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翻译视角下《中庸》理雅各英译本研究

2022-04-07冉文萍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搜索中庸

冉文萍

(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交际翻译理论于1981年由彼得·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理论的提出对翻译界影响深远,交际翻译理论注重译入语读者的反应,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1]。交际翻译理论总体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使用译文读者耳熟能详的表达习惯来传递源语文本内容,让译文读者读起译文来没有陌生感,不感到生涩难懂。交际翻译总是会把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放在首位,如若源语文本有任何笔误之处,在译文中就会得到修正。在交际翻译中,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是很重要的,译者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使得译文自然地道。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可以适当调整源语文本的表达语序,使得译文需要强调的信息得以强调,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2]。《中庸》为儒家学派之经典,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著,蕴含丰富内涵,自古以来一直被众多文人志士所推崇,《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合成为“四书”。《中庸》多为孔子语录,以文言文所撰写,篇幅短小,句式简练,引经据典,富含修辞,哲理丰富,里面涉及修身、治国、慎思、笃行等人生哲学。理雅各为英国汉学家,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典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9世纪中期,理雅各对中国典籍做了系统的翻译,英译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左传》《孝经》《周易》《诗经》等,对中国古籍翻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庸》一书一直被国内外有众多学者翻译研究,先后有高大卫、理雅各、辜鸿铭、莱尔、休中诚、庞德、安乐哲和郝大维、加德纳等学者对其进行翻译研究[3]。《中庸》的翻译研究层出不穷,因为译者自身翻译目的的不同,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译本,影响较为深远的属理雅各和辜鸿铭译本。

一、《中庸》理雅各译本研究现状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以“《中庸》理雅各英译研究”为关键词搜索,搜索到论文70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以下几类:

(一)对《中庸》理雅各译本核心概念词进行研究。官文娟以对比《中庸》理译、辜译、安译三个英译本,结合“天”字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多重内涵,分析对比“天”字英译的异同,探讨如何传递“天”的文化意象,让译入语读者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4]。邢玥通过对比探讨《中庸》一书中重要文化词的英译,指出在英译中国典籍时需要译者充分分析研究源语文本,促进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5]。张江云选取《中庸》理译、辜译、安和郝译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书中核心词汇的英译,指出因译者本身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不同,导致《中庸》呈现多种不同版本的译本[6]。

(二)在翻译理论指导下对《中庸》理雅各英译本进行研究。程思茜主要在操纵理论指导下,分析对比《中庸》辜氏译本和理氏译本的译本中核心概念词英译的不同,指出理氏译本是为了更好进行传教,因而译本中含有宗教色彩,而辜氏译本是为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因而译本充满道德诉求[7]。金依然、许蔚在翻译美学视角下,探究《中庸》英译本中的音律、句式及情感美,《中庸》在音律、句式和情感上都独具一格,有着自己的特色,如何将这些特色在译文中再现出来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8]。洪亮亮对比分析辜鸿铭和理雅各《中庸》英译本,以揭示《中庸》辜氏译本和理氏译本在后殖民理论指导下译本的不同点及其深层原因[9]。

(三)《中庸》理雅各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葛明永对比分析《中庸》两个英译本,主要从英译本中的思想关键词、专有名词、词语注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两个译本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10]。洪斌、陈文安对分析对比《中庸》理雅各和陈荣捷英译本,指出两译本中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中国典籍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11]。乔飞鸟从《中庸》三个译本出发,通过比较三个译本中重要核心词的翻译,从而得出最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中国其他典籍英译提供一些启示[12]。

(四)理雅各《中庸》英译本的译者身份构建和译者主体性研究。胡作友、李冉提出理雅各作为《中庸》译者,构建了多重身份,着重分析《中庸》中的文化内涵,顺应中西文化中不太协调或者冲突部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3]。陈红琴提出译者主体性对于一个译者来说举足轻重,译者只有在翻译时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译好一个作品,接着他指出理雅各对《中庸》的英译就是一个译者发挥了其主体性的例子,理雅各《中庸》英译本中处处体现译者主体性[14]。束慧娟选取《中庸》理氏、辜氏和安乐哲和郝大维三个译本,对三个译本中如何体现译者主体性的手段进行探析,从而揭示翻译中发挥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15]。

通过对《中庸》理雅各英译本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发现并未有学者从交际翻译理论来研究《中庸》理雅各英译本。

二、交际翻译视角下《中庸》理雅各英译本研究

(一)语言层面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本,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在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了解源语文本的语言特色,研究其语言使用特点,才能准确传达源语文本的思想内涵。例如法律文本用词严谨正式,在做相应的翻译时也要注意用词的严谨正式,儿童文学作品用词浅显易懂,译者在翻译时也相应地选用较为简单的词汇和句式。《中庸》为文言文撰写而成,句式精炼,重词叠句,词句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庸》中包含核心概念词“道、君子、诚、天、仁”等,在译入语文化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文化意象词,若译者只是单纯的音译过来,译成“Dao, Junzi, Cheng, Tian, Ren”,译入语读者肯定会不知所云,无法理解源语文本真正的文化内涵,给译入语读者造成理解困难,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词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基础上,选用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译文,才能准确传达原文文化内涵。

例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16]。

译:What Heaven has conferred is called The Nature; an accordance with this nature is called The Path of duty[17].

此句为《中庸》第一章第一句,说出了“性、道”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三者的内涵,即“上天给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遵循着这些美德而行叫做“道”[16]62,“道”本身的字面含义就是道路、路径,此处指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理雅各将“道”理解为“道路、路径”,因此,他将“道”译为“The Path of duty”。交际翻译理论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尽可能用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译文中“path”意思为“a way or track that is built or is made by the action of people walking”,“duty”意思为“something that you feel you have to do because it is your moral or legal responsibility”[18]113,因此“The Path of duty” 翻译过来就是“通往美德的道路”,理雅各将原文中的“道”作了释义,便于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在整个《中庸》一书中,理雅各将“道”译作了“path of the Mean, good principles, the right path, a course, the way, the duties of universal, obligation, institutions”,“mean”意思为“(between A and B)a quality, condition, or way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is in the middle of two extremes and better than either of them”[18]117,“path of the Mean”就译为“中庸之道”,“good”表示“of high quality or an acceptable standard”,“principle”表示“a moral rule or a strong belief that influences your actions”,则“good principles”可译为“高标准的道德准则”,“right”表示“true or correct as a fact”,“the right path”可译为“正确的道路”,与中庸的内涵无过无不及相吻合,“中庸之道”就是时刻以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走正确的道路。理雅各根据“道”所存在的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给出了相应的译文,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准确了解“道”的具体文化内涵,从而准确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例2: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译:Zhong-ni said, “The superior man embodies the course of the Mean; the mean man acts contrary to the course of the Mean.”

此句选自《中庸》第二章第一句,第二章引用孔子的话,论述了君子和小人对中庸的态度。原句意思为“君子做事没有偏移,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16]64。“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君子”行仁、行义、尚勇,能够做到中庸,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君子”在孔子心中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是其提倡众人去追寻和达到的一种人格。“君子”在《中庸》中出现多次,译者只有真正了解“君子”出现的具体语境,才能译出相应的译文。交际翻译运用更常见的搭配和常用的词,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理雅各将“君子”译为“the superior man”,“superior”意思为“better in quality than somebody/something else; greater than somebody/something else”[18]123,“the superior man”翻译过来就是“优越者、优胜者”,其意思就是指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优秀的人,与此处“君子”文化内涵吻合。西方读者常用“the super man”表示“超人”,“超人”在西方人眼中是无所不能的,“super”指“extremely good”,翻译过来就是“超级的,极好的、极优秀的”,而“superior”就指极优秀的人。理雅各选用了译文读者常用的词使得译文简明易懂,同时也准确传达了“君子”内涵。在古代,“君子”也指地位高的人,因此在《中庸》译文中,理雅各将“君子”译为了“the good man, prince, sovereign”等,“the good man”表示“of high quality or an acceptable standard”,“prince”表示“a man who is thought to be one of the best in a particular field”,“sovereign”表示“a king or queen”,与“君子”文化内涵相吻合。

例3:发育万物,骏极于天。

译:It sends forth and nourishes all things, and rises up to the height of heaven.

此句选自《中庸》第二十七章,此章说明人的德智修养的重要性。此句主要是说圣人之道能化育万物,像天一样崇高。“天”在《中庸》一书中出现好很多次,是《中庸》重要的文化概念词,此处“天”是指自然中天地的天,在中国文化意象中,“天”指人们抬头就能见到的一切事物,“天”非常高,无人能及,能包罗万物,在理雅各翻译中,他将“天”译成“heaven”,“heaven”表示“(in some religions)the place believed to be the home of God where good people go when they die, sometimes imagined to be in the sky”[18]201。交际翻译总是会把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放在首位。译者用了西方人更熟悉的文化意象词“heaven”来译中国的“天”,使得译文读者能迅速明白“天”的内涵。此外,理雅各的译文中,他还将自然的天译作了“Heaven”“the heavens”。在《中庸》一书中,除了自然的“天”,还有天下的“天”,而这两者之间表示“天”的内涵不同,例如,在《中庸》第二十八章中有一句:“今天下同轨,书同文,行同伦”[16]134,在理雅各译文中,将“天下”的“天”译为“the kingdom”,“the kingdom”表示“a country that has a king or queen as head of state(= official leader of the country)”[18]204。在此处,“天”在古代指统治者统治的江山、天下,对应到西方文化中指国王统治的王国,在交际翻译指导下,理雅各译成了“the kingdom”,使得译文读者能很快领会到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

(二)语篇层面

翻译以语篇为翻译对象,语篇最基本的特征是衔接连贯性,语篇只有做到衔接恰当,读起来连贯自然,能让读者所接受和理解[19]。译者在对语篇进行翻译时,译文要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表达习惯,选用译文读者常见的表达进行翻译,译者可以采用一些翻译策略和技巧,使得译文语篇衔接连贯,逻辑清晰[20]。中英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中文是“意合”语言,也就是说,中文语篇之间的关系靠意群维系,读者需要自己通过零散的句子来领会语篇间内在蕴含的逻辑语意关系。而英文是“形合”语言,英文主要靠句子间紧密的用关系词或连词表达出的逻辑结构来呈现语篇间的逻辑关系,所以英文中会衍生出很多从句,且英文句子较中文句子较长。这要求译者在中译英时,译者首先要自己理清中文原文语篇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在英文译文中用恰当的关系词来表明上下文间的关系。《中庸》语篇精炼短小,内涵丰富,语篇中很少看到连接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不直接表现出来,全靠读者根据上下文语意关系进行理解。而英文强调逻辑关系,语篇中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英文常常用一些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或连接词来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4: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译:The Master said , “There was Shun:-He indeed was greatly wise! Shun loved to question others, and to study their words, though they might be shallow.”

源语文本选自《中庸》第六章,孔子认为,大舜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大智”,在于他“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仔细甄别,对不合理的建议隐而不宣,对好的建议赞赏采纳,这体现出大舜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的大智慧[16]72。交际翻译要求译文要地道,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中英在语篇衔接连贯上是不同的,在《中庸》中,笔者发现语篇上很少用关联词来衔接,且句子短小,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时要注意增加一些关联词或用其他衔接手段使得译文自然流畅。英文中语篇衔接手段有5种,分别是照应、省略、词汇、连接和替代衔接。在理雅各译文中,其运用了连接(conjunction)的衔接手段,conjunction表示“a word that joins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 for example ‘and’, ‘but’, ‘or’ or ‘because’”,即在译文中增加了两个连词“and, though”来表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使得语篇间的衔接更加流畅。同时,理雅各也运用照应(reference)的衔接手段,在译文中体现为用了人称代词“he”来阐明语篇间的衔接关系,使得译文地道流畅,译文读者能准确明白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

例5: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译:Zhong-ni said, “The superior man’s embodying the course of the Mean is because he is a superior man, and so always maintains the Mean.”

源语文本选自《中庸》第二章,引用孔子的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原因是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而小人却肆无忌惮,专走极端[16]64。交际翻译强调译文要流畅自然。译者在做中译英时,有时在译文中不止使用一种衔接手段,从而增强语篇的衔接连贯性。在原文中,“中庸”出现了一次,在理雅各的译文中,“the course of the Mean”“the Mean”出现了两次,理雅各运用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手段,在译文中原词复现了“中庸”译文两次,在译文中起到了很好的强调效果,同时也起到了语篇的衔接作用,使得译文连贯流畅。同时,译文也使用了连接(conjunction)的衔接手段,增加连词“and”,使得译文逻辑关系更加明确易懂。纵观理雅各《中庸》英译本,理雅各运用了各种衔接手段,让语篇读起来逻辑层次清晰,语篇连贯性强,译文读者读起译文并无感到有任何晦涩之处,理雅各在英译《中庸》时,注重理解源语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用译文读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语篇衔接起来,使得译文衔接性好,连贯性强。

(二)修辞层面

修辞在中国古籍中最为常见,这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志士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内涵,古人也通过修辞的使用,使得众多的修辞手法得以在古籍中传承和弘扬。英文中修辞用“rhetoric”表示,其意思为“the art of using language in speech or writing in a special way that influences or entertains people”。修辞就好比一个点缀,有了修辞后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文本变得生机勃勃,更加的有吸引力和魅力,吸引着无数学者学习研究。通过仔细研读《中庸》一书,笔者发现《中庸》修辞手法丰富多变,里面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顶真、夸张、比喻、引用等,这给译者增加了翻译难度,如何再现原文中的修辞手法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比较优秀的译作不仅能准确传达原文文本信息内容,而且也能再现原文文本风格。中英修辞手法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有时在翻译时需要进行转换。中文常用修辞手法有对偶、顶真、比喻、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英文里有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类比(analogy)、夸张(hyperbole)、对比(antithesis)、平行(parallel)、渐进(climax)、拟人(personification)、双关语(pun)等。理雅各在英译《中庸》时,也注重再现了原文使用的修辞手法。

例6: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

译:This sincerity becomes apparent.From being apparent, it becomes manifest.From being manifest, it becomes brilliant.

原文选自《中庸》第二十三章,这章阐述了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贤人会致力于某个方面,在后天教育影响下,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在历经“诚、形、著、明”后,逐渐达到圣人境界。原文运用顶真修辞手法,顶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前一句的末尾一个字或词是后一句的开始的字或词,使得词句间联系紧密,承上接下,使得原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21]124。交际翻译强调,在传递原文文本内容的同时,也尽量传递原文文本的形式。在理雅各译文中,理雅各基本保持了原文句式不变,原文中的“诚、形、著、明”分别用“sincerity、apparent、manifest、brilliant”,理雅各将这些词收尾连接,运用英文中的平行修辞(parallel)和渐进修辞(climax),使得译文富含节奏感,“sincerity”表示“the quality of showing or saying what you really think or feel”,“apparent”表示“easy to see or understand”,“manifest”表示“to show something clearly, especially a feeling, an attitude or a quality”,“brilliant”表示“extremely clever or impressive”,在语意上也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理雅各将递进关系很好地表现出来,使得译入语读者读起来也能和原文读者读原文产生的效果一致。《中庸》中含有大量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原文简短有力,在形式上和音律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韵律,为中国典籍之典范,译者要想将原文内容与形式全部译出绝非易事,译者只有在深刻体会源语文本信息内涵后,才能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与形式。

例7: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译:Wishing to cultivate his character, he may not neglect to serve his parents.In order to serve his parents, he may not neglect to acquire knowledge of men.

原文选自《中庸》第二十章,本章论述治国平天下法则,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问题,这章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开始,借用孔子的回答来论述政事与人生修养的关系[16]141。原文为句式结构相同的对偶句,使用了明显的修辞手法对偶,《中庸》中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使得句子句式工整,读起来有很强节奏感。对偶是中国典籍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对偶的使用使得原文富含形式美和音律美。交际翻译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原句为一个分号隔开,分号前有两个小短句,第一个小短句由三个字组成,第二个小短句有六个字组成,分号后的句式特点与分号前保持一致,且分号前两个字“事亲”在分号后句子开头重复,这里也包含了顶真修辞手法,且分号隔开的两个句子句式结构基本一致,都是“思……,不可以不……。”,为了实现与原文相似的表达效果,理雅各基本不改变原文的句式结构,用平行修辞(parallel)的手段,“parallel”表示“the state of being similar; a similar feature”,理雅各用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式“wishing to/in order to.......he may not.......”来翻译,这与《中庸》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8:浦博如天,渊泉如渊。

理译:All-embracing and vast, he is like Heaven.Deep and active as a fountain, he is like the abyss.

原文选自《中庸》第三十一章,此章意在表明天下至圣天生就具备许多优良品德,圣人具备如天地、深渊那样广博深厚的品德,圣人的德行宏远博大如同天空广覆,德润深厚如同渊水深流[16]141。原文是一组四字结构的对偶句,“如天”和“如渊”,用一个“如”字,“如”就是“像、似”,是明显的比喻句,另外,“如天”形容圣人的德行不可测量其高,“如渊”形容圣人的德行不可测量其深,也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交际翻译强调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理雅各在翻译时,在句式处理上,也将原文的两个小短句译成了英文中对应的两个短句,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用了明喻(simile)的修辞手法,“simile”表示“a word or phrase that compares something to something else, using the words like or as”,译文用两个“like”来表示,另外,在对“如天”“如渊”的翻译,理雅各分别译为“he is like Heaven” “he is like the abyss”,圣人的德行的修养无限向“Heaven”和“abyss”靠近,此处译者也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hyperbole)。“hyperbole”表示“a way of speaking or writing that makes something sound better, more exciting, more dangerous, etc.than it really is”,译者尽量保持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让译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内容与形式,实现了交际的目的。

结 语

中国古籍大多为文言文撰写而成,句式简短精炼,内涵丰富,包含许多修身治国之哲理,一直以来受世人学习和推崇。理雅各凭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将中国“四书五经”等古籍相继译出,让西方读者也能感受到中国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出去,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交际翻译理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强调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笔者从语言、语篇、修辞三个维度,在交际翻译视角下对《中庸》理雅各英文译本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交际翻译理论对中国古籍英译具有指导作用,以期为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搜索中庸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优惠信息检索与分析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