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民族复兴思想根基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2022-04-07隋牧蓉

关键词: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隋牧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之所以能够不断克服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创造伟大的人间奇迹,在于百年来我们党善于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但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带领与先锋的领导优势,更重要的是能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筑牢了民族的思想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第二个“百年梦”的奋斗征程中,进一步筑牢民族复兴思想根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是中华民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深远性与核心性的思想和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能成为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因其对于中国和中国的发展来说同样具有根本、全局、深远与核心性的意义。但要在当今中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伟力,必须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一、民族复兴思想根基的基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三者并用时简称“三化”)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命题。“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三个概念和三个方向,但三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现实中也不能全然或简单地分离开来,多数时候,“三化”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和有机的联系性。因此,当我们说三者之一时,我们只是更强调和侧重其中的中国化、时代化或大众化。

基点,其有很多重解释,但是其中作为“中心”“重点”、“事物发展的根本”、“基础”是非常重要并有很多共识的理解,本文此处取用“中心”和“基础”内涵。民族复兴思想根基的基点,其实就是要定位和分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群体和个体思想中可看见、可理解、可感受、可运用的理论或观念,从而引起主体的认可和认同,并成为主体在实际行动和行为的指导思想。思想根基的基点很重要,是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最初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因而不能直接成为奠定民族复兴思想基础的“原材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是成为我们党的理论选择,成为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的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引领我们党和人民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历程和新中国成立73年以及改革开放44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和正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和开放性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这就转化成另一个问题,马克思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能够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实际相结合,能在现实实践中发挥威力?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由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概括人类社会、自然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真理。我们要坚持的就是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矛盾的、历史的、生产的、阶级的、群众的基本原理等。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回顾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百余年历程,有专家学者将“三化”过程精细分为七个时期,1917-1935年为引入与传播期,1935-1949年为耕耘与收获期,1949-1966年为探索与曲折期,1966-1977年为迷雾与负重期,1978-1982年为反思与涅槃期,1982-2011年为突破与创新期,2012年至今为创新与新的飞跃期。[3]结合“具体实际”,到底结合什么?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看到,我们党在“结合”上体现出了巨大的智慧和创造性,做足了“功课”。一是同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二是同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指导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三是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四是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相结合,使中国在解决中国问题时,既立足于国情又具有全球眼光和世界情怀。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和改变中国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即中国在发展巨变中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精神进行科学梳理,其中的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会议和第三个决议精神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其是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飞跃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4]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过程。中华民族群体和个体成员就是在这样不争的事实中,不断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了稳定的、有力的思想信仰和精神依靠。从而在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昂首阔步,奋发有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铸就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和中华民族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具体问题的过程。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意识”。也即是说,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每个阶段遇到的种种挑战和问题时,都给予强烈关切,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面向未来、向着胜利做出最大努力和最强行动。这种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虽是无形的和无声的,但却是关键的。马克思曾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P289)。问题,本质上就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矛盾,而每个时代都会有自身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围绕中国各阶段社会现实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而实事求是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遇到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一方面,为了解决问题,其理论必须落地,融入并内化到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一般性”与“特殊性”关系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通过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发展与自我更新机制。另一方面,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所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命力的坚信。”[6]我们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明确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坚持、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增强了自身的理论自觉。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任何理论自信都由外在实践性和理论的内在科学性做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源于科学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也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科学性,在于关照历史时代与背景、因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回应人类进步发展的需求,揭示事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为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所验证;其价值性在于其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养分,为人民服务,成效由人民检验,成果得到人民认同与信仰;其实践性在于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产生于实践过程,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事实,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人民对其的认同与信仰不断深化,进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自觉信仰。

二、民族复兴思想根基的支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简单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问题,特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支点,是指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引申指事物的关键或中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虽然不能简单割裂来谈,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来说具有“支点”意义。一个170多年前诞生在欧洲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近代以来百余年的时间里,解决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问题,不但在不同阶段给中国带来不同成就,自身也获得不断发展,可以归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时代化的自觉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个“时代化”就像是支点,让一个科学理论跨越时空撬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和创新。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联接理论与实践,还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形成彰显时代特点的新的理论成果,突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还进一步引发了作为一个民族思想与时俱进、因时而进的精神思维,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形态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对特有的时代问题与时代特征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进而回应时代发展的难题、升华时代精神、创新发展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本质上包含了实践时代化与理论时代化两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某一时代现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和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过程。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7]。百余年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其生命力最大的体现就是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形态。一是在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相互交织的时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是其主要的实践形态,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上。

二是共产党人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判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开启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社会革命,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形态。

三是在世纪之交的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辉煌与严重挫折并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新世纪以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发展要求,根据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共产党人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并吸取国外发展经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时期,社会实践形态主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总任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从不同角度、层面和领域进行了回答。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时代伟大的社会革命。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

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要求高度结合,回应并解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8],反过来,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认识、思想和理想形成于实践、走向实践、落脚于实践、被实践检验,又进一步巩固于实践,因此说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理论和经验成为中华民族思想财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百余年历史,以其历史厚度,创新发展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成为中国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取得了新的历史成就。同时,沉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关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验不仅成为一个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理论与政治智慧,也被普通民众深谙,成为个体和集体的发展哲学和价值遵循。

第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真理价值和科学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就其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是我们的思想武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且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又是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9](P424)。因而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深刻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10]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创新精神。强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究其实质就是通过理论的创新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时代的问题,用中国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决定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尤其是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互动共进的过程。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也要反对忽视或者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第三,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在当代中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既坚持古为今用,又坚持洋为中用,在批判和借鉴的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一个永恒主题和历史任务”[11]。在古为今用中,批判因为历史局限性而陈旧甚至糟粕的东西,以古为鉴。反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古为今用,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续留存与发展。在洋为今用中,批判地借鉴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和元素,去伪存真,取长补短。无论是“鉴古”还是“鉴洋”,都要坚持中国立场,都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的具体需要进行具体结合,实现对理论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四,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是在概括人类社会、自然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真理,中国化和时代化也是坚持真理,真理就意味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我们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办成事。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理论,其最大的关怀就是第一个唯一的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开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体现强大生命力的内因。

此外,专家和学者们还在其他的许多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经验,也都非常重要和必要,这些丰富而深刻的经验运用于宏观层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原则和理论,运用于微观个人,更是宝贵的思想指导,经过时间的积累,这些理论和思想凝结成中国的文化内涵和智慧,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财富。

三、民族复兴思想根基的质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教育、宣传手段和渠道,传播到人民大众中去,让人们了解、熟悉、认同、掌握和运用,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质点,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就是说体积形状等对质量影响可以忽略。“质点”概念用在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中可以表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如何从深奥、遥远、“居于高阁”的抽象理论转化为“掌握群众”的物质力量,大众化就是那个凝聚所有质量的关键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能指导中国的实践,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和信仰她,可是大众为什么接受、认可并信仰她,关键就在于大众化发挥了强大功能和取得了巨大成果,奠定了人们凝心聚力的物质和心里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的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促进人们树立科学信仰与增强民族复兴信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途径、目标指向、价值归宿,中国共产党历来很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如前所述,科学的理论理念如果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就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行动。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认同度和接受度往往不体现在其理解理论的逻辑是否严谨、体系是否完整、论述是否周延、学术含金量高低,而在于运用于实践的实际效果和自觉意识。

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我们党通过多元方式开展大众化工作,如有开办学校、创办刊物、出版读物、发表文章、批判说教、翻译推介、作词写诗、文艺创作、宣传讲演、国民教育、推举典范、运用媒体、占据网络等各种形式,效果是也是非常显著的,通过大众化多元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逐步真正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因为“掌握群众”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随着不同时期,历史主题的变换和实践,通过大众化的形式和实践的落实,深奥而抽象的理论以时空的痕迹在大众认识中联成了理论体系的脉络,褪去了相对复杂的形式,在大众的认识中留下了精简的理论要义或者是完整的理论形态。由此,外在的理论内化为内在的认知,形成理念,形成意志,乃至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心中种下理论的种子,确立了科学信仰。

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式创新”[13]。其首先以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凝聚人民期待、以人民利益谋篇布局,顺应人民意愿,贴近群众心理;其次,其巧用大众表达,因善用通俗化表达而彰显超凡的亲和力,因活用典型化表达而增加厚重历史感,因巧用创新化语言而体现时代感和活力,无疑这些能够迅速增进情感的共鸣和深刻的认同。此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尊重群众实践、回应人民关切和扎扎实实的成就都不断推动大众化。

有机构的大型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大飞跃”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时代的新目标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这也充分证明大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赞同度和接受度非常高。这些认同的积累,毋庸置疑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应对多元多变多样理念和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观的渗入,加之网络技术新媒体的泛在影响,现实和虚拟世界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多变、多样的态势。回应和统一如此多元甚至混乱的思想领域和精神世界,人们需要有说服力的理论或思想来应对。那么,这个“说服力”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其一定是科学而现实的、正义而温暖的、公平并有效的、稳定而鲜活的、立足当下又观照未来的、立于中国又面向世界的、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那么什么理论能兼具如此多重的特征,能说服人们、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与时代化成果是当之无愧的,但其作为一种周严的理论体系,需要深入推进大众化也是现实必须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和‘灌输’方法,其作用是很有限的,往往容易使人产生疲劳甚至反感”[4]。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大众化和通俗化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深耕原有的大众化形式和手段,另一方面又要尝试新的方式和载体,要实现哲理性与通俗性的密切结合,将思想的魅力与艺术的魅力结合起来,近些年来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如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系列科普类节目《这就是中国》、动漫系列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领风者》,还有很多自媒体公众号等都以或文字、或视频、或H5的丰富形式,借力艺术性助推大众化,使先进文化渗透于艺术之中,寓教于乐,真正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高居庙堂”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

言而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筑牢民族复兴思想根基,不但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还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三化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