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2022-04-06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毛细月龄例数

彭 珍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重庆 402260)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2 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此病的高发群体。此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1-2]。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对其进行氧疗。研究指出,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常规的经鼻导管吸氧或头罩吸氧治疗难以有效纠正其机体缺氧的状态[3-4]。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是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疗效好等优势。本文主要是探讨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NCPAP 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至2021 年4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第8 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中关于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存在流涕、鼻塞、喘憋、咳嗽、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等临床表现;年龄≤2 岁;入院时血氧饱和度(SpO2)<92% ;其监护人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气道分泌物多;咳嗽无力;鼻咽腔解剖结构异常;颈面部有外伤;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 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16 例,女14 例;其月龄为2 ~19 个月,平均月龄为(11.56±1.37)个月;其体重为3.8 ~9.4 kg, 平均体重为(6.84±0.79)kg。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月龄为3 ~20 个月,平均月龄为(11.59±1.41)个月;其体重为4.0 ~9.6 kg,平均体重为(6.87±0.82)k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排痰等治疗,并用β2受体激动剂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其实施心电监护及SpO2监测,并鼓励其经口进食,若经口进食困难,需对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用抗生素对发生细菌感染的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NCPAP 治疗,方法是:采用广东鸽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AD- Ⅱ呼吸机对其进行治疗,根据其月龄、体重等基本情况为其佩戴相应的鼻塞,将鼻塞固定好后开启呼吸机,持续对其进行NCPAP 治疗。在治疗时根据患儿的病情将吸入氧浓度设为35% ~50%,将呼气末正压(PEEP)设为2 ~6 cmH2O(初始治疗时的PEEP 为4 ~6 cmH2O,待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后将PEEP 调整为2 ~4 cmH2O),给氧流量设为5 ~7 L/min。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经鼻导管吸氧治疗,方法是:根据其月龄、体重等基本情况为其佩戴相应的鼻塞,将鼻塞固定好后开启氧疗机,对其进行氧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调节氧流量和氧浓度。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包括肺不张、吸入性肺炎、鼻部损伤等)的发生率。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患儿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其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其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减轻,其血气分析指标未得到改善。(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HR)及SpO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喘憋、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采用自制的量表调查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情况。该量表的分值为0 ~3 分,患儿家长的评分为3 分、2 分、1 分、0 分,分别表示其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例数- 不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用t、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HR、SpO2 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HR、S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儿的HR 低于对照组患儿,SpO2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HR、SpO2 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HR、SpO2 的比较(± s)

组别HR(次/min)SpO2(%)治疗前治疗7 d 后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n=30)162.38±15.49138.62±11.3785.46±5.2794.15±2.49观察组(n=30)162.45±15.53125.25±10.4985.53±5.3897.48±2.08 t 值0.0184.7340.0512.055 P 值0.986<0.0010.9600.044

2.3 治疗后两组患儿喘憋、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喘憋、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儿喘憋、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表3 治疗后两组患儿喘憋、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 s)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5 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满意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满意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普遍存在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堵塞等情况,可导致其出现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6-7]。此病患儿的年龄较小,其支气管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气道阻力较大,呼吸功能储备量小,机体的免疫力较低,各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因此易出现肺不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8-9]。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采取吸氧、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手段治疗此病。对此病患儿进行常规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机体缺氧的状态,但不能在短时间内促使其塌陷的肺泡恢复通气能力,整体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氧疗技术的发展,NCPAP 疗法在临床儿科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NCPAP 治疗时,能够在其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增加气道内的压力,避免其出现呼气末肺泡萎陷和支气管痉挛的现象,减少肺部的功能残气量,增强肺部的氧合功能,改善其HR 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其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0-11]。对此病患儿进行NCPAP 治疗能减少其呼吸肌做功,降低呼吸频率,缩短吸气的时间,延长呼气的时间,进而可改善其呼吸窘迫的症状[12]。另外,进行NCPAP 治疗还能避免患儿因吸入高浓度的氧气而造成肺部损伤,使胸壁活动保持平稳,增加胸膜腔内的压力,改善心输出量,进而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NCPAP 治疗能有效控制其病情,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HR 和SpO2,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毛细月龄例数
初产月龄对奶牛泌乳性能及长寿性的影响分析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毛细水在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绿化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
关于粘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测量方法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