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平装书革命及其分期研究
2022-04-07陈沐君
陈沐君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1 引言
书不仅是记录历史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部历史。从莎草纸到羊皮纸,从卷轴到册页,构成一本书的各要素在书籍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流变。直到15世纪中期,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书籍的印刷工艺逐渐趋于稳定。在此后的数百年间,西方书籍形制虽在不断改良发展,但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被精美皮革封面包裹着的书页们,正是书籍该有的模样。而当平装书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时,已是19世纪早期。由精装到平装的书籍装帧变化推动了现代出版业向当代出版业的转变,成为了20世纪出版业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平装书的兴起远不仅是出版业界的变动,更是一场文化革命。它使得“书籍由理性的文化财产转变为了感觉上的消费品”[1],率领着大众文化冲出了阶层的知识桎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平装书的兴起是西方出版史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国内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意在描摹这一领域的大致图景,望能引起国内学界的些许兴趣。平装书史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这场平装书革命入手,有助于窥见平装书史的全貌。因此,本文将重心放在20世纪上半期美国平装书业的发展历程,调研现有的平装书史研究成果,梳理平装书革命的历史分期,探讨平装书史领域的研究视野,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2 文献综述
总体而言,本文所调研的文献可分为两个研究视角。一是宏观视角,关注平装书自诞生起整体性的历史沿革;二是为微观视角,将重心放在平装书史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段,以小见大,探讨平装书的发展历程。下文将挑选各视角下较为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展开阐述。
2.1 宏观视角
宏观视角下的文献因关注的发展主线不同,在表述时各有所偏重。如弗兰克·希克(Frank Schick)以出版机构为主线,用各出版机构的发展史来串起平装书的历史[2];托马斯·伯恩(Thomas Bonn)以平装书封面设计为主线,从封面的演变看平装书业的变化[3];肯尼斯·戴维斯(Kenneth Davis)则将平装书视为大众文化现象,关注平装书在发展中与其他文化的交互[4]。
平装书史领域同样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魏龙泉介绍了大众市场纸皮书(Mass market paperback)、一般纸皮书(Trade paperback)、俱乐部版纸皮书(Book club paperback)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平装书,并指出平装书已成为当代英美出版的主流[5];陈玉清从图书馆采购的角度分析了平装书的再起,调查了复旦大学图书馆内英美出版图书的平装册数与精装册数,发现英国平装书在馆藏中的占比远高于美国平装书[6];李武则将目光投向了较少受关注的19世纪的美国平装书革命,简单介绍了正式兴起之前的美国平装书业[7]。然而,国内的平装书史领域尚未出现系统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多为概述型论文,缺少著作乃至译著,且近年来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屈指可数。
2.2 微观视角
微观视角下的文献或关注艾伦·莱恩(Allen Lane)[8],罗伯特·格拉夫(Robert de Graff)[9]等代表人物的生平,或重点关注某一时期、某一事件。克里斯托弗·罗斯(Christopher Loss)[10]的论文和莫里·曼宁(Molly Manning)[11]的著作《当图书进入战争》均论述了二战时期军供版平装书的历史;丽莎·斯佩尔(Lisa Speer)完整地记录了平装书业在二战后受到的图书审查事件[12]。此外,还有部分研究从平装书史延展至文学研究等领域,关注平装书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例如,安·艾克(Ann Eike)调研了20世纪后期平装书兴起后欧美的浪漫小说市场[13];李方木阐述了平装书革命对福克纳创作的影响和对“福克纳复兴”的推动[14];刘晖则从文化渗透力、文化扩散力以及文化感召力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平装书革命的文化意义[15]。
微观视角的平装书史研究成果丰富但主题较为分散。尤其在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上依附于文学史,较少出现系统性的出版学或历史学课题。一些值得探索的视角,如书籍载体与大众文化传播、对当代出版业的启示等,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对一手资料的挖掘以及对现有成果的梳理也依旧缺乏。因此,本文意在构建一幅相对完整的平装书历史图景,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以供后续各角度的研究参考。
3 早期历史
在切入最终的平装书革命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平装书的早期历史。平装书并不是20世纪的新产物,自19世纪起,它的登场便引人注目。1837年,英国人威廉·汉考克(William Hancock)发明了胶订装帧,由此颠覆了一千多年的制书传统[16]。而同期,平装书已经以各式形态出现在了多个西方国家。
3.1 来自德国的平装之源
平装书这一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837年的陶赫尼茨(Tauchnitz)出版社。19世纪初期,几家德国出版社先后尝试了廉价平装书的大规模生产。其中,克里斯蒂安·伯恩哈德(Christian Bernhard)在莱比锡成立的陶赫尼茨出版社最具影响力,常被作为平装书史的起点。1841年,陶赫尼茨推出了著名的“英国作家选集”(Tauchnitz Collection of British Authors)系列,主要收录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的作品,面向英美之外的欧洲国家出版英文平装本。该系列持续了百年之久,至1943年系列完结时,共出版了5370册书[17]。这些书籍不仅推动了国际版权保护,更是大众市场平装书的前身。廉价平装本在欧洲大陆上广泛流通,与一个世纪后美国平装书业的盛况颇有相似之处。
作为一家专门出版英语书籍的出版社,战争不可避免地给陶赫尼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经受了一战的打击后,1935年,陶赫尼茨被刚成立3年的信天翁出版社(Albatross Modern Continental Library)接管。信天翁出版社由库尔特·以诺(Kurt Enoch)等人成立,在巴黎、伦敦、汉堡等地均有部门。跨国的业务因此启发了企鹅图书等英美出版社,可以说,德国再次成为了新一轮平装书潮流的起点。信天翁出版社参考陶赫尼茨出版了平装书系列,并采用了更为精美的装帧设计。数年后,信天翁的平装书计划因二战在即,被迫搁置。
3.2 来自英国的流行文学
英国同样拥有悠久的平装书历史。19世纪初期,伴随教育普及运动的兴起和铁路网的铺展,英国大众的阅读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1848年,出版商乔治·罗德里格(George Routledge)策划了一套“铁路丛书”(Railway Library),在火车站按1先令的单价销售。这些以纸板为简易封面的特价小说受到了火车乘客们的喜爱,在接下来的50年中,共出版了1300册[18]。效仿者接踵而至,廉价的铁路文学风靡各个车站书报摊,成为了一种时代特色。
同一时期,名为“廉价惊险小说”(penny dreadful)的平装读本流行于街道市井。这类小说仅售1便士,内容通常为谋杀、犯罪、魔鬼等骇人故事。在19世纪中后期的伦敦,5-20岁的青年儿童占总人口的近30%,他们正是廉价惊险小说的目标受众[19]。除了杂志社外,图书出版社也积极加入了廉价惊险小说的出版队伍中。在“廉价惊险”这个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之下,藏着平装书惊人的传播力。轻薄的小册子在青少年们的手中飞速传阅,大众通俗文学的阅读市场就这样渐渐成形。然而,此时的平装书出版局限在特定的题材之内,尚未建立规范完整的出版体系。19世纪末,更加便宜的杂志和报纸占据了市场,廉价惊险小说随之没落。
3.3 来自美国的早期潮流
19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小的平装书革命。在19世纪以前,美国的平装印刷品多为小册子、神学文本、年历等等,直到19世纪30年代,它们开始以另一种形式活跃在市场上。一些出版商为了避免昂贵的邮费,以报纸增刊的形式发行未支付版税的小说。廉价的盗版小说逼迫图书公司不断压低价格以占领市场,增刊价格从最初的50美分降至25美分,甚至出现了仅需6美分的情况[20]。1843年,美国邮政撤销了报刊的邮寄特权,规定增刊的运输费用以图书的标准执行,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就在这条突然发布的政策中结束了。
平装书的第二次革命出现在南北战争之后。这一时期盛行的平装出版物被称为“一毛小说”(dime novel)。与同时期英国的廉价惊险小说相似,一毛小说多为耸人听闻但内涵肤浅的故事作品。随着加入平装书业的出版商越来越多,外国的盗版作品不再能满足拥挤的平装书市场,美国本土作家所占的出版份额渐渐增多。除了混乱的市场竞争,出版商们还要面对来自成本更低的通俗杂志(pulp magazine)的威胁。最终,1891年通过的国际版权法(International Copyright Act of 1891)为第二次平装书革命画上了句号,“一毛小说”也逐渐被通俗杂志所替代。
4 历史分期
自19世纪起,出版商开始涉足平装书业,或成功,或碰壁,但均未带来一场巨变。直至20世纪30年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平装书革命终于拉开了帷幕。轻薄平价的平装书席卷了欧美大陆,并于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发展顶峰。尽管19世纪的平装书业变动足以被称作“革命”,但“平装书革命”一词通常默认指代20世纪的那一场。在这场最为重大的革命当中,平装书从不被看好的廉价替代品,逐步攻占大众市场,最终变为与精装书平起平坐的重要纸质媒介。本文根据这一主线,综合文献调研成果,以关键事件为历史节点,将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间的美国平装书史分为铺垫、崛起、过渡、成熟四个时期。在铺垫时期,多家出版社延续并创新着平装书业。30年代后期,口袋书(Pocket Books)的成立标志着平装书业开始崛起。随后,这个已有几十年发展经验的产业面临着二战等多个新挑战,并于60年代末走向成熟。下文将对各个时期的平装书发展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4.1 铺垫时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第一个时期,是出版界在经历了19世纪的挫折后,对平装书业再次试探的铺垫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平装书业基本延续了19世纪的经营模式,虽未获得显著的成功,但在书籍的装帧和内容的扩展上都取得了进步。平装书变得更像正式的书籍,而不只是简陋的小册子。总体而言,铺垫时期的核心在于对经验的积累。无论是美国本土的平装书业还是英国企鹅图书的成功案例,都为下一阶段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平装书的兴起并不是一个断层,在此之前,始终有出版社维持着它的生命。1919年,伊曼纽尔·朱利叶斯(Emanuel Julius)抱着将知识传播给更多人的理想,在堪萨斯州开始了20世纪美国出版界对平装书业的第一次重大尝试。经过数次的易名,这类装帧简单的,由各色纸皮作为封面的平装书系列被称为小蓝书(Little Blue Books)。这些小书主要通过邮件订购的方式按5美分一本的价格售卖[21],其内容超越了一毛小说的限制,从通俗故事到莎士比亚均有出版。至1978年Haldeman-Julius出版公司关闭时,小蓝书系列售出了近5亿册书籍。
20世纪3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平装书出版社成立了。尽管尝试者接踵而至,大部分出版社都在30年代末逐渐销声匿迹。1929年,波尼(Boni)出版社推出了封面精美的波尼图书(Boni Books)系列,由编辑部挑选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出版,以50美分一本的价格按年订阅的方式销售[22]。然而,仅在2年后,波尼图书在经济萧条中停产。成立于1937年的摩登图书(Modern Age Books)将科学的营销经验引入了平装书业,出版了文学性较强但不太符合受众口味的平装书。在当时,25美分的单价被普遍认为是无法盈利的[23]。2年后,摩登图书转向精装书出版业,仅偶尔出版平装书。在这一时期的平装书系列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美国水星图书(American Mercury Books)。杂志社起家的美国水星于1937年推出了美国水星图书。美国水星将十多年来的杂志出版经验运用于平装书,在价格上,是与杂志相同的25美分;在版式上,是与杂志相同的平装本;在销售方式上,是与杂志相同的月刊,可在报摊处购买。在杂志社的大力推动下,美国水星图书成为早期平装书业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系列,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在出版。
英国企鹅图书(Penguin Books)的成立也是铺垫时期的一大关键事件。1935年,艾伦·莱恩创立了企鹅图书。他意识到市场是平装书成功的关键,当沃尔沃斯百货店(Woolworth)同意按6便士的定价在各店铺出售企鹅第一批平装书时,企鹅图书在未来的成就便得到了保证。莱恩认为,人们并非缺少看书的需求,不去买书的原因一是因为书贵,二是因为书有距离感[24],而6便士一本书的价格与沃尔沃斯百货店的销售点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企鹅的第一批平装书大受欢迎,莱恩随后推出了鹈鹕图书(Pelican Books)和企鹅特刊(Penguin Specials)等系列,分别出版非小说和关注现实问题的书籍。这使得平装书向世人证明,在通俗小说的娱乐性之外,平装书同样可以具有教育价值。
4.2 崛起时期(1939年-1942年)
第二个时期,是从1939年口袋书创办到二战全面爆发前的平装书正式崛起时期。多家平装书出版大头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口袋书、雅芳(Avon)、戴尔(Dell)、班坦(Bantam)以及新美国图书馆(New American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NAL)等出版社相继成立。
企鹅图书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罗伯特·格拉夫的注意。1939年,格拉夫和西蒙·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出版公司合作创立口袋书,带着最初的10本平装书登场了。书单内的图书种类繁多,既有戏剧、诗歌、经典文学,也有漫画、畅销书、推理小说,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只售25美分。为了达到摩登图书没能实现的价格目标,格拉夫最大程度压低了版税、印刷、装帧、销售、人手等各环节的成本。即便如此,每本平装书的利润依旧微不足道,需要极大的销量才能保证盈利。格拉夫吸收了企鹅图书的经验并将其与美国特色相结合,和莱恩一样,他通过超市和连锁店扩大平装书网络的覆盖范围。截至1939年年底,口袋书印刷的图书量已达150万册[25]。1941年,口袋书和多家独立杂志社达成合作,将平装书摆上了全国各地的杂志摊,销售渠道因此进一步扩大。
在口袋书创立的同年,企鹅图书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公司,并在后来成为了口袋书的有力竞争对手。起初,企鹅图书在美国的发展面临着版权和人手等问题。美国公司销售的图书在早期均从英国进口而来,其中部分书籍受美国版权所限不得发售,还有一部分书籍受战争影响运输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美国设置新的出版点,而这又需要合适的人手来监督。1941年,因逃难而辗转多地的信天翁出版社创办者库尔特·以诺来到了纽约,他与莱恩一拍即合,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企鹅的美国公司,协助年轻的伊恩·巴兰汀(Ian Ballantine)管理公司业务。此后,企鹅分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甚至拥有了将美国版企鹅图书出口至英国的能力[26]。
口袋书和企鹅图书的出版取向差别反映出了美国大众市场的特点。前者光鲜亮丽的平装书封面受到了广大美国民众的喜爱,后者经典的三段式封面颇具设计感,在受欢迎程度上却难与前者相较量。巴兰汀认为企鹅美国公司应在图书选择和装帧设计上向“低端”市场靠拢,真正与口袋书展开竞争,莱恩却不愿意放弃英国的出版传统,公司内部因此产生了分歧。1945年,巴兰汀和几位核心成员离开企鹅,创立了班坦出版社。1947年,以诺和新加入企鹅的维克多·韦布莱特(Victor Weybright)创立NAL,接管了企鹅美国公司。NAL兼顾严肃文学作品和通俗小说的出版,相比企鹅美国公司而言更加适应美国的出版市场。到了50年代中期,其出版规模已能与口袋书相媲美[27]。
4.3 过渡时期(1943年-1953年)
第三个时期,是从二战初始到1953年盖辛斯委员会(Gathings Committee)发布图书调查报告的过渡时期。二战对于出版界乃至任何领域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尽管战争和纸张管制难免压制了正在兴起的平装书业,出版界依旧在这一时期用另一种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战争,平装书业还面临着竞争加大、书价抬升、图书审查等多方面的挑战。对这些挑战的逐一克服使得过渡时期的平装书业迅速成长起来。
1942年,为二战中的美国士兵募集图书的胜利图书运动(Victory Book Campaign)发起,计划收集1000万册图书。在多方努力之下,募集的图书数量向着目标逐步迈进。但是,由于精装书较为笨重等多重原因,运动于1943年年末终止。人们发现,战场上的士兵是平装书一大需求群体。在物资缺乏的前线,阅读是唯一可行的娱乐方式,而便携小巧的平装书恰巧是最佳选择。1942年,美国出版界的知名人士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战时图书委员会(Council on Books in Wartime)。起初,委员会的服务对象是国内的后方群众,随后,他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前线士兵,开始出版军供版图书。军供版图书比大众市场平装书更小上一号,刚好能放入士兵的衣袋中。1943年10月,第一套军供版图书发行,按6美分一册的价格售卖给政府。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每个月都有一箱箱的图书送予海外士兵,无论他们在何处。至1947年项目结束时,战时图书委员会已印制了超过1亿册图书[28]。
与部分悲观的出版商所预测的不同,战争并没有摧毁平装书业,反而推动了其发展。一方面,极大的产量和销量让出版商们有足够的资金度过战争困境,并让士兵和不曾阅读的群众得到了接触书籍的机会,愈加扩大了大众市场。另一方面,产销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出版商们的出发点还包括了意识形态层面。他们将书籍视为“思想战争中的武器”,向群众推荐特定的书籍。这些以战争为主题的平装书或鼓舞军心或安定民心,进一步证明了平装书的价值。
战后,更多出版社加入了平装书生产的行列,而产业的蓬勃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口袋书诞生之始,25美分的图书定价一直被出版业界所坚持。然而,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纸价上涨使得出版商不得不通过压低图书包装成本的方式来维持原有售价。由于所用纸张较少,短篇作品被更多地出版,长篇作品被删减压缩。即便如此,出版商依旧追不上物价的上涨。起初,只有几家出版社愿意打破25美分的传统。到了50年代中期,平装书的普遍售价已被逐渐抬升至35美分[29]。
图书审查是平装书业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竞争的加大使得各家出版社想尽办法让自家书籍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书架上脱颖而出。一些出版商诉诸于吸引眼球的“低俗文学”,出版带有性暗示封面的廉价平装书。有时,甚至会出现封面与内容完全不符的情况,只为让读者将其从书架上拿下。1952年,盖辛斯委员会(Gathings Committee)成立,查封涉及淫秽的平装书作品。委员会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平装书出版业的乱象,但受攻击的图书中不乏严肃的文学作品。审查制度无疑是对出版业的重大打击,一些图书被迫下架,然而出版商们并未妥协,始终积极地争取着权益。
4.4 成熟时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第四个时期,是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平装书业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市场的扩大与地位的稳固。平装书的出版范围从再版书延伸至初版书,出版内容也扩展至教育类书籍与电影原作图书等等。平装书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在欧美图书市场中成为主流。
在这一时期,平装书与精装书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转换。以往的平装书均为已出版的精装书的再版,而随着金牌图书(Gold Medal Books)等初版平装书系列的出现,作家们开始考虑将市场广阔的平装书作为首版出版,平装本销量超过精装本销量的情况时有发生[30]。到了60年代,各大平装书出版社均开始尝试推出自己的精装书系列。平装书不再是次于精装书的第二选择,平装书出版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出版行为。
与此同时,平装书开拓了新的市场——教育类书籍。大学对平装书的接受意味着平装书不再是“低一等”的书籍,书店也渐渐抛开了对平装书的偏见,将其纳入了陈列架中。此外,平装书与新兴的电影产业达成了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由平装书改编的电影反过来带动了书籍的销量,出版商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一良机。综合多方面的快速发展,60年代之后,平装书已稳固了它在美国出版业的主流地位。
5 研究启示
国内的平装书史研究仍待深入,梳理历史脉络只是最基础的一步。通过对美国平装书革命的分期研究,本文总结出如下启示。
首先,平装书崛起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平装书革命的背后不只是单一要素的推动,而是多方力量的纠合:印刷技术的机械化改进实现了制书成本的下降和生产批量的增加,让低廉书价成为可能;19世纪的人口增长和教育普及带来了“能阅读”和“想阅读”的群体,平装书的潜在市场大大拓宽;蓬勃的大众文化搭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通俗小说作为平装书的出版主体,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商品。除此之外,出版商自身经营策略的突破也是平装书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让平装书尽可能接触到潜在的阅读群体,企鹅图书和口袋书在分销模式上做出了改变。他们或与百货公司合作,或与杂志社合作,将平装书摆上了大街小巷的超市、杂货店、报刊亭。据估计,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平装书零售点可达10万个[31]。
其次,平装书史领域具有理论构建的可行性。其一,平装书史的相关史料相对易于考据。不少活跃在平装书革命时期的出版社延续至今,在其官方网站上即能获取大量历史信息[32]。平装书数据库如BookScans等[33],也能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其二,作为出版学和历史学的交叉领域,平装书史的复杂性使其可援引的理论来自各个学科。在宏观层面,平装书史的主要时期位于世界体系发生巨大变动的20世纪上半期,源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结构化的理论可以明晰平装书所处的历史背景。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书籍史领域,“文本社会学”“书籍交流圈”“副文本”等理论均与平装书史有贴合之处。此外,被视为文化载体和纸质媒介的平装书亦可从文化和传播角度考察,如从书籍生产、书籍流通和传播效果[34]这三个问题出发来解读平装书革命等。当前,平装书史研究尚未搭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从适用的理论入手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必将带来新的研究视野。
最后,平装书革命所处的历史位置具有特殊性。平装书兴起于书史上两段重要的变动时期之间。前有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后是出版业的集团化与电子化,作为书籍形制改革的平装书革命,所受的重视便相对较少。西方文化史中的传统模型将书史发展分为从口头到书写、从书写到印刷、从印刷到计算机这三大关键性阶段,相关研究也多围绕这三个节点展开。而有学者指出,该三分模型并没有完全把“一些可视为重大社会变革的创新”[35]包括进去。事实上,从精装书到平装书的转变便是易被忽视的重大变革。平装书是如何克服文化偏见,突破销售局限,成为与精装书并肩的出版物的?它和早前的印刷史有何联系,又是如何影响出版业乃至大众生活的?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平装书的兴起与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恰巧在同一时期。19世纪末,中国受西方传来的“洋书”所影响,出现了平装形式的“洋装书”。洋装书所代表的不仅是装订形式的改变,更是“传统书籍形式向现代书籍形式转换的前奏”[36]。学界不乏对近代中国出版业的研究,但以平装书为切入口的却寥寥无几,对这片空白的填补将是极具意义的。
6 结语
本文概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平装书史的主要脉络和重要事件,划分了20世纪美国平装书革命的历史分期。平装书史领域有许多尚待发掘的一手资料和尚未解答的问题,本文仅对历史整理做出了初步尝试,并未涉及具体的学术课题,希望在后续能有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