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安眠药,警惕4 个危险时刻
2022-04-03
不少人都睡不踏实,这时候,可能会用安眠药解决入睡问题,但安眠药对某些失眠也会“无效”,吃多了还可能威胁身体。这该如何是好呢?
安眠药分3种类型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安眠药可分为长效(12—15小时)、中效(6—8小时)和短效(0.5—3小时)3类。长效安眠药包括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适合睡眠维持困难、容易早醒者,但次日会有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中效安眠药包括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有助于减少夜间醒来次数。短效安眠药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三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者。
一般情况下,医生更推荐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这类药物成瘾风险小、患者依从性较高、安全性较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服用安眠药最好别超过4周,失眠者应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药,谨遵医嘱服用。
你对安眠药有5个误解
误区一:安眠药能治所有失眠实际上,只有单纯性失眠才适合用安眠药。这类失眠即原发性失眠,指没有合并其他身心疾病(如抑郁症等心理性疾病,或冠心病等躯体性疾病)导致的失眠。
误区二:吃安眠药一定会上瘾安眠药确实可能引起药物依赖,但多是由滥用引起,一般遵医嘱吃很少出现依赖。
误区三:服用剂量不用调整无论什么药物,服用剂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般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疗效调整。服用1个月后,如果失眠控制较好,应遵医嘱逐渐减量或停用。
误区四:长效安眠药更好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长效安眠药。短效安眠药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而中效安眠药适合时睡时醒的患者,长效安眠药可以缓解容易早醒的症状。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安眠药。
误区五:烟酒不影响安眠药作用烟草会减弱安眠药效果,酒精可能增大其副作用,甚至引起中毒。
服安眠药有4个“魔鬼时刻”
1.起床后安眠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肌无力,老人体内的解药酶活性逐渐降低,比起年轻人,更易受到安眠药影响。所以,常服安眠药的人,平时就要养成起床后先坐一会儿再下床活动的习惯,以免跌倒。服用安眠药,晚上要适度减少饮水,以减少起夜次数。
2.凌晨3点钟如果熬到3点钟以后还睡不着,最好不要吃安眠药了。此时吃安眠药,影响次日休息。凌晨3点也是人体血压较低的时段,尤其对老人而言,如果猛然起床吃安眠药,引起跌倒,发生骨折等风险较大。
3.喝完酒安眠药常是通过抑制大脑神经中枢的兴奋情况来助眠,酒精会减慢安眠药的代谢速度,让其有效成分在血液中迅速升高,从而让神经过度抑制,严重时甚至出现休克等危险情况。
4.停药时有些患者担心服安眠药上瘾,症状有所减轻就擅自停药,这可能出现“反跳症状”,即停药后睡眠质量更差以及焦虑头痛、多汗等戒断反应。
记住8点,服药更安心
1.交替用药,每种药使用不超过2周。
2.采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不要随意加量。
3.间断用药,尽量不连续使用。
4.睡眠恢复或症状改善后逐渐停药,避免反弹。
5.是否服药主要根据白天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有较严重的日间症状时才服用。
6.服药后应马上睡觉,不要再从事其他活动,否则容易因意识模糊而晕倒、摔倒等。
7.服药第二天醒来后,不要立即下床,建议躺两三分钟后再起来,减少摔倒概率。
8.长期用药者最好每2个月查肝肾功能和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