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
2022-04-06张晓娜
张晓娜
摘 要: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做出了调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行调整。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之一,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學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所贡献。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创新,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目标息息相关。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3.001
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且优秀,直到如今在各学科知识当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语文学科作为与传统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应该在学科学习当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才能更积极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知识学科的融合,保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与进步,同时可以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当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当中体现出仁爱的思想,在语文知识的引导之下更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传统文化作为重点的学习内容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敏感程度。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系统的学习知识,在思想当中存在着比较深刻的家庭思想观念,对于外界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的初级阶段,只能简单地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和了解来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但这一过程十分漫长,因此在小学教学学科当中更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引导学生的思想完成过渡,才能逐渐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全面渗透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更加积极向上,注重情感的渗透与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引导着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共同学习,为了鼓励学生投入到文化传承当中,应该在小学基础学科当中及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当中,学生对于先学做人后做学问的理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更应该秉承这一理念,在进行文化传承之前要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我国传统文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写生诚心学习才能做到真正的从中受益。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发展阶段,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不够完整,需要教师不断引导与支持,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优良的传统文化产生全新的认识,为后续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贡献力量,鼓励学生在自我成长当中不断积累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质,才能更加深刻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加深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进而逐渐提升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
3.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完整的知识结构当中构建良好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更加优美的文化意境,全面鼓励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意境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在强大的学习力量的指引之下,形成人文理念,同时在完整的知识结构学习当中深化感悟知识结构,注重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化知识学习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承,让学生感悟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莫过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更应该在建立完整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同时能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形式
1.注重融入优秀的汉字文化
汉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全面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在教学之中采取适当方式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文字学习作为点睛之笔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文化知识的挖掘,突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并且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积极地培育学生的文化内涵,挖掘汉字文化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汉字作为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出示甲骨文,让学生猜测含义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带着好奇心参与文字学习,在文字学习当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在学习当中十分积极主动,深化汉字学习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字背后的知识内涵。
2.古诗文解读时注意情感渗透
在传统文化当中,故事文化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因此在古诗学习当中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古诗学习当中最难以揣测的就是诗人的情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古人只能通过古诗来排遣内心的情感,借物借景来抒发情感。因此在古诗学习当中渗透优秀的古诗情感,不仅提升了语文古诗教学的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能够灵活感悟古诗学习的魅力,深化了解古诗文的内涵,与古人情感形成共鸣,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古诗学习的内涵,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古诗学习当中让学生了解到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和平年代生活的珍惜之情,让学生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时光。
3.在阅读中渗透文化传承精神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在课上教师通常会给学生提前准备写作资料,引导学生对相关素材进行阅读,随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的教学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借此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在日后的写作学习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借此方式来提升学生内心对情感的认知。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习当中,阅读与写作更加重要,因此要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这是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最好的机会,要在学习当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品质,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并纷纷参与到品读当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对学生的情感与思维造成限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与写作学习当中,激发学生对写作阅读学习不一样的看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发挥写作水平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写作练习当中运用自身学习到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写作意愿的效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策略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突出汉字文化的重要地位
汉字作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现,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究,更积极地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日常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更应该深入到对文字的挖掘当中,深化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才能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在我国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特有的含义,甚至背后还蕴含着更加丰富的故事。因此教师应抓住文化传承的机遇,在学习文字的同时深入了解该文字的文化背景,注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应借助文字的特殊魅力,在学生与文字之间建立情感纽带,逐渐领略到文字传统的魅力,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文字知识的分析当中,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全面调动。比如在学习“鱼”字的时候,可以借助甲骨文的形式对鱼字进行展现,首先学生会被甲骨文的样式多吸引,甚至脑洞大开,想想其他文字的甲骨文的样貌,通过对甲骨文的展现,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这是什么文字,进而带着问题投入到文字的认知当中,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加详细地去了解文化知识,鼓励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优秀的甲骨文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去激发学生学习甲骨文的兴趣。
2.深化古诗地位,全面激发学生的传承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因此小学生在课堂当中纷纷想要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古诗学习作为语文学习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古人往往喜欢借助情景和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刻的情感,需要后者不断地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青少年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古诗是重要的传承途径,学生应该明确古诗在语文学习当中的重要地位。古诗当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思,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优秀的古诗文化传承当中学生深切感悟了古人的情感,进而形成高尚的品德,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古诗的认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古诗学习平台,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一古诗时,首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搜集当时的写作背景,在白雪皑皑的景色之上引导学生想象,一位渔人正在孤独地划着小船在江上垂钓,那份孤独岂是旁人能够体会的,只见这位渔翁步履蹒跚,神情自若,仿佛一腔孤勇无处发泄,这份痛苦有谁能够理解呢,当多媒体讲解到这里时,学生便纷纷产生思考,这位老人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即便是面对如此窘迫的环境,他都能够如此乐观地生活,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反观我们如今的生活十分安逸,却有些同学不懂珍惜。这也就实现了古诗教学的意义,在教学创新的形势之下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注重情感教育,创造教学情境
为了全面鼓励学生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深化,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应该善于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能力的共同进步,注重教学情境的塑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的过程当中,借助故事的学习方式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司马光即便在危急关头仍然临危不惧能够沉着冷静地寻找方法,这也是现代学生最需要学习的精神。每位小学生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影响力有多么深远。引导学生在故事文化传承的过程当中学习主人公的精神,逐渐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操,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供重要的帮助,逐渐提升学生的良好素质,在进行文化传承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价值观念。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在小学语文学科学习当中注重文化传承,更应该在文化传承的同时与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精神与内涵,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理念和行为意识的时期,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帮助,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让学生深切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国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天津教育》2021年第28期。
[2] 石晓琼《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知识窗(教师版)》2021年第7期。
[3] 李群、王荣珍《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3期。
[4] 苏之畅《浅谈民法典的颁布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28期。
[5] 谭晓乐《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灌篮》2020年第16期。
[6] 曾国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魅力中国》2019年第46期。
[7] 刘秀清《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3期。
[8] 张志如《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作文成功之路》2019年第4期。
[9] 石志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分析》,《东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