们对海量信息的价值判断,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氛围,不断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减少不实信息的传播,加强对社会舆论的监督,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3.推进社会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一种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资源的分配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发展需要,促进教育事业能够实现均衡发展。[4]政府要坚持各级教育的协调发展,贯彻各项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准,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努力推动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