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思维“在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2-04-05吴丽芬
吴丽芬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必须让思维“在场”。教学要走出探究浅表化,滥用教学素材,“为活动而活动”等误区,通过精准设问、精选生活素材和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路径和支架,搭建立体的思维空间,激活其已有生活经验,展开深度探究和理性表达,实现生命经验的丰富与提升。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思维在场;思维支架;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1-0045-03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倡导通过多种生活事件和多样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1],学会作出独立的道德判断和决定,并在生活中践行,从而形成道德自主建构能力。这无疑要求教学要引导学生真思考、深思考,让思维“在场”。然而,日常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探究浅表化,滥用教学素材,“为活动而活动”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促成真正的探究与思考。在此,以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为例,简析其思维误区,并予以厘清和匡正,力求让思维“在场”。
【教学片段一:探究“风俗就在我身边”】
教师展示一组同龄人的成长照片后让学生看看手中调查收集来的自己的成长相册,展开第一问: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每个人都会过周岁生日。
生:每个人都会去拍满月照、百日照。
生:从出生到现在,很多有意义的日子大家过的方式都差不多。
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偏离预设,试图进行矫正框扶,进入第二问:这些都是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接下来请听风俗故事,然后请你来讨论这些风俗为什么能代代相传?
生:成长风俗很有意义,很有仪式感。
生:大人很希望孩子一生平安。
生:大人都会担心自己孩子不聪明、不健康,想过这种方式求得心理安慰。
上述教学片段中探究“窘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价值的问题设计,无法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思维路径:运用相册素材时缺乏主题框定和具体的问题引导,导致学生没有思考方向;使用网络视频“听风俗故事”,缺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素材,并错失了“当地独特的”这一关键内容,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思维难以为继。
【改进策略】精准设问,多维搭建思维支架
“学生都是带着先天的学习潜能与童年生活经历相互作用所积累的经验来到学校。”[2]“风俗”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对其已有相关认知、情感、行动等经验,但是,对于这些成长风俗为何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出现在自身成长的重要时刻,学生并不清楚。这要求教学要精准设问,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为其整理、反思“风俗”提供思维支架。基于此,相应提问可调整为:
本课教学的关键词是“风俗”,且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当地的风俗。借助上述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当地的成长风俗有哪些”,实现已有生活经验的唤醒;然后,引导学生重新“发现”身边的这些成长风俗,反思其生活意义;进而,在组织交流“我身边的成长风俗”时,教师可就一个具体的习俗深入追问:长辈在送你礼物时是想表达什么,寄托了什么希望?其思维引领如下:
如此,为学生提供多维思维路径,唤醒其真切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学生将对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觉地、有意识地归类、整理、反思,其對风俗的认识才能导向理性思考——成长风俗浸润着长辈的美好祝愿。
【教学片段二:“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收集尊老敬老的风俗。课上,教师播放搜集的三段尊老敬老影视资料,课件出示一组寿宴上出现的具有特殊含义的物品图片;之后,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家中长辈过寿时的照片或自绘图片;教师再次展示一段寿宴上人们祝寿的视频,用音频播放当地社区工作者在尊老敬老方面的工作情况,并配以四幅尊老宣传图片,最后,借用一段动画flash,展示尊老敬老风俗由来的传说。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影像等素材资源影音兼具、生动鲜活,确实能化解一些“非在场”因素。但是,如果缺乏思维的引领,过多的素材就成为“滥用”:用浮光掠影的“连锁画面”代替认知、推理等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浅层感知层面,无法激活其已有生活经验,难以触动内心的情感。这样的课堂其实回到了价值说教,只是由教师说教变成了多媒体或影像素材说教。
【改进策略】精选素材,立体建构思维空间
小学生受到年龄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许多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思维深度。这要求教师一定要读懂教材,把握其意图和逻辑,从而有的放矢地精选素材,有效链接、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从而为学生搭建立体的探究思考空间,引发真思考。
“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由“风俗就在我身边”,“奇妙的节日风俗”和“风俗的演变”三个话题构成,其核心思路为:许多风俗伴随我们成长,其中有很多体现着“爱幼”“尊老”的传统美德;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庆祝方式,形成了有差异的节日风俗;随着社会发展,风俗也在演变,有的发生了变革,有的则被淘汰了。显然,教材提示要从学生熟悉的家乡风俗入手,了解、感悟其蕴含的意义,进而学会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
在这一总体主线逻辑下,“风俗就在我身边”一课教材逻辑为: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有很多(认知)——这些风俗有不同的来历(探究价值)——风俗中含有美好祝愿(价值认同)。其渗透着“认知-探究-分析-归纳”的思维框架,教材提供的素材有:出生送喜蛋的风俗(图片、文字说明),满月剃满月头的习俗(图片,文字说明),有关伴随“我”成长的风俗调查(调查表),学习小伙伴的交流话语等。
领会教材的内容逻辑和素材意图不难理解,链接、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引导其展开对风俗“意义”的思考与探究才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可对教材素材与活动作出如下取舍和改进:1)调查了解与自己成长有关的风俗;2)含有明显风俗特点的图片;3)这些风俗中的代表性传说、故事;4)倾听小伙伴的分享。当地的独特风俗、尊老敬老活动等素材,经由学生的调查、分享等自然走进课堂,为其探究、反思、感悟铺垫思维素材。
由此,在上述教学片段二中,我们可将来自新闻报道的尊老敬老视频,替换为家里长辈过寿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浓浓亲情,明白这就是对长辈孝敬尊重的一种表现方式;将社区干部述说尊老活动视频素材,改为叙说“在生活中,你参与过哪些敬老尊老的活动”;同时,可选用教材中出现的尊老敬老风俗图片,并基于学生调查,拓展认知各地独特的尊老习俗。如此,精炼素材使用,将学生真实的风俗生活体验引入课堂,为其搭建立体思维空间,从而实现生活经验的整理、丰富与提升,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道德意义,深化价值理解。
【教学片段三:“奇妙的节日风俗”】
教师先组织小组交流搜集的端午风俗(此时学生是交流参与者),接着,要求各小组选派出代表分享端午奇妙的风俗,其他同学做评委,看哪一小组讲的内容最为奇妙(此时,学生是参赛选手和评委)。
之后,请学生观看一段端午风俗——划龙舟视频。欣赏后请大家来模仿划龙舟,感受气氛,先小组练习再全班一起划龙舟喊口子(此时学生是游戏引参与者)。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风俗推介会,介绍所了解的当地特有的奇妙的节日风俗(此时,学生化身为奇妙风俗代言人),有利用PPT介绍的,有拿实物介绍的,有讲风俗来源故事的,有小组合作表演奇妙风俗的……(此时,学生是活动展示者)
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在活动中不停转换身份,时而是游戏主角,时而是辩论高手,时而是产品代言人、情景剧演员……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中,学生难以静下心来分析、辨析、理解、归纳,思维能力和道德理性的培养无从谈起。
【改进策略】精择活动,着力提升思维品质
统编教材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内容,通过不同的栏目设计提示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故事屋”等,提示教师设计现场体验活动、交流经验观点思想的活动、阅读活动等[3]。其各具特色和教学价值,旨在打破说教性特点,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共生,将生命经验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在场”。这启示我们,学习活动设计要立足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整理与提升,注重实现生命经验的丰富与提升,引领其思维提升和德性生长。
例如,在“奇妙的节日风俗”一课,阅读角出现了两次,一是介绍端午风俗,二是介绍内蒙古“那达慕”风俗。其意在为学习活动提供范例,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类似风俗。我们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这样的风俗活动有什么意义?同时,出示当地近年来申报成功的两个非遗风俗阅读材料——新叶的三月三和九姓渔民的水上婚礼。借此,以拓展行的阅读活动,引入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其“发现”与阅读角内容的异曲同工之处——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多样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将小组交流、分享端午风俗的活动改为交流调查活动成果。教师要为分享活动提供具体的思维支架,如端午节在当地的名称、盛行的地区、相关传说(涉及的人物、食物等)、表達的情感等。这些既是引导学生课前调查当地习俗的具体抓手,也是课堂分享的思维路径。如此,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当地的风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既有对习俗的显性认知,也有思维和情感的隐性思考,其表达有深度、有温情,思维品质自然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
[2]高德胜.以学习活动为核心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8.
[3]丁琳.用好教材栏目促进高阶思维的教学尝试——以"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0(10):32-34.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