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2022-04-03范敬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12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范敬娣

[摘 要]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拓展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教师要在明确拓展阅读的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通过补充阅读文本的背景、设置趣味性导语、联系现实生活、检验阅读成果以及读写结合等方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扩大阅读面,深化阅读感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4-0072-03

新课程理念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吸收课内的知识,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学习与运用的领域,在学习不同文本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开阔视野、优化学习效果,初步形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就充分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进行适当地延伸和拓展。

所谓拓展阅读,主要指以教材为基点,向外辐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对原有文本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阅读的实施是十分关键的,它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拓展阅读的助学效果。

一、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语文课堂开展的拓展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实际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文本,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其次,阅读量的提高能够增加学生语文词汇量的积累,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会逐渐转变为习作能力,从而获得习作水平的提高。再次,在课堂教学方面,知识储备量的提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后,在综合能力方面,课外阅读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在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语文课堂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以教材为基点,补充背景

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编制而成的,对这些优秀作品的选编蕴藏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因此,拓展阅读教学的实施需要将教材作为基点,基于教材进行补充、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拓展阅读既要立足教材文本,又要超越教材文本,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发散,促使学生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学习课外知识,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教师可进行拓展阅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出处是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并感知本文的主人公闰土的人物形象。当学生对文本有初步认知后,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文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形象?‘我与闰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接着,教师创设以“‘我与闰土三十年后的重聚”为主题的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一情境展开联想,积极交流和讨论,说说“我”和闰土重聚时可能会发生的事。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方式实施教学,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引出拓展阅读的内容,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信息素材,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少年闰土》一文的出处进行细致解读:“《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进行安排,《少年闰土》正是《故乡》中的一段插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等,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的理解。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出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信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内涵,从而对作者所传达的情感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

(二)巧设趣味导语,拓展文本

在传统阅读教学课堂上,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往往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讲解,容易忽视文本以外的内容,对拓展性知识通常是一笔带过,这难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阅读教学不仅无法真正达成拓展阅读的目标,还无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要想实现高效的拓展阅读教学,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以兴趣为抓手展开教学,让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动力。这样一来,学生不需要教师时刻督促,也能主动参与到拓展阅读之中。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主要讲述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在教学此课时,教师可以将“武松打虎”这一故事情节作为着手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后续情节:“相信武松打虎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武松,在那种情况下,你敢赤手空拳和猛虎打斗吗?你认为你能战胜它吗?”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顾原文内容,并且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讨论完这个问题后,教师继续提问:“武松打死猛虎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猜猜后面的情节。”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原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后面发生的故事,从而实现拓展阅读。

在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到一点,即不应当将阅读范围局限在课本内,而要充分重视拓展阅读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对后续情节的猜想,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之中。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所獲得的阅读体验也会更加深厚。

(三)联系现实生活,走出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说:“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将拓展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以此深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以及思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生活、感知生活。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到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与父母之爱相关的书籍,并且摘抄其中的优美词汇、语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为学生设计了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回到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是分担家务,也可以是为父母捶背捏腿,结合实际情况和所学的内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真实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深度得到有效拓展,对父母之爱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并学会了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在进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找出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阅读拓展到课外、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加透彻、真实的体验,从而深刻体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拓展阅读的实效。

(四)检验阅读成果,升华感悟

与常规阅读一致,拓展阅读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考察、检验,做到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完成拓展阅读的任务后,教师需要利用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根据拓展阅读的收获进行交流、探讨,集思广益,逐步完善自身的阅读框架。

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四大名著”拓展阅读任务,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用一节课的时间,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阅读了哪些名著,并且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設计问题,借助问题引发学生对拓展阅读的反思。如某个学生分享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并生动地复述了孙悟空在蟠桃盛会上捣乱的场景,陈述得十分流畅。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设计了以下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有一天,你的好友并未邀请你参加他的宴会,你会怒不可遏,去宴会现场捣乱、闹事吗?”这样的问题既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果,又引导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事情,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拓展阅读并不只是简单的阅读,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与文本内涵相关、与写作手法相关,也可能与写作思路相关、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关。因此,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拓展阅读的助学效果,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五)读写相互结合,激发潜力

拓展阅读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潜能,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既要练习读,又要练习写,读写结合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读与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读与写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字词的准确掌握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认准每一个字的字形。对教材文本进行读与练,为学生的拓展阅读训练打好基础。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读与写的练习要拓展至课外。教师要合理选择拓展阅读的文本,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通过读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写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读的基础上写作,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敏感度与创造力,使学生能感受到写作主题中的社会、自然的美,深化对世界的理解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语文教材推荐的课外读物《海底两万里》时,教师先在课堂上对这本书进行简要介绍,并带领学生朗读一些精彩的段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重点字词。接着,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外读写作业,围绕这一名著设置思考题,要求家长协助学生阅读整本名著并完成思考题。教师则借助学生对思考题的答题情况来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然后,教师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在阅读完《海底两万里》后围绕“你想象中的海底两万里”这一主题写一段话。学生可自行选择用仿写或原创的方式完成写作练习。这样的作业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的价值和优势,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机融合,通过补充阅读文本的背景、设置趣味性导语、联系现实生活、检验阅读成果以及读写结合等方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升华学生的阅读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拓展阅读的助学效果,为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绽放出光彩。

[ 参 考 文 献 ]

[1] 郭蕾.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语文建设,2015(18):21-22.

[2] 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0-52.

[3] 陈东玲.语文素养提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育研究: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J].语文建设,2020(2):81.

[4] 陈睿竑.信息化环境下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第二课堂(D),2020(7):26-27.

[5] 周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新丝路(下旬),2016(8):115-116.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