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22-04-03张舒杰李海旸罗赛美
张舒杰 李海旸 罗赛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校教育管理逐渐成为促进高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所谓高校教育管理,实质上就是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通过对高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应用,以促进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是辅助高校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上涨,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更加注重管理形式而忽略管理内涵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内涵的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而这些延续至今的古老文化,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范围的内容,可将其区分为“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首先就“传统”而言,它是与现代所对立的概念,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对于现代人而言,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内容已经成为传统,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也将成为未来的“传统”,这就像一个变动的概念,也正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传统文化内容而不断丰富的原因。而传统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其在内容、形式中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特色,而文化是一切群族社会现象和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1 ]。
每个民族、每个文化体系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我国一直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选择理念,其中精华就代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对中华文明中优秀的部分的总结,体现的是对人类和社会文明的一种反省与概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更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中,能够提升高校人员的认同感,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多样,在将其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教育管理現状与实际需求,从而选择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基于此,主要可以将以下几项内容纳入到教育管理当中:
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家国情怀元素,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就家庭而言,“百善孝为先”耳熟能详,孝道历来为中国人所推崇;就国家而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述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每位国人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更多的时候,家国一体才是中国人最大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成为了古代人最高的理想追求。对于现在的高校学生而言,虽然不需要“平天下”,但修身的理念仍然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引导着高校学子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促进个人素养的提升。家国情怀与现代社会相照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是中华民族传承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融入到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实现民族富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
敬业精神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对于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也要开展敬业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的事例向后人展示了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让我们看到了大禹对治水事业的执着;诸葛亮的千古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在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明确指出了“敬业”的重要性,但这个敬业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与负责,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对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亦是如此。高校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敬业理念,积极主动发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措施进行解决。当前的高校中存在着高校教育管理形式化、敷衍化的问题,教育管理工作没能落到实处,使得其没能起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将敬业精神这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从而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德资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在当下的高校学生教育中,部分学生在行为上体现出利己主义、金钱主义等倾向,这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有着诚信、仁爱、大同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促进着民族的不断发展[ 4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成为不断激励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在开展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资源并将其作为辅助管理的手段,应用道德修养的方法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充分运用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及崇高的价值追求理想,不断规范其自身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在中国传统文化地位日益提升的当下,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指导学生运用道德修养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从而锤炼学生自身的品格,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角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多项挑战,传统文化在融入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碍,学生受到新时期的影响,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与传统教育下的学生有较大不同,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难免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这都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困难重重。针对目前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二者的融合:
融入高校课程体系
高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有意识地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便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以茶文化为例,其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源于古老的饮茶文化,茶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5 ]。当下茶文化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热门内容,高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茶文化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茶道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茶文化素养,起到修身、静心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文字、语言、习俗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其都可以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使高校教师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作用,使其积极探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渠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课堂的融合,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个融入过程,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融入实践育人模式
所谓实践育人是指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在一起,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前的高校教育,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育人模式的开展[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实践育人教学模式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的创新。在开展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格与理想信念之上,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清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会获得参与感与满足感,这些将促进学生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际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实践主题,主题内容可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主题后,各项活动要紧扣主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爱好与行为习惯,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此外,在实践育人中,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感悟,而不是一味的课堂说教,如可以通过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或残疾患者等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而言之,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融入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经济、文化及制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其关系到学校的师资队伍、文化设施及规章制度等多项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有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普遍没有形成成熟的校园文化,这使得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不足,不利于对学生的管理[ 7 ]。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塑造校园文化,丰富高校的文化底蕴,这也能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制定校徽、校歌、校训等形式,对学校的总体发展做出方向性的指引,这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及教育管理目标等;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创办校园文化活动周、活动月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校园文化做出正确指引,这有利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内容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在进行校园活动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积极使用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正是开展校园文化育人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其中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均可以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从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践育人模式及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融合,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教育管理走出困境,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促进学生品行和修养的提升,使其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程载和,袁玉勤,谢景权.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新媒体与大数据应用[J].中国地市报人,2021(12):139-140.
[2]蒋明思.大数据技术驱动下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3):237.
[3]林婷婷.高校教育管理融合“以人为本”理念摭探[J].成才之路,2021(31):7-9.
[4]刘立杰,李璠.在高校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高教学刊,2021,7(30):29-32.
[5]徐芬芬.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之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的探讨[J].山西青年,2021(20):100-101.
[6]王丽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8):87-88.
[7]苗青.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学理论,2020(12):113-114.