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022-04-07孙章胤毕宇峰纪昌春谢思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内脏胃肠敏感性

孙章胤,毕宇峰,纪昌春,孙 慧,郭 靓,谢思睿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病,以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以及食欲不振为特征,但无器质性改变和代谢性异常[1]。研究显示FD的发病率在16%左右[2],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3],严重困扰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脑肠轴紊乱、胃肠动力障碍、内脏过敏、肠道菌群异常、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心理因素有关[4],西医以促进胃肠原动力、神经调节、抑制胃酸、心理疗法等对症治疗为主,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5]。而针灸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腧穴的刺激,经络的传导,多途径、多靶点地作用于靶器官调节机体平衡,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疗效显著且稳定的优势,逐渐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6]。为了更好发挥针灸对FD治疗的优势,本文从针刺治疗FD的临床研究进展和机制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中医对FD的认识

1.1病位与病因 中医学根据临床症状将FD归属为“痞满”“胃痛”的范畴[7]。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能够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肝气郁滞则失疏泄,致使气机失常,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则发为“痞满”“胃痛”,正如《景岳全书·痞满》有“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指出肝气郁滞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水谷,脾胃虚弱则运化不及,遂使发病,如《类证治裁·痞满》提出“脾虚失运,食少虚痞”,表明了脾胃虚弱亦可发病。

1.2病机与治法 脾胃之间升降相因,故《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脾胃升降失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指出了该病的病机为脾胃升降失乖。谢春娥等认为该病病机为中焦斡旋不利,在治法上主张“调升降、消积滞、畅肝气”[8];而在该病病机的认识上有不同的观点,如黄穗平结合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健脾理气为根本治法[9]。在针刺治疗FD方面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消痞除满为治疗原则。

2 针刺治疗FD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刺干预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注重临床疗效是医学的生命力,故从疗效方面验证针刺治疗FD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求稳定的疗效和更深入的研究,遂进一步探讨了针刺治疗FD 疗效的影响因素。

2.1验证针刺疗效 针刺治疗FD是通过对体表腧穴的刺激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从而可使肝脾气机调畅,进而起到理气健脾、和胃消痞的作用[10],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在治疗该病方面疗效显著。陈鹏等[11]观察“老十针”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临床疗效,发现运用“老十针”治疗的患者在症状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在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感的症状。文谦等[12]观察电针针刺足三里、上脘、中脘等穴对FD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予以抗酸、促进胃肠动力等西药治疗,结果显示电针治疗能更快缓解上腹痛的症状并且疗效更加持久。另外,李朵朵等[13]观察辨证取穴和常规西药治疗对FD的疗效差异,治疗组主穴取足三里、内关,再根据症候虚实分别配公孙、阴陵泉和太冲、内庭,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结果表明辨证针刺治疗FD近期、远期疗效更加稳定,能够减少该病复发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研究方面,最近一篇针刺治疗FD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指出,针刺组比假针刺组、西药组临床反应率更高,对于FD胃肠症状缓解更加明显[14]。总之,针刺不仅可缓解FD患者的胃肠症状和降低FD的复发率,还具有稳定的远期疗效,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针刺疗效影响因素

2.2.1针刺深度 针刺治疗疾病时要“因人治宜”,根据不同患者机体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深度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15],正如《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由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表明针刺的深浅应与病性和病位相协调[16],故在针灸临床上要根据疾病性质和病位选择适宜的深度。针刺治疗FD时刺入的深浅对疗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董苡余[17]观察芒针深刺上髀关穴治疗FD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予以常规毫针浅刺中脘、足三里、气海等穴,结果发现2组均能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但芒针深刺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明显。另有研究发现,在背俞穴进行深刺也能取得较好疗效。如胡梦雨等[18]观察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FD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在脾俞、胃俞、肝俞等处予以常规平补平泻针刺治疗,结果显示,2组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在针刺治疗FD时针刺的深浅能影响该病的疗效,但具体的深浅程度需要依据病情来确定。

2.2.2针刺强度 针刺强度是指针刺时运针的强度,属于针灸刺激量的一种[19]。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通过一定的“剂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20],但刺激强度的大小并不与疗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表明适度的刺激强度能发挥更好的疗效优势。如李学军等[21]观察不同针刺强度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对FD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显示,中等刺激组的总有效率和主症状积分明显高于高、弱刺激组,但在总体症状积分方面中等刺激组和强刺激组无显著差异,表明中等刺激治疗FD的疗效优于弱刺激组,但优于强刺激组的证据尚不充分,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洪寿海等[22]观察应用不同频率提插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对FD患者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其中低、中高频组分别为60次/min、120次/min和180次/min,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发现3组均对FD患者的症状有缓解,但高、中频次组对该病上腹痛的疗效更佳。综上,针刺强度的大小可影响治疗FD的疗效,其中中等刺激对该病的疗效更加稳定,值得临床研究,但具体的刺激量有待深入研究后具体量化;高、中刺激强度对疗效的影响有待大样本的实验研究证实。

2.2.3针刺得气 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表明针刺得气可激发经气进而达到协调脏腑功能的目的。瞿玉竹[23]观察寻求得气与未得气针刺中脘、足三里对FD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组对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得气组对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提升更加明显。孙睿睿等[24]探讨得气对FD患者脑的影响,将32例FD患者均分为得气组和非得气组分别予以针刺,结果显示得气组的症状积分较非得气组明显降低,且认为针刺得气调节了扣带回前皮质(ACC)全脑功能的连接。另有研究发现,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并且予以心理疏导在临床上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25]。可见得气是针刺疗效的判断标准[26],而在得气的基础上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分别施以补泻手法,对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3 针刺治疗FD的机制研究进展

针刺能够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机,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有效调节中枢和自主功能、调节胃肠运动、内脏敏感性,进而起到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27]。

3.1调节脑肠轴紊乱 脑肠轴紊乱导致了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的正常生理联络失常,并且相互影响从而引起FD发病[28],而针刺能够双向调节脑肠互动异常,进而治疗FD。如周利[29]探讨电针对胃肠促生长素(Ghrelin)介导的FD大鼠脑肠轴失衡的调节机制,认为电针通过上调FD模型大鼠外周血浆、胃组织、中枢下丘脑和海马组织中ghrelin含量,从而有效调节FD大鼠脑肠紊乱。韩娟等[30]基于脑肠轴理论探析针刺治疗FD的可能机制,认为针刺调节了脑肠肽的分布,促进了胃肠道系统和大脑之间的交流,进而缓解了FD患者肠道内微生物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从而减轻FD患者胃肠道症状。如上所述,针刺通过调节脑-肠联络实现了有效治疗FD的目的。

3.2调节胃肠动力 胃肠消化和蠕动功能降低使得胃排空延迟,从而致使FD的发生[31],故胃肠动力的异常与FD的发病紧密相关,而针刺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动力进而起到治疗FD的目的。如潘小丽等[32]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FD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可能机制,认为通过抑制胃窦Cajal间质细胞过度自噬从而恢复细胞数量,进而促进FD胃肠动力。邹燃等[33]探讨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对FD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和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提升,认为可能与胃动素含量明显升高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可见,针刺干预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和提高胃排空能力,进而调节胃肠动力,有效缓解了FD的胃肠症状。

3.3调节内脏高敏感性 FD患者广泛具有内脏高敏感和胃适应能力受损的特征[34],这表明内脏高敏感性与FD的发病密切相关,而针刺可调节内脏高敏感性,缓解FD患者上腹疼痛的症状。如Liu等[35]研究电针治疗慢性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作用机制,发现电针可使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痛阈升高, 并降低结肠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表达,认为电针对结肠NGF和NGFR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慢性内脏高敏感性的外周作用机制之一。此外,又有研究探讨电针针刺合募配穴法(针刺上巨虚、天枢穴)对大鼠结肠内脏高敏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寻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疾患的可能机制[36]。结果表明,针刺组大鼠质量显著升高,且结肠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 1)、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显著降低,认为针刺合募配穴可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TRVP1、SP和CGRP的表达水平, 从而降低胃肠疾患的高敏感性。因此,针刺能够降低结肠生长因子以及相关受体,从而调节内脏高敏感性,达到治疗FD的目的。

4 讨 论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具有慢性和复发性特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亟须寻求有效的干预方式。而针灸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经络的刺激从而激发经气,调畅气机,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餐后不适、早饱、上腹痛等胃肠症状,在治疗FD方面疗效稳定,故以针刺干预FD具有巨大的临床治疗潜力和研究空间。然而治疗FD针刺深度的不同刺激强度的差异以及得气与否均可对疗效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根据所取穴位刺入适宜的深度,再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施以合适的刺激强度并且注重寻求针刺得气,这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在上述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脑肠之间神经介质的传导,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反复;进而促进胃肠动力、调节内脏敏感性,有效缓解腹痛、早饱等症状。

针刺治疗FD的疗效已确切,但由于FD生理病理学的复杂性,在探究针刺治疗FD方面仍有值得思考的问题。如①在针刺治疗F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面缺乏对针刺深度、强度的具体量化指标,使得实验研究缺乏客观性;②在病理生理学机制层面研究较少,目前大部分研究涉及调节脑肠轴紊乱、胃肠动力和内脏高敏感性,需要进一步做有关实验研究,探寻针刺对肠道菌群异常和黏膜和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使得针刺治疗FD的机制更加丰富。总之,中医针刺治疗FD已有较大进展,但未来还需要在机制方面做深入研究,另外仍需利用循证医学手段做进一步临床疗效评价分析,以寻求最优治疗方案,更好地发挥中医针灸治疗FD的巨大潜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内脏胃肠敏感性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