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2-04-04李丹芬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算式乘法意识

李丹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版块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绘世界。在小学数学中,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应用意识主要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能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培养应用意识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该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

长期以来,数学应用意识的缺失普遍存在,为了应试,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数学教学变成了“纸上练兵”。学以致用才是学数学的最终目的,只有课堂内外合力“练兵”,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用功在课堂——渗透引导,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课堂上的渗透引导,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一定的应用能力。

情景融入课堂,感悟用数学的乐趣。布鲁纳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课堂空间和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知识与生活的衔接点,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书包,把学生带到文具店、书店、公园、体育用品店等,在他们日常生活熟悉的地方,让他们经历从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生活应用的整个过程。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感知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都能用得上,学以致用后是满满的成就感。

再如带领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元教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一直是个难点。细细想来,学生在生活中,买单付钱一般都是爸妈包办,很少有接触人民币的机会。所以,在人民幣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他们创建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用钱”, 遇到“买东西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实际接触到元、角、分,才能真正感知到它们的实际价值,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

渗透引导建模,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课堂中,我们要不断给学生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帮助建立模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

能灵活运用才是真正理解了知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为认识乘法,课后练习第10题是道新增习题。

你会用加法算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得数吗?

8×59×415×3

学生在理解乘法的意义之后,一般都会把乘法算式还原成加法算式来计算,而且习惯性地把“8×5表示8个5相加”。教师让学生自己试做。在学生试做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把算式变成了加法来计算的。我关注到班里一个孩子,他一手拿着笔,一手翻开文具盒。远远地,我看到文具盒上有乘法算式,只见他飞快地在乘法表里找到了前两个算式并在书上写上了结果。轮到第3题时,他在文具盒上找了半天,估计是没找到,然后拿起文具盒拍打了两下,没辙!于是,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了一长串3+3+3+3+3……然后把笔一放,不算了!我不禁笑了。首先他是耍了“小聪明”的,其次对于乘法算式的意义他是有所了解的,但一知半解。15×3在他的脑海里,就只表示15个3相加,没有表示3个15相加的印记,所以,15个3相加太麻烦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其他同学中,有坚持把15个3相加算出来的,也有算错的,也有计算3个15相加的。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哦,原来15×3还可以这样算。这道题出得真好!三道题也能体现出层次,8×5,学生有数数的基础容易算,9×4,学生有凑十的基础, 15×3,这就是引导他们有选择地运用乘法算式的含义,从而加深理解。

会举一反三才是真正内化知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二十一第8题,如图:

此题是植物问题的雏形题,通过直观图,学生可以数出十棵树之间有9个5米的间隔。为了让他们形象地认识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我让他们伸出手掌仔细观察,五个小手指之间四个空,相当于这样五棵树之间有四个间距一样,同属于“五指四空”的问题。从此以后,班上有个叫郑小买的丫头被同学们笑称为“五指四空”的姐姐。因为在之后的学习中,她经常会用“五指四空”来解释数学问题。解决“分针从数字7走到数字11,经过了多长时间”时,她会伸出手掌,告诉大家“这其实也是老师讲过的‘五指四空的问题”;解决“从一楼走到6楼一共有多少个台阶”,她也会告诉同学们,这也是“五指四空”的问题。这就是举一反三地用啊!

解决数学问题是基于生活思考之上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例9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于数据比较小,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能很快地找到一种或是两种合理的派车方案。为了不遗漏每一种可能,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先一一列举再来判断。于是大家共同探讨用列表法有序地解决问题。在小结环节,我请学生给我们详细地说明一下有哪些派车方案。让我想不到的是,几个“臭皮匠”,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生1:我们有两种派车方案,第一种是……第二种是……

师:有模有样,表达清晰,确实有负责人的派头。

生2:(高举的手不想放下)

师:你还想说什么呢?

生2: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两种方案都可以。但是第一种太麻烦了,让载重两吨的车运4次,第二种更节约时间一些,用载重三吨的车运两次,载重两吨的车运一次就可以啦。

师:(这个小家伙平时思考问题比其他同学要更深一个层次,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听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我故意皱起眉头,问其他同学)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生3:他的意思是,第一个方案让载重两吨的车跑四次,就是四个一去一回。而第二个方案,这两种车同时运,只要两个来回就运完啦,所以节约了时间。

师:你这样用“来回”一说,我明白了!谢谢你们!

生4:(跳起来想发言)我还有一个想法,第一种方案要运四次,而第二种方案只用运三次,我想,运三次应该会比运四次更省钱一些……

我由衷地为他们点赞,他们不仅解决了书本上的问题,还能思考到生活中省时和省钱的层次,涉及统筹规划。学好数学可以省钱哦,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他们才是真正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文化浸润课堂,体验数学的应用之美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感受世界人民的智慧和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之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高斯和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有趣故事;认识大数时,让他们了解古时候人们用的数筹和算盘的历史;认识平面图形时,介绍七巧板的发明,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拼组组成美丽图案;认识轴对称图形,展示生活中轴对称的建筑图片: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让他们了解数学史料中的一些有趣的智力活动和小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数学的奥秘。

反刍在课外——活动体验,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数学学习经验的形成与积累离不开学生自身认知的不断反刍,而这样的反刍就是让知识回归生活,用于生活的过程,主要在于课外延伸,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增强应用意识,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利用课堂适当生成延伸。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有一道习题是“一个皮球8元钱,一个玩具汽车21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怎样付钱?”计算总数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在表述怎样付钱时,大家却持有不同意见,因为有学生认为“可以付一张30元钱”,在大家一直强调没有30元一张的人民币后,他还是不能释怀,还在嘀咕“我爸爸是在银行上班,我就是看到过”。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后的小调查。“人民币有哪些不同的面额?有没有3元、4元、6元等面额的人民币,这是为什么?”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更深刻,也明白了其中奥秘。有意思的是他们告诉我,通过调查发现人们现在都喜欢用支付宝,比使用人民币更方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

根据课例设计不同体验活动。在课外,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例设计不同的课外体验活动。以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为例,《认识厘米和米》可以让学生实际测量下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开个小型发布会,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更直观、更具体,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时间》可以让学生做一份“我的时间记录单”,记录也是一种鞭策,无声中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小小设计师》让他们参与拼布的制作活动,欣赏生活中的美丽拼布作品,一块块简单的平面花布在自己和大师手里像变魔法似的变成一块锦,这是生活的智慧,更是数学的天成;教授《克和千克的认识》课时,让他们走进市场、进入超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他们会欣喜地告诉你“三只香蕉大约是1千克”“两个小香瓜大约重1千克”,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到其樂无穷,得到的体验是远超于课堂上的收获的。这样的体验是最直接的,生活有学问,处处有数学。

跳出课本读数学,走进生活用数学。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小学都大力提倡学生阅读。希望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让他们的认知不受限于课本或是课堂。阅读数学绘本,让他们能跳出课本读数学,跳出考试学数学,跳出课堂用数学。比如《成为好爸爸》中“一个女孩子五岁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下一个生日爸爸早点回家。蜡烛精灵在她六岁生日前七天去找爸爸谈话,回顾了一年中的诸多变化,而很忙的爸爸在这一年陪女儿有多少时间呢?惭愧的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这样一个煽情的故事来讲述“时间”的概念。《贪心的三角形》主要内容是“奇妙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变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然后到变成很多边的类似圆形,以致无法归类、身心疲惫后还是变成了快乐的三角形。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世界,然后拿起手中的画笔绘制自己心中的绘本故事。

总之,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内外合力、持续发力的过程。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在课堂外,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各种具体生活情境中,真正的解决真实的问题。这样坚持课堂内外合力“练兵”,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算式乘法意识
算乘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好玩的算式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