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范式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建构与路径

2022-04-07

关键词:中国化范式话语

刘 旭

(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 菏泽 2740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科学内涵,是对社会各发展阶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出的全面而系统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它的每次飞跃都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科学理论与中国文化、中国话语深度融合的结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仍需立足于中国实际,提炼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的理论精华,从宏观维度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实现现代话语范式的创新性转换。

一、何谓“话语范式”及其本质

“话语”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discourse”,意味着言说和表达,作为一般性沟通工具,话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载体符号。后来,法国哲学家福柯从语言哲学角度提出了“话语范式”(1)有些学者将其翻译为话语权,话语权在内涵和本质上与话语范式同义。“范式”一词最早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意指在科学领域存在着某种公认的模型或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意指一种蕴含着思维方式和价值立场的权力表达。这一概念明显超出了传统话语的范畴,它以某种带有意识观念的输出和思想权威的彰显来对言说者施加一定影响,是特定阶层根据自身立场建构的、用于鼓励、劝戒、引导社会其他主体认可和接受其自身组织形式和文化传统的意识表达。[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话语范式就是意识形态在语言领域的一种表征形式,体现了主体对他者的价值诉求。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这同样反映在话语范式的权力观念上,并且这种强力意志还会延伸至国家的对外关系中,成为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发表自身意见、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主权的主要手段,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自身影响力的外溢表现。

有鉴于此,大力推进中国话语范式转换,不仅有利于满足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加快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在这个话语转换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进一步提炼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不断将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血脉之中,通过与广大群众最直接、最深刻的接触,诞生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概念和言说方式。可以说,每一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升华,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飞跃,而每一次理论创新又必然伴随着话语体系的形成和话语范式的变迁。

二、话语范式的时代演变轨迹

基于时代主题的变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个时期的话语体系也略有不同,但它们都秉承了“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的建构原则,从话语范式的转换轨迹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

(一)社会主义初期话语体系的探索

自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革结束,这一时期党内外严格遵循着“以政治为纲”的话语体系。无论国家对外发声、社会舆论评判,还是个体私人间的对话交流,都夹杂着大量的政治用语,诸如“阶级斗争”、“敌我矛盾”、“苏修美帝”等词语频繁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会议、报纸、文件中,就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带有强烈的政治仪式感。生活的运动化和语言的一体化,带来的是集体的无意识和沉默的大多数,这也为后来大规模群众运动爆发埋下了伏笔。文革期间,社会剧烈动荡、人民思想陷入严重混乱,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原则极大束缚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甚至在文革结束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对于“姓资”和“姓社”的讨论仍然占据着国内主流舆论。为了摒弃以政治为纲的原则,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破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思想桎梏,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该体系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以“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内生关系,并通过“计划”和“市场”的逻辑辩证,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的手段,没有社会意识形态之分,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试行和开放多元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解放了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后话语体系的探索

经济话语的确立为体制机制的改革预留了前提条件,并通过后者得到了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自身优势决定了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出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一个长期实行高度计划经济的国家内部,自上而下的改革有利于市场经济的顺利转型,也为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所以,这一时期的话语多以围绕政党与群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展开,前者以政党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政治性为建设目标,以“学习型政党”、“群众实践教育活动”为主要抓手,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体的话语体系。后者则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目标,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鸟之两翼,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理念的话语体系。这两个话语体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它们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也为“建设一支怎样的党”、“怎样建设一支党”,如何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理论创新水平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支撑。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话语体系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意识形态领域已然成为各国争相竞争的主阵地。如何处理好弘扬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树立民族文化意识和凝聚全人类文明共识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各国交往的重要课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由单一的自我创生走向多元文明的融合创生。以“两个结合”为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明类型,它们结合意味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能囿于原有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之中,而应跨越不同文明的意识界限,在不同文明体系的平等对话中相互借鉴、吸收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文化自信,继续整理、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自觉膺服于中华文明形态的优越性之中,同时还要学会尊重、学习、借鉴不同文明的先进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同时,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范式是一个与时俱进、主旨明确的变迁过程,其演变轨迹与中国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充分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时代主题与话语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略有不同,但话语范式一直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题展开,各种概念、表达和叙述步调一致、主次鲜明、相互衔接,涵盖了政治、经济、党建、文化等不同领域,将自身现实需要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理论继承创新与话语范式转换相结合,在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时代主线下,不断推动话语形式、话语体系、话语价值的激荡融合,形成了一种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话语新范式。[3](P11)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范式整体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经百年传播后,无论是体系内容、表述方式都发生着深刻改变,特别是在当今意识形态斗争极为复杂的情况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新话语范式的产生。目前,话语范式的转化有三种趋势:一是话语范式创新开始由强化树立权威转向不同文明借鉴的交流对话;二是话语范式创新开始由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建构;三是话语范式创新开始由单纯意识形态的传播转变为兼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输出。

这三种转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威在弱化,相反,它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创新意识在增强,展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断开拓过程中的现实需要。从保障理论创新上来说,“话语范式构建既是理论创新的经验和结果,更是为了进行理论创新的保障和源泉。话语范式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力、领导力、影响力。”[4](P35)一般而言,理论创新需要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建构适合当代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并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威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话语范式内在规定了理论主体的阶级立场和价值诉求,这无形中扩大了理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从坚持理论核心要义上来说,话语范式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党和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自觉程度,让中国人民理解、支持、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所以,话语范式建构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改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况下,通过对时代主题、核心概念、价值范畴的转换替代,建构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世界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从突破理论瓶颈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理论创新也已进入了瓶颈期,相较于经济发展而言,国家整体理论创新水平还比较低,国际声音还比较弱,理论创新速度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由鉴于此,建构话语体系,转换话语范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成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崭新目标,同时满足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要。从应对外部挑战上来说,当今世界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荡发展相互交织,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身处其中的国家和个人来说都产生了强烈冲击。各种主流意识形态纷纷加强了文化领域的争夺,一个显著特点是主流文明体系正逐步挤压弱势文明体系的生存空间,多元文化秩序正被一元话语霸权所取代,这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共同价值观塑造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动荡。为了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冲击,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我们要大力发展一个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认同、能够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范式。从构建话语路径上来说,话语范式的转变涉及到整体思想体系的转化,需要新旧思想的交流、碰撞与对话,需要在原有话语体系、概念范畴、表达方式、精神价值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自我逻辑的更新,也需要在借鉴一切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断融合和发展中保持独有的开放特性,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世界普适的话语范式。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范式建构的维度和路径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绝非单一的话语体系能够支撑,必须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话语权烕和基础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5](P6)由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应该从学术话语和日常话语两个层面展开建构。

(一)学术话语的建构

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学术引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启蒙思想和革命理论都是先从思想家的头脑中筹划出来,再从书房走近社会,经过现实的一番检验而最终成为真理。相比于实践话语,学术话语更具有优先地位,它可以奠定整个社会的话语叙事方式,引领理论创新的方向,提供规范社会行为的终极价值标准,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一是坚持回归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原初含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庚续创新也要立足文本,从经典文献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6]当然,“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封不动、一字不差地继承,更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坚守,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条,而是一种发展着的方法论,它的精神实质在于敢于打破一切理论权威,在批判实践中认识真理的正确性,而它自身的诞生正是在批判前人一切伟大思想的基础上自我革命的结果。所以,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也必须秉承这一精神原则,在忠实原有文本的基础上,不断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整理、挖掘、诠释、阐发其思想精髓,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二是要拥有高度的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自信表现于学术话语的范式中,有什么样的话语范式,就有什么样的理论体系。理论自信展现了一种理论气度,彰显了自身的学术信仰和生命活力。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它以自身发展标识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差异,这既是捍卫自我意识形态的强有力武器,又是民族精神的自我标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话语体系的民族特色彰显着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拥有本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讲好本民族的文化故事和历史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因此,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昌盛。当下,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正面临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高度的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信正是一个民族彰显开放、包容、自信的最好展现。

三是要与其他学术思想展开交流对话。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思想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本身正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与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斗争交锋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思想交流史、批判斗争史和继承发展史,是在打破前人理论权威基础上的一次思想胜利,其批判性精神为我们后人做出了榜样。当前,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仍然需要批判性这一思想武器,要敢于同一切诋毁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文化担当,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不信鬼不信邪,坚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四是要坚持学术话语建构立足于唯物史观。学术话语建构不是任意而为的,要秉承一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没有历史的学术是没有厚度的,注定不能走得长远;没有学术的历史是空洞的,注定不能引领前行。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构建不能另起炉灶,而需要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发展的内在逻辑上,在立足于当前中国实际和外部思潮的挑战中,积极吸收马克思发展史上的历史经验,在继承中批判,在博弈中创新,从而建构起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中国与世界辩证统一的学术话语新范式,真正实现传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接续和转换。

(二)日常话语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奠基于开放性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的实践性特征注定了它必须要为广大民众所熟悉、掌握、认同和接受。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快速传播的客观条件,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前提基础。

所谓日常话语范式就是通过老百姓听得懂、乐意听、易理解的话语形式来表达精深的理论奥义,按照大众传播规律和群众认可的话语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之一,构建日常话语范式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赢得群众思想认可的必然渠道。从本质上说,日常用语是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直观的流露和体现,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大众中的风向标,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民众舆情以及党的理论权威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不同于学术用语,日常用语更倾向于对人们的言行举止施加更多的道德影响力,以一种公序良俗的价值观来重塑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移风易俗、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日常话语范式的构建实质是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将言、行、思的统一融入马克思主义思维模式的一个过程。其实,任何一种话语范式的构建都不是单纯语词、概念的生搬硬造,也不是纯粹思维模式的输出,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对个人行为意志、思想观念、语言举止的重塑,这样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才能接地气,才能被人们从心底认可接受,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日常话语范式的构建必须实现两个转向:一是面向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最富有智慧、最深沉的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实现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人民的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它必须要让广大民众所熟悉、认同和接纳,成为其理论的运用者。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武器……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两者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实现了社会的现实改造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一开始就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奋斗的,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又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些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经验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二是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自身正是在批判借鉴一切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也是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碰撞融合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人民所广泛接受、认可和接纳,本质上是因为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气质、价值理想、行为方式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这也为两者的话语转换提供了现实基础。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主观符合客观都可以转化为中国语言的“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其本质的实践观也可以用“知行合一”来表达,这些词语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植根于最深层次的文明根基之中。群众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基础和源泉,语言作为时代精华的重要载体,从田间俚语、下里巴人,到规范语言、学术话语、上层语言,每一种话语形式都是最深沉的力量积淀,通过引导最底层民众的话语体系的创新,激发最底层民众的自我力量,[7]通过不同维度的话语体系引导和结合,向着同样一个目标,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奋进的伟力之中,以彰显时代之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话语范式本身体现了社会主体的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价值理念和社会文明程度,充分展现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中国特色话语范式的生成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而开始的,通过话语范式的转换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增强理论话语的影响力和主导力,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理解,不断增强话语体系的民族性和自豪感。另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必须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与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展开平等对话,在交流对话中查找自身不足,审视自身优劣,相互借鉴融合,彰显自身文化,以一种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展现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的新境界。一言以蔽之,建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身理论的影响力,通过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大同的理想。

猜你喜欢

中国化范式话语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