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以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为例
2022-04-07张冀
张 冀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发展属性,掌握新媒体的技术,提高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深刻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国家对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审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2020年,审计署印发的《审计署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意见》指出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这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要求。作为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审计人员必须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基地,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将新媒体技术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习效率。本文尝试厘清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所遵循的规律,通过对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的思政教育实践,探寻新媒体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以增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遵循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应借助新媒体平台,促进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时代感召力和吸引力,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须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一)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人的工作,在促进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中,要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思政工作的规律,学会因事而化、因时而进与因势而新,才能真正把人培养好。思政工作的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2],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介体等多重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机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出发点是人的存在与生存,重点是对人的思想、人的行为及其转化规律进行探索,根本目标是通过发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新媒体建设需要持续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赋能新媒体平台,围绕“人”这一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为其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新的传播生态正逐渐转变高校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教学培养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与学生的互动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学习主体的本位回归,是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积极创造性的全新范式,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例如,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点对点、点对面的交往模式保证了交流主体的相对平等性,使学生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中,可真切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实现与学生点面结合的交流,且谈话内容完全对外保密,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交谈。通过与学生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把握其思想特点,在沟通中引入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与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新媒体,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贴近学生、尊重学生,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坚持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导向
将新媒体技术积极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是当下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背景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高校育人的导向,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一是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借助新媒体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需求,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提供人文关怀和个性化辅导;通过新媒体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为校园里不同志向、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发展机会。二是注重方法、拓展思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凭借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如发布对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积极影响的推文或评论,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搭建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发布消息,分类指导学生;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使用新媒体,培养学生在新媒体信息场域的理性判断能力。
二、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实践探索
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重新构建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范式,被视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在教育实践中积极突破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壁垒,深入认识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本质内涵,有效挖掘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实践工作
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一些学生只聚焦专业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重视不足。为了有效应对这类问题,某财经大学通过融入新媒体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是融入新媒体教育形式。考虑到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已经汇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该学校努力构建融合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在整合学习资源和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创新了教育形式。学校建立了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学生推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典型案例以及优秀校友事迹;充分利用校内外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微课堂”“微访谈”“微研学”“微行知”学习教育模式,促进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二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于新媒体技术特征,该学校以多元化、立体化、多维度的方式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比如,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展现形式,在传统文字、图片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H5、动图、长图,或是进行VR沉浸式体验等。三是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围绕财经类高校特点,结合审计学专业属性,开展思政大讲堂,开辟“‘会’乐成长加油站”“‘会’人‘会’语”“咖咖来了快点赞”等线上论坛,让更多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热情。四是构建审计线上教育平台。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审计监察与风险防控线上中心,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教育模式,推动审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审计专属新媒体平台的构建,向学生传递文本、视频、音频类教学资料,学生则借助手机终端随时进行学习和交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二)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实践效果
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资源,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凭借新媒体创新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比如“微课堂”“微访谈”等,同时将社会热点、时政要点等话题以时尚、新颖的方式展示,比如H5、动图、长图、VR等,由于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和接受习惯,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二是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结合微信等新媒体,让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更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同时,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了思政大讲堂、“会”乐成长加油站、“会”人“会”语等线上论坛,极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程度,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自信心。三是保证了新媒体建设的正确方向。该学校对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的意识形态导向严格把关,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致力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宣传和弘扬正能量的人、物、事,让教育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有效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既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重要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与因势而新。近年来,新媒体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内容优势为核心,全面、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下将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教学话语、教育方法为路径探索,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一)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渠道
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互通互联,让教育信息可以多向化、多元性传播[3]。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新媒体为技术手段,让教育实践活动更具便利性、互动性、实效性,以此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一是搭建高校新媒体矩阵,实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融合。通过构建高校新媒体矩阵,对高校现有新媒体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既要发挥校内新媒体的传播价值,也要充分考虑其他新媒体平台,在“1+1>2”中实现它们的最大传播价值。比如,上述某财经大学在校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信息中心,收集和处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数据,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二是通过“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结合、推动线上和线下教育内容共享的同时,要按照“大思政”的教育指引,强化课堂授课和校内媒体传播的结合,在内容和传播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交互方式创新教育途径,展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上述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从多种感官角度转化教学内容,将基础理论融入当下较为流行的视频传播方式短视频、视频直播等进行推介,增强学生互动参与性,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调整更新素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话语
在通过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使之不断迈上新台阶、走向新阶段,除了要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使之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借助新媒体信息过滤技术,在适时检测、跟踪新媒体信息中创新思政教育话语。一是准确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传播空间,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在健康、积极、正确的话语场域中完成。一方面,高校要搭建起属于自身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将国家的重大部署、各项政策等权威话语通过新媒体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净化新媒体话语环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全面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二是在与新媒体的交融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话语的当代转化。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让新媒体平台建设得更加完整、合理、有效,使政策宣传、理论解读和热点分析、时事关注等话语内容,都能得到师生的关注、符合教育双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注重新媒体平台上话语身份的转换,着力体现话语身份的平等化、交往化与生活化,同时,将“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互交织、“文本话语”向“人本话语”相互交融,极力彰显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特性与优势。例如上述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组织总结思政教育话语,建立专业共享的思政案例库,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备课时提供素材;同时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设思政大讲堂和线上论坛等,用多种新媒体方式可视化传播思政教育内容,甚至用VR技术让师生获得对思政教育专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既达成思政话语空间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又提升师生参与度,把思政教育话语入脑入心,落到细小。
(三)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得到了极大拓展。为了让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借助新媒体数字化、交互性、全方位的技术特性,推动教育实践平稳、正常、有序进行[4]。同时,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强化融合发展工作,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5],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阻碍。一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革新。一方面,要注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学网用网能力,使之能够准确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把控工作。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用好新媒体技术,打造新平台、传播好声音、讲好微故事,让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种类更加完善。二是在顶层设计层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导作用,通过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体现教育实施过程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例如某财经大学审计学专业借助新媒体技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利用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通过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QQ群、微信群等不定时传播、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学生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时代洪流。
结 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迫在眉睫。对各级各类高校来说,需要在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继续在以下方面实施:第一,提高高校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高校教师需要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方式与内容,推动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确保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接触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信息资源,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第二,引导并组织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新媒体技术,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使之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新媒体道德、新媒体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对于新媒体平台信息的甄别能力,正确判断网上海量信息的真假、精准识别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始终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教育环境,通过开发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创造教育价值和思想价值,让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并通过创新应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第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致力于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学校可自行构建或与校外单位合作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终端APP,借此向大学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内容,让大学生能够高效开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自主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