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教育“四位一体”模式初探
2022-04-07章津陈晔蒋小梅王颖
章津 陈晔 蒋小梅 王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做好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一流大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
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在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与中国大学生相似,来华留学生群体中也有学习困难、家庭贫困、心理素质较差、人际关系不佳的学生。与中国大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的情况更为复杂,留学生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存在语言、生活、环境上的不适应,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对华态度一方面与在本国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极容易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1]。有的甚至会因为对中国社会法律缺乏了解、思想观念错误等原因,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犯罪的情况[2]。
全面推进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有助于来华留学生适应中国环境,正确认识中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取向上的学习态度。相较于国内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育目标未明确,教育合力未形成 受到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思想教育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高校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普遍缺乏重视,没有将来华留学生纳入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或者仅是机械片面地用中国学生的教育机制进行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院系只负责留学生的学业教育,而忽视了在留学生教育过程中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性[3]。其他职能部门则认为,留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主动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的观念薄弱。
1.2 教育内容待深入,教育方法待改进 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多以知识-技能型教育为主,即“德、智、体”中的“智”的教育,而“德”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4]。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尚未出台权威的指导性政策或意见,导致各高校的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目前各高校的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基本集中于入学初期,基本围绕安全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开展,而且大多借鉴参照了中国学生的教育模式,采用班级大会、始业教育等形式,缺乏对不同学生群体及不同时期的针对性,因此收效十分有限[5-7]。“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在留学生思想教育领域还亟需加强。
1.3 教育队伍需扩大,教育水平需提升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大幅增加,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人员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加上如缴费、签证、突发事件等日常事务性工作较为繁重,管理人员对留学生的心理动态、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思想问题关注甚少,通常是在出现了问题或者学生遇到困难后,才进行教育和疏导,显得十分被动。
此外,鉴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高校在建立留学生管理队伍时,往往将英语水平视为重要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对于思想教育能力的考量[7]。绝大部分留学生辅导员还未纳入全校辅导员管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受到了限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不到提升。
2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三全育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各方力量协同整合的全员育人、贯穿学生成长始终的全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方位育人[8]。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核心,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提质增效”的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理念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来华留学生是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的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目标的特殊性。《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指出:来华留学生除了应具备符合标准和规范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外,还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9]。《规范》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既要着眼国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又要放眼全球,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聚焦重点、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引导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3 来华医学留学生“四位一体”思想教育的育人实践
高校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域下,将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全校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重要进程中,形成既符合思想教育一般规律,又具有留学生教育特色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3.1 提高认识站位,健全制度凝聚合力 高校应当更新认识,以“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对待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对外开放工作大局。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应明确主体责任,形成从上至下、由内到外的育人合力,不断加速中外学生管理和服务“趋同化”进程。
3.2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内容创新形式 守牢“第一课堂”教育阵地,筑牢根基。增强汉语和中国概况类等课程的教学效果,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采取多路径教学模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汉语教学和文化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留学生正确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国情。深入挖掘医学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将“知华友华”的价值观教育和医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德教育融合。
3.3 感知国情社情,知行合一育人于行 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适应社会对临床医学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国际医疗人才。因此,针对医学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精神的培养。丰富和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医学留学生利用语言优势和医学专业背景,开展常规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10]。同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发形式多样的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程,鼓励和支持留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收获带回生源国,反哺家乡。
3.4 讲好中国故事,守正创新以文化人 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和适应性问题是历来最受重视的问题。利用好文化宣传这个“扩音器”,可以形成长效渗透的全程育人机制。一是彰显国际特色,为留学生搭建展现个人特长、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二是促进文化融合,将留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使其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利用资源,带领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亲历亲见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进程,“润物细无声”地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氛围。
4 来华医学留学生“四位一体”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果
浙江中医药大学全面推进留学生思想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高质量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育人成果丰硕。
4.1 育人格局基本形成 学校不断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从国际教育学院为主的“单部门多职能”向各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多部门趋同化”模式转变,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等各类管理文件20余项,启用了“国际学生管理服务系统”。学生规模逐步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学校各类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880人,在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来华留学生比例排名位列百强。见表1。
表1 2018至2020年度来华留学生人数
分阶段、全过程落实“四教育五仪式”制度。“四教育”即始业教育、学风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始业教育为例,学校不断从计划设计、组织保障、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使留学生了解国情校情,知悉课程设置,懂得规章制度。始业教育以测试为量化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发挥“仪式感”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预科转段仪式、致敬大体老师仪式、医学生宣誓是每位留学生在校过程中必修的“五仪式”。同时,规范奖学金评比、违纪处分,大力营造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4.2 育人能力显著加强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国际教育学院作为来华留学生归口管理机构,目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21人,其中80%以上担任留学生班主任,能够基于留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研判的结果,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对管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明显。见表2。
表2 2018至2020年来华留学生管理服务满意度(%)
4.3 育人质量凸显成效 实践经验初步表明,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以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学历留学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汉语、中国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比重,明确了第二课堂、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等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和考核要求,重点培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将学生汉语水平与预科转段、毕业等挂钩,2017级、2018级、2019级预科生转段率分别为82.89%、94.80%、98.89%。
经过多年打磨,学校打造了来华留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五大品牌:以“求本·问学”学术文化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课外学术涵养;以年度联欢会凝聚留学生主人翁意识;以国际文化节彰显多元校园文化;以汉语大赛展示汉语学习成果;以“中国文化体验行”帮助留学生感知中国。对留学生年度综合测评情况的分析表明,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对其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社会工作、科研创新、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留学生的医学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提升。2020届毕业生的行业认可度与满意度达到82.74%,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最高的指标为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 结语
加深对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是完善留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提高留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保证。“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关注来华医学留学生的特殊性,聚焦育人目标,从广度上丰富了育人载体,拓展了育人方式;从深度上深化了育人内涵,优化了育人实践途径,提升了育人成效。但仍需结合国情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模式优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来华留学生教育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局。高校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分析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形势,把握“三全育人”时代内涵,将其内化到教育教学、服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不断探索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来华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