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联合在颈型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和对患者颈椎功能改善作用

2022-04-03李耀庭邱兴平章夏蕾

中外医疗 2022年31期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颈椎

李耀庭,邱兴平,章夏蕾

1.南平市第二医院康复科,福建南平 354200;2.南平市第二医院针灸科,福建南平 354200

在康复医学科,颈椎病属于常见疾病,临床将该病分为6 种类型,即脊髓型、颈型、混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及交感型[1]。而当中的颈型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主要是累及第1~4 颈神经根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颈部酸痛、颈肌痉挛、颈项僵硬,可出现一侧头皮感应痛和偏头痛,严重时疼痛可达前额和眼周等[2]。当前,随着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娱乐等方式转变,大量人群长期伏案、低头,导致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在临床治疗中,常规采用手术治疗或镇痛药物治疗,前者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大部分患者倾向采用药物治疗。然而镇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疼痛,随着时间延长,病情容易复发。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法按摩、针灸推拿等。其中针灸和推拿属于养生治病之道,是通过针刺、按摩相应位置达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 月—2021 年12 月期间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9 例颈型颈椎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进一步探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149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男、女分别为43、31例;年龄39~77 岁,平均(58.19±4.27)岁;病程5~14个月,平均(8.94±1.24)个月;病变部位C4~5有46 例,C5~6有28 例。观察组男42 例,女33 例;年龄41~76岁,平 均(58.85±4.73)岁;病 程4~16 个 月,平 均(9.13±1.40)个月;病变部位C4~5有48 例,C5~6有27例。两组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同意开展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肢疼痛麻木、手指疼痛麻木、颈肩部疼痛不适等症状;②中医诊断标准:经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诊断,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相关诊断标准;③西医诊断标准:经临床X 线、CT、MRI诊断确诊为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参考《现代脊柱外科学》[4]中相关内容;④近1 周未接受相关治疗;⑤具备正常理解能力、沟通能力;⑥知情本研究且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①属于混合型颈椎病者;②合并脊髓肿瘤、关节损伤、结核等者;③存在颈椎骨折史者;④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者;⑤颈肩部存在皮肤病或皮肤破损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①给予患者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20 片/盒)治 疗,1 片/次,3 次/d。②使 用J48A 型 电 脑 中 频电疗仪(京械注准20172260733)进行电刺激治疗,于患者颈椎疼痛部位放置电极板,电流强度的调整以患者耐受力为准,15 min/次,1 次/d。③给予患者颈椎牵引治疗,以10%~20%患者体质量作为牵引重量,初刚开始以较轻重量,使患者逐渐适应之后再缓慢增大牵引重量,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30 min/次,1 次/d。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推拿联合治疗。①针灸:主要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以颈项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为主,主要予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风府、肩井、天宗、风池、外关、合谷等穴,给予患者针刺穴位消毒,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刺激强度为中强度,以患者出现胀、麻、酸感为宜,留针时间为30 min/次,1 次/d。②推拿: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在患者后面站定,用一只手拇指点揉患者颈肩痛点,速度由慢至快,力度由轻至重,每个痛点弹拨1 min;另一只手五指呈“钳”形对合,用掌指关节屈伸对患部进行按揉松筋,10 min/次。随后医者合十双手,以两掌尺侧节律弹性侧击患者颈肩部,持续2 min。医者在患者患侧坐下后,用一只手将患者下颌托住,另一只手托住患者枕部,同时在两只手上用力,帮助患者向后上方拔伸颈部,拔伸需要缓慢进行,1 次/d,持续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 NDI)、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PQ)、颈椎恢复情况、复发率。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证候学》[5]中颈椎病症症状评分标准评估患者上肢疼痛麻木、颈肩部疼痛不适、手指疼痛麻木,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每一个症状的分值在0~4 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NDI[6]:此表通过10 个问题评估患者的颈椎情况,包括个人护理、疼痛强度、阅读、提起重物、集中注意力、头痛、睡觉、工作、娱乐、驾驶,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疼痛感或可以随意参与上述活动且无疼痛感,最低分5 分,表示疼痛剧烈或无法参与上述活动。总分50 分,分数越高提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NPQ[7]:此表包含了9 个患者如何响应日常生活能力相关问题,包括疼痛程度、颈痛与睡眠、携带物件、工作或家务等,每题1~4 分,总分36 分,分数越高提示颈痛越严重。

颈椎恢复情况:通过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SP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评价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其对应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对比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疼痛麻木、颈肩部疼痛不适、手指疼痛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表1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

2.2 比较两组NDI、NPQ 评分

治疗前,比较两组NDI、NPQ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NPQ 评分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NDI、NPQ 评分[(±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DI and NP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表2 比较两组NDI、NPQ 评分[(±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NDI and NP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points]

?

2.3 比较两组颈椎恢复情况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颈椎恢复情况[(±s),d]Table 3 Comparison of cervical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d]

表3 比较两组颈椎恢复情况[(±s),d]Table 3 Comparison of cervical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d]

?

2.4 比较两组病情复发率

观察组有2 例复发,复发率为2.67%;对照组有10 例复发,复发率为13.51%,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8,P=0.015)。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其症状以颈部痛、胀以及不适为主,此型颈椎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时轻时重反复发作[8]。颈型颈椎病源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生理性老化退变及颈椎病理性退变是颈椎两种主要退变情况[9]。对于颈型颈椎病患者而言,其椎关节失稳不仅引起颈肌韧性痉挛及颈椎局部内外平衡,而且对分布于两列根袖处及纵韧带的窦椎神经末梢产生直接刺激影响,出现颈部症状[10]。中医将该病归为“项痹”的范畴,以眩晕、肢麻、颈僵、疼痛为患者主诉,为本虚标实之证,多由湿、寒、风邪侵袭所致阻滞经脉、气血淤积[11]。因此,该病的治疗原则是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消肿止痛。

研究显示,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提示应用针灸推拿联合颈型颈椎病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症状。在观察组的治疗中,患者接受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调节阴阳,疏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对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效果。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刺激患者督脉穴位、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对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各项症状十分有效[12]。本研究刺激的穴位中,大椎穴属于督脉要穴,可祛风活络止痛,针刺之则可以改善目眩、头晕、颈项强痛诸症;风池穴则属于足少阳胆经穴、阳维脉交会穴,同时还是治风之要穴,主治颈项强痛、头晕目眩;风府穴属于督脉、阳维脉交会穴,起到清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13]。针灸刺激以上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按压相应的痛点,继而疏通局部经络,松解软组织,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迫,减轻患者疼痛。

在黄立师等[14]人的研究中,给予颈型颈椎病患者诊治联合推拿治疗后其NDI 评分为(6.9±2.3)分,NPQ 评分为(6.5±1.9)分;明显低于单独接受推拿治疗后的(8.4±2.5)分和(9.3±1.7)分。而本研究的表2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DI 评分为(11.03±2.77)分,NPQ 评分为(12.74±2.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8±3.11)分和(14.25±3.07)分(P<0.05),与其研究相似,提示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恢复其颈椎功能。在观察组的治疗中,通过刺激患者风池穴、大椎穴、合谷穴、后溪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脉道。其针刺风池穴可以使患者清阳上升,调节气血,缓解眩晕;颈夹穴属于经外奇穴,针刺刺激此穴可以疏通经脉,调和阴阳,行气活血;大椎穴主管气血经络,经刺激可以通络止痛、行气活血;对患者合谷穴进行针刺,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疏风散表的作用;而刺激后溪穴则可以镇静止痛、通调督脉。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痛经活络、舒经活血。特殊穴位受到针刺刺激,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缓解患者疼痛,同时使患者颈部痉挛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改善血液循环情况,缓解局部缺血现象,恢复患者颈部功能[15]。给予患者推拿治疗,在推、按、拍、揉等手法的作用下,患者颈部气血运行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可以调节颈部供血,缓解患者颈部肌肉痉挛,使患者颈部内外力学平衡恢复正常[16]。给予患者重力牵引治疗,可以使大椎椎间孔和椎间隙增大,促进颈椎复位,减轻神经根压迫,加速血液循环和水肿吸收,促进消退局部淤血、水肿及增生组织,患者的颈椎疼痛得到缓解,颈椎功能逐渐恢复。

在关于患者颈椎恢复情况的比较中,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较短,提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颈椎恢复健康。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在穴位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针刺穴位,可以促进经络通畅、化瘀活血、止痛祛寒,快速缓解患者肌肉紧张,从而减轻肌肉胀痛、疼痛[17]。而推拿治疗可以使患者局部快速得到放松,放松僵硬肌肉,继而促进患者症状消除,恢复颈部功能。给予患者按压痛点、旋提等推拿手法,对调节患者颈部的生理曲度有一定作用,继而可以快速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可以减少病情复发。中医认为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经脉气血受到阻滞,继而造成颈部气血失和、经脉不畅。患者颈部静脉、气血长期受到堵塞或瘀阻,则会导致病根不断深入,继而使病情反复发作,增加治愈难度。在观察组的治疗中,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可以疏通患者局部经脉,调节气血情况,恢复其畅通情况,继而减少复发。给予患者推拿可以疏通患者经络、调节气血,放松局部肌肉,促进其体内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神经的压迫程度,继而促进静脉气血恢复畅通,减少病情复发[18]。

综上所述,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其颈椎疼痛得以缓解,使症状减轻,颈椎功能快速恢复,复发少。

猜你喜欢

颈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