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2022-04-07

活力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设文化

游 真 何 朋

(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贵阳 550008)

引 言

2016 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重要论断。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国家文化自信,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先行。国有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是一种能使员工与公司目标相统一的、具有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体现在具体行为方式、态度表现、思维方式等方面。本文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可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并助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的总和,包含员工默守于心的道德规范、向外界展示的外部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包括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分为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及物质层四个层次(图1)。物质层包括企业标识、象征物、员工服饰、企业广告等外形方面的内容,主要以VI 形式体现;行为层又称BI,包括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规范;制度层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及企业管理制度,主要以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形式体现;精神层又称MI,包括企业使命、远景、价值观、经营管理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图1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形成一定基础,但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距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1.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利益。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向着发展目标探索前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健、高效运转。从隐性的优势来看,企业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对企业员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培养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使员工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增强,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团结意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改革中并未采用高效科学的管理手段,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滞后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文化危机,并造成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落后。先进且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促进其生产经营方式的改进与提升,同时可以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国有企业应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将企业文化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并且根据现阶段企业经营发展的规律来确定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前进方向。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培养企业员工的创造能力,将企业文化深深地印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同时,国有企业要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与企业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相融合。

总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隐形动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能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能够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在深化其内部改革工作,企业员工的思想也逐渐朝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具有桥梁作用、渗透作用,对企业员工的思政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根据国有企业文化的新颖性、鲜活性特征,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性。

二、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工作表面化,建设深度有待加强

部分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完善的构建体系,尚未从根本上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没有把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与具体的规定、制度相结合。另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之过急导致企业员工难以对文化建设形成认同感觉,文化建设逐渐表面化、形式化。不少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有没有”的阶段,文化建设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建设深度有待加强;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有效的实施力度,对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企业文化相关制度管理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相关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坚持;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不协调,建设水平低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国有企业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有所行动,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等,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仍处于落后阶段,尤其表现为与企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等。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缺乏激励机制,甚至是吃“大锅饭”等现象,这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分配不明确、执行效率低、执行力差等问题。

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仍未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仍存在“机制病”等问题,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流程过于死板,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决策效率有限,整体执行力较差;工作责任心不足,工作效率与预期要求之间相差甚远;思想落后,未能持续进行创新与改革。

(三)缺乏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往往是依照固有的一套思路或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型,未能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特殊管理模式。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企业所打造的企业文化自身存在很大问题,如同质性特征显著等,其往往不具备独立的风格与特征。而从根本角度来看,不同企业的发展历史存在着很大差异,经营体系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面临同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制定的发展战略无法达到一致性。几乎每个企业都具备独立应对矛盾冲突的方案,而且并不会雷同。从中我们能够判断,企业文化形式虽然可以达到标准化要求,但是各自关注的重点不能一致,根本原因是不同企业的自身价值理念、价值内涵等均存在显著差异,个性化企业文化就是在此种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一)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

首先,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扩大文化认知的覆盖面。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必须开展强有力的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科学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如发放企业文化手册、定期举办相关教育培训活动等。还可以开展一些生产劳动竞赛和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同时可以积极动员企业员工创作符合本单位的文化产品,把企业文化融于员工的行为规范中,让企业文化更好地贴近一线、服务一线。应根据员工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通过强化员工岗位行为规范的养成,把企业文化理念植根于员工的头脑中,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的认同,将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员工接受、认同并执行企业文化内涵,使企业文化的理念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并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员工自发的热爱工作、热爱团队。

其次,国有企业要在发展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后,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文化建设的发展要以落实为重点,相关领导要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力度,并与高效工作紧密结合,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为进一步加快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落实到位,企业员工要严格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把观念转化为实际工作。当前,企业文化应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做到科学、完善、统一。

(二)增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

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组织考核的要求。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围绕文化岗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合理的探讨和探索活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丰富媒介宣传方式与活动开展形式,总公司、分(子)公司在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强化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教育的结合形式,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在员工绩效中的考核评估体制,制订分步考核实施的阶段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考核。此外,相关部门要科学地打造文化平台,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

思政教育工作对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员工密切相关,因此相关部门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望,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这种文化理念的形成可以团结员工,使他们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努力、进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建设文化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谁远谁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