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与秀的辩证
2022-04-05赵目珍
摘要:“隐秀”篇是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非常重要的篇什。隐秀之间,有翕有张,有明有暗,极其耐人寻味。“隐”是文章内在的意蕴和余波,“秀”则是独拔、能脱颖而出的聚焦点。就一部高超的艺术作品而言,“隐”以复沓、深奥的旨趣取胜,引人去细加揣摩和体味;“秀”则多借助明丽、俊朗的意象生成自己的独特魅力,令人流连忘返,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文心雕龙》隐秀辩证表征
《文心雕龙》“隐秀”篇属于“大学语文”中“传神写照”这一主题中的内容。“传神写照”这个词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篇,故事说晋代的大画家顾恺之作人物画,有时候很多年不为这个画中的人物点睛,即点上眼珠。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人体四肢的美丑,与神韵是无关的,要想把人物画得传神,关键就在于这眼睛上。所以,“传神写照”就是形容用图画摹写人物,并且能够把人物生动逼真地呈现出来。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把眼睛画好。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艺术的话题,包罗万象。但在所有的艺术中,“隐与秀的辩证”都是一个不容回避或者说回避不了的话题,而且具有相通性。本文借助中国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的“隐秀”篇,通过细读的方式,探讨“隐与秀的辩证”这样一个话题。
一、“隐秀”篇的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谨、论述细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二年(501—502)之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篇》中称其“体大而虑周”。
目前我们看到的《文心雕龙》“隐秀”篇并非刘勰当年的全文,它的原稿已经残缺不全。据黄侃先生的考证,《文心雕龙》在南宋时还是完整的。因为南宋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引了这篇文章中的话:“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而这两句话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隐秀”篇中是没有的,可见南宋的时候“隐秀”篇可能还存有全文。纪昀(纪晓岚)说,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所收这篇已经残缺,缺的部分大概是由明朝人补上去的。目前看到的“隐秀”篇的内容,全文共八段。据周振甫先生译注本的说明,大概自第二段“始正而末奇”起,至第六段结束,几乎全是补上去的。补的文字自然远远比不上原文,可能还有一些看法或举例与刘勰的观点是相违迕的。这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细读《文心雕龙》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文学艺术作品会产生“隐秀”的问题?
文章的开头说:“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刘勰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活动无边无际,作品的内容变化无穷。源远就流长,根深就叶茂,所以优秀的作品,就有了“隐”和“秀”两种特点。
第二,“隱”与“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刘勰在文章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意思很简单,所谓“隐”,就是除了字面意义以外,还有“重旨”,即另外一层意义;所谓“秀”,就是一部作品之中特别突显出来的句子。所以周振甫先生说:“隐就是含蓄,有余味,耐咀嚼。秀就是突出,像鹤立鸡群,是一篇中的警句。隐秀就是修辞学里的婉曲和精警格。”
第三,“隐”与“秀”各有什么特点?
刘勰在文章中说:“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意思是,“隐”以丰富的意蕴为工致,“秀”以卓越独绝为精妙。隐有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所以说以复意为工;秀是独拔,超出众人,超出一般,超乎流俗之上,所以以卓绝为巧。
按照文章思路,刘勰接下来具体分析“隐”与“秀”。
第二段具体分析“隐”:“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隐”的特质,是意义产生于文辞之外,隐秘的回响。此处借指含蓄的内容,隐在的意旨可以使人触类旁通,潜伏的文采在无形之中进行生发。一般而言,作品有了味外之旨、弦外之音,自然会“伏采潜发”,就像陆机在《文赋》里所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石中藏玉会使山岭生辉,水中含珠能令川河秀媚。文章也是如此,有了奇特的韵致,文章自然显得有光彩。
第三段具体分析“秀”,可惜这已经不是刘勰的原文了。不过明人的补充,也大致符合刘勰原意。文章说:“彼波起辞间,是谓之秀。纤手丽音,宛乎逸态,若远山之浮烟霭,娈女之靓容华。”意思是,“秀”就是文辞中涌起的波澜或波涛。它就像纤丽玉手奏出的美妙佳音,表达出一种宛然在目的超逸情态;又像是远山之上浮动着的烟霭,或者美丽的女子秀出自己的花容月貌。其实,所谓秀句就是文学研究中常说的一篇中之“名句”,也就是陆机在《文赋》里所说的“一篇之警策”,能起到“动心惊耳”(“隐秀”篇赞语)的作用。
第四,“隐秀”是刻意而为,还是要讲求自然?
从刘勰在第七段中的讲述和明人补充的内容看,他们都主张“隐秀”要出于自然。
刘勰指出:“凡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章秀句,裁可百二: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课也。”意思是说优秀的作品,在一部文集中通常占不到十分之一;独拔的句子,在一篇文章中大致只有百分之二。但即使如此,这种罕见的篇章和秀句,也都是因思考巧妙而自然形成的,并不是苦心孤诣推究得来。
接下来谈到“隐”与“晦涩”、“秀”与“工巧”的关系,指出:“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意思是有的人作文章以隐晦不顺畅为深奥,虽然深奥但这并不是“隐”,不是真正的含蓄;有人作文章以刻意雕琢来求取工巧,虽然表现得工巧,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秀”。真正的含蓄和工巧都是自然得来的。然后接着说:“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朱绿染缯,深而繁鲜;英华曜树,浅而炜烨。”意思是真正靠自然形成的巧妙,就像是草木自然地闪耀出自己的光华一样;而由修饰文辞而造成的美艳,就像是丝绸被人为染上了红绿的彩质。用大红大绿染成的丝绸,颜色虽然浓丽但鲜艳得超出了自然的量度;花朵的光华闪耀于草木,颜色虽或浅淡但表现出自然的明丽。刘勰最后指出,含蓄的篇章之所以能够照亮文坛,独绝的秀句之所以能光大于艺苑,主要就是出于“自然”这样一个原因。D835DEFB-699A-4AC6-8C60-F3CDBD649531
另外,明人在第三段中补充说:“烟霭天成,不劳于妆点;容华格定,无待于裁熔。深浅而各奇,秾纤而俱妙。若挥之则有余,而揽之则不足矣。”意思是,云烟乃自然形成,不需要人工妆点;人的容貌颜形有其定格,也无须强加修饰。天然的云烟,或深或浅都各有奇态;天生的容颜,浓妆淡抹都各得其妙。如能发扬其天然,就奇妙有余;要是有意加以雕饰,反而奇妙不足了。其意也是在说明隐秀是自然形成,不靠人工妆点。
不过,我们仍要说明,创作的所谓自然,并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可得来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惨淡经营”仍然是必要的。这一点周振甫先生也曾特意指出,凡是有创作经验的人,都能有这样的体会,这一点需要辩证地看,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二、隐秀在“为文”“为人”中的表征
“隐秀”篇是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非常重要的篇什。隐秀之间,有翕有张,有明有暗,极其耐人寻味。“隐”是文章内在的意蕴和余波,“秀”则是独拔、能脱颖而出的聚焦点。就一部高超的艺术作品而言,“隐”以复沓、深奥的旨趣取胜,引人去细加揣摩和体味;“秀”则多借助明丽、俊朗的意象生成自己的独特魅力,令人流连忘返,二者缺一不可。其实无论为文、为人,都存在一个“隐”与“秀”的问题。
在现存的《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明人在第五段、第六段举了很多例子,用来具体地论证、说明什么是“隐”,什么是“秀”。下面我们就借助明人所补充的案例来看一下为文的“隐秀”问题。
首先是关于“隐”的例子,原文叙述如下:
将欲征隐,聊可指篇:古诗之离别,乐府之长城,词怨旨深,而复兼乎比兴;陈思之黄雀,公干之青松,格刚才劲,而并长于讽谕;叔夜之赠行,嗣宗之咏怀,境玄思澹,而独得乎优闲;士衡之疏放,彭泽之豪逸,心密语澄,而俱适乎壮采。
这里举了八个例子,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古乐府中的《饮马长城窟行》,这一类作品写得文词哀怨、意旨遥深,并且兼用比兴的手法进行創作。第二类是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刘桢的《赠从弟》,这一类作品写得格调刚健,才力雄劲,并长于委婉曲折地进行讽刺。第三类是嵇康的《送秀才入军》、阮籍的《咏怀》,这一类作品写得境界玄远,思想淡泊,独具悠闲高逸的情趣。第四类是陆机“疏放”一类风格的作品和陶渊明“豪逸”一类风格的作品,这一类作品写得心思缜密,语言澄净,并且都表现出了壮美的文采。具体来看,它们中“隐”的一面大致都是通过“旨深”“兼乎比兴”“长于讽谕”“境玄”“心密”等特点体现出来的,这其中既有创作者运思的作用,又有创作手法的作用,可见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一诗具体来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正如周振甫先生所分析的,诗人不说“希望游子能够回来,不要忘了家乡”,却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说“自己因相思之苦,人都瘦了”,却说“衣带日已缓”;不说自己的幽怨和真情,却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些话都说得很含蓄,这就是“隐”的具体体现。
然后是关于“秀”的例子,原文叙述如下:
如欲辨秀,亦惟摘句:“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意凄而词婉,此匹妇之无聊也;“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志高而言壮,此丈夫之不遂也;“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心孤而情惧,此闺房之悲极也;“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
这里摘了古人的四个诗句,分别出自传为汉成帝时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传为西汉李陵所作的《与苏武诗》、乐府古辞《伤歌行》和西晋诗人王赞的《杂诗》。明人评价其曰:“或情意凄恻而文词婉转,或情志高远而言辞有力,或心意孤寂而情思忧惧,或气息悲寒而情事感伤。”这些句子都是全篇中最精彩的诗句,而且和具体的内容紧密结合,在全篇中确实有独拔的气质。
值得注意的是,明人在关于“隐”的举例中提到了陶渊明。周振甫先生指出,刘勰在《明诗》《时序》《才略》这些篇目里,不论是专门论诗、论历代文学,还是论历代作家,都没有一个字提到陶渊明,但是明人在补文里提到了他,并且把“士衡”也就是陆机同陶渊明并提,让人觉得很疑惑。因为刘勰在《明诗》等三篇文章里都提到陆机,陶渊明既然同陆机并提,那么在这三篇文章里面不提陶渊明似乎不应该。因此,他颇怀疑这与刘勰的观点不合。
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无法确证。不过,还是想从陶渊明身上讨论一下为人的“隐秀”问题。陶渊明这个人身上“含蓄”的一面表现得太多了,《五柳先生传》所展现的,无疑是最“含蓄”的陶渊明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一般认为,《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的自传,如吴楚材《古文观止》认为:“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从文中叙述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为自己取一个字号。大家都知道,晋代很讲究门第出身,五柳先生的表现,显然与此背道而驰。他还“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禀性志趣也与尘俗中的士人大不相同。他“性嗜洒”,亲友请他吃酒,他毫无拘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反映出他率真的风格,不像当时很多的名士那样虚伪、矫情。文章结尾的赞语,则直接揭示他的为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知道他是上古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上古葛天氏时代的人?总之,他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和同调的人。
不过,“隐”与“秀”到底还是存在一个辩证的关系。一方面,陶渊明表现出非常含蓄的一面,他归隐田园,躬耕自适,乐天知命,同时写着不与世俗同调的文章与歌诗,他的诗歌大多自然、平淡,然而也如鲁迅先生所言有“金刚怒目”的范式。其实,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也正表现出他为人“秀出”和“独拔”的气质。
三、结语
陶渊明的接受史,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他由“隐”到“秀”的一面。尽管他为人、为文的“隐”,导致了他在自己生活时代的“被隐没”,即不被主流重视、认可,甚至被忽视。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他的状态开始由“隐没”慢慢向“秀出”转化。从东晋到北宋,经过六七百年的时间,陶渊明从被冷落的境地,逐渐被推尊,然后一变而为中国一流的大诗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面旗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从“隐”到“秀”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张克,张坤主编.国文课[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
[4] 陶渊明撰,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批金课“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作 者:赵目珍,文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
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人文通识教育研究。
编辑:曹晓花E-mail :erbantou2008@163.comD835DEFB-699A-4AC6-8C60-F3CDBD64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