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工作机制探究

2022-04-07孙秀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三全育人育人

孙秀兰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工作机制探究

孙秀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应和专业教育协同发挥育人作用。审视当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工作在组织机构建设、师资力量打造、过程管理监控、全方位育人实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以强化组织保障为基础,着力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角度探索通识教育工作机制。

通识教育;工作机制;三全育人;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密集出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高校坚持育人导向,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统筹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健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通识教育以宽广的视野、多元的视角和内在的兴趣追求,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升综合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涵养高尚品德。通识教育是传授学生基础性全面性知识、培养学生非专业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理念背景下,通识教育理应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当下高职教育领域对通识教育本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偏差,高职院校通识人才培养理念滞后,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致使通识教育育人工作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这不利于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不利于“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三全”为关键,以“育人”为核心,构建通识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丰富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实施模式和路径,发挥通识教育拓展知识、锻炼能力、开阔视野、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通识教育组织机构不健全且多头管理

目前,高职院校一般没有独立的专门的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管理通识教育,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管理处等机构。通识教育一般是学校统管,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二级教学单位具体实施,或者是在二级教学单位层面由基础教学部(或基础教育学院)负责实施。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一般由教务处负责,但教务处也很少设置相关的科室,如通识教育管理科。对于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学校是开足开齐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管理上往往由多个部门或教学单位分别管理。以F学院为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课程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英语、体育、数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归属于基础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社团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归属于团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归属于工程科技学院,必修课劳动教育、全校公共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归属于教务处。公选课师资队伍建设归属于组织人事部和二级教学单位,外聘教师归属于教务处。如此看来,通识教育虽然归属于多个部门,但只是该部门业务的一部分,会造成全校通识教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无论是学校还是相关部门都难以对通识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统筹配置通识教育各类资源,难以形成科学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单枪匹马

实施通识教育,关键在师资。根据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一般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构成,对于公共必修课的开设门类、学时学分、师资保障等,学校能够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开足开齐并从师资力量、实训场所等方面给予保障,但对于能体现学校自主办学和校本特色的公共选修课建设重视不够。如,校内公选课申报审核存在要求不严格、标准不高、程序不规范问题。公选课教师的选拔机制不完善,选聘门槛较低,一般是因专业学生数缩减、课程调整等原因导致无课可带、课时工作量达不到学校最低要求的教师申报全校公选课,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公选课的少,在师资配备上往往拼凑而成,师资队伍整体不稳定,教师专业化、专家化水平较低。公选课教师的日常培养培训、竞争激励、优胜劣汰退出机制不健全,学科团队建设不足,教师知识面有限,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不够,团队合作意识不高。除思政课教师可以申报专项课题外,其余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各类教研科研项目申报、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职级评审等方面没有专门的序列和通道,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无法体现独特性、差异性。由于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缺陷,通识教育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辅人员等合作育人不畅,难以形成合力。行政职能部门存在育人工作缺位,其教学管理、服务岗位的业务工作一般与育人工作关联度不高。

(三)通识教育过程管理监控松软且条块分割

目前,通识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未能深入人心,也未能有机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一般没有统一的职能部门管理,造成环节管理条块分割,运行机制不健全。对于通识教育必修课的教学计划落实、听课评课、课程评价一般纳入教务处和二级教学单位的常规教学管理,但对于全校公共选修课的申报审批、开课计划、学生选修重修、教学过程管理、课程考核、质量监控和评价等环节管理存在诸多痛点难点,如,在课程建设方面,选修课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与层次性,课程设置带有随意性,存在因人设课现象。由于慕课学习空间和时间不受限制,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功利性色彩明显等原因,线下公选课占比较小,逐渐被大量的慕课所代替。选修课程门类数量偏少、师资不足,学生对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的选择没有充分的自由。通识选修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倾向。有些课程是专业课降低难度,内容上掐头去尾、东拼西凑或包装上改头换面转化来的,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有些课程只是介绍性讲解某些学科的浅显知识或欣赏、赏析类课程,课程的整合度低、融合性差,跨学科课程不足,教材建设存在空白或滞后现象;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征订教材,直接使用专业课教材,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宽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管理方面,由于通识教育课堂学生是混班排课,教师、学生和课程都是接受多头管理,受授课时间、教室场地、师资等多重限制,容易造成课程安排组织混乱、课时撞车、资源无效配置。为了避开排课困难,有的学校线下公选课安排在周末或晚上授课,学生管理和过程监控相对困难。一般来说,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通识教育显性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构成的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中的学生处、团委、宿管中心和各二级教学单位负责组织,这部分成绩和效果往往不能与学生的通识教育成绩直接衔接,更没有与学生的毕业成绩直接挂钩[3]。因此,学生在校三年期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年级接受的显性、隐性等不同类型课程的通识教育没有形成育人合力,各环节之间管理缺乏连贯性,全过程育人尚未形成体系。

(四)通识教育全方位育人存在盲区且协作不够

在高职院校,一些人把通识教育看作专业教育的附属和补充,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外的独立进行的那部分教育,甚至认为其和专业教育是对立的,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4],致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理念游离、课程割裂、实施独立,通识教育课程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关联不多。在实施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学校和教师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的成效,对通识教育实践教学规划少、投入小,校内实训实验和实践活动场所普遍不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教学安排较少。第二课堂,如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文体竞赛等实践活动虽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和通识教育理论教学关联度不高,二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通识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总量不足,学校与各社会团体之间缺乏长期深入合作,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总量偏少且形式单一,多数属于浅层次的参观考察或志愿服务活动,实践的全程化、社会化和常态化体现不明显,管理考核评价不全面不系统,通识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管理标准、评价体系、实践基地建设标准等长效运行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随着慕课的大量引入和各类教学平台的普遍使用,高职院校构建了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但由于线上慕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较高以及监管相对困难,学生在学习慕课时刷课、代学、代考试甚至干脆不学、挂科的现象屡禁不绝,纯线上教学的育人成效也亟待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牌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缺少有效的合作育人和沟通协作机制,社会、企业、家庭对学生的育人实践介入较少,社会主体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尚未充分显现。高职院校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相结合的,从校内向校外和社会延伸的全方位通识教育育人机制有待构建和完善。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工作机制构建

(一)组织保障:通识教育管理职能部门从“缺失”转向“优化”

高职院校应立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生源多样化的实际,遵循育人规律,凝聚育人共识,整合育人资源,在“大思政”格局理念指导下建立通识教育组织体系,为通识教育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首先,高职院校在学校层面应设立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学校通识教育顶层规划、课程体系设计、资源配置、通识课程及教材建设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审议、推动、评价全校通识教育。其次,成立专门的、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职能部门——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管理处,在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建设要求,拟定通识教育发展规划,统筹通识教育规章制度建设、课程体系优化、重点课程打造、通识选修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融合、通识选修课程申报管理、教学任务落实、教学实施与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师资队伍培养、教研科研组织、对外宣传交流等工作。第三,在二级教学单位层面设立承担全校通识教育工作任务的通识教育学院或通识教育教学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和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选修课程教学科研以及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可单独设立。按照学科分类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等必修课程教研室,按照课程类别设置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选修课教研室。第四,构建由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管理处牵头,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各二级教学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群团组织全力配合、齐抓共管的目标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的通识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二)全员育人:通识教育育人主体从“单一”转向“全员”

育人工作是高校全体教职工的特有天职和根本任务,学校应以打造通识教育课教师队伍为关键,充分发挥全体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要素的育人作用,形成多元育人主体,层层压实育人责任,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实现“教书”与“育人”、“管理”与“育人”、“服务”与“育人”的融合贯通。首先,学校党委应认真履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健全“校党委—二级教学单位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强化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基层党支部牵手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学生党支部加强支部建设。其次,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把通识教育课专兼职教师纳入全校教师教育、培养建设计划,在师资培训、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尤其要注重优化通识教育选修课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激励、引导、吸收教学名师、课程带头人、高级职称教师等优质师资从事公选课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聘请兄弟院校尤其是综合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名师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通识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专家化程度,通过外引内培、外聘内转等方式建设一支稳定的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进修、交流研讨、教学技能竞赛、以老带新等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过硬、道德情操高尚、通识文化功底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的专兼职结合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第三,发挥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全员育人的主体作用。强化服务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意识,明确二级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服务中心等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人员的育人责任,提高其合作育人能力,将育人理念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人员要参与学生通识教育学习成效和行为素质的管理、认定和评价工作。第四,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素养的形成更多地依赖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学生会、社团等可通过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五,搭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畅通交流共享平台。加强通识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识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教育教学实施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不同个体的封闭和隔阂,党政学团齐发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反应链,”[5]构建通识教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辅导员、学生等主体参与的全员育人联动机制。

(三)全过程育人:通识教育管理从“分块”转向“合力”

学校育人工作具有整体性、一惯性、连续性,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发挥全过程育人作用,管理需要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首先,应从学校层面依据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资源、师资条件、地方文化特色等因素,整体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社会企业的各类资源,加大线下优质、精品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使线下通识教育课程成为主阵地,网络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成为辅助手段。对全校所有通识教育课程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统筹协调各类课程资源,改变互不关联各自为政局面。其次,要将通识教育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覆盖到全校各班级,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就业择业等方面,设计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各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注重各年级、各阶段之间的通识教育有效衔接以及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第三,建立通识教育课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从课程审批、学生选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学分银行管理、学生成绩评定、质量监控、课程评价、课程退出等方面建章立制,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准入制度、教学实施制度、监督监控制度、评价激励制度和淘汰退出制度,使全校所有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不同年级接受的通识教育都在学校监督管理之中,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都能受到激励和约束。第四,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策略,推进通识教育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汇聚协同育人的智慧和力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第五,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由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管理处牵头,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后勤管理部门配合协作,开展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制度完善、课程评价等工作,挖掘育人元素,建立责任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实现通识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共谱育人“合奏曲”。

(四)全方位育人:通识教育实施空间从“多点”转向“体系”

通识教育育人工作要实现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实现“面”“面”俱到、多“体”联动。第一,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与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纵向关联与横向联系,在一致性的课程体系或框架中共同设置基础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整合与凝练浓缩,构建知识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宽度,避免课程交叉重复设置。构建通识教育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机制,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建立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交流、教研科研课题联合攻关、导师传帮带等制度,提高教师的知识深度宽度和跨学科教学能力。第二,建立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的正向互动工作格局。发挥线上课堂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度高、能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等优势,克服线上课堂(慕课)学生刷课、代学、代考试、交互性差、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强化线下师生讨论交流和课程考核评价,将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线上线下两个教育场所的衔接整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三,构建通识教育课堂内外、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联合育人机制。加强通识课程的实训场所建设,增设实践性通识课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紧跟学生发展诉求和时代发展步伐,立足校本文化特色,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文体艺术、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名家讲坛等活动,“打造符合学生发展诉求的校园文化品牌,”[6]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构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育人机制。统筹并充分利用家长、校友、企业等社会教育资源,加强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共建教育基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的内容和载体,广泛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实习、社会调研、工学交替、研学旅行等深入社会、体现生活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力学笃行、知行合一,形成学校、家长、企业、社会共育机制。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有效实施通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从组织保障、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约束激励、评价反馈、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建立通识教育工作机制,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教学、管理、团学、家企社“四位一体”“立交桥式”共育人才新模式,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和实践能力。

[1]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9-01)[2022-03-2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901/c1024-31843734.html.

[2]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3.

[3]王晶.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13.

[4]余瑞君.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重庆大学,2014:29.

[5]王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33.

[6]杨倩倩,杨振兴.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路径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1(1):94.

G710

A

1672-4437(2022)04-0031-05

2022-04-06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1jyxm1133)。

孙秀兰(1976―),女,安徽临泉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通识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