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和青少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2022-04-06赵鹏媛任华艳李惠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赵鹏媛,任华艳,李惠翔

细胞毒性化疗具有耐药性,在可行的情况下采用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4-5]。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和青少年ASP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并将其与成人ASPS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对该罕见肿瘤类型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例儿童和青少年ASPS标本。从患者的病历中收集有关临床信息,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CT、MR)、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ASPS的诊断均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验丰富的2名病理医师对病理切片进行判读复核。随访数据来自病例记录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电话随访。根据RECIST1.1实体肿瘤反应评价标准评价肿瘤反应。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8例行PAS染色,5例行D-PAS染色,3例行FISH检测。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liVision两步法,主要抗体包括CK、EMA、desmin、vimentin、MyoD1、Myogenin、SMA、HMB45、CgA、Syn、CD56、NSE、CD34、TFE3。特殊染色:行PAS或D-PAS组织化学染色。FISH检测采用TFE3(Xp11.2)基因断裂探针检测,探针包括2个荧光信号序列,绿色荧光信号标记TFE3(Xp11.2)基因端粒端,红色荧光信号标记染色体着丝粒端,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22例儿童和青少年ASPS患者初次就诊时16例为局限期病变,6例为局部病变合并远处转移,男性12例,女性10例,男性略占优势(54.5%),中位发病年龄11.4岁(1.4~18岁),中位肿瘤最大径为4.7 cm(1.3~18.0 cm)。原发肿瘤均位于深部肌肉组织内或筋膜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肢(11例,50%),其次是头颈部(5例,22.7%)、躯干(3例,13.6%)、上肢(3例,13.6%)。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渐进性增大的无痛性肿块。术前病程0.5个月~3年,平均8.3个月。术前诊断:5例血管瘤、1例淋巴管瘤、1例滑膜肉瘤,15例诊断不清,临床诊断均未考虑此病。将初次就诊时局限期和转移期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发现就诊时原发肿瘤最大径转移组(9.9 cm)大于局限组(3.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发病部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影像学特征8例患者接受MR检查,6例患者行CT检查,4例患者同时接受CT和MR检查,肿瘤的形状和边缘为圆形或卵圆形,呈分叶状。在10例CT检查图像上,对比增强CT扫描显示强烈的肿瘤强化(图1A)。在12例MR平扫图像上,与病变周围肌肉相比,T1加权MR图像肿瘤呈等或稍高信号,T2加权图像显示肿瘤呈高信号,9例增强MR图像显示显著强化和肿瘤内血管信号空洞(图1B)。

图1 A.增强CT示:左侧大腿部肿块,有强烈的肿瘤强化;B.增强MR示:左侧大腿部肿块,有强烈的增强和血管信号空洞

2.3 病理检查

2.3.1眼观 肿瘤呈结节状,圆形、椭圆形,肿瘤有不完整或完整包膜(6例,27.3%),边界尚清。肿瘤

切面呈灰红或灰白色,质地中等到硬,鱼肉状,2例可见出血、囊性变(图2A)。

2.3.2镜检 镜下18例肿瘤细胞特征性排列成器官样、巢状或腺泡状结构,其中2例可见出血、囊性变(图2B)。肿瘤细胞巢由纤维结缔组织间隔隔开,结缔组织包含由扁平内皮细胞排列的血管通道(图2C)。3例肿瘤细胞呈实体为主的非腺泡生长模式(图2D)。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具有明显的上皮样外观,大小和形状相似,细胞边界清晰。胞质透亮或含丰富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大,核仁突出,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异型性不常见,有丝分裂不常见。4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形成(图2E)。

2.3.3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 ASPS最显著的免疫表型特征是TFE3(19/22)强颗粒细胞核染色(图2F),vimentin(2/3)、CD68(3/3)阳性,CD34(10/10)呈血管阳性,CD10(3/3)、NSE(1/1)呈局灶阳性,CK、EMA、desmin、MyoD1、Myogenin、SMA、HMB45、CgA、Syn、CD56均阴性。特殊染色:PAS(8/8)和D-PAS(3/5)染色后,肿瘤细胞质内均可见紫红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图2G)。Ki-67增殖指数为1%~30%。

2.3.4FISH检测 3例TFE3免疫组化阴性患者行TFE3基因探针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标本均发生不平衡断裂易位(图2H)。

图2 A.ASPS肿瘤切面灰黄色,质软到中,可见出血、囊性变;B.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腺泡状,可见出血、囊性变;C.肿瘤细胞周围可见血管围绕;D.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E.血管内瘤栓;F.肿瘤细胞TFE3呈核阳性,EliVision两步法;G.肿瘤细胞胞质内见紫红色针状结晶体,PAS染色;H.FISH检测TFE3基因断裂易位

2.4 治疗和预后16例局限期疾病患者均接受原发肿瘤广泛切除,术后放疗3例,术后化疗4例。随访期间,局部复发1例(手术切缘阳性),远处转移3例(其中2例未接受辅助治疗),截至末次随访,16例局限期疾病患者均存活。6例初次就诊时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行手术+化疗3例,单纯化疗2例,靶向+免疫治疗1例。随访期间,5例接受化疗的患者均未观察到肿瘤反应;1例接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安罗替尼)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原发肿瘤获得部分缓解,转移灶病情稳定。其中1例腹膜后患者(手术切缘阳性)于治疗后8个月死于该疾病。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4.7个月(5~108个月),13例无瘤生存,8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95.2%。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成人ASPS最常见于大腿或臀部的深部软组织;累及头颈部区域(如舌头和眼眶)在儿童和婴儿中更为普遍[5-6]。本组>5岁患者与成人一致,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肢;≤5岁患者中4例(80%)发生于舌部,与Akinyamoju等[2]报道的舌部ASPS是一种儿童肿瘤相符。ASPS多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的肿块,但与其他软组织肉瘤相比具有较大的转移潜能。一项Seer分析显示,成人ASPS在初次就诊时远处转移率高达20%~40%,肿瘤大小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原发肿瘤最大径>5 cm者更易发生转移[7]。本组15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中有11例(73%)表现为局限性疾病,而7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或随访期间均发生远处转移,表明肿瘤大小间接反映了肿瘤生长的速度和肿瘤的生物学侵袭性。儿童和青少年ASPS就诊时远处转移率为27.2%,略低于成人,这可能与儿童和青少年肿瘤相对较小有关。

3.2 影像学特征Mcaddy等[8]报道成人ASPS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是与周围结构相比,肿瘤在T1和T2加权图像上显示高信号强度,并且在对比增强CT和MR图像上有强烈增强;通常可见血管信号空洞和中央坏死[9]。这些影像学特征与病理标本上肿瘤的高血管密度密切相关。本组中MR表现与成人部分表现一致,T1加权MR图像肿瘤呈等或稍高信号,这一独特特征与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软组织肉瘤形成对比,后者在T1加权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9],但在T2加权或对比增强图像上没有中央坏死,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肿瘤相对较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核分裂象罕见。当在未增强的T1加权MR图像上看到生长缓慢、对比周围肌肉组织有轻微的高信号,包含血流空洞,在增强CT或MR图像上看到强烈增强时,应考虑ASPS的诊断。

3.3 病理诊断成人ASPS大体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呈结节状,边界尚清,切面灰白或灰褐色,呈鱼肉状,肿瘤较大时可伴有出血、囊性变。镜下成人ASPS肿瘤细胞排列具有典型的腺泡状、器官样结构,肿瘤细胞通常较大,呈多角形,大小和形状较为一致,核泡状,核仁突出,细胞质呈颗粒状至透明,部分成人患者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本组儿童和青少年ASPS与成人相比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较少发生出血、坏死和囊性变(2/22)。(2)发生于头颈部以外的17例肿瘤细胞同样呈腺泡状排列,但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象少见。(3)5岁以下儿童患者更好发生于舌部,且呈实性片状排列;与国外文献报道儿童和青少年ASPS的肿瘤细胞发育相对成熟、异型性较小的结果一致。

在肿瘤细胞上检测到ASPL-TFE3转录融合形成的不平衡易位del(17)t(X,17)(p11,p25),可以特异地解释ASPS的发生,ASPS中TFE3免疫组化显示中等至强的核染色[10-11]。Sharain等[10]研究显示免疫组化检测TFE3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和95%,FISH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然而,当肿瘤发生在不常见部位、肿瘤细胞形态不典型、石蜡包埋组织为复发的肿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存放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时,TFE3免疫组化可能显示弱阳性或阴性,此时FISH检测是最可靠的方法。本组中3例TFE3免疫组化为阴性(1例为复发病例,1例为2年后在行免疫组化检测),行FISH检测均发现基因断裂。其余未行FISH检测的病例结合影像学表现、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综合分析可以确诊为ASPS。D-PAS染色胞质内晶体同样具有诊断作用,本组8例行PAS和3例行D-PAS染色,均为阳性。

3.4 鉴别诊断ASPS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应进行鉴别诊断的肿瘤包括副神经节细胞瘤、颗粒细胞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2]。(1)副神经节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沿交感神经链分布,原发肿瘤几乎不发生在四肢。组织学上副神经节瘤也可显示腺泡状、器官样结构,但瘤巢周围由S-100蛋白阳性的支持细胞围绕,胞质嗜碱性,细胞核染色质细腻,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核的“胡椒盐”改变,核仁一般不明显,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记如CgA、Syn等为阳性,而TFE3阴性,PAS染色胞质无阳性颗粒,这些特征可与ASPS鉴别。(2)颗粒细胞瘤:儿童少见,瘤细胞呈巢或簇状排列,胞质嗜酸性,但瘤组织腺泡状结构、血窦不典型,当ASPS主要表现为实性片状的嗜酸性细胞时,与颗粒细胞瘤鉴别困难。以往有文献报道颗粒细胞瘤也可以表达TFE3,但同时S-100、inhibin、SOX10阳性,可与ASPS鉴别。(3)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好发于四肢,与ASPS鉴别主要是腺泡之间为纤维组织,通常出现水肿或黏液样背景,缺乏窦状血管网,瘤细胞体积相对较小,胞质红染嗜酸性,可见肌母细胞,部分细胞可见横纹,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肌源性标志物如Myogenin、MyoD1核阳性,而TFE3阴性。

3.5 治疗与预后文献报道成人ASPS的5年生存率为47%~64%,就诊时局限期和转移期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00%和37%~68.6%,远处转移是患者不良的预后因素[13]。本组儿童和青少年ASPS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5.2%,仅1例腹膜后发生肺转移的患者死于该疾病,与成人相比预后较好。生存率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就诊时患者肿瘤相对较小、大多数患者(72.7%)未发生远处转移并接受了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在治疗上,手术扩大切除对局限期疾病患者在实现局部控制方面起关键作用[11]。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疾病,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方案对大多数患者疗效甚微,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ASP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12]。本组局限期患者中,手术切缘阴性和阳性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和100%,然而由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但我们仍能观察到原发肿瘤扩大切除是局限期患者治疗的关键。对于化疗,无论局部或转移性疾病状态如何,均未观察到肿瘤反应。本组1例接受安罗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的患者,原发部位肿瘤获得部分缓解。但观察病例数有限,无法得出任何明确证据,且以往关于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儿童和青少年ASPS中疗效的文献报道有限,并且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目前仍需积累大量病例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儿童和青少年ASPS与成人相比,在发病部位、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面均存在差异,儿童和青少年原发肿瘤可切除性高,对化疗不敏感,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可为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