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与气息相结合训练研究
——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 级本科班教学为例
2022-04-07周美辰
周美辰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100000)
一、国内教学现状
在我国,常规开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院校教学中都有声、台、形、表四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多数时候这四门专业课都是分开单独授课,各学科的训练在设置上也不存在交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容易造成割裂,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也更容易造成偏差,比如声乐课单纯地进行歌唱训练,形体课单纯地进行舞蹈化教学。忽略了这四门基础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作用到学生的表演中去,致使学生在创作人物形象时无法将学过的课程加以致用。随着我国戏剧环境的不断开放,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的院校也在尝试将表演课与形体课或形体与台词课之间进行融合。但是多数院校仅停留在教学观念层面,没有具体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的创作素质不具备其完成繁复的舞台要求的情况出现。
二、中央戏剧学院进行形体与气息结合训练的初衷
对于培养一名优秀的戏剧演员来说,形体训练和台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戏剧舞台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戏剧舞台对于演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当今的舞台更需要的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极强的演员。中央戏剧学院的老院长欧阳予倩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话剧有两根大柱子,就是台词和形体动作。他反复强调作为演员为什么要苦练基本功,也正是集中于这两个大柱子。中央戏剧学院在对于演员综合能力的考量下,尝试将形体课与台词课结合起来,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尤其是将台词与形体训练相结合后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表演之中。[1]
三、形体与气息结合的必要性
在台词训练的初期,本科阶段的第一学期通常以气、声、字三个部分来组成。由此可见“气”是台词基础课程的第一步。那么在做气息训练时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身体,单纯讨论气息的。就算有些气息训练是处于身体静止状态下。台词老师通常也会反复提醒学生在进行气息训练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及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正是因为我们在进行气息训练时,气流必须通过身体才能被表达出来。可以说没有身体就没有气息,不注重自身身体是无法训练好气息的。
众所周知,基本功训练就是从繁复的艺术训练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关键性的技术部分,给以重点集中的锻炼。掌握了规律,日后创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易于解决了。根据舞台语言基本功的要求,我们的训练从语音、声音入手。演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和纯正的语音发音技能,也就是要进行气(呼吸)、声(发声)、字(吐词)的基本训练。[2]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身体运动的配合去增强、加大气息的训练量,使得气息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也使得学生的气息可以去适应各式各样繁复多变的身体状态,力求达到气息与身体运动融合,不受制约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笔者认为在培养演员能力阶段有着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研究分析演员训练手法更深层的探索也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演员的基本特质和创作规律
既然我们的训练是要服务于去培养一个戏剧表演人才,那么我们就应该清楚作为演员所需要的创作素质和需要完成的创作任务是什么。戏剧表演是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的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以行动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形体和语言、声音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两大支柱,演员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既要有丰富的内心体验,更要有鲜明生动准确的外部体现,正如斯氏所说:“体现器官和形体技术在艺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能使演员看不见的创作生活成为看得见的。”[3]
在以往的训练中,很多时候把声、台、形、表割裂训练,分开看待。这虽然对于每个科目有着更强的针对性,但是演员由于其创作任务的特殊性,不可能在实践中将形体与声音割裂开来。而在戏剧舞台演出过程中,作为演员常常会涉及在大量的运动中说台词的情境,这就需要演员拥有强大的气息储备量以及控制气息平稳的能力,比如林兆华版本的《哈姆雷特》中第四幕,由濮存昕饰演的哈姆雷特和胡健所饰演的雷欧提斯有一大段在激烈的打斗和击剑过程中完成的台词。在生活中我们进行打斗时可能会喘不上气,或者说话含糊不清,但是舞台表演中,我们必须在保证肢体动作完成的基础上还要将台词说得好。要不然就失去了舞台艺术的美感。
那么,形体训练与气息训练相结合恰恰是能够科学帮助演员达到这样一种创作要求的,由此将身体与气息结合起来训练就变得尤为重要与关键。
(二)演员在表演中形体与气息起到的作用
1.能够有效帮助演员适应繁复多变的舞台创作
形体的动作和气息是人生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么作为角色要真实地生活在舞台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可是舞台上的真实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真实,是经过筛选和美化的,这就也需要演员的形体与气息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才能够去达到完成创作人物角色的目的。寓技巧于无技巧之中。所谓的“技巧”,包含着声音、形体和语言。演员只有气息运用正确,才能让声音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表现力,即使不带麦克风也能把台词说得让观众能够听得到,听得清,听得懂。[2]而肢体语言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塑造人物外部形态上最好的手段,演员在创造肢体语言时一定会有气息的辅助,一段表演中角色可能会没有台词,但一定会有肢体动作与呼吸。
2.能够准确表达角色内心情感生活
角色内心情感生活没法直接传递给观众,只有通过演员的外部表现手段才能够被表达出来。形体与气息在表演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在人物外形塑造和声音上去帮助演员表演,它们还是展现人物内心情感生活的良好手段,演员完全可以通过对形体与气息的表现达到展现人物内心生活的目的。[3]比如在表达伤心难过的时候可以通过形体蜷缩在一起,气息变沉让观众一下子捕捉到这个人物的情绪状态。在以色列卡梅尔剧团所出演的由汉诺赫·列文编导的戏剧《安魂曲》中,有一个带着孩子求医看病的母亲,以色列卡梅尔剧团的女演员在处理这个角色的开场时,运用了大量的跑动、摔跤以及跳跃等形体表达,在大量的形体活动过程中还通过不断变化的气息,例如大口的喘气、突然的屏气等,整个过程中这位女演员没有一句台词。但就是通过形体状态以及气息状态的改变,一下就将这个母亲内心的焦急和对求医无门的绝望心境展露在观众眼前,而这位女演员正是巧妙利用形体技术和气息技术改变了人物的状态,准确表达了角色内心情感生活。
四、形体与气息复合型教学案例
在本科教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中,形体课与台词课的教学内容在学院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形体训练着重解决学生的体能、力量、控制以及身体的想象力开发等问题,而台词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气、声、字三个基础台词问题,形体与气息是演员进行表演实践时的重要基础。这些训练方式都是在学生肢体训练有素的基础上,先使得其身体运动与气息相结合,再过渡到发声,最后才是台词与形体的高度融合,下面我将列举说明一部分形体与气息相结合的基础训练的内容及意义:
(一)在游戏与运动中
1.跳绳训练
训练方式:由两名同学摇动长达 10m 的大绳,其他同学按顺序依次跳过绳索。在熟练掌握跳长绳技术之上保证全班同学不中断连续跳过大绳,在不间断跳绳的基础之上加上报数。后整合为 6 人一组,每一个同学在进入跳绳环节后,依次按照台词训练要求作单韵母发音练习:a、o、e、i、u、ü,待 6 人全部进入绳索运动范围,全体齐说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 在此期间老师会根据同学的气息以及运动状态调整绕口令的速度与节奏以及遍数。
训练意义:可以帮助演员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将台词有力量且清晰的说出来,并且保证台词发声的规格。尤其是演员的气息可以经过跳绳的训练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形体运动强度的增加,使得演员说台词的难度变得更大,从而适应繁复的舞台表演要求。
2.抛球训练
训练方式:同学在固定的场地中,符号化地跑动,然后在跑的运动过程中,将手中球随机传递给场上的任意一名同学,且保证球传递不间断、不落地。在所有同学能够熟练完成抛球传递的训练之后,在抛球传递的瞬间加上气息传递的声音,统一发声“shi”。
训练意义:在不断的跑动下,利用手中的球带动同学相互之间的气息的交流,使得同学在群体场面中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跟想要与之交流的对象进行有机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使学生学会在表演时可以通过肢体、气息、眼神等多个焦点与同演者之间快速建立交流并保证注意力不被分散。
(二)利用形体变化去辅助气息的训练
1.肢体气息至音素过渡训练
训练方式:马步准备,身体向排练厅三点方向,头跟着手看向排练厅的一点方向。发“shi”的气息音的同时左手食指和中指指尖点在肩膀上,顺着气息声剑指排练厅一点方向。一个动作结束在马步过程中转向反面,反面同理。根据训练的次数和时长不断延长气息的长度,直至可以完成古诗词音素过渡的气息要求,将肢体动作与台词古诗词音素过渡训练相结合。训练意义:利用身体训练与气息训练的结合不断增强演员气息的长度以及强度。能帮助演员在训练初期利用身体带动,更好地把握音素过渡这种台词发声技巧,掌握吐字归音的正确规律。
2.波动练习
训练方式:面向排练厅 1 点,零号位准备,双脚与肩同宽,眼睛平视前方,跨方正,头颈挺拔。先做正波动,动作开始前做好吸气准备(鼻吸口呼),气吸满后,身体一节节往下放松的同时,吐气发“shi”音。直到身体完全对折,手摸到脚尖动作停止,气息也随之停止。膝盖微弯,重心放到脊柱上,身体一节一节地抬起,同时进行吸气的动作,直至身体完全回归站立状态,吸气也随之停止。正波动结束后,开始进行反波动,反波动身体路线与正波动刚好相反。身体开始运动的同时呼气发“shi”音,身体后仰,眼睛看向鼻尖,直到胸腰有无法支撑的感觉时,头开始向下到最低点后,停止吐气。吸气的同时将重心放在头部,利用“钻”的动作带起整个身体,直至回到站立姿势。
训练意义:利用身体线条的流动将内部气息的运动规律通过身体运动外化出来,通过对身体的控制带动对气息的控制。让学生适应身体呈现不同姿势时气息连贯不断。随着动作的舒缓,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使得气息流通且将气息增强增大。
在这里我列举了部分有关于形体与气息训练相结合的内容,从这些训练中不难看出所有的设计都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条件,从浅入深进行的。在形体与台词课堂中老师们先确保同学的单一科目训练,再将两者根据学科科学发展规律逐渐融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达到将形体训练与台词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并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知道每一门专业课间的联系,以及对于他们日后成为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时所应该达到的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五、结语
目前对于形体与气息结合的训练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央戏剧学院力求将此训练梳理成一套属于中国演剧学派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训练体系。通过中央戏剧学院20 级本科班的教学实践来看,形体与气息结合的训练是有一定可行性、科学性的。形体与气息是表演中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表达人物心理、生理状态的手段。形体与气息在节奏、力度上的不同变化也会给演员带来不同的感觉,让演员的表演有着不同的质感。总之,在戏剧表演艺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演员肢体和气息的表现力,训练有素的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其展现出的表现力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各式各样的戏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