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作很好却总想换工作
2022-04-07马志国
马志国
这一天,我如约接待了女孩晓慧的来访。
礼节性的交流之后,晓慧禁不住开门见山:“马老师,一个奇怪的问题困扰了我好久了,可以说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据晓慧说,她大学毕业两年多了,换了几个工作单位。现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近半年,不论是待遇,还是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她都很满意,家里也很满意。可是晓慧总觉得自己内心深处不时冒出一种想换工作的冲动。
进一步了解得知,晓慧毕业于医科大学,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三甲医院当儿科医生。每天面对那些还不会交流的娃娃和心急火燎、抓狂的妈妈们,晓慧难以忍受而辞职。由于晓慧从小的理想就是当医生,因而辞职对晓慧的打击特别大。她焦虑、抑郁,整日以泪洗面,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她还想去医院工作,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不得不改傲文秘工作。前后换了两三家公司,虽然不太满意,却也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了许多。最后换到了这家公司,找到了现在这份满意的工作。但晓慧既不愿丢弃这份工作,又总在想着当医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未完成事件”的概念。这个概念来源于完形心理学。
所谓完形心理学,大意是,我们内心对许多事情,都会追求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如果哪件事情在心理上没有完成,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就是没有获得完整的心理图形,那么,这件事情就成了“未完成事件”。它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任务,或一种未满足的需要,或一个未实现的愿望,或一种未表达出来的情绪,或一种未完整经历的生活体验。诸如此类的“未完成事件”,会促使当事人试图去完成它,去体验它,在心理上获得那种愿望的满足,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举一个心理咨询案例来说明这个意思。一对三十出头的恩爱夫妻,男方提出离婚,却不是因为妻子不好。而且妻子还非常理解丈夫,说隐约感到丈夫心里有一个结。这个结是什么?原来,两人最初是经人介绍相识的,而男方非常向往那种偶然相识的自由恋爱,却没有体验过,没有经历过,这成了他恋爱情感史上的一个未完成事件。因此,潜意识里总试图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完成个人恋爱情感史上的那段未完成事件。
沟通至此,晓慧心开意解,频频点头:“对,对,这跟我的情况很像。我知道了,当医生,是我心中的一个未完成事件,所以我总想着当医生这件事。”
晓慧从小就想当医生,自己学的又是临床医学,自己感觉当医生才是名正言顺。可现在却没有从事医生的工作。于是,当医生成了她心中一个未完成事件,成了她心中的一种向往,作为一种内驱力不时地隐隐萌动。潜意识里总要试图在心理上获得补偿,获得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于是,隐隐的有一种对目前工作的不接受。其实,不接受的不是具体的这份工作,而是不接受自己没能从事医生工作的情况。就是说,现在这份工作,让当医生成了晓慧生命里的一段空白,成了未能满足的一种愿望。于是,就总想着换工作去当医生了。
经过心理咨询,晓慧逐步看清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这个心结:“我不是不能接受现在的工作,我就是還没有接受自己没能当医生这件事情。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放弃这个工作,而是要好好想想我当医生的现实性。是这样吗?”
我肯定地说:“是的。其实你已经尝试过临床医生的工作。是吗?”
晓慧犹豫地自言自语:“是的。然而我总是觉得,如果不是儿科医生,如果整天面对的患者是成人,也许我可以当一名称职的医生。”
我进一步启发晓慧:“不错,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是有不同。但是,你当时居然到了完全不能适应而不得不辞职,静下心来想想看,仅仅是因为不适应儿童患者吗?”
在我的启发下,晓慧认真地反思自己:“其实,我总想着当医生的事,只是觉得自己从小想当医生,又学了医,心里就形成了一个未完成事件这样一个情结。但我并不是很适合当医生。这,也是我对现在的工作挺满意的一个原因。”
晓慧领悟得很好。面对由于未完成事件形成的心理情结,当事人首先需要做的是,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心理上的未完成事件这个心结。我们已经知道,未完成事件这种心理情结,属于潜意识的心理活动。通常,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一旦被自我觉察,一旦看清未完成事件的实质,也就会从潜意识层面提升到意识层面。而心理咨询的探究过程,就是为了引导当事人看清自己内心未完成事件这个心理情结,从而实现认知方面的心理调节。这样,当事人就能理性而现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了。
正是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过程,晓慧走出了未完成事件的心理情结,不再想着去当医生,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也更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